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忆读书 说课课件(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6忆读书 说课课件(共2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25 13:01: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26.忆读书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26课《忆读书》。接下来我将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二、说学情
三、说目标
四、说教学重、难点
五、说教法和学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一、说教材
《忆读书》是冰心在八十年代末写的一篇关于如何读书的随笔。它不同于平时看到的理论性的说教,而是以作者的“忆”为线索,语言朴实无华,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记叙了自己快乐的读书生活,读书的感受和经历,就像一位慈祥的奶奶在给孩子们讲自己的故事,非常亲切,抒发了自己热爱读书、以读书为快乐的情感,深情地告诉少年儿童“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二、说学情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学习习惯,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增强,并在实践中积累了一些好的学习方法,比如圈画和通过提问理清文章结构、了解人物特点等。同时,对于现在的学生,书可以说是他们生活中的好伙伴,对读书有不同程度的喜爱。这些都为本单元及本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说目标
基于对课文的理解,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会认“浒、鲁”等6个字,会写“舅、津、斩”等14个字。掌握“传、着、卷”三个多音字。
2.了解作者冰心及其在文中提到的作品。
3.通过朗读感悟,品味文中富有感染力的语句,感受作者“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的情感。
4.通过学习本文,使学生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引起读书的兴趣,能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
四、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和课文内容的需要,我整体感知课文,把理清记叙的顺序作为重点;通过多种朗读形式、品味文中富有感染力的语句,感受作者所表达的“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的情感;
把理解读书的好处,明确应多读书,培养读书的兴趣为难点。
五、说教法和学法
1.引导法
在教学过程中,将运用引导法来完成这篇文章的教学。通过设置难易适中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明确文章思路,最后达到对作者写作意图的理解。
2.朗读法
通过不同形式的反复诵读课文让学生走进文本,并借助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3.圈画法
在朗读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会圈画,回答问题从文本出发,找出关键的句子和词语,由词、句到段、篇,层层深入,用圈画帮助阅读。
4.列表法
本文以“忆”为线索,按照时间顺序,记叙了作者的读书生活。我将引导学生用列表格的方法完成知识的梳理。
六、说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芙蓉楼送辛渐》这首诗导入作者的名字;让学生说出自己平时读的课外书有哪些,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由此过渡到本课内容。
2.检查字词。这个环节,我会找学生单独来读课件显示的词语,以检查课前预习的情况。多音字部分,由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储备来组词,并完成填空。
课时一 预习单
3.分组讨论,合作学习。这一环节,将学生分成四组,讨论这篇课文一共可以划分为几部分,每一部分讲述了什么内容。这一过程,我会提醒学生交流、汇总、记录相关内容,最后由小组代表整理回答。
课时一作业设计
(1)课后生字,抄写两遍,并组两个词语。
(2)摘录有关“读书”或“书”的名言
(3)从文中选出3个四字词语造句。
课时二预习单
课时一板书设计
4.阅读理解。针对课文,我设置了五个问题,分别是
(1)“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在文章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2)第三自然段中,“含泪”一次能否去掉?
(3)第3、4自然段中,“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期待”中的“无限期待”和此后,“我决定咬了牙”中的“咬了牙”在句子中有什么样的表达作用?
(4)第8自然段:读书给作者带来哪些好处?
(5)课文结尾的一句话“读好书,多读书,读书好”包含了哪三层意思?
让学生们一边阅读,一边思考,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同时引导学生把握住时间顺序这个点,在不同的时间段内,作者读了什么书,有什么感受,更好地把握课文内容。
5.设置达标训练
通过一些小的练习,以巩固所学内容,强化所学知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
怎样的书才算好书?选一选,打上√
(1)写得朦朦胧胧的书。 ( )
(2)堆砌了许多华丽词句的、无病而呻的文字的书。 ( )
(3)故事情节精彩,人物栩栩如生的书。 ( )
(4)有真情实感,质朴浅显的书。 ( )


