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8.21.4栖类的生殖与发育课件(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8.21.4栖类的生殖与发育课件(共3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8-24 19:12: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两栖类的生殖与发育
课程导入
春末夏初,蛙“呱,呱,呱”的叫声此起彼伏。蛙的叫声有什么意义呢?雌蛙和雄蛙都能鸣叫吗?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青蛙的一生
我们一起来看看青蛙的生殖和发育!
一、蛙的生殖与发育
两栖类是由水生过渡到陆生的动物类群。大多数的两栖类捕食昆虫的本领很强,能帮助人类消灭许多农田害虫。蛙就是一种常见的两栖类。
两栖类的受精过程和幼体的发育一般在水中进行,经过变态发育后可以到陆地上生活。
雄蛙和雌蛙的抱对
雌蛙将卵排到水中
雄蛙将精子排到水中
受精过程发生在水中
受精过程发生在体外的方式,叫做体外受精。
受精卵
1. 蛙的生殖
(1)雌蛙与雄蛙抱对有什么意义?
(2)雌雄蛙抱对后将卵细胞、精子产在什么环境中?
(3)受精过程发生在体外的方式叫什么?
有利于精液直接排在卵上,这样就会提高卵的受精率。
水中
体外受精
受精卵
蝌蚪
长出后肢
长出前肢
尾巴逐渐消失
成蛙
2. 蛙的发育
(1)蛙的一生要经历哪几个发育时期?
(2)在蛙的发育过程中,其呼吸器官怎样变化?
(3)蝌蚪在发育过程中,其四肢和尾如何变化?
(4)蛙的幼体是什么?成体是什么?
(5)活动结束后,为什么要将蛙全部放回大自然?
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外鳃→内鳃→肺
先长出后肢,后长出前肢,尾逐渐消失。
幼体是蝌蚪,成体是成蛙。
蛙是农田卫士,专吃农业害虫。
【思考】
蝌蚪 成蛙
呼吸器官

