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三年(2020-2022)小升初语文卷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
03填空题(基础提升)
谚语、俗语及惯用语(共3小题)
(2020 台儿庄区)读书须用意, 。 ,子欲养而亲不待。
(2022 山亭区)根据语境填写俗语。
(1)书是精神食粮,我要对不爱读书的同学说:“ , ”
(2)节约是美德,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要做到“ , ”
(3)一个贫穷的小山村,经过几代人的不断探索与实践,如今已成了有名的富裕乡,正所谓“ , , ”就是这个道理。
(2022 枣庄)课内外内容填空。
(1)有意栽花花不发, 。
(2)书到用时方恨少, 。
(3)良药苦口利于病, 。
(4) ?曰:非然也。
(5)何当金络脑, 。——《马诗》
(6)今我来思, 。——《采薇》(节选)
(7)茅檐长扫净无苔, 。——《书湖阴先生壁》
(8)不要人夸好颜色, 。——《墨梅》
(9) ,札札弄机杼。——《迢迢牵牛星》
(10)九州生气恃风雷, 。——《己亥杂诗》
(11) ,客舍青青柳色新。——《游园不值》
(12)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 , 。
(13)太阳他有脚啊, ,我也 。
名言警句(共1小题)
(2021 枣庄)课内外内容填空。
(1)读书须用意, 。
(2) ,莫把无时当有时。
(3)苟利于民, 。——《淮南子》
(4)昔我往矣, 。——《采薇》(节选)
(5) ,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
(6) !休将白发唱黄鸡。——《浣溪沙》
(7)百啭无人能解, 。——《清平乐》
(8)乡村四月闲人少, 。——《乡村四月》
(9) ,任尔东西南北风。——《竹石》
(10) ,麦花雪白菜花稀。——《四时田园杂兴》
作家及其作品(共1小题)
(2022 山亭区)快乐读书吧
(1)选择名著的作者:《汤姆索亚历险记》 《爱丽丝漫游奇境》
A.丹尼尔 笛福
B.马克 吐温
C.刘易斯 卡罗尔
D.塞尔玛拉格洛芙
名著阅读:六年级一班要举办“我阅读,我展示”活动,小宁同学准备制作一张读书卡片。
读书卡片 【阅读书目】《鲁滨逊漂流记》 【摘抄主题】“鲁滨逊漂流到‘绝望岛’后,为了生存所做的五件事” ①驯养小羊; ②搭建房屋; ③制造陶器; ④造独木舟; ⑤种粮食,收获庄稼 【摘抄内容】我希望世上的人都要从我最不幸的处境中取得一个经验教训,这教训就是:在最不幸的处境之中,我们也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从而找到聊以自慰的事情。
(2)在整理读书卡片时,小宁不小心弄乱了事情的先后顺序,请根据你的阅读记忆,帮助他从下面选出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⑤③④
B.④①②③⑤
C.②①⑤③④
D.②⑤①③④
(3)读书要有方法,我们可以通过摘抄和做笔记来重温作品内容。小宁在做读书笔记时,深刻感受到人必须得具备学会生存的能力。请结合小说中的某处情节,谈谈你对主人鲁滨逊“顽强意志、乐观精神”的理解。
经典名著(共1小题)
(2022 市中区)读名著,学写作。
本学期,我们跟随外国文学名著的脚步,发现了更广阔的世界。我们借助作品梗概,认识了 的鲁滨逊,读了《汤姆 索亚历险记(节选)》,认识了 的汤姆 索亚。最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如何去写作品的梗概。一般可以这样写作品梗概:首先, ,其次, ,最后, 。
节日风俗(共1小题)
(2022 市中区)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过年的时候吃年糕。这个习俗的寓意是 。
(2)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请 根据句子中加点部分的特点,发挥想象,仿写一句)
(3)妈妈对我说:“今天晚上我加班,你和爸爸先吃饭,不要等我。”(改为向第三者转述)
(4)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
刘老师就快五十多岁了,他却向年轻人一样充满朝气。清晨,他迈着隐健的步伐走向学校;深夜,他还在灯下备课。最近,他被评为“优秀教师”的光荣称号。
古诗文默写(共9小题)
(2022 市中区)诵诗词,品经典。
(1)劝君更尽一杯酒, 。春归何处? 。
(2)君看一叶舟, 。盈盈一 水间, 。
(3)“千磨万击还坚劲, 。”这首诗的题目是《 》,诗人借竹子表达的志向是 。
(4) ,忠言逆耳利于行。
(5)小刚最近迷恋上网,经常玩游戏,不好好学习。我们可以用 (填诗词佳句)劝他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2022 市中区)(一)与经典同行。
(1)只恐夜深花睡去, 。《海棠》
(2)茅檐长扫净无苔, 。《书湖阴先生壁》
(3) 。水满陂塘。 、豪兴徜徉。小园几许, 。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行香子 树绕村庄》
(4)荷笠带斜阳, 。《送灵澈上人》
(5)云横秦岭家何在?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2022 山亭区)走进古诗词。
(1)诗词里的志向:很多古诗被赋予了人的品格和志向,《竹石》一诗中,“ , ”两句写出了竹子的品格,诗人借此表达自己不畏艰难、刚正不阿的高尚品质。具有相同表达特点的古诗句还有“ , 。”
