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
第六单元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如图,针对小明制的复式条形图不足之出,小华提出了几点建议,则他提出的建议正确的是( )。
A.缺少图例 B.不知道每个月的销量
C.不能够正确反映出销量情况 D.看不出哪个月的销量最多
2.如表是甲、乙品牌在1~3月份的销售情况。在三月份,甲品牌比乙品牌多卖( )箱。
A.60 B.20 C.30 D.40
某足球队想从队员中选一个人做前锋,下表是甲、乙、丙三名运动员最近5个赛季进球数统计表(“/”表示这个赛季没有参加比赛),选( )运动员比较合适。
甲运动员 23 17 18 24 23
乙运动员 / / 26 22 24
丙运动员 30 12 / 26 20
A.甲 B.乙 C.丙
二、填空题
4.
(1)一格代表( )人。
(2)人数最多的是( )班,有( )人。
5.根据条形统计图填空。
①横轴上每个单位长度表示( )人。
②男生最喜欢的午餐是( ),女生最不喜欢的午餐是( ),有( )人。
6.某公园2019年元旦的售票情况如图。
(1)成人售票与儿童售票差最多的是( )月( )日;
(2)1月1日比1月3日多售出( )张票;
(3)1月1日和3日平均每天售票( )张。
7.常用的复式条形统计图有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
8.根据如图的统计图填空。
(1)纵轴上的每格表示___________名学生。
(2)喜欢___________的男、女生人数相差最大;喜欢__________的男、女生人数差不多。
(3)男生中喜欢___________人的最多,有_________人。
9.小强家和小军家2019年各季度电费情况如图:
小军、小强家2019年个季度电费情况统计图
(1)小强家第( )季度电费最多,是( )元。
(2)小军家第( )季度电费最少,是( )元。
(3)小军家全年电费( )元,小强家全年电费( )元。小强家比小军家电费多( )。
三、判断题
10.复式条形统计图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式条形统计图整合而成。_________
11.复式统计表都能分成若干个单式统计表。( )
12.为了便于分析和比较,有时需要把两个有联系的条形统计图合编成一个复式条形统计图。( )
13.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比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表示的更明白.( )
14.复式统计表由标题、日期、线条和表格等内容组成。_____
15.有联系的几个表可以合成一个表,可以更简洁地表示信息。( )
16.任意两个条形统计图都可以合成一个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
四、解答题
17.建华小学六年级学生参加植树活动各班出勤情况如下:
一班:应到42人,实到42人。
二班:应到45人,实到44人。
三班:应到40人,实到38人。
四班:应到50人,实到49人。(注:出勤率=实到人数÷应出勤人数)
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建华小学五年级学生参加植树活动各班出勤情况统计表
18.小军家和小强家2018年各季度电费情况如图,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1)小军家平均每季度电费是多少元?
(2)小强家平均每月电费是多少元?
19.五年级(1)班同学的身高情况分三段统计,结果如图。
(1)这个班身高在1.50~1.59米范围内的男女生相差( )人。
(2)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个班男生共有( )人。
(3)将合适答案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全班同学从高到矮排成一行,张林在第11个,他的身高可能是_______。
A.1.49米 B.1.58米 C.1.61米
20.根据统计表提供的内容回答问题。
高年级 中年级 低年级
男生(人) 118 126 128
女生(人) 116 122 132
(1)全校有女生 人。
(2) 年级的人数最多, 年级的人数最少。
(3)全校男生比女生多 人。
(4)你还想提出什么问题?
21.光明小学各年级人数如表:
年级人数 性别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男生 115 130 110 125 130 100
女生 110 125 120 110 120 110
(1)三年级有( )人,一年级比六年级多( )人。
(2)全校一共有多少人?
22.五年级四个班植树,五年一班植树102棵,五年二班植树77棵,五年三班植树98棵,五年四班植树85棵,各班人数分别为五年一班50人,五年二班45人,五年三班47人,五年四班48人.请根据以上数据制一张五年级各班植树统计表,表中不仅要有每班人数和植树的棵数,还要有五年级总人数和总植树棵数.
23.实验小学五、六年级图书角拥有图书情况如下表。
①根据统计表完成统计图。
②五年级4个班平均每班拥有图书多少本?
③根据图表中的信息,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24.下面是培优小学四年级同学参加植树情况统计图。
(1)哪个班植的树最多?
(2)四年级学生一共植了多少棵杨树?
(3)平均每班植了多少棵柏树?
25.孙洪等三名同学为了参加跳绳比赛,提前一个月就开始练习。如图是他们练习前后的成绩比较。
(1)经过练习,谁的成绩提高最快?
(2)练习前后,谁的成绩变化不大?
(3)现在平均每个人1分钟能跳多少下?
26.下面是某厂四个车间一、二季度生产情况统计图。
(1)哪一个车间一、二季度生产数量相差最大?相差多少?
