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3】2022—2018年中考真题按课汇编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试卷(教师版+学生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考2023】2022—2018年中考真题按课汇编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试卷(教师版+学生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27 11:32:55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下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教师版)
中考真题凝聚全国各地历史精英智慧,准确把握大纲要求,紧跟时代步伐,展示各地中考文化。本试题精选本课近年中考真题和练习题,助力同步教学,欢迎下载。
一.选择题
1.(2022济南市中考6.) 从明朝废除丞相和中书省、实行八股取士,到清朝设置军机处、大兴文字狱,这体现了明清时期( A )
A. 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B. 社会经济不断进步 C. 对外交往不断加强 D. 文学艺术不断发展
2.(2022内江中考4.)乾隆十四年规定,平时印信由内奏事处的太监收存;用印时,由值班军机章京以携有“军机处”三字的金鍉将之请出;用毕立即交还。这一规定进一步直接控制了( D )
A. 中书省 B. 锦衣卫 C. 南书房 D. 军机处
3.(2022东营中考8)清朝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而推行的是(D)
A.焚书坑儒 B.尊崇儒术 C.八股取士 D.文字狱
4.(2022泰州中考9.)清政府规定:“出海商人必须于三年之内回国,否则不许入籍:严禁米粮、铁器的出……这体现了清政府的政策是(B )
A. 重文轻武 B. 闭关锁国 C. 重农抑商 D. 鼓励贸易
5.(2022邵阳中考6.)某博物馆计划推出中国古代某专题展览,准备了多种资料,其中有如下所示四朝幅图片。据此判断,该展览的主题是中国古代( C )
A. 货币的发展历程 B. 制瓷业的发展历程
C. 商业的发展历程 D. 丝织业的发展历程
6.(2022宜昌中考10.)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清代政制,沿明代不设宰相,以大学士理国政,以便君主独裁。…雍正时别设军机处,自是内阁权渐轻,用人大权,则全出帝王旨意。”此言表明清代( A )
A. 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B. 军机处拥有最高决定权
C. 雍正弱化了君主权力 D. 大学士增强了内阁实权
7.(2022牡丹江、鸡西中考7.)清朝翰林官徐骏在奏章里把“陛下”的“陛”字错写成“狴”。雍正帝因此将其革职,又派人查他的诗集,以诽谤朝廷的罪名将其治罪。这反映清朝前期:( A )
A. 大兴文字狱 B. 实行八股取士 C. 建立厂卫制度 D. 推行闭关锁国
8.(2022北部湾经济区中考6 .)明朝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清朝设立军机处辅助皇帝处理政务。明清统治者采取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 )
A. 强化皇权 B. 禁锢思想 C. 发展经济 D. 巩固边疆
9.(2022广东中考 9.)1793年,英国马嘎尔尼使团来华后,乾隆帝密谕沿海督抚:“该国夷人虽能谙悉海道,善于驾驭……果口岸防守严密,主客异势,亦断不能施其伎俩!”这表明,乾隆帝( C )
A. 认天朝物产丰富 B. 改变闭关锁国政策
C. 具有一定防范意识 D. 意图建立近代海军
10.(2022天水中考 4.)18世纪时,轰鸣的机器把西方社会带入工业化时代,而古老的中国却对外界的变化一无所知。这主要是因为清朝( B )
A.强化君主专制 B.实行“闭关锁国”
C.大兴“文字狱” D.实行文化专制
11.(2021济宁市6.)美国基辛格在《论中国》中这样写道:“外国商人入境中国受到严格限制。与中国的通商是季节性的,仅限于广州一地,且管制甚严。他们不得进入中国内地,种种规章制度专为限制他们的活动范围而定。”这反映了清政府( C )
A. 固守传统,重商抑农 B. 对外开放,积极交流
C. 固步自封,闭关锁国 D. 学习西方,变法通商
12.(2021张家界5.)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如图图示反映的变革趋势是不断强化( C )
A.丞相权力 B.监察权力 C.专制皇权 D.地方权力
13.(2021郴州市6.)1793年10月,英国特使马嘎尔尼在给和珅的照会中提出“英国商人在舟山或宁波港,以及在天津,像在广州一样经商;他们必须服从中国法律和习俗,并安分守规矩。”从材料可知( C )
A.英国已经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B.英国当时和中国没有商业往来
C.英国当时想和中国自由通商 D.英国企图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
14.(2021广安市3.)(2分)自古以来,中外交往源远流长。下列对古代中外交往史实的解读,不准确的是( D )
A.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促进了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
B.中国造纸术、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和外传,对人类文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C.郑和下西洋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D.面对西方国家的殖民侵略,清朝推行闭关锁国政策,禁止对外贸易
15.(2021潍坊市5.)直到咸丰年间,清政府依然把外交事务称为“夷务”,称西方国家为“丑类”“逆夷"“夷性犬羊”等。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清政府( B )
A.严禁对外贸易B.长期闭关锁国C.加强封建皇权D.抵御外敌入侵
16.(2021岳阳市2.)清代史学家赵翼在《檐曝杂记》中说:“(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由此可知( A )
