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雨的四季》 课件(共14张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雨的四季》 课件(共14张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25 18:44:06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眼里有光,心中有爱
——刘湛秋《雨的四季》写作型文本课堂实录
第一部分 导入新课
师:前两天我们与大家一起在朱自清的《春》和老舍的《济南的冬天》里流连忘返,今天我们将跟随当代作家刘湛秋倾听《雨的四季》。这一节课,老师将与你们从写作的角度去挖掘《雨的四季》的特点,把《雨的四季》当作写作型文本来学习,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让大家热爱生活,热爱写作。同学们把题目读出。
(生读)
第二部分 眼睛之光——观察
师:我们向刘湛秋学什么样的写作本领?假如我们描写景物,大家想想,我们第一步应该做什么呢?
生:观察。
师:也就是说要眼里有光,学会观察。在刘湛秋的眼睛里,四季的雨是什么样子的?请同学们来思考。
屏显:
眼睛之光——观察
通过刘湛秋的眼睛,他观察到的雨的四季是什么样子的?请用比喻句来描摹。
参考格式为“春雨像——,它——”,要求说话连贯、通畅、悠长。
师:我的要求是同学们说话时要做到连贯、通畅、悠长。
(生寻读思考)
生:春雨像少女的眼泪,她十分娇媚。
师:“娇媚”一词用得好,继续来看夏雨。夏雨像什么呢?
生:夏雨热烈而粗犷。
师:刘湛秋没有比喻来形容,你来说说它像什么?
生:夏雨像热情的鼓点,像热情的土著人。
师:比喻得很形象。这就是刘湛秋眼中的夏天。那刘湛秋眼中的秋像什么呢?
生:在刘湛秋眼中,秋天的雨端庄而沉静,像出嫁生了孩子的妇人。
师:刘湛秋眼中的冬呢?
生:在刘湛秋的眼睛里,冬天的雨像精灵,像公主。
师:请同学们在书中相应的位置划出来。
师:刚才我们所讲的是刘湛秋眼睛观察到的四季的特点,除了用眼睛观察之外,他还调动什么感官在观察?来朗读下面的两段文字。
屏显:
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这时,整个大地都是美丽的。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
师:这是第一段,我们再来读一下第二段。
屏显:
打伞、戴斗笠固然能保持身上的干爽,可光头浇、洗个雨澡更有滋味,只是淋湿的头发、额头、睫毛滴着水,挡着眼睛的视线,耳朵也有些痒嗦嗦的。
师:看这两段文字,除了调动视觉以外,他还在调动身体的哪些什么感官?
生:听觉。
师:哪里看出是听觉?
生:“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还有嗅觉。“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
师:还有什么感官?
生:还有触觉。“只是淋湿的头发、额头、睫毛滴着水,挡着眼睛的视线,耳朵也有些痒嗦嗦的。”
师:我们来做一下总结。
师:在描写景物时,我们可以运用多种感官,鼻子闻到的是嗅觉,耳朵听到的是听觉,皮肤感觉到的是触觉。不但调动眼睛去观察,还要调动身体的每个感官去观察。我们来看你们的作文范例。在你们的笔下,雨是什么样子的?
屏显:
(出示范文略)
(生读)
师:读得很清楚。“余晖”注意,他写错了。这篇文章的优点是什么呢?
生:把秋雨描写得很细,“太阳”“雨”和“风”写得很细腻。还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写法来写,尤其是最后一句“黄叶在柔和的阳光的映射下,透露出淡淡的微光,就像害喜的少女那美丽的脸颊”写得很好。
师:还有吗?
生:他是从客观的角度来写的,通过描写客观的景物来写雨。
师:这篇我来读,他好像写得有点高大上。(师读)
(范文略)
师:先来评价他的优点,别忙着挑刺儿。
生:他运用排比句,引用诗句,还把秋天的雨和春、夏、冬的做对比。
师:有无其他建议?
(生沉默)
生:还可以从调动感官的角度来写,在写到雨的时候只通过视觉来写,还可调动多种感官。
师:对啊,这个建议很重要。
生:第二篇很有诗意,引用了诗句和成语,运用了四个字的词语,很整齐。
生:不仅用排比句写了每个季节的特点,而且又运用对比突出了秋雨,书面感特别强,读起来朗朗上口,特别舒服,词语运用特别高级。
师:你对他的评价特别高,有无建议给他?
