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0张PPT)
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
章末复习
考点① 认识地球
1. (2019广安)地球的形状是( )
A. 正球体 B. 天圆地方 C. 不规则的球体 D. 圆形
2. (2019大庆)人们常说“天衣无缝”,假如真给地球缝制一件外衣,那么所需的布料大约是( )
A. 4万平方千米 B. 6 371平方千米
C. 5.1亿平方千米 D. 960万平方千米
C
C
(2019宜昌)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比例缩小后,制作成地球模型——地球仪。据此,完成3~4题。
3. 下列关于地球仪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轴与桌面保持着23.5°的夹角
B. 地轴穿过赤道和南、北两极
C. 地球仪上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
D. 地球仪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C
4. 观察比较地球仪上的0°经线与0°纬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经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B. 0°纬线和0°经线一样长
C. 0°纬线是0°经线长度的2倍
D. 0°纬线又叫做本初子午线
C
5. (2019赤峰)读图Z-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三点都在西半球
B. ①点位于高纬度地区
C. ②点所在的纬线最长
D. ③点所在的经线最长
C
6. (2019宜昌)某海上救援队收到位于(160°E,20°N)的一艘远洋捕捞船的求救信号,该远洋捕捞船所在位置是图Z-2-2中的(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A
(2019广东)2019年4月,人类首张黑洞照片轰动世界。黑洞照片是由全球8个射电望
远镜联合“拍摄”获得
的,其中大功臣可以说
是智利的ALMA望远镜,
该望远镜所在地全年晴
夜数可达320天左右,气
流稳定,空气干燥,无
光污染。据此,读图
Z-2-3,完成7~8题。
7. ALMA望远镜的地理位置最接近( )
A. 70°E,22°N B. 70°E,22°S
C. 70°W,22°N D. 70°W,22°S
8. 黑洞照片成功问世的意义有( )
①证明了黑洞的存在 ②宇宙最后的秘密终于被揭开 ③为人类找到了一个新的家园 ④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需要相互合作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D
C
9. (2019宜昌)下列地理现象中,主要是由地球公转运动所产生的是( )
A. 太阳东升西落 B. 昼夜的更替
C. 四季冷暖的变化 D. 北京和纽约存在着时差
C
10. (2019曲阳期末)读图Z-2-4,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点在C点的_______方向,B点在D点的_______方向。
(2)图中C点的经纬度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A、C两点均位于东、西半球的_______半球,D点位于东、西半球的_______半球。
(4)图中各点,位于高纬度的是_______,
位于中纬度的是______。
正南
正西
150°E
50°S
东
西
A
C
(2019重庆)图Z-2-5为“东半球海陆轮廓图”,读图并完成11~12题。
图Z-2-511. 图中甲、乙、丙三大洲中面积
从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
A. 甲、乙、丙
B. 甲、丙、乙
C. 丙、甲、乙
D. 丙、乙、甲
C
考点② 世界的海陆分布
B
12. 下列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表是三分海洋,七分陆地
B. 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
C. 东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D. 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都是以陆地为主
B
13. (2019天门)读图Z-2-6所示的“大洲轮廓图”,四个大洲按序号排列依次为( )
A. ①南极洲、②南美洲、③非洲、④亚洲
B. ①欧洲、②非洲、③南美洲、④北美洲
C. ①大洋洲、②非洲、③南美洲、④北美洲
D. ①欧洲、②南美洲、③非洲、④北美洲
B
14. (2019呼和浩特)图Z-2-7中①②③④代表某大洋两岸的四块陆地,这个大洋是指( )
A. 太平洋 B. 印度洋
C. 北冰洋 D. 大西洋
D
15. (2019新疆)读图Z-2-8,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①代表的大洋是
_______洋,②代表的大
洋是______洋。
太平
印度
(2)赤道穿过大陆中部的大洲是____________(写名称)。
(3)跨纬度最广的大洲是____________(写名称)。
(4)A、B两大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_运河。
非洲
亚洲
苏伊士
(2019宜宾)读图Z-2-9,完成16~17题。
16. 图中①②两地相对高度
可能是( )
A. 350米 B. 400米
C. 450米 D. 500米
C
考点③ 世界的地形
C
17. 图中①地所属的地形类型是( )
A. 丘陵 B. 山地
C. 平原 D. 高原
A
(2019广东)龙井茶品种多样,其中杭州西湖产区的龙井茶品质被公认为最好。龙井村位于西
湖产区,其茶园分布在30度
以上的坡地,且土壤呈酸性,
富含某些微量元素,形成了
茶树良好的生长条件。据此,
读图Z-2-10,完成18~19题。
18. S峰与龙井村的相对高度最可能为( )
A. 80米 B. 180米
C. 280米 D. 380米
19. 图中茶园多分布在( )
A. 平地 B. 山顶
C. 陡崖 D. 坡地
C
D
(2019邵阳)为提高《地形图的判读》一节的教学效果,某中学组织学生对学校附近区域(如图Z-2-11所示)开展识别地形部位的实地教学活动。据此,完成20~21题。
20. 学生对图中虚线A处山体部位的
识别正确的是( )
A. 鞍部 B. 山峰