(2)这四个车间生产线上的工人人数分别为:24,26,31,35人,每个车间一、二季度平均每人生产多少个?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如图,
这幅复式条形统计图缺少图例。
【分析】一幅完整的复式统计图除写上标题、绘制时间、数据外还要标注出图例,此图缺少图例。
故答案为:A
2.D
【详解】190﹣150=40(箱)
故答案为:D
3.B
【详解】略
【分析】根据求平均数的方法,分别求出这三名运动员的平均成绩,然后进行比较即可。
【解答】解:甲:(23+17+18+24+23)÷5
=105÷5
=21(个)
乙:(26+22+24)÷3
=72÷3
=24(个)
丙:(30+12+26+20)÷4
=88÷4
=22(个)
24>22>21
答:选乙运动员参加比赛,因为他的平均成绩最高。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复式统计表的特点及作用,求平均数的方法及应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表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4. 10 大 175
【分析】(1)根据条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求出一格代表的人数;
(2)观察统计图,找出人数最多的班,再把女生和男生人数相加。
【详解】(1)60÷6=10(人)
一格代表10人
(2)85+90=175(人)
人数最多的是大班,有175人。
【点睛】本题考查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答问题。
5. 2 面条 面条 1
【分析】根据条形统计图可知,①横轴上每个单位长度表示2人;
②代表男生的条形图在面条处最长,所以男生最喜欢的午餐是面条,代表女生的条形图在面条处最短,女生最不喜欢的午餐是是面条,有1人。
【详解】①横轴上每个单位长度表示2人。
②男生最喜欢的午餐是面条,女生最不喜欢的午餐是是面条,有1人。
【点睛】注意审题,要学会看复式条形统计图,能够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再根据各个题目的要求来解答。
6. 1 2 1100 1550
【分析】(1)计算出1月1日至1月3日,每天销售成人票与儿童票的差,然后进行比较即可;
(2)从图中读出1月1日和1月3日两日售票售票数(成人票和儿童票的和),再做差即可。
(3)根据求平均数的方法,先求出1月1日和1月3日两日售票售票数(成人票和儿童票的和)的和,再除以2即可。
【详解】(1)1月1日成人售票与儿童售票差:1200-900=300(张)
1月2日成人售票与儿童售票差:1000-600=400(张)
1月3日成人售票与儿童售票差:600-400=200(张)
所以成人售票与儿童售票差最多的是1月2日
(2))1月1日共售票:1200+900=2100(张)
1月3日共售票:4000+600=1000(张)
2100-1000=1100(张)
1月1日比1月3日多售出1100张票
(3)1月1日共售票:1200+900=2100(张)
1月3日共售票:4000+600=1000(张)
(2100+1000)÷2
=3100÷2
=1550(张)
【点睛】本题考查读复式条形统计图并从中提取信息,掌握读图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7. 竖式 横式
【分析】根据常用的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种类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常用的复式条形统计图有竖式和横式两种。
8. 5 洋娃娃 跳棋 小汽车 22
【详解】(1)由统计图可以看出,纵轴上的每格表示5名学生。
(2)22﹣8=14(人)
24﹣5=19(人)
17﹣15=2(人)
18﹣14=4(人)
所以喜欢洋娃娃的男、女生人数相差最大;喜欢跳棋的男、女生人数差不多。
(3)由统计图可以看出,男生中喜欢小汽车的最多,有22人。
故答案为:5;洋娃娃;跳棋;小汽车;22
9. 三 270 二 115 620 790 170
【分析】(1)图中灰色条形图表示小军家每季度的电费情况,空白条形图表示小强家每季度的电费情况,纵轴表示季度,横轴表示电费,从图中可以看出小强家第三季度电费最多,是270元;
(2)从图中可以看出小军家第二季度电费最少,是115元;
(3)将小军家和小强家每个季度的电费分别求和,然后再做差即可。
【详解】(1)小强家第三季度电费最多,是270元;
(2)小军家第二季度电费最少,是115元;
(3)小军家:
135+210+115+160
=345+275
=620(元)
小强家:
185+270+130+205
=455+335
=790(元)
小强家比小军家电费多:790-620=170(元)
【点睛】本题考查如何从条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并根据所获取的信息进行有关计算。
10.×
【详解】为了便于分析和比较,有时需要把两个有联系的统计图合编成一个复式统计图。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1.√
【分析】根据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的区别:单式统计表用于表示一组数据,而复式统计表用于比较多组的数据;据此判断。
【详解】因为复式统计表可以表示多组数据,而单式统计表只能表示一组数据,所以复式统计表都能分成若干个单式统计表。因此,复式统计表都能分成若干个单式统计表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统计表的特点及作用。
12.√
【分析】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优点:能清楚地看出两组数量的多少,便于比较数据,更加直观明了。
【详解】为了便于分析和比较,有时需要把两个有联系的条形统计图合编成一个复式条形统计图。此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13.×
【详解】略
14.√
【详解】根据复式统计表的特点及作用可知:复式统计表由标题、日期、线条和表格等内容组成。
故答案为:√
15.√
【分析】根据复式统计表的作用,复式统计表能反映两个或多个数据,它能更清晰、明了地表示信息。
【详解】统计时,我们把有关联的几个统计表合成一个表,更简洁的表示信息,这样的表叫复式统计表。因此,有联系的几个表可以合成一个表,可以更简洁地表示信息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复式统计表的特点及作用。
16.×
【详解】略
17.