课后习题
你是否赞同作者的这种读书方法 和同学讨论,说明理由。
我决定拿起一本《三国演义》,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起来,居然越看越明白。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说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
小辩论会形式
6.课堂小结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一个人要想长知识,见识广,就应该去读书。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能使人由粗野变得文明;书,能使人由孤陋寡闻变得见多识广;书,能使人由邋遢变得干净。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书都能让我们变好。读一本好书,终生受益。读一本坏书,终生受害。所以,读书也要有选择,读好书。
阅读连接
课时二 作业设计
(1)把描写作者认为读书的好处的句子抄下来。
(2)读书带给我们许多的好处,请你写一段话,说出读书的好处。
课时二 板书设计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舅父 斩杀 凯旋 诸葛亮 水浒传
鲁智深 地煞 荡寇志 贾宝玉 书卷
书刊 烦琐 栩栩如生 呻吟 某年
会认字
zhǎn
kǎi
shà
jiǎ
juàn
ɡě
kòu
kān
suǒ

shēn
mǒu
jiù


会写字














jiù
jīn
zhǎn
xiàn
kǎi
ɡě
shù
jiǎ
shuāi
kān
suǒ

piān
mǒu
多音字
1.雷锋精神要代代传递( )下去。
2.妈妈正在专心致志的看一本人物传记。( )

(传说)(传递)
zhuàn
chuán
chuán
zhuàn
(传记) (列传)
预习单
1.快速默读两遍课文,标出自然段落、圈出生字词语、找出多音字。
2.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 )( )有味 ( )( )言之 ( )情( )感
自( )多( ) ( )( )无味 ( )花( )月
一( )半( ) 心( )神( ) 栩栩( )( )
2.“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第二课时
1.读课文,完成表格
阅读时间 阅读书目 阅读感受
预习单
3.你是否赞同作者在第四自然段中提到的这种读书方法
板书设计
忆读书
能够获得很美的享受
读书好
能够对写作有好处
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
多读书
读好书
用心读书
26.忆读书
板书设计
阅读时间 阅读书目 阅读感受
《三国演义》
《水浒传》
《红楼梦》
读了很多书刊
“一知半解”
“越看越明白”
“引起了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
《荡寇志》
“尤其欣赏”
“没有人物个性”
“起初兴趣不大”
中年以后才领会其思想感情
“我唯一的消遣”
七岁
十二三岁、中年以后
1980年以后
26.忆读书
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期待,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不能。因为“含泪”一次表达了作者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挂念和惦记,从侧面表现了作者听故事时的着迷,去掉后就表达不出这种意思了。
津津有味:兴趣浓厚的样子。
“含泪”能否去掉?
段落划分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1)总说。突出作者对读书感受。
(2—8)以自己幼时的经历谈“读书好,多读书” 。
(9—10)侧重谈“读好书” 。
(11—12)概括全文主要内容:“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西游记 第12回 三打白骨精
一天,他们来到一个叫白虎岭的地方。这地方到处是奇形怪状的石头,连一户人家也没有。唐僧肚子饿了,便让悟空去找些吃的。悟空刚走,唐僧他们就被一个叫白骨精的妖怪发现了。妖怪自言自语∶“真是好运气,听人说,吃一块唐僧肉就可以长生不老。”
白骨精看见唐僧身边有八戒和沙僧保护,就摇身一变,变成了一个年轻漂亮的村姑,抓了一些癞哈蟆和一些长尾蛆,用了法术,变成米饭和炒面筋,装在竹篮里,走到唐僧面前,说是为还愿特地来请他们吃的。唐僧半信半疑,那八戒却嘴馋,接过篮子就准备吃。
就在这时,刚好孙悟空化斋回来了,用火眼金睛仔细一看,发现是一个妖怪变的女子,举棒便要打。唐僧赶忙拦住悟空,可是,哪里得拦住!悟空趁唐僧一不留神,一棒打去。没想到那个妖怪也有点本领,用了一个法术,扔下一具假的尸体,自己化作轻烟逃走了。唐僧吓得差点从马上掉下来,一气之下,一口气把紧箍咒念了二十遍,要赶走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