(2)诗词里的春景:春天是什么?是叶绍翁访友不遇时的“ ,一枝红杏出墙来;”是韩愈笔下的“ ,草色遥看近却无”;是黄庭坚的“若有人知春去处, ”是欧阳修笔下的“ ,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的惜春之情。
(3)诗词里的人生态度:曹操用“老骥伏枥, ”表达自己的自强不息;毛泽东用“ ,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廖廓江天万里霜”表达对革命前途的乐观心情;李白用“长风破浪会有时, ”表现自己乐观自信的品格。
(2021 枣庄)根据语境填空。
(1)诗中借物言志:①“ , ”表达的是于谦坚贞不屈的志向(《石灰吟》);②“ , ”表达的是文天祥一心报国、视死如归的豪情(《过零丁洋》);③“ , ”表达的是(谁) (怎样的) 的志向(《 》)。
(2)时光如金,让我们经常自问警醒:“④我 这世界,转眼间也将 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 啊?(《匆匆》)”不忘初心,让我们时刻铭记;“⑤人总是要死的,但 。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 ,或轻于鸿毛。’(《为人民服务》)”
(2020 台儿庄区)无数革命志士面对险恶的斗争环境,坚定不移,这正是“ ,任尔东西南北风”。
(2020 台儿庄区)“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 。”“ ,寒食东风御柳斜。”
(2020 台儿庄区)“劝君更尽一杯酒, 。”
“ ,一枝红杏出墙来。”
“ ?门前流水尚能西! 唱黄鸡。”
(2020 市中区)默写古诗句、贤文名句。
(1)日暮汉宫传蜡烛, 。(韩翃)
(2)何当金络脑, 。(李贺)
(3) ,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
(4)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学弈》
(5)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 ,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两小儿辩日》
(6) ,一字值千金。《增广贤文》
(7)行道迟迟, ,我心伤悲, !《采薇》
(2022 市中区)请写一句诗人借助事物来表达自己志向的诗。书写要工整、规范。
课文理解(共7小题)
(2022 台儿庄区)阅读与积累
(1)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 ,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 ;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2)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 的说过:“人固有一死, ,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 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3)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 ,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虽与之俱学, 。为是其智弗若与?
(4)将下列世界名著表达的内涵序号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爱丽丝漫游奇境》
《骑鹅旅行记》
《鲁滨逊漂流记》
《汤姆 索亚历险记》
①在绝境中变成自己的国王 ②字里行间的怀乡之情
③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社会的讽刺 ④如梦如幻的旅程
(5)“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多少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名著 的开篇词,作者是 。
(2022 枣庄)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1)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两小儿辩日》一儿从 的角度来看,认为“日初出大如车盖”;一儿从 的角度来看,认为“日初出沧沧凉凉”。因为他们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得出的结论不同。
(2) 去了,有 的时候, 枯了,有 的时候, 谢了,有 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句话表达了作者 。
(3)《十五夜望月》中 , 两句诗描写出月色的空明皎洁。
(4)《石灰吟》中,作者以石灰作比喻,抒写出自己的 意志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竹石》的作者 通过咏颂立根破岩中的劲竹,说明了做人要有骨气的高尚情操。这两首诗都采用了 的写法。
(5)《送元二使安西》通过写 送 到安西,路上借酒送别,表达了 之情。其中被后人传诵的名句是 , 。
(2020 台儿庄区)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 ;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 呢?