【分析】根据:出勤率=实际人数÷应出勤人数,求出各个班级的出勤率,再填表格。
【详解】一班出勤率:42÷42×100%=100%
二班出勤率:44÷45×100%=97.8%
三班出勤率:38÷40×100%=95%
四班出勤率:49÷50×100%=98%
【点睛】本题考查统计表的制作,关键是求出出勤率。
18.(1)155元;
(2)66元
【分析】(1)小军家平均每季度电费=每季度电费的和÷4
(2)小强家平均每月电费=每季度电费的和÷12
【详解】(1)(160+115+210+135)÷4
=620÷4
=155(元)
答:小军家平均每季度电费是155元。
(2)(205+130+270+187)÷12
=792÷12
=66(元)
答:小强家平均每月电费是66元。
【点睛】本题是考查如何从条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和平均数的计算,注意审题,注意关键字,“每季度”与“每月”是不一样的。
19.(1)2
(2)21
(3)B
【解析】(1)
12﹣10=2(人)
(2)
3+12+6
=15+6
=21(人)
(3)
全班同学从高到矮排成一行,张林在第11个,因为男生身高在1.60~1.69米范围内的人数有9人,1.50~1.59米范围内的人数有12人;所以张林身高在1.50~1.59米范围内;即他的身高可能是1.58米。
故答案为:B
20.(1)370
(2)低 ;高
(3)2
(4)高年级有多少人?
118+116=234(人);
答:高年级有234人。
【详解】(1)116+122+132=370(人);
(2)有统计表观察可知,低年级的人数最多,高年级个年级人数最少。
(3)(118+126+128)-(116+122+132)=2(人)
答:全校男生比女生多2人。
(4)问题:高年级有多少人?
118+116=234(人)
答:高年级有234人。
21.(1)230;15
(2)1405人
【分析】(1)根据统计表提供的信息,找出三年级男生和女生的人数,再相加;再找出一年级的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相加,六年级的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相加,再用一年级人数-六年级人数,即可解答;
(2)把全校一到六年级男生女生人数相加,即可解答。
【详解】(1)110+120=230(人)
(115+110)-(100+110)
=225-210
=15(人)
(2)(115+130+110+125+130+100)+(110+125+120+110+120+110)
=(245+110+125+130+100)+(235+120+110+120+110)
=(355+125+130+100)+(355+110+120+110)
=(480+130+100)+(465+120+110)
=(610+100)+(585+110)
=710+695
=1405(人)
答:全校一共有1405人。
【点睛】本题考查统计表的应用,根据统计表提供的信息,解答问题。
22.表格如下:
班级 种类 五年级一班 五年级二班 五年级三班 五年级四班 合计
人数(人) 50 45 47 48 190
棵树(棵) 102 77 98 85 362
【详解】略
23.①
②135本
③五年级一共拥有多少本书?
130+150+118+142=540(本)
答:五年级一共拥有540本书。
【详解】略
24.(1)四(1)班;(2)36棵;(3)19.25棵
【分析】(1)把每个班植杨树和柏树的棵数相加,求出每个班各植树多少棵,再比较即可求解;
(2)把各个班植杨树的棵数相加即可求解;
(3)先把各个班植柏树的棵数相加,求出一共植柏树多少棵,再除以4即可。
【详解】(1)24+8=32(棵),18+6=24(棵)
20+10=30(棵),15+12=27(棵)
32>30>27>24
答:四(1)班植树的棵数最多。
(2)8+6+10+12=36(棵)
答:四年级学生一共植了36棵杨树。
(3)(24+18+20+15)÷4
=77÷4
=19.25(棵)
答:平均每班植了19.25棵柏树。
【点睛】解决本题先从统计图中读出数据,再根据加法的意义以及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求解。
25.(1)通过图可知:吴洋成绩提高的最快,是125-100=25(下)
(2)通过图可知:练习前后,赵群的成绩变化不大,是125-120=5(下)
(3)(110+125+125)÷3=360÷3=120(下)
【详解】略
26.(1)第一车间;480个
(2)平均每人生产110个、120个、105个、100个
【分析】(1)观察统计图,找出那个车间生产数量相差最大,再用生产数量高的减去生产数量低的;
(2)分别算出每个车间一、二季度生产总数量,再除以每个车间的人数,就是平均每人生产的数量。
【详解】(1)第一车间一、二季度生产数量相差最大;
1560-1080=480(个)
答:第一车间一、二季度生产数量相差最大,相差480个。
(2)(1560+1080)÷24
=2640÷24
=110(个)
(1430+1690)÷26
=3120÷26
=120(个)
(1705+1550)÷31
=3255÷31
=105(个)
(1575+1925)÷35
=3500÷35
=100(个)
答:每个车间一、二季度平均每人生产110个、120个、105个、100个。
【点睛】本题考查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应用,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答问题。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