A.皇帝独掌朝政 B.皇帝与军机大臣共掌朝政
C.皇帝与军机大臣相互制衡 D.军机处高于皇权
17.(2021广东9.)据统计,明代平民出身的进士约占总数50%,清代则减至37.2%;而父祖三代有秀才以上功名者,则由明代的50%,升至清代的62.8%。由此可见,自明至清(B )
A.科举取士难度降低 B.平民向上流动变难
C.父祖身份无关紧要 D.社会等级差别缩小
18.(2020深圳9.)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特许设立了一个对外贸易机构,负责承销外商进口货物,并管理外国商人。这一机构是(C )
A.宣政院 B.内阁 C.广州十三行 D.军机处
19.(2020青岛17.)探究性学习是提升中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有效途径。如图节选自某同学探究性学习成果的目录,从中可以看出其主题是( C )
A.文化专制不断加强 B.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C.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D.丞相制度不断完善
20.(2020黔南州6.)清朝时期,文人大多埋头于古籍,不敢过问社会现实,考据之风大盛,形成为考据而考据的现象。这反映了清朝( A )
A.文化专制加强 B.闭关锁国政策实行
C.科举制的创立 D.儒家学说地位提高
21.(2020遵义23.)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其原因表述错误的是( A )
A.国家完全不具备远洋航行的经验和技术
B.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西方殖民者的侵犯
C.统治者惧怕沿海反清势力与国外势力勾结,危及清朝统治
D.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无需对外交流
22.(2020黔西南8.)清朝雍正年间,朝廷设立军机处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军机大臣照皇帝的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阅同意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机构去执行。这一做法的终极目的是( D )
A.适应军务需要 B.保证决策机密 C.提高办事效率 D.强化君主专制
23.(2020南京5.)清朝前期,政府先后出台了禁止南洋贸易、只准粤海关对外贸易等政策。这些政策( D )
A.加速了北方人口的南迁 B.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
C.扭转了尚武轻文的风气 D.妨碍了中外经济的交流
24.(2019张家界7 .)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下列图示反映出这些变革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A )
A.专制皇权 B.监察权力 C.丞相权力 D.地方权力
25.(2019长沙15 .)明清治国者有特别发达的“专制智慧”:一曰除外患,断绝一切联系,把国家变成一个铁桶;二曰解内忧,控制、削弱民间的组织力量,把人民打成散沙。下列选项体现该“智慧”的是( D )
闭关锁国 八股取士 B.对外开放 小农经济
C.对外开放 八股取士 D.闭关锁国 小农经济
26.(2019岳阳34 .)关于清朝推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限制了中国的对外贸易 B.完全阻挡了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扩张
C.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D.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27.(2019大庆15 .)使中国更加远离世界发展潮流的主要原因是清统治者在和西方各国的交往中基本采取( D )
A.鼓励海外贸易政策 B.对外开放政策 C.开明政策 D.闭关锁国
28.(2018盐城4.)乾隆二十五年(1760)中国政府曾颁发给部分商人海外渡航证明书,这说明当时清政府( A )
A. 严格管制对外贸易 B. 积极发展对外交往 C. 废止重农抑商政策 D. 屈从于列强的侵路
29.(2018聊城9.) 清朝人李祖陶说:“今人之文,一涉笔惟恐触碍于天下国家……人情望风觇(看,窥视)景,畏避太甚。见鳝而以为蛇,遇鼠而以为庇。消刚正之气,长柔媚之风。”上述社会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清王朝实行( B )
A. 廷杖制度 B. “文字狱” C. 八股取士 D. 特务统治
30.(2018广东7.)题7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军机处设置一事的历史记述,根据“孤证不立”(只有一个例子不能证明某件事情成立)的史学研究方法,能够被认为的共同历史事实是军机处( D )
记述 出处
“雍正十年,用兵西北……始设军事房,后改军机处。” 《清史稿》
“雍正七年六月始设军机房,十年三月改称办理军事处。" 《军机大臣年表》
题 7 表
A.因战事而设 B.设于雍正十年 C.强化了君权 D.设于雍正年间
二.非选择题
1.(2021陕西省17. )概括清朝前期商业发达的表现。清朝为什么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分析闭关项国政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答案】表现:陆路和水路的商旅往来频繁,各地的商品贸易十分兴盛,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上城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一些农村地区发展为工商业市镇;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拥有雄厚的商业资本,在全国进行商业活动。
