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张PPT)
让真情自然流露
了解任务,激发“真情”
第一部分
了解任务
01
同学们,毕业在即,让我们把曾经的记忆装入“时间胶囊”里,藏在学校为我们开辟的“毕业记忆角”里,等到十年后,在同学会上取出来,肯定别有一番感受。
那么,你们有哪些特殊的东西需要装进“时间胶囊”里呢?
交流你的想法
01
我想把我们班的集体照放进时间胶囊,十年后看到这张集体照,我们肯定会回想起当年在一起的点点滴滴。
示例一
我想把我的日记本装进“时间胶囊”,因为里面记录了我小学阶段很多开心或不开心的事。
示例三
我想把一张满分试卷装进“时间胶囊”,借以珍藏这段美好的记忆。
示例二
照片代表着班级,记录着友情,珍藏照片,就是珍藏同学情。
不舍小学生活,想珍藏这一段多彩的回忆。
记录成功的试卷,的确值得珍藏。
明确习作主题
01
除了可以把这些物件装进“时间胶囊”,我们还可以写下这些充满真情的回忆,然后装进“时间胶囊”,把这一段回忆留存。
翻开“记忆相册”
01
让我们翻开心中的“记忆相册”,回想一下,有哪些事情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分享你的经历
01
去年的校运会,我在跑步比赛中获得了年级第一名,这件事让我印象深刻。
激动
五年级的时候,我最要好的朋友转学了,我居然没能和他告别,这件事一直让我感到很遗憾。
遗憾
五年级的时候,班上举办了一次“中秋情”文艺汇演活动,同学们用朗诵、舞蹈、小品等形式进行了表演,表达了自己对亲人、朋友的思念,让我印象深刻。
感动
四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我的腿受伤了,不能正常走路。妈妈每天都要背我到教室,放学时又要到教室来背我回家。妈妈很辛苦,这件事让我很难过。
难过
这些印象深刻的事情,让我们产生了不同的感受。
读一读
01
教材中还罗列了其他不同的感受,请你们自己读一读。
想一想,归归类
01
你的感受属于这里面的哪一类、哪一种?还是跟这里面的都不一样?
高兴
失望
伤心
忐忑不安
无奈、惋惜
小结
01
所谓自然,就是不刻意,不做作,言为心声。一个人的情感在什么情况下才会自然流露?真情,是遮挡不住的。你们所说的这些让你们印象深刻的感受,融合在那些让你们印象深刻的事情中,就是我们所说的有“真情”。
第二部分
例文支援,细化“真情”
重温课文内容
02
确定了印象深刻的事情和感受,那怎样才能把内容写具体,把情感变化写清楚呢?请打开课本,翻到《那个星期天》这一课,快速重温课文内容,看看别人是怎样把情感变化写清楚的。
重温课文内容
02
什么事情导致“我”的情感发生了变化?
说说具体发生了哪些事。
作者写一天之事,目的是什么?
母亲答应要带“我”出去,可是一天过去了,“我”最终没能如愿。
很久之前,母亲答应这个星期天要带“我”出去。到了当天,母亲又说买完菜后去,但是买完菜后她一直在忙,后来又说午睡后再去,再后来说洗完衣服后去,最后天黑了也没去。
通过这些事情表达自己的失望之情。
重温课文内容
02
失望
盼望
委屈
焦急
高兴
作者的情感变化
重温课文内容
02
在一件事情的不同阶段,情感会有很多变化。当然,也可以用几个事例表达同一种情感。比如本单元的《别了,语文课》,文中的几个事例,都是用来表达作者对语文课的不舍之情的。
写一写
02
请大家拿起笔,试着在本子上简要记录下自己选定的那件事的情感变化脉络。
02
表姐生孩子的事令我印象很深刻。前一天晚上得知表姐就要生产了的消息后,我万分激动。我问妈妈到底是不是真的,我没完没了的发问导致我被妈妈批评,我虽然委屈,但很开心。第二天,我看到表姐和她的孩子的照片后,内心更加开心、欢喜了。
同学1
我印象深刻的是给路边的一对母女送伞的事。我的心情经历了“开心—同情—不安宁—惆怅”的变化。
同学2
交流情感变化脉络
他们都提到了自己心情曲折的变化。第二个同学的心情变化更丰富。
他们的心情都是随着事情进展而变化的。
改情感脉络,写重点镜头
02
请大家根据交流中提到的方法,自行修改情感变化脉络。
改情感脉络
请大家回忆事情中印象最深的部分,重点选择一个镜头,在脉络上圈出来,然后在作文纸上把这部分内容写下来。
写重点镜头
赏析习作片段
02
那天晚上,妈妈告诉我,表姐明天就要生产了,我就要有外甥了。真是让人难以置信,我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一晚上都没有睡好。第二天早上,妈妈送我去补习班,我一路上问个不停,以至于被妈妈骂了一顿。我不敢再问,只能怀揣着一颗怦怦乱跳的心,进入了补习班的教室。
