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开国大典壮士 教案
教学版块(课题) 开国大典 课时 40分钟
教学目标 研读课文,分别感受开国大典中五个激动人心的场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场面描写中以点带面的写作方法。 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语言应用:读懂课文,说说课文是怎样描写阅兵场面。思维能力:熟读课文,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理清文章结构,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审美创造:在多种形式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通过语言文字的品读、感悟,展开想象,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教学内容 研读课文,分别感受开国大典中五个激动人心的场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场面描写中以点带面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学习场面描写中以点带面的写作方法。
学具准备 制作教学PPT。
教学过程 一、知识复习,引入课题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城楼檐下,八盏五彩缤纷的大红宫灯分挂两边。(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广场汇集了群众队伍。城楼檐下,八盏大红宫灯分挂两边。2、词语辨析“宣告”“宣布”【相同】都有把事情告诉别人让人知道的意思。 【区别】“宣告”多用;于重大事情,带有庄重严肃的色彩。“宣布”多用于一些强制性或约束性强的事情,可大可小,适用范围较广。 例句:例句:①三峡水库一期宣告竣工。②老师在课堂上宣布了期中考试成绩。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无数的革命者英勇奋战,不屈不挠,前赴后继,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英雄赞歌,终于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迎来了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上节课我们通过抓住重点的字、词、句和段,体会到了开国大典场面的隆重、热闹以及参加典礼的人们那种激动、兴奋的心情。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融人天安门广场的群众队伍中去,继续去探究。二、整体把握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揭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感情。三、品读释疑(一)学习第一到四自然段(大典开始前)1、有感情地范读。学生自由练读。 2、开篇为什么介绍参加大典的人员和人数呢 参加人数之多,来自行业之广,说明了全国人民对这次大典十分期待和重视。这样写突出了开国大典的隆重。 3、第四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写会场上群众队伍汇集的场面。成员多:工人、农民等; 范围广: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来得早:早上六点钟就入 场;人数多:成了人海;热情高:直奔、五更天摸着黑;次序好: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 学习第五至十三自然段(大典进行中)1、第五自然段的场面描写表现了什么 “一齐”是什么意思 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体现了什么 表现了人们对领袖的无限热爱,对新中国的无限热爱。 “一齐”表示一起的意思。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体现了人民群众对毛主席的无限热爱,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无限热爱。 2、第八自然段中,为什么说“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五星红旗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中国人民被帝国主义和反动派踩在脚下,没有独立、自由。现在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推翻了反动统治,翻身做主了。3、第十自然段中,人们为什么听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时热烈欢呼、鼓掌 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他是人民群众心目中最敬发的领袖。人们期盼他成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选举他为主席正合民意,所以人们热烈欢呼、鼓掌。 4、第十二自然段中对阅兵式中的哪些兵种进行了生动的描写 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 主要描写了海军、步兵、炮兵、战车师、骑兵师、空军接受 检阅的盛况。让我们看到了人民军队的威风凛凛、纪律严明、坚强壮大,感到人们的无比激动和自豪。 5、第十三自然段最后一句话表达了人民群众怎样的感情 这句话是写人民群众看到人民解放军部队接受检阅时欢喜和激动的心情,因为我们的军队是如此威风凛凛,纪律严明,队伍壮大,似钢铁长城,使人民的幸福有了可靠的保障……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子弟兵的无比信赖和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学习第十四、十五自然段最后一段中的“才”字,你能够体会出什么 从早晨的六点钟群众陆续入场,到晚上九,点半“才”完全 走出会场,整个开国大典持续了十几个小时,但可以想象的是,尽管从主场撤离,但这注定是个不眠之夜,兴奋的人们可能还会带着新中国成立的兴奋与欣喜,带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继续狂欢庆视。最后一句“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更具有深意,这“光明”不仅仅是视觉上的,更是人们心中的美好愿景,自己当家做主的国家的前途是一片光明的,人民的未来生活也将充满美好与光明。语句言简意赅,却意味深长,读之令人久久回味。 最后一段中的“红流”指什么 “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有什么象征意义 “红流”指舞着灯笼火把的人群。“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不仅是指灯笼、火把照亮了北京城,而且象征着新中国的成立,使北京、使全中国永远摆脱了黑暗统治,获得了光明。 四、课文主旨本文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特别是毛泽东的领袖凤采。阅读感悟:194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这一天,中国人民当家做了主人。因为这一天来之不易,所以我们要加倍珍惜,要刻苦学习,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富强。知识拓展运用场面描写。所谓场面就是在一定时间、一定环境中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生活画面。场面描写应描写人物的活动和气氛,是对这个特定的时间与地点内许多人物活动的总体情况的描写。本文记叙的是开国大典的盛况,向我们展示了开国大典的盛大场面。文章描写得有顺序、有气势,场面壮观,主题鲜明。 六、课后作业及课堂演练
作业 完成一课一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