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鸦片战争 说课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鸦片战争 说课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09-21 17:56: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说课)中英鸦片战争八年级历史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佐龙二中 张咏清中国近代史百年屈辱史
  ——本课讲述第一个丧权辱国条约列强侵华史
  ——本课讲述近代列强侵华的第一战 抗争探索史
  ——本课讲述近代中国人民如何开始   
    抗击外来侵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逐渐形成到最后瓦解的历史
  ——本课属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开篇章一、教材地位二、教学目标  1.简单了解鸦片战争前英国与中国的社会状况,知道战前中国全面落后于英国。  3.认识英国侵华的根本原因。  2.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知识与能力  4.简述《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认识近代列强侵华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原因。  5.培养史料解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二、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  1.学会在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活动基础上,获得历史认识的方法。  2.学会用历史的眼光观察历史现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让学生自觉树立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让学生自觉形成“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思想观念。  2.让学生自觉接受林则徐人格精神的感染与熏陶。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教学难点  1.理解英国向中国输出鸦片的原因和英国发动侵华战争的根本原因。   2.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四、学情分析  第一,从知识构成看,通过小学阶段的《社会》课,学生对“林则徐”、“虎门销烟”、“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有了初步的认识。本课的学习,应该是在旧有的认知基础上进一步深化。   第二,从年龄阶段特征看,八年级学生思维活跃,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对事物的认识正逐步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变。五、教法学法  (一)感情基调:深沉的 。  (二)教法学法准备素材  (三)辅助手段:多媒体老师设计问题创设情境组织活动阅读材料学生合作探究实践体验生成目标主导主体六、过程设计  (一)感知历史——差别如此之大?  (二)探究历史——我们为何挨打?  (三)走进历史——当时你会咋办?  (五)总结历史——命运因谁改变?  (六)反思历史——假如……   (四)演示历史——都发生什么啦?认知构思:感知——探究——理解——拓展 内容构思:起因——经过——结果——影响(一)感知历史——差别如此之大?同样在纺纱中国VS英国同样在赶路中国VS英国问题:经过比较,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战争,就发生在这样两个国家之间。  ——西方VS东方  ——工业文明VS农业文明  材料一 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有了惊人的发展:1770年到1840年,每个工人的日生产率平均提高了二十倍;原棉消耗量从1800年的5200万磅增加到1840年的45900万磅。英国生产的工业品远远地超过了英国甚至欧洲市场的需求。   ——引自舒群:英国对中国的侵略是否开始于鸦片战争(兼论鸦片战争的必然性)  材料二 欧洲和北美是资本主义发展比较早的地区,十九世纪中期左右,继英国之后,法、美、德、意、俄等国也以不同形式走了资本主义道路并进行了工业革命,生产率普遍较高。 问题:两则材料说明了什么?英国人最需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二)探究历史——我们为何挨打?  材料三 1827年以前英国资本家曾多次在广州试销棉纺织品,结果连遭亏折。1821年运至广州的英国印花布、剪绒、天鹅绒亏本达60%以上,1826年输入的棉布也亏本10%左右,他们曾叹息道:“销售英国棉纺织品的时代还没有到来” 。——引自严中开《英国资产阶级纺织利益集团与两次鸦片战争史料》 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材料四 到19世纪中叶,中国长达近百年的对西方世界的贸易顺差,造成了世界贸易格局的恐慌性动荡,世界白银产量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长期流入中国。 问题:他们采取了什么办法来改变这种状况?  设计:我给道光皇帝的上书。  有资料显示,鸦片战争前,中国吸食鸦片的人数超过200万。如果你生活在那个时代,请你上书道光帝,尽量说服他禁烟。  林则徐的上书是怎么说的?
  “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响之银。”
  你认为最能触动道光帝的是哪句?(三)走进历史——当时你会咋办?题联中的林则徐“求通民情,愿闻己过。”
                 的林则徐;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的林则徐;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的林则徐;
“偶有风雨惊落花,再起楼台待明月。”
                 的林则徐; 人民英雄纪念碑修筑之时,碑座上的浮雕到底选用哪十大历史事件,当时有过多种选择。设想你也参加了有关讨论,当时你准备推荐“虎门销烟”,你的理由是什么?认识虎门销烟在反侵略斗争中的地位。  向中国倾销工业品——打不开中国市场  向中国输出鸦片——遭到抵制  ——英国决定怎么办?过渡设计:定海广州黄埔澳门(葡占)上海设计:
  1.演示两个阶段主要经过,讲述主要事件。
  2.学生寻找关天培、葛云飞、陈化成殉国地点。(四)演示历史
——都发生什么啦?政治上主权完整主权不完整协定关税经济上自给自足
自然经济自然经济
遭到破坏
卷入资本主义
世界体系领土完整领土不完整割香港岛开埠通商协定关税封建国家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战前战后历史转折(五)总结历史——命运因谁改变?第二章 综合国力:硬实力与软实力的比较(目录)
西方第一号现代工业强国VS东方第一号原始农业大国
那边厢的放任自由主义和这边厢的闭关锁国
那边厢的热兵器和这边厢的冷兵器
东方式的绝对专制和英国式的君主立宪
那边厢是科学的巨人,这边厢是科学的儿童
那边是文艺的春天,这边是文艺的冬天《那一次,我们挨打了: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全景解读》端木赐香(六)反思历史——假如……   争鸣——(1)中国有可能避免这场战争吗?请阐述你的理由。(2)中国有可能取得战争的胜利吗?为什么?七、板书小结中英鸦片战争起因直接原因:中国禁烟运动根本原因:图谋打开中国市场时间(1840~1842)结果:战败——《南京条约》割香港岛赔2100万元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  
    国近代史的开端。经过(略)作业设计(任选一题)  1. 1997年,林则徐铜像竖立在纽约华埠中心。2000年,铜像周围又辟为著名的“林则徐广场”。2005年,纽约市政当局将华埠东百老汇街命名为“林则徐街”。你认为美国人敬重林则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设想:林则徐被历史学会评为“感动中国——近代人物”,请你写一段“颁奖词”。注意:要事实与评价相结合哦。谢谢各位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