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七上语文同步高品课件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
教学课件
教学设计
导学预习
同步练习
观沧海
曹操
1.积累文学常识:作者及作品写作背景。
2.有感情的朗读、诵背、默写本首诗。
3.品味语言,体会诗的意境,感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目标
作者简介
初读诗歌
品悟写法
品读诗歌
课堂小结
作业设计
同学们,在我国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长河中,诗歌就像是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永开不败。有这样一位诗人,他胸怀天下,雄才大略;有这样一位诗人,民间评价:他,“治国之能臣,乱世之奸雄”,野心庞大,“拱天子以令诸侯”。一战官渡, 八十万大军尽归麾下,二战赤壁,败走华容,三分天下。他,雄心不熄,“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他的一生,政治上最得意的一笔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军事上最成功的一仗是官渡之战,后果最严重的一次疏忽是放走刘备,失败最惨的一次是在赤壁,最被肯定的是他的才略,最受指责的是他的人品,最有争议的是他的历史功过,最没争议的是他的文学成就。他的父子三人都是汉末文坛巨擘,并称建安三曹。宋人敖陶孙赞叹他的诗“幽燕老将,气韵沉雄”,这位豪气冲天千古英雄是谁呢?今天我们来领略他的气吞山河,哦不,气吞日月的壮阔胸怀和一统天下的伟大抱负。
你说我说,知曹操 诗如其人先读人
精彩开篇 激趣导入
学生展开交流:以你在电视中所见的曹操形象,你觉得曹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千古英雄,白脸奸臣,宁我负人,气魄最豪迈的诗人……
你说我说,知曹操 诗如其人先读人
精彩开篇 激趣导入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省亳(b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建安时期的代表诗人之一。与曹丕、曹植合称“三曹”。
作者简介
东汉末年,在镇压黄巾起义军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建安元年迎汉献帝到都许昌,用他的名义发号施令,“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官渡之战大破军阀袁绍后,逐渐统一了北方。曹操一生未称帝,他病死后,曹丕继位后不久称帝,追尊曹操为武帝。
作者简介
文体知识
乐府原来是汉武帝时期掌管音乐的官署机构名称,后来演化为诗体名称,是可以入乐歌唱的诗歌。
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自读诗歌,把生字词标记注音,读准字音,同时给诗歌划分节奏。
初读诗歌
初读诗歌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初读诗歌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疏通文意
同桌两人一组,结合课下注释,口头翻译诗歌。
提示:注意诗歌语言极为精炼,提示学生抓住关键词语,翻译时要适当增加句子成分。
临:来到,文中指登上的意思。
海:渤海。
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竦峙:高高地挺立。竦,高。峙,挺立。
观:看,统领全篇。
萧瑟: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
洪:大。 行:运行。 若:如同。
星汉:银河。
幸甚至哉:庆幸得很,好极了。至,极点。
志:思想感情。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疏通文意
疏通文意
向东来到碣石山,并来观赏这广阔无垠的大海。 海水起伏摇荡,山岛高高挺立。 岛上树木郁郁葱葱,百草丰美茂盛。 秋风瑟瑟吹来,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 日月运行不息,好像在海涛中运行。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在海涛中闪烁发亮。 真是好极了,用这首诗歌来表达我的感受吧 。
品读诗歌
1.全诗以哪个字统领全篇?诗人登上碣石后观看到什么景色?这些景色又有什么特点?这些景物中哪些是实写和虚写?
2.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运用了什么手法?
3.诗歌主旨探究: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品读诗歌
1.全诗以哪个字统领全篇?诗人登上碣石后观看到什么景色?这些景色又有什么特点?这些景物中哪些是实写和虚写?
实景:
海水、山岛
树木、百草
秋风、洪波
虚景:
日月、星汉
波澜壮阔
生机勃勃
波澜壮阔
宽阔博大
品读诗歌
2.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运用了什么手法?
诗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手法:诗人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借助奇特的想象.
品读诗歌
3.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写作背景
公元207年,八月,曹操大破盘踞在北方边塞地区的乌桓族及袁绍的残余势力,基本统一了北方;九月,他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品读诗歌
3.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奋发昂扬的精神。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
品悟写法
1.这首诗是怎样表现诗人博大的胸襟,一统天下的抱负的?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品悟写法
2.如果再叫你评价曹操,你又会感受他是一个什么人呢?
胸怀宽广、心有壮志、乐观自信、积极进取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总领全诗
观沧海
实写( 壮丽景象)
虚写(博大胸襟)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建功立业
一统天下
课堂小结
水:澹澹 (动荡力量)
山岛:竦峙(坚定顽强) 波诡云谲
观 树木:丛生(生机勃勃 实景 借景抒情 意志坚定
沧 百草:丰茂(欣欣向荣) 奋发昂扬
海 日月:运行(吞吐日月) 虚景 奇特想象 博大胸襟
星汉;灿烂(包蕴宇宙) 宏伟意境 伟大抱负
课堂小结
作业设计
1.背诵、默写诗歌,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内容;
2.积累背诵文言字词及意思;
3.结合身边景物,写几句四言古诗(选做)。
4.查阅资料,以《我眼中的曹操》为题,写一篇作文。
5.仿照以下示例,为曹操写一段颁奖词。
《三国演义》人物颁奖词:
u最忠义奖:关羽
颁奖词:他大义凛然,以国为重,以利为轻。金钱美女面前不动心,高官厚禄前不动摇。一生谨记“忠义”两字。
具体事例:在官渡之战前,被曹操俘虏。曹操爱惜他是个将才,一心想收为己用。封他为汉寿亭侯,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还送了许多金银珠宝和美女。可关羽不为所动,甚至在每次吃饭前总要朝着东南向刘备拜上三拜。
作业设计
u最骁勇奖:吕布
颁奖词: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他是战神的化身,是天下无双的超一流武将,是当之无愧的“飞将军”。
具体事例:方天画戟使得出神入化,射箭百发百中。在虎牢关,刘备、张飞、关羽三人联手,也没占到什么便宜。更一人独斗曹操六员大将。一百五十步外,一箭射中画戟小枝,吓退十万精兵。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