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13《拼贴添画》教学设计
课标分析
根据新颁布的《新课标》,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应该定位在按“像艺术家一样创作”过程去创作。核心素养就要学会“像艺术家一样思考”,形成在不可预测情境中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我们让学生经历这一学习过程,全面体验各种美术实践活动、创作出美术作品,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同时,学生在任务书、学习单、评价量规等指导下,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和做中学,逐步转变学习方式,学会学习。小学第三学段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学习目标有:运用线条、形状、色彩、肌理和空间等造型元素,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与情感。
学情分析:
我校是一所有着鲜明美术特色的学校,一直以来以“合作学习”为课题研究。在日常的教学中各学科都注重对学生进行美育的培养,、让学生从小会发现美、创造美、表现美。五年级的学生他们思维活跃、乐于交流、敢于探索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搜集资料、整理分析资料等方面已具备一定的能力。由于教师在课堂上一直为学生们提供自主学习、积极表现的开放式的美育学习空间,所以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很强。在前期中年级阶段已经具备造型·表现基本素养的基础上,能够关注到造型与用途的关系也能够将自己的设计意图与他人分享并表述清楚。通过高年级的学习将进一步学习拼贴画的方法,让学生养成通过巧妙构思创新表现艺术作品的创新思维。小学阶段第三学段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学习目标有:运用线条、形状、色彩、肌理和空间等造型元素,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与情感。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感受拼贴添画的艺术形式美感,学习拼贴添画的方法,创新表现艺术作品,培养设计意识。五年级学生有一定的表现能力,对剪切、拼摆、添画等并不陌生,对于新颖的拼贴画没有过尝试。对于主题素材的巧妙选择、组合及整体设计、整体把握的能力较弱,需要在本节课中重点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欣赏表达能力。基于对学生学情的综合考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以鼓励学生在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同时,有利于增强教学设计合理性、把控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拼贴添画》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人美版五年级下册的第十三课《拼贴添画》是小学高年级学段的一节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课程。根据第斯多惠艺术教育理念:艺术教育不在于传授,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艺术教育的重要目的就是要发挥学生蕴藏着的创造潜能,设法激发学生去寻找、去发现、去创造的热情和捕捉灵感。本课教材分为两个版面。第一个版面展示了拼贴形式呈现的艺术作品---毕加索的拼贴画《吉他》,还有一幅是学生集体创作的拼贴作品《动物秀》,用大师和学生集体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第二个版面展示的是《太空畅想曲》,有添画背景的《快乐的日子》、有添画细节,突出氛围的《过大年》。旨在启发学生对设计的思考,为学生提供制作的提示,引导学生明确设计主题。
根据新《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和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我确定本节课要达到以下三点要求。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巧用各种纸材,运用其中的肌理或花纹图案打破时间和形的序列重组拼贴,添画背景,突出主题。
(2)学习拼贴添画的方法。
(3)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和构思画面,完善画面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运用对比观察、选择探究、小组合作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创作。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构思画面,完善画面的能力。激发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意识,引导学生感受拼贴添画这一造型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感受拼贴添画的艺术形式美感。学习拼贴添画的方法,创新表现艺术作品。
教学难点:
巧妙运用纸材中的肌理和花纹图案,打破时间和形的序列重组拼贴,添画相应的背景、色彩,突出表现创作主题。
教法学法:
运用对比观察、选择探究、发散想象、小组合作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拼贴画创作。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巧妙构思,完善画面的能力。在创意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拼贴添画这一造型活动的乐趣。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纸材料,巧妙运用肌理、花纹图案打散、排列、重新拼组创作出拼贴画并添画相应的背景色彩,以突出主题,丰富学生对形的认识及表现力。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微视频、材料袋、范画
学生:各种纸材料、剪刀、胶棒、马克笔
教学过程
一、利用画家名言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创作之趣。
1、“一个人要有创造力,就是要不断改变,不断突破自己,忽略自己已有的东西。----毕加索
2、其实在生活中看似没有用的旧报纸、旧杂志、广告纸充满了我们的生活空间,都被我们当成废品卖掉扔掉,但是在画家的手中他们可以变成艺术品,让我们来看!
