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京剧趣谈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 京剧趣谈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25 08:07:57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 京剧趣谈
基础过关
1.下列词语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弛骋(chěng) 尴尬(gān) 玩耍(shuǎ)
B.虚拟(nǐ) 彻底(chè) 绩承(chéng)
C.装饰(shì) 玉镯(zhuó) 凸显(tū)
D.仆人(pú) 唯恐(kǒng) 眨眼(fǎn)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上课铃响了,教室里的喧闹声戛然而止。
B.我和小刚经常约定俗成地在教室里一起学习。
C.他打狗棍舞得风雨不透,银光缭绕,棍影闪烁。
D.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
3.下列语句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双方脸对着脸,眼睛对着眼睛,兵器对着兵器,一切都像被某种定身术给制服了!
B.这,哪里还是戏剧 这,不是太像杂技了吗 您说得太对了,这就是京剧中的杂技成分,自古如此,如今还保留着。
C.巨大的马匹被整个省略,但骑马人那种特定和优美的姿态却鲜明地显现出来。
D.俗话说“一动不如一静”,古诗也说“此时无声胜有声”,讲的就是这种情况。
4.下列有关课文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京剧趣谈》由两篇与京剧相关的小短文组成,介绍了京剧表演在道具使用方面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特点以及在动作造型方面的独特之处。
B.《马鞭》中的马鞭是真实的道具,马匹是虚拟的。
C.《亮相》介绍了静态的亮相和动态的亮相。
D.《亮相》中“小孩子和外宾忍不住要问”和“这,哪里还是戏剧”两处疑问,引出了亮相表演极为合理的地方,而这恰好突出了京剧表现人物形象的高妙之处。
能力提升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13分)
童趣,儿童剧必不可少的元素
段凝
童趣是一部优秀儿童剧必不可少的特质。
童趣是什么呢 有些作品将能使孩子发笑的东西当成是童趣,比如扮丑、故意摔倒等,当然这样的手段屡试不爽,孩子看到这些准会发笑;有的会把卡通形象当成童趣,演员套一个孩子熟悉的卡通形象在舞台上演一个动画片里的情节……这些也许会受孩子欢迎,但在我看来它们不是真正的童趣。真正的童趣应该是童真,应该蕴藏着丰富的想象力、好奇心和思辨力。
我们常看到孩子一个人拿着玩具车自言自语,好像在自导自演一部关于这个车的故事:这个车载着恐龙要去动物园,但是遇到了堵车,然后这个车长出翅膀带着恐龙飞到了天上……这是属于孩子的童趣,也是孩子宝贵的想象力。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力是怎么来的 来自思维。那思维是怎么来的 就是看、感受和体验。儿童剧是一门综合艺术,在这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儿童剧具有时空综合、视听综合及现场交流的特性,可以给孩子营造一个立体的感受空间。另外,儿童剧可以利用形式多样的艺术手段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帮助孩子把脑海中想象的东西变成现实,让一切都有可能在舞台发生。
近几年随着儿童剧市场的火热,大量国外儿童剧涌入中国。因为语言的障碍,多数引进的国外儿童剧都无台词,但我们仍看到了不少作品利用舞台给孩子提供想象空间。这些剧或用木偶,或用光影,给孩子们带来一个又一个的惊喜。如比利时的《我的地盘》中,独自过生日的女孩在保险丝爆炸、家里漆黑一片之后与一个影子展开了一系列的故事。看着舞台幕布上不断变化的影子,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展开自己的想象编一个故事。这时,孩子们已不是单纯地观看,而是参与到创编故事的过程中。这种奇妙的体验,其实就是在释放孩子的想象力。
孩子就像“十万个为什么”,“草为什么是绿色的 ”“天为什么是蓝色的 ”“猫为什么会爬树 ”……这些猝不及防的提问常常让大人“哑口无言”。处于幼儿阶段的孩子有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好奇心重。只要是没见过的,都想去摸一摸、闻一闻。正因为好奇,才会去尝试、观察、思考,随之就会激发出孩子的学习欲望。有了学习欲望,就会从内在驱动自己,去探索和求知。好奇心是儿童的天性,能促使儿童像海绵吸水一样去寻求知识,它还可以引导儿童细心观察世界,进行各种创新活动。好奇心在学习和生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它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对孩子的成长和人格发展也很重要。
有人认为现在许多儿童剧太过高深,担心孩子们看不懂。其实儿童剧的命名是针对受众主体而来的,并不等于肤浅和幼稚。“高深”也不等于看不懂,关键是看作品可以给予孩子什么,可以启发孩子什么,可以给孩子心里种下什么样的种子……一部好的儿童剧除了要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更重要的还应引导孩子去独立思考、去探索,而童趣就是最好的一把钥匙。
在剧中体现童趣,说起来简单,可做起来并不容易。怎么办 戏剧理论家谭霈生讲到创作者如何去体会没有过的人生经历时说:“去读世界文学经典,从里面去体会。”同理,创作者除了系统学习儿童心理学、儿童发展学等知识之外,还可以通过阅读儿童文学、看纪录片等方式来贴近孩子。'不过更重要的是,创作者一定要蹲下来和孩子平视,否则,肯定看不到孩子,也看不到童趣。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作者反对在剧中扮丑、故意摔倒等行为,因为这些行为虽然受到孩子们的欢迎,但是不能激发想象力。
B.爱因斯坦将想象力与知识进行比较,认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作者也认同此观点。
C.孩子向大人提出一些看似简单问题的举动,说明孩子在好奇心的作用下正对外界事物进行观察和思考。
D.“儿童剧”因受众主体是儿童而得名,因此我们不能仅凭“儿童”二字就将之与肤浅和幼稚画上等号。
(2)儿童剧在培养孩子的想象力方面有哪些优势 请根据全文内容,简要概括。(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提升我国儿童剧的质量,可以从哪些方面努力 请根据全文内容,简要回答。(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基础过关
1.C A.弛→驰。B.绩→继。D.眨zhǎ
2.B 约定俗成:指某种事物的名称或社会习惯是由人们经过长期实践而认定或形成的。用在句中,属于望文生义。
3.C A.排比。B.设问。D.引用。
4.D “极为合理”的说法不当,应为“不合常理”。
能力提升
5.答案 (1)A
(2)儿童剧具有时空综合、视听综合及现场交流的特性,可以给孩子营造一个立体的感受空间。儿童剧可以利用形式多样的艺术手段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帮助孩子把脑海中想象的东西变成现实。儿童剧舞台可以提供想象空间,让孩子参与到创编故事的过程中,释放孩子的想象力。
(3)作品应该给孩子启发,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作品要引导孩子去独立思考,去探索,在作品中体现童趣,创作者要蹲下来和孩子平视,贴近孩子创作。
解析 (1)作者认为在剧中扮丑、故意摔倒等行为虽然受到孩子欢迎,但它不是真正的“童趣”,并未反对这些行为。
(2)文章三、四段介绍了儿童剧,阅读两段文字,筛选信息概括即可。
(3)仔细阅读文章,由第五段内容可知,作品应该给孩子启发,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由第六段中“一部好的儿童剧……而童趣就是最好的一把钥匙”可知,作品要引导孩子去独立思考,去探索,要在作品中体现童趣。由第7段中“不过更重要的是……也看不到童趣”可知,创作要蹲下来和孩子平视,贴近孩子创作。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