(2020 台儿庄区)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 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 ,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 ;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2020 台儿庄区)孔子东游,见两小儿 ,问其故。一儿曰:“我以 ,日中时远也。”一儿曰:“我以 ,而日中时近也。”
(2022 山亭区)按课文内容填空。
学文能修身: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中引用名言“人固有一死,或 ,或 ”
并指出:为 而死,就 ;替 ,替 ,就 。
(2022 市中区)赏美文,悟真情。
(1)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一儿曰:“ ,而日中时近也。”
(2)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 有缺点, 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 行。 你说得对,我们 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这段话,句与句之间是用关联词连起来的,所表达的意思 。这段话主要告诉读者 。
(3) ,有再来的时候; ,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 。但是, ,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 ?——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 ?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短文一连串的问句,表达了作者 ,这样写的好处是 。(4分)
辩论讨论(共1小题)
(2021 枣庄)口语交际。
班上将组织开展一次关于“上网利弊”的辩论会,正方认为“上网利大”,假如你是反方,请举例证明你的观点是正确的。
看法建议(共1小题)
(2022 枣庄)口语交际与运用。
随着手机的广泛应用,人们已经越来越离不开它了。有人说手机增进了人们之间的感情,也有人说手机疏远了人们之间的感情。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谚语、俗语及惯用语(共3小题)
(2020 台儿庄区)读书须用意, 一字值千金 。 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
【解答】“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出自《增贤广文》,意思是:读书应该用心去体会,仔细推敲,书中的每一个字都价值千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出自韩婴《韩诗外传》卷九,意思是:树希望静止不摆,风却不停息;子女想赡养父母,父母却已离去。比喻时间的流逝是不随个人意愿而停止的,以此来告诫子女行孝要及时,趁父母亲健在的时候关心关爱他们,而不要等父母去世后才追悔莫及。
故答案为:
一字值千金 树欲静而风不止
(2022 山亭区)根据语境填写俗语。
(1)书是精神食粮,我要对不爱读书的同学说:“ 书到用时方恨少 , 事非经过不知难。 ”
(2)节约是美德,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要做到“ 常将有日思无日 , 莫把无时当有时。 ”
(3)一个贫穷的小山村,经过几代人的不断探索与实践,如今已成了有名的富裕乡,正所谓“ 穷则变 , 变则通 , 通则久 ”就是这个道理。
【解答】(1)“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意思是等到真正用到知识的时候才后悔自己会的知识太少了。启示我们平时应当勤学好问,等到真正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用上这些知识。
(2)“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意思是日子好了要常想想以前贫困的时候,生活困顿时不要像以前富裕时那样铺张浪费。
(3)“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意思是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应该发生变化,如此才会让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得以不断发展。
故答案为:
(1)书到用时方恨少 事非经过不知难。
(2)常将有日思无日 莫把无时当有时。
(3)穷则变 变则通 通则久。
(2022 枣庄)课内外内容填空。
(1)有意栽花花不发, 无心插柳柳成荫 。
(2)书到用时方恨少, 事非经过不知难 。
(3)良药苦口利于病, 忠言逆耳利于行 。
(4) 为是其智弗若与 ?曰:非然也。
(5)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马诗》
(6)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 。——《采薇》(节选)
(7)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书湖阴先生壁》
(8)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墨梅》
(9) 纤纤擢素手 ,札札弄机杼。——《迢迢牵牛星》
(10)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己亥杂诗》
(11)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游园不值》
(12)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 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 , 就比鸿毛还轻 。
(13)太阳他有脚啊, 轻轻悄悄地挪移了 ,我也 茫茫然跟着旋转 。
