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第四单元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第四单元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8-25 15:04: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
第四单元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如图是某班一些孩子上月的读书情况统计图.如果有4个孩子读了4本书,有5个孩子读了5本书.那么有(  )个孩子读了6本书.
A.1 B.2 C.3 D.6
2.条形统计图可以通过直条的( )看出数量的多少。
A.长短 B.宽窄 C.颜色 D.无法看出
3.如下图是某风景区2016年旅游人数统计图,从图中得到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A.冬季旅游人数最少
B.第三季度比第二季度增加4万人
C.全年旅游人数共计36万人
D.平均每月旅游人数9万人
4.四年级同学参加兴趣小组情况统计图。人数相差3的是____小组和____小组。(  )
A.趣味数学和美术 B.美术和科技
C.趣味数学和科技 D.足球和美术
5.小丽在班级调查了一些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并制作成如表所示。
节目 男生人数 女生人数
动画类 正一
文艺类
科技类 正
如果用白色条表示男生,黑色条表示女生,下面(  )是小丽调查的结果。A.
B.
C.
D.
二、填空题
6.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25团中学每周星期四下午举办兴趣活动课程,四年级参加活动如图表示。仔细观察如图并且回答问题。www.21-cn-jy.com
(1)一格表示( )人。
(2)参加猜谜语小组的人数比参加象棋小组的人数多( )人。
7.观察如图回答问题。
①喜欢吃苹果和橙子的一共有( )人。
②喜欢吃香蕉的比喜欢吃梨的少( )人。
8.根据统计图中数据回答:全年平均每月的销售( )台。
长河公司2020年计算机销售数量统计图
9.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一班的近视人数是( )人,近视人数最多的是( )班。
10.某公园2019年元旦的售票情况如图。
(1)成人售票与儿童售票差最多的是( )月( )日;
(2)1月1日比1月3日多售出( )张票;
(3)1月1日和3日平均每天售票( )张。
11.在一幅条形统计图中,用3.5厘米长的直条表示21人,用_____厘米的直条表示42人。
12.在一幅条形统计图上,纵轴用1厘米表示40棵树,表示120棵树应画________厘米,一个条形长3.5厘米,它表示________棵树.21·世纪*教育网
13.四(2)班五名选手在踢毽子比赛中的成绩如下。
(1)( )踢的下数最多,( )踢的下数最少。
(2)小萍的成绩是第( )名,第三名是( )。
(3)小静比小兰多踢了( )下。
(4)小静踢的下数是小红的( )倍。
14.如图是光明小学全校男女生人数的统计图。
(1)( )年级人数最多,( )年级人数最少。
(2)( )年级男生人数最多。
(3)( )年级男、女生人数相差最少。
(4)全校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 )。(填“多”或“少”)
15.某市青少年健康研究中心随机抽取了本市1000名小学生和1000名中学生,对他们的视力状况进行了调查,并把调查结果绘制成如图统计图。(近视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高度三种)21教育网
①中度近视的中学生比小学生多( )人。
②高度近视的中、小学生共有( )人。
③轻度、中度、高度近视的小学生共有( )人,若这些小学生是三~六年级的学生,则平均每个年级有( )人近视。【出处:21教育名师】
16.周叔叔是一名司机,下表是他一周行驶的里程表读数。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160千米 350千米 555千米 745千米 758千米
他周四一天行驶_____千米,他周二~周五一共行驶_____千米。
17.实验小学四年级同学喜欢的体育运动情况统计如下:
乒乓球 跳绳 踢毽子 足球
男生 30 32 34 37
女生 23 22 21 20
(1)喜欢( )的男生最多,喜欢( )的女生最少。
(2)喜欢( )的人最多,喜欢( )的人最少。
(3)如果学校想购买体育器材,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18.根据如图条形统计图填空并计算
(1)填出每个季度的产量。
(2)全年共生产( )台。
(3)平均每月生产( )台。
三、判断题
19.条形统计图一定比统计表好。( )
20.制作统计表时,要在表的下面写统计表的名称和制作日期。( )
21.条形统计图中每2格的高度表示40人,表示120人需要6格。( )
22.在同一个条形统计图中,每小格表示的数量多少可以不相等。( )
23.统计表与统计图的绘制都是在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基础上进行的。( )
24.如图是青少年广场各活动小组人数统计情况。
(1)图中纵格每格代表10个组。( )
(2)参加书法组的人数最多,参加合唱组的人数最少。( )
(3)这个活动中心的4个组共有150人。( )
(4)舞蹈组人数比武术组人数少20人。( )
(5)合唱组和武术组的总人数比书法组多10人。( )
四、解答题
25.如图是希望小学四、五、六年级人数统计图。
(1)四、五、六年级一共有男生204人,六年级男生有多少人?
