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课件 (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课件 (共2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8-24 23:19: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开始标志: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年)
结束标志:
俄国十月革命(1917年)
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并逐步走向成熟的历史。
他们究竟是谁在统治英国?
鲍里斯·约翰逊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了是怎样确立的?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国王要宣誓,向任何人施以公正,不能剥夺他人权利”
“如果法庭没有判决,国王不能逮捕和剥夺他人的财产”
—1215年《大宪章》
Magna Carta大宪章
王权有限
王在法下
英国的法律与政治传统
学习目标
1.了解议会与王权的斗争过程以及革命发生的主要事件;
2.掌握《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
3.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及其特点的分析、和理解。
时间:
目的:
成员:
权力:
早期议会
13世纪
限制王权
决定征税、颁布法律
贵族、教士、骑士、市民、新兴资产阶级
英国议会大厦
英国早期议会
议会的上院
上议院
14世纪上半叶,议会形成上下两院。上院主要由贵族和高级教士组成,又称贵族院。
下议院
议会的下院
下议院主要由地方各县及各市镇的骑士、市民和资产阶级化的贵族组成,又称平民院。
一、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
“国王创造法律,而非法律创造国王,国王应居于法律和议会之上。”
詹姆士一世
君权神授 “除上帝外,国王不对任何人负责。”
竭力推行封建专制
“我不允许议论我的政权; 君主制是地上最高的制度,君主是上帝的总督。”
1625年继位,专横有增无减
无视议会的权利,任意征税。
革命
1628年,查理一世未履行议会呈递的《权利请愿书》并解散议会,使议会和王权的矛盾激化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原因
(1)根本原因:17世纪,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直接原因:1628年,查理一世未履行议会呈递的《权利请愿书》并解散议会,使议会和王权的矛盾激化
2、开始标志:
1640年议会的召开,揭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3、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马斯顿荒原战役
纳西比战役
(1)1642年内战
克伦威尔
4、过程
转折
处死查理一世
查理一世被押上断头台
刻有英国议会开会情形的共和国印玺
1649年,查理一世被处死。议会废除君主制,宣布英国为共和国。
(2)高潮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获得初步胜利
处死查理一世,不仅仅是查理一世生命的结束,其意义在于否定了君权神授,它标志着近千年英国封建制度的终结。
(3)军事独裁
护国主政治:
克伦威尔
1653年,克伦威尔驱散旧国会,实行军事独裁,成了“护国主”,一个没有国王头衔的国,独揽大权。克伦威尔独裁统治激起广大群众的反抗
实质:个人专权的统治。
(4)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时间:
人物:
1660年5月
查理二世
詹姆士二世
被请来的国王
光荣革命
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1640——1688
影响:1688年,宫廷政变,标志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确立,成为英国历史上的转折点。
思考:“光荣革命”中“光荣”二字的含义?
①形式:
②结果:
没有流血
资产阶级掌握政权
17世纪的革命(资产阶级革命)
革命之经过:
杀了一个国王
赶走一个国王
请了一个国王
议会决定国王的命运
“光荣革命”
1637苏格兰人民起义
1640议会重开
1642内战
1649处死查理一世共和国成立
1653克伦威尔独裁
1660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1688光荣革命
1689《权利法案》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图示
从图中看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是什么?
长期性、反复性、曲折性、不彻底性。
 原因: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不够强大;
启示:任何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过程 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5、结果:
《权利法案》的颁布
1689年
(1)颁布时间:
(2)颁布机构:
(3)目的:
(4)作用:
英国议会
为了限制王权,扩大议会权力
以《权利法案》为基础,英国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渐形成君主立宪制。
英国议会大厦
《权利法案》的内容
1.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得执行。
2.未经议会准许,国王不得随意征税。
3.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
4.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议员在议会内有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
......
思考:①根据材料,归纳国王哪些方面的权力受到了限制?
②从材料中判断谁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国王还是议会?
国王的权利受到议会制约,议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限制立法权
限制财政权
限制军事权
限制对议会的控制权
逐步形成君主立宪制。
《权利法案》只是限制了国王的权力,而不是废除王权。
议会高于王权
人 治
《权利法案》颁布后国王的权利有了哪些变化?
法治
专 制
民主
实质:
以明确条文限制国王权力,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君主立宪在英国得以确立和发展起来
性质:
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英国君主立宪制:
1、国王的权力受到 议会的限制,国王无实际政治权力,统而不治,逐渐成为英国国家的一种象征。
2.国家政权实际上由议会执掌。
1689年,《权利法案》
1701年,《王位继承法》
18世纪,内阁制度逐步确立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以后再也不能任性了!
革命不彻底性
议会权力至上,君主“统而不治”。
妥协
材料一:在17世纪的英国革命中, 推翻了封建君主制,为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此后,英国的资本主义得以更快地向前发展。英国首先进行工业革命,到19世纪中叶成为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材料二:马克思写道:“1648年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这次革命不仅仅反映了英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
结合材料和课本,思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有何历史意义?
对英国?对世界?……
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
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
是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重大胜利
①经济上: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为英国工业革命奠定基础
揭开了资产阶级世界革命的序幕,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标志着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1、性 质:
2、国内意义:
①政治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
3、国际意义:
英国工业革命
美国签署《独立宣言》
中英两国政治制度比较(1689年)
材料一:
“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朕必躬自断制。” —清-康熙帝
材料二: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
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1689年《权利法案》
比较1689年中英两国政治体制有何本质的不同?
清:君主专制
英国:君主立宪
环顾世界:
英国:完成专制向宪政的转变
法国:君主专制正蒸蒸日上
俄国:彼得大帝刚游历欧洲,开始了他的半吊子改革
德国、意大利:正四分五裂,还在期待专制王权的出现
日本:正被封建幕府制束缚
中国:刚完成一次周而复始的王朝更替
英国人一下子把世界甩在了身后
根本原因
主要过程
结果影响
爆发标志:议会召开和斗争(1640年)
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和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光荣革命(1688年)
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
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
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
革命初步胜利:处死查理一世,成立共和国
《权利法案》的颁布(1689年)
本课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