【解答】(1)“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意思是用心栽花花反而不开放,而没有用心插柳反而柳长大成树,引申意思是不经意去做的事情反而有很好的效果。
(2)“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意思是等到真正用到知识的时候才后悔自己会的知识太少了。启示我们平时应当勤学好问,等到真正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用上这些知识。
(3)“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意思是直率忠诚的话听起来不愉快,但对行动有利;效用好的药吃起来虽苦,却对治病有好处。形容应该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和批评或教育人们要勇于接受批评。
(4)出自《学弈》。
(5)(6)(7)(8)(9)(10)(11)出处见题干。
(12)选自《为人民服务》。
(13)选自《匆匆》。
故答案为:
(1)无心插柳柳成荫;
(2)事非经过不知难;
(3)忠言逆耳利于行;
(4)为是其智弗若与;
(5)快走踏清秋;
(6)雨雪霏霏;
(7)花木成畦手自栽;
(8)只留清气满乾坤;
(9)纤纤擢素手;
(10)万马齐喑究可哀;
(11)渭城朝雨浥轻尘;
(12)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 就比鸿毛还轻;
(13)轻轻悄悄地挪移了 茫茫然跟着旋转。
名言警句(共1小题)
(2021 枣庄)课内外内容填空。
(1)读书须用意, 一字值千金 。
(2) 常将有日思无日 ,莫把无时当有时。
(3)苟利于民, 不必法古 。——《淮南子》
(4)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 。——《采薇》(节选)
(5)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
(6)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浣溪沙》
(7)百啭无人能解, 因风飞过蔷薇 。——《清平乐》
(8)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乡村四月》
(9)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竹石》
(10) 日长篱落无人过 ,麦花雪白菜花稀。——《四时田园杂兴》
【解答】(1)“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出自《增广贤文》。
(2)“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出自《名贤集》。
(3)“苟利于民,不必法古”出自于汉朝刘安的《淮南子》。
(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出自《采薇》。
(5)“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6)“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出自宋代苏轼的《浣溪沙》。
(7)“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出自宋朝诗人黄庭坚的《清平乐》。
(8)“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出自宋代翁卷的《乡村四月》。
(9)“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出自清代诗人郑燮的《竹石》。
(10)“日长篱落无人过,麦花雪白菜花稀”出自宋代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
故答案为:
(1)一字值千金;
(2)常将有日思无日;
(3)不必法古;
(4)杨柳依依;
(5)春风又绿江南岸;
(6)门前流水尚能西;
(7)因风飞过蔷薇;
(8)才了蚕桑又插田;
(9)千磨万击还坚劲;
(10)日长篱落无人过。
作家及其作品(共1小题)
(2022 山亭区)快乐读书吧
(1)选择名著的作者:《汤姆索亚历险记》 B 《爱丽丝漫游奇境》 C
A.丹尼尔 笛福
B.马克 吐温
C.刘易斯 卡罗尔
D.塞尔玛拉格洛芙
名著阅读:六年级一班要举办“我阅读,我展示”活动,小宁同学准备制作一张读书卡片。
读书卡片 【阅读书目】《鲁滨逊漂流记》 【摘抄主题】“鲁滨逊漂流到‘绝望岛’后,为了生存所做的五件事” ①驯养小羊; ②搭建房屋; ③制造陶器; ④造独木舟; ⑤种粮食,收获庄稼 【摘抄内容】我希望世上的人都要从我最不幸的处境中取得一个经验教训,这教训就是:在最不幸的处境之中,我们也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从而找到聊以自慰的事情。
(2)在整理读书卡片时,小宁不小心弄乱了事情的先后顺序,请根据你的阅读记忆,帮助他从下面选出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D
A.①②⑤③④
B.④①②③⑤
C.②①⑤③④
D.②⑤①③④
(3)读书要有方法,我们可以通过摘抄和做笔记来重温作品内容。小宁在做读书笔记时,深刻感受到人必须得具备学会生存的能力。请结合小说中的某处情节,谈谈你对主人鲁滨逊“顽强意志、乐观精神”的理解。
鲁滨逊有着顽强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鲁滨逊没有因为流落荒岛而自卑自弃。而是想尽各种办法生存下来。他自己种植粮食并选取优良的种子,每年扩大种植面积。自己寻找淡水。自己制造船只。自己打猎。自己饲养宠物。这些都体现了他顽强的意志和乐观向上的性格。
【解答】(1)《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美国的马克 吐温;《爱丽丝漫游奇境》的作者是英国的刘易斯 卡罗尔。
(2)《鲁滨逊漂流记》该作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 克鲁索(Robinson Crusoe)出生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一生志在遨游四海。一次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风暴,只身漂流到一个无人的荒岛上,开始了段与世隔绝的生活。他凭着强韧的意志与不懈的努力,在荒岛上顽强地生存下来,经过28年2个月零19天后得以返回故乡。根据阅读可知,题干事件排序为:②⑤①③④。