四肢
生活环境
外鳃→内鳃


水中
肺、皮肤


浅水及湿润的陆地
3. 比较蝌蚪与青蛙的不同之处
雄蛙
雌蛙
雄蛙排
出精子
雌蛙排
出卵细胞
水中
体外受精
受精卵
蝌蚪
幼蛙
成蛙
抱 对
变态发育
(1)青蛙必须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其根本原因是?
湖泊、河流的干涸和水体的污染。
青蛙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
(2)青蛙数量的下降和什么有关?
要保护青蛙,首先要保护好它们的___________。
生活环境
【思考】
像青蛙这样,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的发育类型,称为变态发育。
二、两栖类的变态发育
1. 两栖动物有什么特点?
幼体
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成体
水陆两栖,用肺呼吸
大鲵
蟾蜍
蝾螈
蟾蜍又叫癞蛤蟆,白天隐藏在石块下或洞穴中,多在黄昏和夜间出来活动,捕食害虫,也是有益动物。蟾蜍眼睛的后面有一对大型的毒腺,这对毒腺分泌的毒液能制成中药蟾酥。
2. 其他两栖动物
(1)蟾蜍
大鲵又叫娃娃鱼,是终身有尾的两栖动物,也是现存最大的两栖动物,最长可达2米。生活在深山的溪流中,产于我国西南地区,是我国二级重点保护动物。
(2)大鲵
蝾螈有一个长长的尾巴,体形和蜥蜴相似,但体表没有鳞。它们的视力都比较差,因此在捕食的时候只吃活饵。成年的蝾螈体长约为61-155mm之间。
(3)蝾螈
1. 蝌蚪的外部形态和生理功能与哪一动物类似?这说明什么问题?
2. 蛙为什么离不开近水的生活环境?
3. 能水陆生活的动物一定是两栖动物吗?请举例说明。
鱼类。说明两栖类是由水生向陆生的过渡类型。
不一定。如乌龟、鸭子、鹅等都不是两栖动物。
两栖类的受精过程一般在水中进行,幼体也生活在水中,生殖与发育过程不能完全摆脱水的束缚,因而它们的生活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
【思考】
一、蛙的生殖与发育
1、蛙的生殖:有性生殖、体外受精
2、蛙的发育过程: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二、两栖类的变态发育
1、变态发育
2、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3、其他两栖动物:蟾蜍、大鲵、蝾螈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两栖类的生殖趣闻
(1)非洲牛蛙将受精卵产在水坑中,但是这些水坑很容易受到干旱的威胁。强壮的雄蛙承担起保护受精卵的任务。在水温上升的时候,它们将蝌蚪赶到水坑的深处。在水坑将要干涸的时候,它们挖掘沟渠将相邻水坑中的水引入蝌蚪生活的水坑。
(2)美洲有一种箭毒蛙,受精卵由雄蛙保护。它们会清除掉受精卵表面的病原体,还会将尿液排到受精卵上,使受精卵保持湿润。更重要的是,当蝌蚪孵化出来后,雄蛙会把蝌蚪放在自己的背上,将其转移到河流或水塘中。
(3)在澳大利亚生活着一种溪蟾,雌蟾能将受精卵吞进自己的胃中。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里,胃部所有活动停止,直到吐出蝌蚪为止。
(4)生活在智利的一种达尔文蛙,雄蛙会把受精卵吞入巨大的声囊中,待受精卵发育成幼蛙,幼蛙由嘴里跳出,即可独立生活。
1. 蛙被称为两栖动物的原因是( )
A. 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只能生活在陆地上
B. 在水中生殖,在陆地上发育
C.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水中,主要用肺呼吸
D. 蛙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
C
巩固练习
2. 蝌蚪发育成蛙的过程中,出现呼吸器官的先后顺序是( )
A. 外鳃→内鳃→肺 B. 内鳃→外鳃→肺
C. 肺→外鳃→内鳃 D. 内鳃→肺→外鳃
A
3. 蛙发育的先后顺序是( )
①受精卵 ②有内鳃的蝌蚪 ③有后肢的蝌蚪
④有前肢的蝌蚪 ⑤有外鳃的蝌蚪 ⑥幼蛙 ⑦成蛙
A. ①②③④⑤⑥⑦ B. ①⑤②③④⑥⑦
C. ①③②④⑤⑥⑦ D. ①④③②⑤⑥⑦
B
4. 大多数两栖动物的生殖方式为( )
A. 雌雄同体,异体受精,受精必须在陆地上进行
B. 雌雄同体,异体受精,受精必须在水中完成
C. 雌雄异体,体外受精,受精必须在陆地上进行
D. 雌雄异体,体外受精,受精必须在水中完成
D
5. 每到春末夏初时节,人们常能听到或见到雄蛙在水边高声鸣叫,随后雌蛙闻声赶来的现象。你知道这属于动物的哪种行为?( )
防御行为
B. 社群行为
繁殖行为
D. 攻击行为
C
6.生物兴趣小组对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和探究,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雄蛙鸣叫是求偶行为
B.青蛙产下的卵块中含有受精卵
C.小蝌蚪用鳃呼吸
D.成蛙水陆两栖,用肺进行呼吸
B
7. 下面是某生物兴趣小组有关青蛙培养过程的论文片断,阅读后探究下列问题:
在天气转暖,雄蛙高声鸣叫的春季,我们多次在沟渠或池塘旁观察雌雄蛙的抱对现象,后来,在专家的带领下,我们又采集了一些蛙的受精卵,蛙的受精卵由胶质膜包裹着形成单独的小圆球,一个个小圆球再聚集成团,形成卵块,带回学校后,把这些受精卵放在盛有池塘水的玻璃缸中,在玻璃缸中又放些露出水面的石块和水草,玻璃缸放在向阳温暖的地方,这就是我们为蛙营造的新“家园”。
(1)培养蛙卵时,为什么用池塘水而不用自来水?
自来水进行消毒处理后,里面含有氯,会影响蝌蚪的发育,所以用池塘水而不用自来水。
青蛙发育成成蛙后,用肺呼吸,露出水面的石块上青蛙在陆地上生活提供环境条件。
(2)为什么玻璃缸放在向阳温暖的地方?缸内放些水草是为什么?
(3)为什么玻璃缸内有些石块露出水面?
玻璃缸放在向阳温暖的地方并且缸内放些水草,是为了让水草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供给青蛙呼吸。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