上课这段时光可不好挨。我耳朵听着老师讲课,但心已经飞到我的小外甥那里去了。终于下课了,我将书往书包里一扔,拉链都没来得及拉就抓着笔飞奔出教室。只见妈妈满面春风地迎向我,拿过我的书包,拉上拉链,说:“你看你,为了看外甥都快‘疯’了!”我不好意思地摸摸头。随后,我迫切地问:“怎么样,怎么样,生了吗?”“哎呀!生啦!”妈妈把手机拿出来,给我看照片。那一天,我和妈妈站在补习班门口,一边翻看着照片,一边痴痴地笑着,真想把这份快乐传递给路过的每一个人。
默读习作片段,说说有哪些优点可以学习,或者有哪些不足之处需要改进。
赏析习作片段
02
她写她下课之后抓起书包飞奔,然后急切地和妈妈对话,这里的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很具体,展现了她内心的急切。
优点3
她还可以用上一段心理描写来展现这急切的心情,比如想象小外甥的样子,想象表姐的幸福模样。
不足之处
她的情感的变化是通过具体的事情展现出来的,因为激动而晚上睡不着觉,因为期待而无心听课,因为看照片而开心得痴痴地笑,这些都写得很生动。
优点2
她通过写表姐要生产这件事,写出了自己的心理变化的过程,从激动到期待,再到开心,情感有变化。
优点1
赏析课文片段
02
有谁知道我心里的痛!唉,语文课,在我深深喜欢上你的时候,我就要离开你了,我将要学习另一种完全不同的语言了,想到这里,我噙着泪。坐在我旁边的叶志聪看见,大惊说:“张先生,陈小允哭啦!”
选自《别了,语文课》
内心独白,更能强烈地表达情感,让真情自然地流露出来。
赏析课文片段
02
这段时光不好挨。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院子里就我一个孩子,没人跟我玩。我坐在草丛里翻看一本画报,那是一本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那上面有一群比我大的女孩子,一个个都非常漂亮。我坐在草丛里看她们,想象她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去年的荒草丛里又有了绿色,院子很大,空空落落。
选自《那个星期天》
具体动作:用一连串的行动写动作,可以让情感更加自然地流露出来。
赏析课文片段
02
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的到来,并且听得见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时光的脚步。
选自《那个星期天》
写了漫长而急遽变化的光线,流露出作者内心的孤独。
观看“初试身手”栏目
02
展开环境:心情不同,我们对身边的事物的感受也会有所不同。
这两段话都写到了路旁的花儿和树上的小鸟。当“我”心情好的时候,花儿微笑,小鸟欢唱;当“我”心情不好的时候,花儿无精打采,小鸟讥笑我。
写作技法汇总
02
怎样把文章内容写具体,让表达的情感更强烈呢?
细节
细节
内心独白
展开环境
具体行动
内心独白
展开环境
具体行动
第三部分
评改启发,流露“真情”
组内互评习作
03
根据这份评价表,在四人小组内互评习作,并根据组员意见自我修改习作。
赏评同学习作
03
我漫步在回家的小路上,雨点打在翠绿色的雨伞上,我暗自庆幸:太好了,幸好我带了伞。突然拐角的屋檐下出现了一对母女,她们冷得直发抖,却没人借伞给她们。
我回到家,脱了外衣,坐在沙发上,打开电视,看起了我最喜欢的节目。平常看喜欢的节目,就算妈妈连叫我几遍,我都听不见,可是今天却觉得索然无味。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心不在焉。窗外的雨还在不停地下,风刮得更大了,像是在责备我不帮助那对母女,也像在批评我的自私。我转过身去,闭上眼睛,捂住了耳朵,可脑海中却浮现出那对母女忧愁的眼神,耳边又响起了她们的话语。想到这里,我的心猛然一惊。我抓起一把雨伞,拖鞋还没来得及换,便冲出了家门。雨点放肆地在我身上舞之蹈之,仿佛在鼓励我。
可当我来到拐角处,却早已没有人了。难道是她们冒雨走了?还是有人借伞给她们了?我至今都不知道。
赏评同学习作
03
心情有变化,从庆幸到心不在焉,再到猛然一惊,写得一波三折。
优点1
“窗外的雨还在不停地下,风刮得更大了,像是在责备我不帮助那对母女,也像在批评我的自私。”这是通过“展开环境”写出了内心的自责。
优点2
“难道是她们冒雨走了?还是有人借伞给她们了?我至今都不知道。”这是内心独白,表现了她心中的疑惑。