(3)考查了口语交际。结合小说中的某处情节,谈谈对主人鲁滨逊“顽强意志、乐观精神”的理解。
故答案为:
(1)B C;
(2)D;
(3)鲁滨逊有着顽强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鲁滨逊没有因为流落荒岛而自卑自弃。而是想尽各种办法生存下来。他自己种植粮食并选取优良的种子,每年扩大种植面积。自己寻找淡水。自己制造船只。自己打猎。自己饲养宠物。这些都体现了他顽强的意志和乐观向上的性格。
经典名著(共1小题)
(2022 市中区)读名著,学写作。
本学期,我们跟随外国文学名著的脚步,发现了更广阔的世界。我们借助作品梗概,认识了 有顽强毅力 的鲁滨逊,读了《汤姆 索亚历险记(节选)》,认识了 敢于冒险 的汤姆 索亚。最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如何去写作品的梗概。一般可以这样写作品梗概:首先, 读懂内容 ,其次, 筛选概括 ,最后, 锤炼语言 。
【解答】《鲁滨逊漂流记》该作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 克鲁索(Robinson Crusoe)出生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一生志在遨游四海。一次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风暴,只身漂流到一个无人的荒岛上,开始了段与世隔绝的生活。他凭着强韧的意志与不懈的努力,在荒岛上顽强地生存下来,经过28年2个月零19天后得以返回故乡。
《汤姆 索亚历险记》是美国小说家马克 吐温1876年发表的长篇小说。小说的故事发生在19世纪上半世纪美国密西西比河畔的一个普通小镇上。主人公汤姆 索亚天真活泼、敢于探险、追求自由,不堪忍受束缚个性、枯燥乏味的生活,幻想干一番英雄事业。
写作品梗概:首先,读懂内容,其次,筛选概括,最后,锤炼语言。
故答案为:
有顽强毅力 敢于冒险 读懂内容 筛选信息 锤炼语言
节日风俗(共1小题)
(2022 市中区)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过年的时候吃年糕。这个习俗的寓意是 万事如意年年高 。
(2)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请 根据句子中加点部分的特点,发挥想象,仿写一句)
教室里安静得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得到声音。
(3)妈妈对我说:“今天晚上我加班,你和爸爸先吃饭,不要等我。”(改为向第三者转述)
妈妈对我说,今天晚上她加班,让我和爸爸先吃饭,不要等她。
(4)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
刘老师就快五十多岁了,他却向年轻人一样充满朝气。清晨,他迈着隐健的步伐走向学校;深夜,他还在灯下备课。最近,他被评为“优秀教师”的光荣称号。
【解答】(1)考查了文化常识。过年的时候吃年糕。这个习俗的寓意是万事如意年年高。
(2)考查了仿写句子。你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仿写时注意。
(3)考查了改写转述句。冒号改为逗号,双引号去掉,两个“我”改为“她”,“你”改为“让我”。
(4)考查了修改病句。考查了修改病句。“就快五十多岁了”重复,改为“就快五十岁了”;“向”“隐健”错别字,改为“像”“稳健”;“的光荣称号”成分多余,去掉。
故答案为:
(1)万事如意年年高;
(2)教室里安静得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得到声音。
(3)妈妈对我说,今天晚上她加班,让我和爸爸先吃饭,不要等她。
(4)刘老师就快五十岁了,他却像年轻人一样充满朝气。清晨,他迈着稳健的步伐走向学校;深夜,他还在灯下备课。最近,他被评为“优秀教师”。
古诗文默写(共9小题)
(2022 市中区)诵诗词,品经典。
(1)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春归何处? 寂寞无行路 。
(2)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盈盈一 水间, 脉脉不得语 。
(3)“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首诗的题目是《 竹石 》,诗人借竹子表达的志向是 不向任何邪恶的势力低头 。
(4) 良药苦口利于病 ,忠言逆耳利于行。
(5)小刚最近迷恋上网,经常玩游戏,不好好学习。我们可以用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填诗词佳句)劝他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解答】(1)分别出自唐代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宋代黄庭坚的《清平乐 春归何处》。
(2)分别出自宋代范仲淹的《江上渔者》和《迢迢牵牛星》。
(3)出自清代郑燮的《竹石》。
(4)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形容应该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和批评或教育人们要勇于接受批评。良药多数是带苦味的,却有利于治病;而教人从善的语言多数是不太动听的,但有利于人们改正缺点。
(5)出自《长歌行》。
故答案为:
(1)西出阳关无故人 寂寞无行路;
(2)出没风波里 脉脉不得语;
(3)任尔东西南北风 不向任何邪恶的势力低头;
(4)良药苦口利于病;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022 市中区)(一)与经典同行。
(1)只恐夜深花睡去, 故烧高烛照红妆 。《海棠》
(2)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书湖阴先生壁》
(3) 秦观树绕村庄 。水满陂塘。 倚东风 、豪兴徜徉。小园几许, 收尽春光 。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行香子 树绕村庄》
(4)荷笠带斜阳, 青山独归远 。《送灵澈上人》
