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3课 五四运动课时练习
选择题
1.这场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这场运动”指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2.在五四运动中,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的原因是( )
A.陈独秀、李大钊到了上海领导运动
B.上海学生运动规模超过了北京
C.工人罢工,并成为运动的主力
D.北京学生转移到上海继续斗争
3.《北京市民宣言》要求:“对日外交,不抛弃山东省经济之权利;免徐树铮、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等人官职……我等学生、商人、劳工、军人等,唯有直接行动,以图根本之改造。”下列对于《宣言》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倡议建立民国 B.表达人民对南京临时政府的不满
C.反对割让辽东半岛给日本 D.体现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态度
4.“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这说明五四运动能够取得初步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 )
A.青年学生的斗争 B.工人阶级的斗争
C.知识分子的领导 D.上海商人罢市
5.(改编)下列口号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性质的是( )
A.“废除二十一条” B.“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C.“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D.“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6.五四运动发生后,天津商会发表声明:“用特电恳诸公力为主张,勿稍退让,必将青岛收回,以保领土。”苏州市民致函苏州总商会,要求商会抵制日货,“莫畏强梁”。这说明五四运动( )
A.商人是运动的领导者 B.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C.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支持 D.目的是要抵制经济侵略
7.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这里“补课”“起点”的含义分别是( )
A.明确反封建;实现各革命阶级的联合斗争
B.明确反对帝国主义;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C.开始宣扬民主科学;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
D.彻底反帝反封建;无产阶级政党开始领导中国革命
8.毛泽东指出:“五四运动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一百年前的这场运动中,“不曾有的姿态”主要是指( )
A.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精神 B.农民阶级成为运动的先锋
C.推翻了2 000多年的封建帝制 D.反对一切外来的西方文化
9.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得出此结论的依据是( )
①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②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 ③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④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由于在五四运动中亲眼看到工人阶级表现出来的伟大力量,一部分学生领袖便“出发往民间去”,跑到工人中去办工人学校,办工会,后来成了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骨干。这说明( )
A.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
B.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
C.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D.五四运动前期主力是学生,后期主力是工人
11.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性质,正确的说法有( )
①是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②是一场拯救民族危亡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 ③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 ④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2.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其“彻底”主要是指( )
A.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
B.运动取得了初步的胜利
C.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D.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13.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 )
A.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B.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影响
C.学生的反帝爱国运动遭镇压 D.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14.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表现是( )
①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 ②罢免了三个卖国贼的职务 ③中国出席巴黎和会的代表拒签和约 ④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5.(改编)口号是一个时代的鲜明印记,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每个时期,都留下许多有着时代特色的口号。以下口号能反映五四运动的是( )
A.“扶清灭洋” B.“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C.“自强求富” D.“民主科学”
16.2019年是五四爱国运动爆发100周年,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华民族走向民族复兴的新的历史起点,它标志着中国( )
A.近代史的开端 B.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
C.新文化动的兴起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17.五四运动体现的精神主要是( )
A.爱国主义 B.民主与科学
C.自强御侮 D.改革创新
18、1919年5月4日爆发了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五四爱国运动。与这场运动爆发密切相关的是( )
A.三国协约的成立 B.三国同盟的成立
C.巴黎和会的召开 D.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19、下列口号或言论出现在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中的是( )
A.“还我青岛” B.“自强”、“求富”
C.“师夷长技以制夷”
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20、周恩来总理曾经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你认为前一个“天安门”是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
A.鸦片战争 B.戊戌变法
C.五四运动 D.开国大典
21、下列哪一事件标志着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 )
A.五四运动 B.辛亥革命
C.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2.1895年的“公车上书”和1919年的五四运动相比较,其共同之处有( )
①都是爱国救亡运动 ②都因不平等条约而发生
③都由知识分子领导 ④都表现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性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3.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起点。该观点的主要依据是( )
A.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以实现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开辟中国历史发展的新阶段
C.五四运动继承了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
D.革命指导思想和领导力量发生重大变化
二、非选择题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因感觉大会对山东问题解决办法之不公道,中国代表团曾于 1919 年 5 月 4 日对最高会议提出抗议,提出了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等要求……并于 5 月 6 日申请保留……媾和会议,对于解决山东问题,已不予中国公道,中国非牺牲其正义公道爱国之义务,不能签字。
——1919 年 6 月 28 日《中国代表团宣言》
材料二 1919 年 5 月 4 日,北京大学等 13 所大专院校 3 000 多名爱国学生在天安门集会,随后举行游行示威。他们高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取消二十一条”等口号。
——摘编自周策纵《五四运动史》
材料三 五四爱国运动遍及 20 多个省 100 多个城市。在运动中,各地组织了学生、教职员、工商界、妇女界等群众,共同组成各界联合会。随着五四运动的发展,又先后成立了全国性的群众组织——全国学生联合会和全国各界联合会。由于各界群众的联合行动,这场运动获得了胜利。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
(1)材料一中“媾和会议”是指什么会议?为何中国代表团认为该会议关于山东问题的“解决”对中国不公道?
(2)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什么?材料二中的哪一句口号最能全面体现其性质?
(3)根据材料三,归纳五四运动的特点。
(4)结合所学概述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答案
1-5DCDBB 6-10CBACC 11-15DADDB 16-20DACAC 21-23AAD
24、(1)巴黎和会。大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
(2)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3)运动范围波及全国;各阶层人民广泛参与;彻底反帝反封建;取得了初步胜利。
(4)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力量;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