生:他自己描写秋雨的太少,多描写秋雨的景色,而不是写其他。
师:也就是说他描写得不够细腻,喧宾夺主,有笼统感。我们在写景的时候,要做到描写细腻,不要笼统表述,要写自己的真切感受。师:那么,我们向刘湛秋学习什么呢?
生:学习刘湛秋运用各种感官来描写,学习刘湛秋丰富的想象力。
师:学习刘湛秋各种感官都张开,各种想象在飞扬,一旦感官张开,就会与想象结合起来。做到这点,我们的文字就是灵动而活泼的。
第三部分 心灵之美——发现
师:我们来继续,还有一种要素不可或缺,要将感官带上我们的思想,也就是说,我们的文字还要有心灵之美。对这个世界,要有心灵的感受,心灵的发现。那我们来看,刘湛秋不仅在用感官观察,也在用他的心灵体验着雨的世界,用他的感受体验着雨的抽象之美。
师:“抽象”一词难理解,我需要一个同学做自我牺牲,让我来描述他。
(生走上讲台)
师:大家别笑,张同学已经具备极强的自我牺牲精神,我们应该感谢他。听我说,张同学的脑袋像什么?
生:黄瓜。
(众笑)
师:“像黄瓜”是具体还是抽象的?
生:具体的。师:“张同学的脑袋像黄瓜,但是看见他,就觉得他很机灵”。我问,这句话中,哪个词语是抽象的?
生:机灵。
师:“机灵”这个词就是对张同学的什么?
生:表扬!
生:评价。
师:回到《雨的四季》,我们来寻找刘湛秋对雨的评价,我提示大家,评价往往与感受相连,请同学们寻找刘湛秋对春雨的评价,找到举手。
生:“真的,只有这一场雨,才完全驱走了冬天,才使世界改变了姿容。”
师:找得非常准确,尤其是哪个短语找得好?
生:“改变了姿容。”
师:旁边批注抽象之美。懂了吗?这就是抽象,这就是评价。再找找看,夏日的雨有没有?
生:“而夏天,就更是别有一番风情了。”这句话是作者对夏雨的抽象感受。
师:找得精准。秋雨有没有?
生:“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妇人,显得端庄而又沉静了。”
师:对于秋雨,作者有无更深层的的感受?
生:有。“你只会感到更高邈、深远,并让凄冷的雨滴,去纯净你的灵魂,而且一定会遥望到一场秋雨后将出现的一个更净美、开阔的大地。”
师:非常好!这就是对秋雨进一步的感知,作者的用词又深入一层。
师:冬天的雨呢?有无抽象的评价?
生:它显出一种自然平静。
师:还有无其他的句子了?
生:是它送给人们
师:每一段的最后一句话是对雨的最抽象、最深刻的评价。
屏显:
啊,我爱恋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动,你给我的感情带来滋润,你给我的想带来流动。只有在雨中,我才真正感到这世
界是活的,是有欢乐和泪水的。
师:谁来说说,这段话有什么特点?这段话在干什么呢?
生:抒情。
师:“我爱恋的雨呀!”强调读出“我”,这是从哪个角度来写?
生:这是从主观角度来写对雨的感受,直接来写,很鲜明。
师:这里有你有我,把客观景物融入主观情感,让文字多了一层打动人心的力量。所以这里多了什么词?
生:多了“我”,多了“你”,多了人称代词,多了感叹词。
师:老师把这样的写法提炼了一下,叫什么呢?融入你我。我们继续来看两篇同学的作文。
(范文略)
师:李同学刘同学这两篇文章,你最欣赏谁的?你可以学习他们的哪些写作优点?
生:我最欣赏李同学的,因为田昊登在运用的时候运用了两句古诗,很有诗意,值得我学习。
生:他进行了细节描写,运用了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
生:学习他虚实结合,从多个角度来描写。
师:刘同学的,学习什么?
