中考二轮专题复习 除杂质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二轮专题复习 除杂质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8-24 21:44: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九年级化学复习之除杂质
教学设计
课时目标 1.复习物质的溶解性、气体的分类、物质的物理性质、物质在水中的电离、复分解反应反应原理及发生的条件、干燥剂的使用、等内容。 2.学会除杂质时试剂种类、量的选择,通过除杂质时试剂的选择渗透对比思想在化学学科学习过程中的应用。 3.从除杂质(物质)通过对比分析,找到除杂质的实质(离子),培养学生宏观辨析与微观探究的学科素养。 4.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化学学科素养,培养科学思维方式。
教学重点 除杂质试剂种类、量、方法的选用。
教学难点 在除杂质试剂、量、方法的选用过程中渗透对比、分类研究物质的思想,培养一种思维方式。活用复分解反应,如何将复分解反应中的“交换”成分充分应用到除杂质的试剂选择中。
教学方法 讲解,归纳,练习,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导入: 除杂质的原则 物理方法除杂质: 1、NaCl(砂粒) 2、MnO2(KCl) 3、NaCl溶液 (HCl) 化学方法除杂 除阳离子杂质 1、NaCl溶液 (CaCl2) 2、NaCl溶液(HCl) 小结 3、FeSO4溶液(CuSO4) 练习NaNO3溶液中 Ca(NO3)2 除阴离子 杂质 1、NaCl溶液(NaOH) 2、NaOH溶液(Na2CO3) 小结 1、另类除杂 C(CuO) 2、CO2(水蒸气) 3、H2(HCl) 小结 写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方程式: 2H2O22H2O+ O2↑ 问:如何从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废液中得到干燥的MnO2?
写氯酸钾制氧气的方程式: 2KClO32KCl+3O2↑ 提问:完全反应后所得固体中含有哪些成份?如何得到较纯净的MnO2? 屏幕上出现除杂质的内容。 引导学生从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思考。 引导学生总结:用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的方法除去可溶物中的不溶物。 走入学生群体中,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向,并提醒学生注意有“洗涤”这一操作。 总结:除去不溶物中可溶物的方法为: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提醒学生用物理方法,且回忆浓盐酸的物理性质。问:实验室怎么制得稀盐酸?稀盐酸会有什么性质? 屏幕上:温馨提示:“不增、不减、易分、复原的原则”。 写: NaCl CaCl2(杂质) 写:(复分解反应的字母表达式) AB+CD===AD+CB 引导学生思考在不增和易分的原则下如何除去Ca2+?从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物中有气体、沉淀、或水。分析可得将Ca2+变成其对应的常见沉淀CaCO3。为此在加入试剂中引入阴离子CO32-;根据保留物质NaCl的组成,若将CaCl2中Ca2+在反应中“交换”成分变成Na+,即将CaCl2通过复分解反应生成NaCl,加入试剂中引入的阳离子和NaCl中相同,既Na+。为此确定加入试剂为适量的Na2CO3。然后过滤即可。 写: NaCl HCl(杂质) 提示:要除的离子是什么离子? 按易分原则,除杂质时除了将杂质离子生成沉淀外,还可考虑生成别的吗?引导学生得出可选试剂为NaOH溶液、Na2CO3溶液或NaHCO3溶液。 除阳离子杂质的方法:加入试剂的阴离子与杂质阳离子结合成沉淀、水、或气体。加入试剂的阴离子与保留物质中的阳离子相同。 观察学生讨论,思考情况 提问学生所选试剂 观察学生完成情况 观察学生完成情况,并对部分学困生进行分析讲解。 并适时引导学生得出可加入适量的HCl溶液、MgCl2溶液、AlCl3溶液、ZnCl2溶液、FeCl2溶液、FeCl3溶液、CuCl2溶液以除去OH-。 课堂走动,检查学生的情况 引导学生小结: 除阴离子杂质的方法:加入试剂的阳离子与杂质阴离子结合成沉淀、水、或气体。加入试剂的阴离子与保留物质中的阴离子相同。 提醒学生C 和CuO分别属于纯净物中的单质和金属氧化物。 从化学反应的角度思考C和CuO分别能和那些物质反应。 问:具有吸水性的物质有那些? 课堂走动,检查学生的情况 提醒学生从酸碱性角度思考氢气和HCl气体的性质。 待学生得出答案后 问:若用碱溶液,会带来什么问题?怎么处理? 引导学生小结;根据气体性质把气体分为,酸性气体、中性气体、碱性气体。并根据气体性质除去其中的杂质。 思考,回答 思考:得出固体为MnO2和KCl的混合物。 先默读,再齐读 思考、讨论得出用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的方法 思考,讨论得出用:用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 思考:怎么制得稀盐酸?稀盐酸应具有和浓盐酸相似的什么性质。思考除NaCl溶液 中HCl的方法。 分析:找出除杂质的实质是除杂质中的什么离子? 回忆复分解反应的字母表达式,反应的形式为交换成分。 跟着老师的分析思路如何找出所加物质的组成。 思考讨论 思考讨论 思考并解决问题 思考讨论 思考讨论 在老师的提醒下思考。 思考,讨论 在老师的提醒下思考。 总结出除去酸性气体中的水蒸气,中性气体中的酸性气体的方法。 为后面除杂质中涉及干燥内容做铺垫。 引出除杂质的概念。 知道除杂质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的。 方法的选择上依据化学研究物质的基本规律:从物物理性质到化学性质。遵循除杂质的原则优先考虑更简单的方法。及时总结教会学生学习除杂质的一些基本的方法,并学会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不断地总结才会快速的提升自己。 活学活用,学会知识的迁移,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 考查学生对浓盐酸“挥发性”的掌握,且让学生学会推理,即用已有的知识获取新知识的方法。并将新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提示学生时时注意在除杂质的过程中遵循的原则。 教会学生分类解决问题的思想。学会更具有针对性的找出问题的关键,进而解决问题。 竖着对照写,便于学生发现除杂质实质是除去CaCl2中的Ca2+。用对比的方法找到问题的关键,分类解决问题。将复分解反应的交换成分和发生的条件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活学活用,会找出要除的离子,检验学生对除杂质内容的掌握情况;内容的拓展,加深学生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的理解和应用。并根据前面除杂质的例子分析确定除杂质的试剂。同时体现课堂充分还给学生。 都是除阳离子杂质。内容的变化是让学生学会一些基本的除杂质方法的同时,也要求不要形成定势思维,面对不同的问题要有不同的思考方式。 检查学生对除阳离子杂质的学习情况。 从阳离子到阴离子的过程:渗透分类研究思想;渗透用除阳离子杂质的方法除阴离子杂质。 检验学生对阴离子杂质的掌握情况和用交换成分、分类研究的方法除杂质的学习效果。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答题技巧。 拓展除杂的内容,也让学生知道用化学方法除杂质不再局限于复分解反应的方式思考选用试剂种类。 培养学生根据干燥对象的不同性质会选用干燥剂。 培养学生严密的思维态度。 根据物质的共性和个性分析研究物质,培养学生分类研究物质的思想。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