(2)六年级女生比四、五年级女生的平均数多13人,六年级女生有多少人?
(3)根据以上信息,请在图上画出六年级男、女生的条形图。
26.分析下面统计图,回答问题。
(1)图中起始格表示________人,每一单位长度表示________人。
(2)把图中的数据补充完整。
(3)从统计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参考答案:
1.A
【分析】根据统计图可知:读4~6本的有10个孩子,其中有4个孩子读了4本书,有5个孩子读了5本书,那么读6本书的孩子就有10﹣4﹣5=1人,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10﹣4﹣5=1(人)
故选A。
2.A
【详解】根据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可知,条形统计图可以通过直条的长短清楚的看出数量的多少。
故答案为:A。
3.D
【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A、冬季旅游人数最少;B、第三季度比第二季度人数增加多少万人,就用第三季度的人数减去第二季度人数即可;C、全年旅游人数就用四个季度人数加起来即可;D、平均每月旅游人数就用全年旅游人数除以12个月即可。
【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
A.冬季旅游人数最少;
B.第三季度比第二季度增加14﹣10=4万人;
C.全年旅游人数就用四个季度人数加起来即可;
7+10+14+5=36(万人),所以全年旅游人数36万人;
D.平均每月旅游人数就用全年旅游人数除以12个月即可,
(7+10+14+5)÷12
=36÷12
=3(万人)
所以平均每月旅游人数3万人。
故从图中可以得到信息不正确的是D。
故答案为:D
4.C
【解析】由条形统计图可以看出:趣味数学小组有6人,美术小组有8人,科技小组有9人,足球小组有12人.据此即可解答.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详解】9﹣6=3(人)
答:人数相差3的是趣味数学小组和科技小组.
故选:C.
5.B
【解析】通过观察统计表可知:喜欢动画类节目的男生有6人、女生有2人;喜欢文艺类节目的男生有4人、女生有8人;喜欢科技类节目的男生有9人、女生有5人。据此对4幅统计图进行比较即可。21cnjy.com
【详解】喜欢动画类节目的男生有6人、女生有2人;喜欢文艺类节目的男生有4人、女生有8人;喜欢科技类节目的男生有9人、女生有5人。21·cn·jy·com
通过队4幅统计图的比较发现:图B 是小丽调查的结果。
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应用。
6. 1 3
【分析】(1)一格表示多少应仔细观察,标注2的位置在第2格,所以一格表示1人。
(2)用参加猜谜语小组的人数减去参加象棋小组的人数解答。
【详解】(1)一格表示1人。
(2)7-4=3(人)
则参加猜谜语小组的人数比参加象棋小组的人数多3人。
【点睛】本题考查条形统计图的数据分析和整理。根据统计图找出需要的数据,列式计算即可。
7. 46 6
【分析】(1)用喜欢吃苹果的人数加上喜欢吃橙子的人数解答。
(2)用喜欢吃梨的人数减去喜欢吃香蕉的人数解答。
【详解】①28+18=46(人)
喜欢吃苹果和橙子的一共有46人。
②16-10=6(人)
喜欢吃香蕉的比喜欢吃梨的少6人。
【点睛】此类题需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8.70
【分析】根据统计图,第一季度是1、2、3月,第二季度是4、5、6月,第三季度是7、8、9月,第四季度是10、11、12月,四个季度的总销售量就是一年12个月的销售总量,用四个季度的销售总量除以12,即是平均每月销售的台数,据此解答。
【详解】(160+210+250+220)÷12
=840÷12
=70(台)
全年平均每月销售70台。
【点睛】从条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明确四个季度刚好是一年12个月的销售总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9. 30 二
【分析】(1)根据条形统计图可知,一班的近视人数是30人。
(2)比较各个班近视人数大小解答。
【详解】一班的近视人数是30人。
35>30>27
则近视人数最多的是二班。
【点睛】本题考查条形统计图的数据分析和整理。要注意每种类型对应的条形图是哪一部分。
10. 1 2 1100 1550
【分析】(1)计算出1月1日至1月3日,每天销售成人票与儿童票的差,然后进行比较即可;
(2)从图中读出1月1日和1月3日两日售票售票数(成人票和儿童票的和),再做差即可。
(3)根据求平均数的方法,先求出1月1日和1月3日两日售票售票数(成人票和儿童票的和)的和,再除以2即可。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详解】(1)1月1日成人售票与儿童售票差:1200-900=300(张)
1月2日成人售票与儿童售票差:1000-600=400(张)