C. 山谷 D. 山脊
D
21. 学生对该区域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登甲山峰,东坡比西坡省力
B. 验证到甲山峰与③地间的高差约为250米
C. 观察到乙河自南向北流
D. 量得②③两地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计算出两地间的实际水平距离为20千米
A
(2019济宁)暑假期间,某野外考察组对如图Z-2-12所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的某区域考察。据此,完成22~23题。
2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区域地形以山地为主
B. ①地位于王庄的正东方
C. 小河②河段比③河段流速快
D. 图中陡崖高度超过200米
C
23. 下列四地中,最适宜考察组野外宿营的是( )
A. ①地 B. ②地
C. ④地 D. ⑤地
C
24. (2019福建)暑假期间,李丹与同学一起去福建某景区研学旅行。读图Z-2-13,完成下列问题。
(1)进入景区后,李丹发现,该景区
的地势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东南部的地形以________为主。
东南高,西北低
山地
(2)若甲、乙两聚落的图上距离约为2.5厘米,则两地实地水平距离约为_______千米。
(3)为了登上1 217米的主峰,李丹设计了“休闲步道”线路①和“挑战步道”线路②。请你任意选择一条步道,并说出选择该步道的原因。
(4)研学期间,李丹特别提示同学,在A—B线要注意安全,因为这里是________(地形部位),容易出现山洪。
2.5
选择线路①,因为该线路等高线较稀疏,坡度较缓,爬山较轻松。
山谷
25. (2019湖北)沈括的《梦溪笔谈》中记载:在太行山中发现许多海螺、海蚌壳等生物化石。这一记载说明( )
A. 太行山是由海洋演化为陆地而成的
B. 太行山今后将会从陆地转变为海洋
C. 今天的海螺、海蚌是陆地演化而来的
D. 古老的海螺、海蚌一直生活在陆地上
C
考点④ 海陆变迁
A
26. (2019贵港)现代测量表明,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在不断扩张,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地壳下沉 B. 海平面上升
C. 板块张裂 D. 板块碰撞
C
27. (2019大庆)读图Z-2-14,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是由于( )
A. 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
B. 欧亚板块和非洲板块碰撞挤压
C. 印度洋板块与美洲板块发生
张裂
D. 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
撞挤压
A
(2019 潍坊)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进入地壳运动活跃期。2000—2010年间,苏门答腊岛近海共发生8次里氏7级以上的大地震。据此,读图Z-2-15,完成28~29题。
28. 苏门答腊岛沿海山脉上火山广布,其成因是( )
A. 位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张裂地带
B. 位于太平洋板块边缘,地壳活跃
C. 位于印度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的碰撞地带
D. 位于欧亚板块内部,地壳活跃
C
29. 推测图示区域内印度洋板块边界的大致延伸方向是( )
A. 东北—西南 B. 西北—东南
C. 东—西 D. 南—北
B
30. (2019咸阳)2019年6月17日22时55分,四川省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全力组织救援,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关于地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震发生时,若条件允许,应及时撤到安全的空旷地带
B. 在我国,地震仅发生在西南山区
C. 属于气象灾害,分布在地壳运动活跃的地方
D. 易诱发寒潮、台风等自然灾害
A
31. (2019丽水)据统计,2018年全球共发生六级以上地震119次,与2017年相比,地震活动明显增强。下列关于地震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地震带均匀分布在全球各处
B. 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之一
C. 发生地震时迅速进入室内抢运物品
D. 现在已经能对地震做出及时、准确的预报
B
32. (2019无锡)“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成为现代生活的时尚。某中学地理社团在暑假进行了环球网上模拟旅游。图Z-2-16是他们确定的旅游线路,请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此次模拟旅游从甲地出发,先后经过了亚洲、A____________洋、B____________运河、C____________洋、D____________洲、E____________运河、F____________洋,最后回到甲地。
印度
苏伊士
大西
南美
巴拿马
太平
(2)判断对错:根据图中信息及所学知识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①模拟旅游线路的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 ?)
②乙半岛的居民主要使用阿拉伯语交流,大多信仰伊斯兰教。( )
③D大洲的国家绝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他们与中国之间的合作为“南北对话”。( ?)
④B和E运河都是两大洲的分界线。( )
×
√
√
×
(3)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释下列现象发生的原因。
现象①:印度尼西亚多火山。
现象②:地中海的面积在不断缩小。
印度尼西亚位于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
地中海位于欧亚板块和非洲板块的交界处,板块相互碰撞挤压。第三章世界的居民第三章世界的居民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