(5)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解答】(1)出自宋代苏轼的《海棠》。
(2)出自宋代苏轼的《书湖阴先生壁》。
(3)出自宋代秦观的。《行香子 树绕村庄》。
(4)出自唐代刘长卿的《送灵澈上人》。
(5)出自唐代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故答案为:
(1)故烧高烛照红妆;
(2)花木成畦手自栽;
(3)秦观树绕村庄 倚东风 收尽春光;
(4)青山独归远;
(5)雪拥蓝关马不前。
(2022 山亭区)走进古诗词。
(1)诗词里的志向:很多古诗被赋予了人的品格和志向,《竹石》一诗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 任尔东西南北风 ”两句写出了竹子的品格,诗人借此表达自己不畏艰难、刚正不阿的高尚品质。具有相同表达特点的古诗句还有“ 粉骨碎身浑不怕 , 要留清白在人间 。”
(2)诗词里的春景:春天是什么?是叶绍翁访友不遇时的“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是韩愈笔下的“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是黄庭坚的“若有人知春去处, 唤取归来同住 ”是欧阳修笔下的“ 雨横风狂三月暮 ,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的惜春之情。
(3)诗词里的人生态度:曹操用“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表达自己的自强不息;毛泽东用“ 一年一度秋风劲 ,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廖廓江天万里霜”表达对革命前途的乐观心情;李白用“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表现自己乐观自信的品格。
【解答】(1)清代郑燮的《竹石》一诗中的“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两句写出了竹子的品格,诗人借此表达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思想情操。具有相同表达特点的古诗还有明代于谦的《石灰吟》,其中最能表达诗人情感志向的诗句是:“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2)分别出自宋代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唐代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宋朝诗人黄庭坚的《清平乐.春归何处》,宋朝欧阳修的《蝶恋花》。
(3)分别出自三国魏曹操的《步出夏门行》,毛泽东的《采桑子 重阳》,唐代李白的《行路难》。
故答案为:
(1)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2)春色满园关不住 天街小雨润如酥 唤取归来同住雨横风狂三月暮;
(3)志在千里 一年一度秋风劲 直挂云帆济沧海。
(2021 枣庄)根据语境填空。
(1)诗中借物言志:①“ 粉骨碎身浑不怕 , 要留清白在人间 ”表达的是于谦坚贞不屈的志向(《石灰吟》);②“ 人生自古谁无死 , 留取丹心照汗青 ”表达的是文天祥一心报国、视死如归的豪情(《过零丁洋》);③“ 不要人夸好颜色 , 只留清气满乾坤 ”表达的是(谁) 王冕 (怎样的) 淡泊名利 的志向(《 墨梅 》)。
(2)时光如金,让我们经常自问警醒:“④我 赤裸裸来到 这世界,转眼间也将 赤裸裸地回去 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 偏要白白走这一遭 啊?(《匆匆》)”不忘初心,让我们时刻铭记;“⑤人总是要死的,但 死的意义有不同 。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为人民服务》)”
【解答】(1)《石灰吟》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是明代诗人于谦。《过零丁洋》是南宋诗人文天祥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墨梅》是元代诗人画家王冕的一首题咏自己所画梅花的诗作。
(2)分别出自《匆匆》《为人民服务》。
故答案为:
(1)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王冕 淡泊名利 墨梅;
(2)赤裸裸来到 赤裸裸地回去 偏要白白走这一遭 死的意义有不同 或重于泰山。
(2020 台儿庄区)无数革命志士面对险恶的斗争环境,坚定不移,这正是“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解答】出自郑板桥的《竹石》。
故答案为:
千磨万击还坚劲
(2020 台儿庄区)“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 , 脉脉不得语 。”“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解答】分别出自东汉的《古诗十九首 迢迢牵牛星》和唐代韩翃的《寒食》。
故答案为:
盈盈一水间 脉脉不得语 春城无处不飞花
(2020 台儿庄区)“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
“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 唱黄鸡。”
【解答】分别出自唐代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叶绍翁的七言绝句《游园不值》和苏轼的《浣溪沙》。
故答案为:
西出阳关无故人
春色满园关不住
谁道人生无再少 休将白发
(2020 市中区)默写古诗句、贤文名句。
(1)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韩翃)
(2)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李贺)
(3)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
(4)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思援弓缴而射之 。《学弈》