1月3日成人售票与儿童售票差:600-400=200(张)
所以成人售票与儿童售票差最多的是1月2日
(2))1月1日共售票:1200+900=2100(张)
1月3日共售票:4000+600=1000(张)
2100-1000=1100(张)
1月1日比1月3日多售出1100张票
(3)1月1日共售票:1200+900=2100(张)
1月3日共售票:4000+600=1000(张)
(2100+1000)÷2
=3100÷2
=1550(张)
【点睛】本题考查读复式条形统计图并从中提取信息,掌握读图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1.7
【详解】21÷3.5=6(人)
42÷6=7(厘米)
答:用7厘米长的直条表示42人。
12. 3 140
【详解】略
13. 小静 小兰 二 小芳 26 2
【分析】根据统计图分析出五名选手每名选手踢毽子的数量是多少下,然后比较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统计图中的信息,五名选手踢毽子的数量为:
小萍32下,小芳24下,小静40下,小兰14下,小红20下;
(1)小静踢的下数最多,小兰踢的下数最少。
(2)小萍的成绩是第二名,第三名是小芳。
(3)40-14=26(下)
(4)40÷20=2
【点睛】准确读取统计图中的数据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4. 六 五 六 五 多
【分析】(1)将各年级总人数算出比较即可;
(2)分别比较各年级男生人数,即空白条形越高则表示男生人数越多;
(3)分别算出各年级男女生人数的差,然后比较大小即可;
(4)先算出全校男生总人数和女生总人数,然后比较男生总人数和女生总人数大小即可。
【详解】(1)一年级人数:105+100=205人,二年级人数:120+126=246人,
三年级人数:90+95=185人,四年级人数:131+110=241人,
五年级人数:80+82=162人,六年级人数:140+111=251人,
则六年级人数最多,五年级人数最少;
(2)一年级男生人数:105人,二年级男生人数:120人,
三年级男生人数:90人,四年级男生人数:131人,
五年级男生人数:80人,六年级男生人数:140人,
则六年级男生人数最多;
(3)一年级男、女生人数相差105-100=5人,二年级男、女生人数相差126-120=6人,
三年级男、女生人数相差95-90=5人,四年级男、女生人数相差131-110=21人,
五年级男、女生人数相差82-80=2人,六年级男、女生人数相差140-111=29人,
则五年级男、女生人数相差最少;
(4)全校男生人数:

全校男生人数:

则全校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复式统计图的相关应用,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5. 156 61 380 95
【分析】(1)用中度近视的中学生人数减去中度近视的小学生人数解答。
(2)用高度近视的中学生人数加上高度近视的小学生人数解答。
(3)将轻度、中度、高度近视的小学生人数相加求和。用这些小学生的总人数÷4,求出平均每个年级小学生人数。【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详解】①260-104=156(人)
则中度近视的中学生比小学生多156人。
②24+37=61(人)
则高度近视的中、小学生共有61人。
③252+104+24=380(人)
则轻度、中度、高度近视的小学生共有380人。
380÷4=95(人)
则平均每个年级有95人近视。
【点睛】本题考查条形统计图的数据分析和整理。根据统计图找出需要的数据,列式计算即可。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个数所得到的商叫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16. 190 598
【分析】根据题意,读懂统计表:第一行是周叔叔行驶的时间,第二行是对应行驶的里程表读数。完成填空即可。www-2-1-cnjy-com
【详解】(1)他周四一天行驶:745-555=190(千米)。
(2)758-160=598(千米)。
17.(1)足球;足球
(2)足球;乒乓球
(3)多准备些足球
【详解】略
18.(1)1000台;1500台;1800台;2500台
(2)6800台
(3)567台
【分析】(1)根据条形统计图解答,注意一格表示500台。
(2)将四个季度生产电视机的台数相加求和。
(3)用全年生产电视机台数除以12,求出平均每月生产电视机台数。
【详解】(1)一季度1000台,二季度1500台,三季度1800台,四季度2500台,

(2)1000+1500+1800+2500=6800(台)
则全年共生产6800台。
(3)6800÷12
≈6804÷12
=567(台)
则平均每月生产567台。
【点睛】本题考查条形统计图的数据分析和整理。根据统计图找出需要的数据,列式计算即可。
19.×
【详解】条形统计图更直观、形象,制作统计表更快捷方便,没有具体的应用,不能说哪一个更好.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虽然条形统计图更直观、形象,但是有的时候制作统计表更快捷方便,由此判断。
