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 要求 1.通过归类识记、图文对照等多种方法,认识“多、少”等12个生字和反犬旁、鸟字边2个偏旁。会写“小、少”等5个字和竖折折钩1个笔画。(重点) 2.正确朗读课文,了解“大小”“多少”的对比关系。背诵课文。(重点) 3.初步了解“个、只”等量词的正确使用。学习并积累带量词的短语。(难点)
教学 课时 两课时。
1.通过归类识记、图文对照等多种方法,认识“多、少”等12个生字和反犬旁、鸟字边2个偏旁。会写“小、少”等5个字和竖折折钩1个笔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课件。
一 举例导入,揭示题目
1.教师手拿两张大小不同的纸张,请学生说说哪张纸大,哪张纸小。
2.比一比班里男生和女生的数量。
3.揭示课文题目:通过两次比较,你知道了什么?
设计意图:用实物演示“大小”,通过比较说明“多少”,自然而然地导入新课。
4.教师小结:由此可见,大小、多少都是通过比较才能知道的。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大小多少》。
5.教师板书课文题目,学生齐读两遍。(板书:大小多少)
二 认读生字,初读儿歌
1.自由朗读儿歌。
要求:认识的字看着字读;不认识的字先读读上面的拼音,再读读字。
2.学生自由练读课文,在文中标出要求会认、会写的生字,读给同桌听。
3.读准字音。(出示课件2)
(1)指名让学生读词语,评议、正音。引导学生读准翘舌音“少、只”,前鼻音“边”,后鼻音“黄、苹、杏”。
注意“子”字单独出现时读第三声,“鸭子、杏子”中的“子”,是词语反缀,要读成轻声。重点指导数量词中“一”的变调。
(2)带拼音读,去掉拼音读,指名让学生读,“开火车”读,齐读。
4.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图文对照。“牛”,把认字和认识事物紧密结合起来。
(2)偏旁归类。“杏、桃、苹、猫、鸭”的形旁都提示了字义。引导学生关注偏旁,建立形义之间的联系。通过识记“鸭”“猫”,引导学生认识鸟字边和反犬旁。
(3)事物归类。动物类“黄牛、猫、鸭子”,水果类“苹果、杏子、桃”。
(4)对比识记。多—少;黄—猫—鸭—果。
5.指名让学生读课文,评议、正音。
三 指导书写
1.教师介绍并范写笔画竖折折钩,边写边讲述书写要领:一笔写成,起笔时稍重,每一个折处向右稍按一下,最后收笔微顿,再出钩。
2.指导书写。
小:第一笔竖钩压竖中线,左右两点要匀称,左点比右点略低。
少:和“小”形近,第一笔是竖,不带钩;第四笔撇稍长,托住整个字。
牛:短撇起笔,在撇上出笔写横,略短;第三笔横要长,压横中线,稍向上倾斜;最后一笔竖压竖中线。
果:由“日”和“木”组成,上面的“日”要写得扁一些;第五笔为长横,压横中线书写;第六笔为竖,压竖中线书写。
鸟:与“乌”相区分,不要漏掉里面的“丶”;第四笔为竖折折钩,横向的折要拉宽些。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
1.
为学生创设主动学习的情境
,
避免枯燥乏味的呈现形式
,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
,
将识字和生活、识字和认识事物相结合。
2.
《大小多少》一课中的会写字“小、少、牛、果、鸟”和部分会认字“多、黄、只、猫、边、鸭、苹、杏、桃”在学生日常生活中是很常见的
,
知识的前后顺序不要做硬性的规定
,
应结合学生的当前水平
,
尊重学生的想法
,
满足学生的需要
,
对教学内容做合理的“舍”。
)
1.了解“大小”“多少”的对比关系。背诵课文。
2.初步了解“个、只”等量词的正确使用。学习并积累带量词的短语。
课件、生字卡片。
一 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教师激趣:同学们,夜晚的景色真美,不仅月亮姐姐来到了我们身边,星星妹妹也来凑热闹了。老师听说你们在上学前就认识了许多汉字,现在老师就来考考你们,看看这几个汉字,你们会不会读。
谁能把认识的汉字宝宝读对读准,谁就能获得一颗星星。(出示课件4)
设计意图:设计这样的导入,不仅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增加了学生们的自信心,为下面集中识字打好基础。
2.随着学生认读,教师把带有动物或水果图片的生字卡片归类贴在黑板上。(如黄牛、猫、鸭子、鸟;苹果、枣、杏子、桃等)
二 理解内容,学习反义词
1.再读儿歌,标出儿歌共有几个小节,看看是谁和谁比,比什么。(学生自由说,教师随机板书:大—小 多—少)
2.比大小。
(1)哪些小节是比大小的?(第1、3小节)
(2)学生自由举手,朗读第1、3小节。
(3)学生质疑:为什么不是“一个枣”,而是“一颗枣”?
教师讲解:对于一些圆形或粒状的东西,一般用“颗”,如一颗黄豆、一颗珍珠、一颗葡萄。
(4)指导学生观察、比一比,明白谁大谁小。(出示课件5)(板书:黄牛——大,猫——小;苹果——大,枣——小)
(5)教师拓展: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能比较大小?(学生讨论,交流)
3.比多少。
(1)教师:除了比大小,还比了什么?(多少)哪些小节是比多少的?(第2、4小节)
(2)学生自由举手朗读第2、4小节。
观察图画,通过鸭子和鸟的数量对比,知道聚集在一起的人或动物,才能叫“群”。(出示课件6)
看图中的水果,说说哪个是杏,哪个是桃,理解“堆”的意思。
(3)指导学生观察、比较,明白什么多什么少。
(板书:鸭子——多,鸟——少;杏子——多,桃——少)
(4)教师拓展: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事物多,哪些事物少?(学生讨论,交流)
4.认识反义词。
引导学生认识反义词“大—小”“多—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反义词。(如:远对近,来对去,白对黑,高对矮,有对无)
三 课后练习
1.指导背诵。
(1)出示图画和部分文字,学生看图补充背诵。(出示课件7)
(2)隐去文字,看图背诵。
(3)去掉图文,直接背诵。
2.引导学生学习并积累带量词的短语。通过对比读,如“一头牛”和“一只猫”、“一只鸭子”
和“一群鸭子”,让学生感知大小不同、数量不同的事物要用恰当的量词来表示。
四 游戏巩固
反义词对对碰。
教师:我们来做“反义词对对碰”的游戏吧!
教师:我说大。 学生:我说小。
教师:我说多。 学生:我说少。
教师:我说上。 学生:我说下。
教师:我说里。 学生:我说外。
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游戏是学生们最喜欢的形式,设计“对对碰”的游戏,使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加深对生字的认识。
(
在课堂教学中
,
完成教材的教学任务后
,
教师再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
大 小 多 少
大 —— 小 多 —— 少
黄牛 猫 苹果 枣
鸭子 鸟 杏子 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