(5)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 及其日中如探汤 ,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两小儿辩日》
(6) 读书须用意 ,一字值千金。《增广贤文》
(7)行道迟迟, 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 莫知我哀 !《采薇》
【解答】(1)出自韩翃的《寒食》;
(2)出自李贺的《马》;
(3)出自郑燮的《竹石》;
(4)出自《学弈》;
(5)出自《两小儿辩日》;
(5)出自《增广贤文》;
(6)出自《采薇》。
故答案为:
(1)轻烟散入五侯家;
(2)快走踏清秋;
(3)千磨万击还坚劲;
(4)思援弓缴而射之;
(5)及其日中如探汤;
(5)读书须用意;
(6)载渴载饥 莫知我哀。
(2022 市中区)请写一句诗人借助事物来表达自己志向的诗。书写要工整、规范。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解答】出自明代于谦的《石灰吟》。
故答案为: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课文理解(共7小题)
(2022 台儿庄区)阅读与积累
(1)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 除徘徊外, ,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 被初阳蒸融了 ;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2)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 司马迁 的说过:“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 压迫人民的人 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3)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 专心致志 ,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 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
(4)将下列世界名著表达的内涵序号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爱丽丝漫游奇境》 ④
《骑鹅旅行记》 ②
《鲁滨逊漂流记》 ①
《汤姆 索亚历险记》 ③
①在绝境中变成自己的国王 ②字里行间的怀乡之情
③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社会的讽刺 ④如梦如幻的旅程
(5)“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多少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名著 《三国演义》 的开篇词,作者是 罗贯中 。
【解答】(1)选自《匆匆》。
(2)选自《为人民服务》。
(3)出自《学弈》。
(4)《爱丽丝漫游奇境》描写了如梦如幻的旅程;《骑鹅旅行记》表达了字里行间的怀乡之情;《鲁滨逊漂流记》表达了在绝境中变成自己的国王;《汤姆 索亚历险记》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社会的讽刺。
(5)出自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故答案为:
(1)除徘徊外,被初阳蒸融了;
(2)司马迁 或重于泰山 压迫人民的人;
(3)专心致志 思援弓缴而射之 弗若之矣;
(4)④
②
①
③;
(5)《三国演义》罗贯中。
(2022 枣庄)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1)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思援弓缴而射之 。《两小儿辩日》一儿从 形状 的角度来看,认为“日初出大如车盖”;一儿从 温度 的角度来看,认为“日初出沧沧凉凉”。因为他们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得出的结论不同。
(2) 燕子 去了,有 再来 的时候, 杨柳 枯了,有 再青 的时候, 桃花 谢了,有 再开 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句话表达了作者 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
(3)《十五夜望月》中 中庭地白树栖鸦 , 冷露无声湿桂花 两句诗描写出月色的空明皎洁。
(4)《石灰吟》中,作者以石灰作比喻,抒写出自己的 为国尽忠、不怕牺牲 意志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竹石》的作者 郑燮 通过咏颂立根破岩中的劲竹,说明了做人要有骨气的高尚情操。这两首诗都采用了 托物言志、借物喻人 的写法。
(5)《送元二使安西》通过写 王维 送 朋友 到安西,路上借酒送别,表达了 对朋友的依依惜别 之情。其中被后人传诵的名句是 劝君更尽一杯酒 , 西出阳关无故人 。
【解答】(1)分别出自《学弈》《两小儿辩日》。
(2)选自《匆匆》。
(3)出自唐代王建的《十五夜望月》。
(4)出自明代于谦的《石灰吟》。
(5)出自唐代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故答案为:
(1)思援弓缴而射之 形状 温度;
(2)燕子 再来 杨柳 再青 桃花 再开 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3)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4)为国尽忠、不怕牺牲 郑燮 托物言志、借物喻人;
(5)王维 朋友 对朋友的依依惜别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2020 台儿庄区)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 有再青的时候 ;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 藏在何处 呢?