20.×
【详解】制作统计表时,必须把(原始数据按照一定的顺序和范围)进行分类填在表内,并在表格的上方写上统计表的(名称 ),注明( 计量单位)和( 制表时间)。
故答案为:×
21.√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每格表示40÷2=20人。120÷20=6,则要表示120人,需要6格。
【详解】120÷(40÷2)
=120÷20
=6(格)
则表示120人需要6格。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条形统计图的认识,几格表示几个1格表示的数量。
22.×
【分析】在同一个条形统计图中,每小格表示的数量多少要相等,这样才可以清楚的看出各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详解】在同一个条形统计图中,每小格表示的数量多少应相等。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条形统计图的掌握情况。
23.√
【详解】统计表与统计图的绘制都是在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基础上进行的。根据简单的统计表、从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即得统计表与统计图的绘制都是在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基础上进行的。2·1·c·n·j·y
24. × × √ × ×
【分析】(1)根据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此图纵轴表示人数,每格表示10人,因此,图中每格代表10个组,这种说法是错误的;2-1-c-n-j-y
(2)根据观察统计图可知:参加书法组的人数最多,参加武术组的人数最少,因此,参加书法组的人数最多,参加合唱组的人数最少,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来源:21cnj*y.co*m】
(3)根据加法的意义,用加法把参加这5个组的人数合并起来与150人进行比较即可;
(4)参加舞蹈组的是40人,参加武术组的是20人,参加舞蹈组人数比参加武术组人数多20人,因此,舞蹈组人数比武术组人数少20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5)先求出合唱组和武术组的人数,然后与书法组人数进行比较,据此判断。
【详解】(1)此图纵轴表示人数,每格表示10人,因此,图中每格代表10个组,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2)参加书法组的人数最多,参加武术组的人数最少。因此,参加书法组的人数最多,参加合唱组的人数最少。这种说法是错误的。21*cnjy*com
(3)30+40+20+60=150(人)
因此,这个活动中心的4个组共有150人。这种说法是正确。
(4)参加舞蹈组的是40人,参加武术组的是20人,参加舞蹈组人数比参加武术组人数多20人,因此,舞蹈组人数比武术组人数少20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5)30+20=50(人)
60﹣50=10(人)
书法组是60人,合唱组和武术组的总人数比与书法组人数少10人。因此,合唱组和武术组的总人数比书法组多10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5.(1)76人
(2)70人
(3)希望小学四、五、六年级人数统计图
【分析】(1)用男生总数-四年级男生人数-五年级男生人数即可求出六年级男生人数;
(2)根据题意,求出四、五年级女生的总人数除以2求出平均数,再加上13,由此解答;
(3)根据(1)(2)中求出的六年级男生和女生人数,补全统计图即可。
【详解】(1)204﹣70﹣58=76(人)
答:六年级男生有76人。
(2)(60+74)÷2+13
=134÷2+13
=67+3
=70(人)
答:六女生有70人。
(3)作图如下:
希望小学四、五、六年级人数统计图
【点睛】解决此题关键是看懂统计图,明确各个年级的男女生人数,再计算出统计图中的每个数据,进而完成统计图即可。21*cnjy*com
26.(1)90 10
(2)作图如下:
(3)表示乒乓球的直条最高,说明喜欢乒乓球的人数最多,喜欢排球的人数最少。(答案不唯一)
【详解】(1)根据条形统计图可知,起始格表示人,根据条形图中给出的相关数据可知:每个格子代表人,据此解答即可;【版权所有:21教育】
(2)根据条形统计图可知:排球的人数大约是人,喜欢足球的人数是人,据此解答即可;
(3)根据统计图可知:表示乒乓球的直条最高,说明喜欢乒乓球的人数最多,喜欢排球的人数最少。
由此作答:(1)起始格表示人,每个格子代表人;
(2)作图如下:
(3)信息:表示乒乓球的直条最高,说明喜欢乒乓球的人数最多,喜欢排球的人数最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