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语文园地八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语文园地八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1.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25 18:13: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 要求   1.能总结和交流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2.学习给文章拟题的方法;能从词语展开想象,写一段话。(重点) 3.欣赏柳公权的书法作品《玄秘塔碑》,了解其楷书的特点。 4.积累鲁迅的名言,感受其精神品质。(难点)
教学 课时   一课时。
1.能总结和交流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2.学习给文章拟题的方法;能从词语展开想象,写一段话。
3.欣赏柳公权的书法作品《玄秘塔碑》,了解其楷书的特点。
4.积累鲁迅的名言,感受其精神品质。
课件。
一 交流平台
1.回顾所学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1)想要把文章写得具体且有条理,需要列出提纲。详细的提纲就是一篇文章的整体骨架。列提纲的关键是在确定中心并围绕中心选择材料之后,进一步处理我们所选择的材料。
教师指导:列提纲首先要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为了更明确地表现文章结
构的各个部分,我们还可以把重点材料看作一个整体,依据上述方法把材料再分成几个部分,列出各部分的子标题并排序,从而更加清晰具体地表现出整篇文章的脉络。
(2)回想课文《只有一个地球》中分别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地球的美丽、壮观与渺小;地球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人类暂时无法移居到别的星球;我们应该保护地球)
教师:把各部分连起来想一想,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地球虽然美丽壮观,但是很渺小,自然资源有限,如果地球被破坏,人类无法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所以我们要保护地球)
设计意图:以《只有一个地球》为例,教会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为学生学习如何列提纲打下基础。
2.讨论:怎样才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呢?
(1)先了解文章每个部分主要讲的是什么,再把各个部分的主要意思连起来,就能把握主要内容。
(2)关注文章的题目,抓关键语句,对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也有帮助。
(3)针对不同的文章,灵活运用不同方法把握主要内容。
二 词句段运用
1.分析题目妙处,拟出合适的题目。(出示课件2)
少年闰土 狼牙山五壮士 军神
开国大典 “诺曼底号”遇难记 草船借箭
竹节人 桥 芦花鞋
在牛肚子里旅行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1)分行对比,学生讨论:这四组题目各有什么特点?
(2)学生反馈,其他同学可以纠正或补充。
(3)教师指导。
第一组和第三组是点明文章写作对象,第一组的写作对象是人,第三组的写作对象是物。
第二组这些题目是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第四组这些题目是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设计意图:让学生分析题目特点,学习拟题的技巧,以便在以后的习作中拟出合适的题目。
2.读懂词语意思,领悟深刻含义。
(1)认真读一读这两列词语,你有什么发现?(出示课件3)
   饱经风霜的脸    树林的深处
饱经风霜的老屋 秋天的深处
饱经风霜的大树 心灵的深处
教师指导:第一列是修饰词相同,但描写对象不同;第二列是描写对象相同,但前面表示范围的词语不同。
(2)选择一个词语,注意描写对象与修饰词,把自己想到的用一段话写下来。
(3)小组交流,看谁写得最好,取长补短。
三 书写提示
1.教师出示柳公权的楷书作品,学生领悟其字体的特点。
(1)出示作品,学生欣赏。(出示课件4)
(2)教师补充柳公权的资料。(出示课件5)
柳公权(778—865),唐代书法家。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人。官至太子太保。工书,正楷尤知名。初学王羲之,遍阅近代笔法,而得力于颜真卿、欧阳询。楷书骨力遒健,结构劲紧,自成面目,对后世影响很大,与颜真卿并称“颜柳”。书碑很多,以《玄秘塔碑》《金刚经》《神策军碑》为最著。存世书迹有《蒙诏帖》《送梨帖题跋》等。
2.学生交流,说说自己看懂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3.了解柳公权。柳公权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楷书特点:用笔方圆并施,点画棱角分明,结构精妙。
4.出示柳公权的其他作品,引导同学们再次欣赏。(出示课件6)
四 日积月累
1.学习鲁迅名言,领悟精神内涵。
2.学生自读鲁迅名言,同桌间互相交流,讨论含义。
3.指名让学生读名言,教师纠正指导。(出示课件7)
  (1)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鲁迅《答客诮》
教师指导:真正的英雄都有丰富的感情,爱怜子女的人同样是大丈夫。
(2)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故乡》
教师指导:希望之路是走出来的路,是实践出来的路,是探索得来的路。
(3)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鲁迅《学界的三魂》
教师指导:这句话强调了民族精神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的重要性,它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
  (4)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教师指导:这段话中的“中国的脊梁”是指那些推动中国历史不断前进的优秀人物,以及为了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仁人志士。
4.自读日积月累,领悟鲁迅先生的精神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