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第一单元《语文园地》说课稿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教材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语文园地》,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二、说学情
五、说教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七、说板书设计
目 录
三、说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重难点
八、说教学反思
一、说教材
本次语文园地的主要内容是根据语言描写调动听觉、视觉等各种感官想象画面;根据四字词语想象画面;能用一定的词语描写事物;书写楷体字;积累古诗。重点是培养学生联想 和想象能力,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运用词语写句,同时引导学生积累古诗。
本单元《语文园地》包含"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 "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四个板块,"交流平台"总结了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引导学生读文章时调动多重感官,去想象文章中描写的样子,声音和味道,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词句段运用"安排了两项内容,第一项是描绘声音大小的画面,第二项是积累表示时间的词语来描述事物的动态变化。一总结一运用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及表达能力。“书写提示”为我们展示了观潮中两句话。“日积月累”这里选编了一首王维的《鹿柴》。
二、说学情
四年级学生对故事性文章饶有兴致,但对写最类文章因为缺乏阅读技巧而无法深入,利用《语文园地》"交流平台"及时对本单元写景类文章回顾总结,提炼阅读技巧,将对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大有裨益。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学生知识内容广泛了,好奇心强,求知欲日益增加,但他们的认识能力有限,似懂非懂;此年龄阶段孩子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身边的景物不太关注;这个阶段开始有独立性,自尊心逐渐增强,思想从单纯走向复杂,开始有自己意向,同时已经掌握了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方法与过程。
三、说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品味本组课文的语言,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2.引导学生描述画面。
3.指导学生正确书写。
4.熟读并背诵古诗,了解古诗大意。
四、说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品味本组课文的语言,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2.熟读并背诵古诗,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重点
1.能够根据文章中的描写想象画面。
2.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利用插图,了解古诗大意。
3.借助拼音自主阅读,交流不会的问题。
教学难点
五、说教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教与学达到和谐、完美的结合。教学方法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因此本课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去观察发现自己身边的环境问题;采用小组合作法去讨论制订解决环境问题的办法。
六、说教学过程
板块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课文?这些课文是自然景观。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自然景观的呢?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解决这些问题。
板块一:交流平台
1.同学们,你们一定游览过许多名胜古迹和名山秀水,在电视、书本上也观赏过许多风景优美的山山水水,你们游览或见过的自然景观应该怎样向大家介绍呢?
2.课文《观潮》中第4自然段: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这段话运用了形象的比喻,把大潮由远及近时的样子和声音穿插描述,展现了大潮滚滚而来、奔腾咆哮的壮丽景观。
引导:作者是怎样描写想象画面的?
3.课文《走月亮》我似乎听到了潺潺的溪流声、秋虫的鸣叫声……
引导:作者又是怎样描写想象画面的?
4.读了文章,你还能“闻”到什么?
a.小组交流。
b.构思巧妙、大胆合理,感情真实。
c.介绍时,要观察生活,表现生活。
d.要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5.学生以四人为小组共同交流,互相评议。
板块二:词句段运用
1.出示词语:
人声鼎沸 锣鼓喧天 震耳欲聋 响彻云霄
低声细语 窃窃私语 鸦雀无声 悄无声息
2.读一读,理解词语含义。
人声鼎沸: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煮开了锅一样。
锣鼓喧天:喧,声音大。锣鼓震天响。原指作战时敲锣击鼓指挥进退。后多形容喜庆、欢乐的景象。
震耳欲聋:欲: 快要,就要。形容声音很大。
响彻云霄:彻:贯通;云霄:高空。形容声音响亮,好像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
低声细语:形容小声说话。
窃窃私语:窃窃:形容声音细小;私:私下;语:说话。背地里小声说话。
鸦雀无声: 连乌鸦麻雀的叫声都没有。指什么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人们默不作声。
悄无声息:没有声音,没有气味。比喻没有名声,不被人知道。
3.出示词语:
风 烟花 霎时 顿时 忽然
雷雨 小狗 过了一会 一会儿工夫
4.理解加点字的意思,对比不同。第一组中的词语表示时间短。第二组中词语的意思表示时间比第一组长一些。
板块三:书写提示
1.看提示:旁边的小朋友提示我们写这几个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理解加点字的意思,对比不同。
第一组中的词语表示时间短。
第二组中词语的意思表示时间比第一组长一些。
板块四:日积月累
1.学习唐诗《鹿柴》,诗人简介。
2.展开想象,感悟诗情。
请学生看书中插图,结合诗句内容,
思考:这首诗讲诗人感受到一种什么样的景象。
3.学生读读背背。
4.测试学生背诵情况。
板块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大家学习了怎样描写想象的画面,学会了运用表示时间的词语,复习了规范书写的规则,还学习了一首古诗,大家表现很棒,希望你们在以后学习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学生本阶段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出。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
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
我的语文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八、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的教学除了要延续课文学习的内容知识,更要以生活为主线,让学生充分地感知、体验生活,思索生活,理解生活。而教学的过程是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学的运行也需要一定的程序。本次课堂基本上完成了教学目标,但亦有不足之处:
“语句段运用”部分,这些词语学生能够理解,但是在运用方面过于狭隘了,很明显学生缺少“生活”。在平时教学中应该以生活为主线,要善于捕捉学生生活的资源,把学生生活中的资源,作为语文园地教学的源泉。现在来说,学生虽然不缺少“生活”,但是的的确确缺少对于“生活的观察和发现”。
如何在语文园地的教学过程中,实现预设与生成的矛盾结合,这是值得我们进一步去实践的。因为这也是每个园地学习遇到的共性问题,让语文走向生活,并且与生活有机结合,这样的机会需要老师带领学生去创造。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综合教学能力。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