生:学习他的主观描写,有自我的感受在里面,表达更深切,更容易打动人。
师:那我们可以把两个人的结合起来,刘湛秋就是将客观描写与主观描写结合起来。刘同学的作文真的做到了眼里有光,心中有爱,只是,在写景的时候可以把“我”表达出来,写作文时,要有“我”的存在,不要把“我”隐在文字背后。
生活之爱——表达
师:无论是眼里有光,无论是心中有爱,归根到底就要从生活中去发现,去充满激情的热爱生活。
师: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刘湛秋的《雨的四季》,他们对生活、对自然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你认为是什么?
生:热爱!
师:我们来看宫崎骏的一个动画片。
(视频播放)
师:看完宫崎骏《热爱生活》的动画片,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生:我看到印象最深的是好吃的,有很多好吃的。
生:我看到动画片里的妈妈会做很多好吃的,绝对的热爱生活。
师:像宫崎骏动画片那样,以热爱生活的名义来生活,我们热爱生活的什么呢?请同学们用这样的方式说话。互相说一说。
屏显:
我热爱——
我热爱——
生:我热爱美食。
师:具体来说,说具体的名字。
生:我热爱牛排。
生:我热爱所有好吃的。
生:我热爱动画片。
生:我热爱植物。
师:植物太宽泛,具体说一样。
生:我热爱多肉。
生:我热爱弹琴。
生:我热爱阅读。
生:我热爱阅读名著。
生:我热爱唱歌。
生:我热爱书法。
师:热爱谁的书法?
生:我热爱王羲之的书法。
(众笑)
师:你无比热爱我们学校啊!
师:这所有的我的热爱,老师给大家做了总结,男女生对读。
(生读)
师:当我们学会热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我们爱得越细,你的心思越细腻,你的心灵越丰富,你对世界的感知就越深刻。所以,热爱生活的你,可以活得像苏轼,热爱写作的你,可以活得像皇帝。
(生写)
师:当我们以热爱的名义生活,热爱的名义写作时,用手中的笔表达心中所想时,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就会越来越独特,我们的人生就有了立德、立行、立言的悠长。请同学们做一个眼里有光、心中有爱之人!(共14张PPT)
《雨的四季》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
眼里有光,心中有爱
——《雨的四季》写作型文本

眼睛之光——观察

心灵之美——发现

生活之爱——表达




第一环节:眼睛之光——观察
主问题
余映潮老师说:主问题是对教学内容牵一发而动
全身的提问,是阅读教学中能从教学内容整体的
角度或者学生整体参与的角度引发思考、讨论、
理解、品味、探究、创编、欣赏过程的重要提问
或问题。
主问题2
“透过刘湛秋的眼睛,他观察到四季的雨是什么样子的?”请用比喻句来描摹,参考格式为“春雨像——,它——”,要求说话连贯、通畅、悠长。
刘湛秋除了用眼睛观察四季的雨,还在用什么观察?
主问题1
第一环节总结
学习刘湛秋,各种感官都张开;
学习刘湛秋,美妙想象在飞扬。
第二环节:心灵之美——发现
任务1
请同学们寻找刘湛秋在文中对雨的评价。
“真的,只有这一场雨,才完全驱走了冬天,才使世界改变了姿容。”
“而夏天,就更是别有一番风情了。”
“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妇人,显得端庄而又沉静了。”
段末评价
啊,我爱恋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动,
你给我的感情带来滋润,你给我的想带来流动。只
有在雨中,我才真正感到这世界是活的,是有欢乐
和泪水的。
要想直接抒发自己的情感,可以借助什么方法和手段?
任务二
融入你我
第三环节:生活之爱——表达
看完宫崎骏《热爱生活》的动画视频,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我爱春花秋叶,我爱夏雨冬阳
我爱妈妈的早餐,我爱爸爸的大伞
我爱同桌的笔记,我爱老师的言语
我爱教室的桌椅,我爱学校的楼梯
我爱校园的这棵香樟,我爱小区的那片银杏
我爱天空的星辰,我爱大海的浪花
我爱旅行,我爱游戏
我爱军训,我爱课堂
一草一木、一人一事
全是我的挚爱!
当我们以热爱的名义生活,以热爱的名义写作时,用手中的笔表达心中所想时,我们对世界的观察就会越来越独特,我们对世界的发现就会越来越美好,我们的人生就有了立德、立行、立言的悠长。请同学们做一个眼里有光、心中有爱之人!
课堂结语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