优点3
写到了动作,但如果是连续的具体动作,就更好了。
不足之处
学习结尾方法
03
那个星期天。就在那天。母亲发现男孩儿蹲在那儿一动不动,发现他在哭,在不出声地流泪。我感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我听见母亲在说,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那个星期天,本该是出去的,去哪儿记不得了。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选自《那个星期天》
这个片段中的“我”和“男孩儿”其实是同一个人。作者在这段话中,运用“视角转换”的方法,从不同的视角,写出了男孩儿的失望和伤心,写出了母亲的惊慌和自责,把情感推向了高潮,让读者深为同情。这种视角转换的方法,我们也可以试着运用到自己的习作结尾处。
自主修改习作
03
请大家根据之前的点评和这个课文片段,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让内容更具体,让情感更真切。
03
那天晚上,妈妈告诉我表姐明天就要生产了,我就要有外甥了。真是让人难以置信,我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一晚上都没有睡好。第二天早上,妈妈送我去补习班,我一路上问个不停,以至于被妈妈骂了一顿。我不敢再问,只能怀揣着一颗怦怦乱跳的心,进入了补习班的教室。
上课这段时光可不好挨。我托着头,没完没了地转笔,一次又一次把笔转掉到地上。我翻着书,把它翻过来翻过去,时不时用笔在上面写字。课间休息时,我独自一人待着:啊,小外甥,你到底长了一副怎样可爱的小模样呢?要是不用上补习班该多好啊,我一定要第一个冲到你面前,好好看看你!
优秀习作分享
优秀习作分享
03
终于下课了。我将书往书包里一扔,拉链都没来得及拉就抓着笔飞奔出教室。只见妈妈满面春风地迎向我,拿过我的书包,拉上拉链,说:“你看你,为了看外甥都快‘疯’了!”我不好意思地摸摸头。随后,我迫切地问:“怎么样,怎么样,生了吗?”“哎呀!生啦!”妈妈把手机拿出来,给我看照片。那一天,我和妈妈站在补习班门口,一边翻看着照片,一边痴痴地笑着,真想把这份快乐传递给路过的每一个人。
我感到那光线急剧而明显的变化,阳光不燥,微风正好,正午到来了。就在那个星期六的中午,一个女孩和她的母亲正在翻看照片,两人都痴痴地笑着。光线正急剧地变化,越来越明亮。
03
添加了“转笔、翻书、写字”这些具体行动,可以看出“我”当时内心的期盼和心不在焉。
结尾处的环境描写展现了“我”愉悦的心情。
优秀习作分享
03
我漫步在回家的小路上,雨点打在翠绿色的雨伞上,我暗自庆幸:太好了,幸好我带了伞。突然拐角的屋檐下出现了一对母女,她们冷得直发抖,却没人借伞给她们。
我回到家,脱了外衣,坐在沙发上,打开电视,看起了我最喜欢的节目,却怎么也看不进去。我开始写作业,却怎么也无法集中精神。我起来走到窗口,看马路,看路上的行人,看路边的树……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心不在焉。窗外的雨还在不停地下,风刮得更大了,像是在责备我不帮助那对母女,也像在批评我的自私。我转过身去,闭上眼睛,捂住了耳朵,可脑海中却不断地浮现出那对母女忧愁的眼神,耳边又响起了她们的话语。想到这里,我的心猛然一惊。我抓起一把雨伞,拖鞋还没来得及换,便冲出了家门。雨点放肆地在我身上舞之蹈之,仿佛在鼓励我。
可当我来到拐角处,却早已没有人了。难道是她们冒雨走了?还是有人借伞给她们了?我至今都不知道。只知道那天的雨很大,一个女孩拿着翠绿色的雨伞却没打开,久久地站在雨中,雨水顺着她的头发、衣襟流了下来……
优秀习作分享
03
她写了“看电视”“写作业”“看马路”这些具体行动,展现了内心矛盾复杂的心情。
她在结尾处用了“视角转换”的方法,给人意味深长的感觉。
优秀习作分享
写作技法总结
03
同学们,你们看,环境展开了,动作细化了,心理展现了,再转换视角,这些加起来,就有了我们常讲的“细节”。有了这些细节,就可以让习作的字里行间自然流露出浓浓的真情。
课后任务
03
课后,我们还可以再把自己的文章改一改,呈现更多的细节,留下更多的真情。待文章写成之后,把文章装进属于我们的“时间胶囊”里,藏在学校的“毕业记忆角”,等到十年后,在同学会上开启,再次感受我们流露在文章中的浓浓的真情。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