3、出示一幅拼贴画。这是画出来的吗?原来是通过各种纸材拼贴出来的。
4、出示课题。----拼贴添画
【设计意图:通过画家名言和对比感受的方法走近生活中的拼贴画,让学生体会发现拼贴画形式美感,引导他们开始新的创意--拼贴画。】
二、讲授新课。
1、出示各种纸的图片。
你知道老师收集各式各样纸有什么用吗?
2、设置一个小游戏“考眼力”环节,挑战一下。观察这几幅作品,有哪些特别之处?原来拼贴出来的作品更有趣味性,更富表现力了。
3、恭喜大家挑战成功,接下来欣赏毕加索的《吉他》。原来拼贴的材料可真丰富啊!还有一位更牛的西班牙大画家毕加索他的创作的拼贴画成为了画界的风向标,许多的画家纷纷效仿这种新的表现形式。
4、从作品中你如何看出了吉他,画面中并没有完整的吉他形象?让我们来对比绘画作品的吉他来说一说?师生互动环节:将吉他的形象重新打散,重新组合,抓住了吉他的外形特征元素进行表现的。还有那些补充?还有哪些发现?比如色彩运用,花纸和报纸。。。。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讨论和作品欣赏,学生感受到各种纸材组合创作的趣味,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欣赏作品·探究新知】
你能找到吉他在哪里吗?毕加索把纸剪成了什么形状?他怎样进行拼贴的?老师进行提示(出示一把吉他的图片进行对比,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创建)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总结方法:分解组合错位
5、老师来给大家带来了一张动图,你有哪些启发?叠加总结:毕加索的作品打破了形状的束缚,对形行了重构和组合,使画面更加抽象、更有变化了。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观察,引导学生认识拼贴添画,自己探究尝试拼摆,理解重构和组合的拼贴方法。
6、 思考:拼贴画需不需要主题?既然有主题,那么这俩幅主题是什么?能为两幅作品起个名字吗?
总结:所有的素材都是为了突出主题创意而进行选择设计。
7、 估计现在同学们都想试一试,用你们自己带来的材料进行拼摆,小组合作讨论一下,拼一个试试看。
8、 出示《动物服装秀》图片。这幅画选择了什么主题?老师将这幅画加了一些改动,一起来看看。现在的《动物服装秀》有变化吗?我做了怎样的处理?效果如何?总结:拼贴之后继续添画,能使画面主题更突出,画面更完美。
【设计意图:此环节中以学生的探究学习为主,以《动物秀》这件集体作品为启发,学生在发现根据不同质材的纹理和形象自主发现,自主观察、自主探究,解决本课中教学难点,为教学降低了难度。将作业分段进行,适当选取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探索方法,启发创新
1、那么同学们是怎样进行拼贴添画的呢?我们制作了微视频,启发一下,让我们来研究研究。
2、 老师也用拼贴添画的方法制作了一幅作品,一起来看看老师是怎样制作的吧。
教师讲解制作方法步骤。
1、四人小组合作探究一下,总结出制作步骤。
2、出示《太空畅想曲》《快乐的日子》《我的偶像》。这几幅作品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形成有趣的场景,突出了画面的主体,增添了趣味性。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问题,合作探究,培养学生根据问题细致观察图片、搜集有用信息和分析思考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并掌握添画的不同方法,有利于学生进行实践创作。
设计意图:通过微课示范,引领学生感受运用不同材料进行拼贴添画的乐趣,使学生明确创作步骤、发散思维、并可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创作。
【艺术实践·教师辅导】
四、同位合作,确定创作的主题,进行拼贴添画。
设计意图:发现身边材料的情趣之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及合作学习的意识。注意:作品构思要新颖,构图要美观学生创作,教师巡回辅导,重点指导。
1、确定内容和形象选择2、协助分工3、巧妙利用各种材料和形象
2、大胆设计有趣背景。欣赏评述环节:我学会了运用什么方法?我的题目是《》表达了有趣的情景。
设计意图:积极评价、相互鼓励,共同感受成功带来的乐趣。
结语:今天我们向大师毕加索学习了他的拼贴添画。你们成了小小毕加索。用创意点亮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