【解答】选自《匆匆》。
有再青的时候 藏在何处
(2020 台儿庄区)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 司马迁 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 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 比泰山还重 ;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解答】选自《文人民服务》。
故答案为:
司马迁 重于泰山 比泰山还重
(2020 台儿庄区)孔子东游,见两小儿 辩斗 ,问其故。一儿曰:“我以 日始出时去人近 ,日中时远也。”一儿曰:“我以 日初出远 ,而日中时近也。”
【解答】选自《两小儿辩日》。
故答案为:
辩斗 日始出时去人近 日初出远
(2022 山亭区)按课文内容填空。
学文能修身: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中引用名言“人固有一死,或 重于泰山 ,或 轻于鸿毛 ”
并指出:为 人民利益 而死,就 比泰山还 ;替 法西斯卖力 ,替 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 ,就 比鸿毛还轻 。
【解答】选自《为人民服务》。
故答案为:
重于泰山 轻于鸿毛 人民利益 比泰山还 法西斯卖力 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 比鸿毛还轻
(2022 市中区)赏美文,悟真情。
(1)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 我以日初出远 ,而日中时近也。”
(2) 因为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所以 ,我们 如果 有缺点, 就 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不管 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 都 行。 只要 你说得对,我们 就 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这段话,句与句之间是用关联词连起来的,所表达的意思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就要接受人民对我们的批评 。这段话主要告诉读者 要时时处处想到为人民服务 。
(3) 燕子去了 ,有再来的时候; 杨柳枯了 ,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 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 聪明的 ,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 一去不复返呢 ?——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 藏在何处呢 ?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短文一连串的问句,表达了作者 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这样写的好处是 更能强调时间一去不复返的宝贵,告诉读者要珍惜时间 。(4分)
【解答】(1)结合《两小儿辩日》作答。
(2)结合《为人民服务》作答。
(3)结合《匆匆》作答。
故答案为:
(1)而日中时远也 我以日初出远;
(2)因为 所以 如果 就 不管 都 只要 就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就要接受人民对我们的批评 要时时处处想到为人民服务;
(3)燕子去了 杨柳枯了 有再开的时候 聪明的 一去不复返呢 藏在何处呢 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更能强调时间一去不复返的宝贵,告诉读者要珍惜时间。
辩论讨论(共1小题)
(2021 枣庄)口语交际。
班上将组织开展一次关于“上网利弊”的辩论会,正方认为“上网利大”,假如你是反方,请举例证明你的观点是正确的。
上网弊大于利,网上信息量大,但良莠不齐,作为小学生的我们缺乏识别甄辨的能力。而且小学生的自控能力差,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毒害。如果一味地玩游戏、聊天,肯定会影响小学生的学习成绩,所以小学生上网是弊大于利。
【解答】首先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说明理由。
故答案为:
上网弊大于利,网上信息量大,但良莠不齐,作为小学生的我们缺乏识别甄辨的能力。而且小学生的自控能力差,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毒害。如果一味地玩游戏、聊天,肯定会影响小学生的学习成绩,所以小学生上网是弊大于利。
看法建议(共1小题)
(2022 枣庄)口语交际与运用。
随着手机的广泛应用,人们已经越来越离不开它了。有人说手机增进了人们之间的感情,也有人说手机疏远了人们之间的感情。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我觉得手机的使用有利也有弊。因为高科技都有两面性,手机的确拉进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不认识的人,相距千里也能互相聊天;网络也的确疏远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算亲戚朋友在一起,也都是低头各自玩各自的手机,交流少了,感情淡了。
【解答】结合自己的理解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
我觉得手机的使用有利也有弊。因为高科技都有两面性,手机的确拉进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不认识的人,相距千里也能互相聊天;网络也的确疏远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算亲戚朋友在一起,也都是低头各自玩各自的手机,交流少了,感情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