原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强化,巩固封建统治;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稳定,推行“重本不知政策,限制民间工商业的发展;西方的殖民者正向东方扩展,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侵犯,又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大变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影响:保护了自然经济免遭外来冲击;对西方殖民者的入侵起了一定的防御作用;限制了航海事业的发展,导致中国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限制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使中国逐渐历史的发展进程。
2.(2020青海省14.)中国文明史历经近5千年的发展,政治制度的确立、改革和不断发展,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并促进了民族融合。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教版统编教材《中国历史 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三:军机处之所以创立,部分是由于雍正帝需要一个联系紧密的助手小班子帮助他起草敕令;部分则由于它是一种避开权势显赫的亲王,从而进一步巩固皇权和提高效率的手段。军机大臣与皇上并肩商讨国是,并就一些皇上还未批阅的奏折提出对策建议,以及尽力记下皇上的旨意,然后回去起草谕旨。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读后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当时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制度实行的目的。
(2)材料二中“中国几千年的政治制度”主要指什么制度?并指出该制度在秦朝的具体表现。
(3)据材料三,指出军机处设立的原因及其职能。
【答案】(1)分封制;目的:为了巩固统治,扩大疆土。
(2)中央集权制度;表现:实行皇帝制(或设立由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统领的中央政权的中央政权机构)和郡县制(或郡县长官由中央直接任命)。
(3)起草诏令,加强皇权,提高效率,巩固统治者的地位;商讨国是,提出对策建议,起草谕旨。
3.(2019宿迁市 21.)(7分)当今世界,开放融通的潮流滚滚向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为高云鹏画作《玄奘取经回长安图》
(1)图中的“经”取自何处?同一朝代应邀六次东渡日本传授佛法,最终成功的高僧是谁?
材料二:《乾隆御制诗》中有“间年外城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英国使臣马戛尔尼说:“彼等以为苟不如此,则恐外人之交际频繁,又碍于安谧,而各界人等之服从上命,以维持皇威于不坠,乃中国政府唯一不易之格言。”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2)据材料一、二,分析从唐朝到清朝前期,中国对外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产生了什么消极影响?
【答案】(1)天竺(印度)。鉴真。
(2)变化:由对外开放逐步变成闭关锁国。影响:闭关政策使中国失掉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手工业的进步和发展。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因此,闭关锁国政策更大程度上导致了中国近代落后挨打的局面。
4.(2022年青岛月考)清朝时期,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缔造了封建社会最后的辉煌。也是在这一时期封建统治由盛转衰,为日后中国备受欺凌埋下隐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也。
材料二 在清朝残酷的文化压迫下,中华文化受到严重的摧残。雍正十一年(1733年),清政府下诏征举士人,想学康熙重开博学鸿儒科,谁知响应寥寥,只得作罢。人才凋零,文治废弛,以至于此,其消极影响于此可见。
材料三 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
材料四 《海防纂要·卷七》:“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也,何可得哉!”
(1)材料一是对清朝哪一机构的记述 其设立对历史的发展有何影响
(2)材料二中清朝实行了什么政策使“中华文化受到严重的摧残” 这一政策有着怎样的消极影响
(3)材料三反映了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据材料四,分析清政府采取这一政策出于什么考虑,并指出你的依据。
(4)结合闭关锁国政策的后果,谈谈对当今中国的发展有什么启示。
【答案】(1)答:军机处。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强化。
(2)答:文字狱。这种文化专制的政策,造成了社会恐怖,知识分子人人自危,不敢过问政治,不敢研究现实,思想文化领域呈现万马齐喑的景象,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3)答:目的:维护清朝统治。考虑:外国货中国不缺,不必与外国进行经济交流。根据: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
(4)答:启示:对外开放促进国家繁荣,闭关锁国导致国家落后;做法:我们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下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学生版)
中考真题凝聚全国各地历史精英智慧,准确把握大纲要求,紧跟时代步伐,展示各地中考文化。本试题精选本课近年中考真题和练习题,助力同步教学,欢迎下载。
一.选择题
1.(2022济南市中考6.) 从明朝废除丞相和中书省、实行八股取士,到清朝设置军机处、大兴文字狱,这体现了明清时期( )
A. 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B. 社会经济不断进步 C. 对外交往不断加强 D. 文学艺术不断发展
2.(2022内江中考4.)乾隆十四年规定,平时印信由内奏事处的太监收存;用印时,由值班军机章京以携有“军机处”三字的金鍉将之请出;用毕立即交还。这一规定进一步直接控制了( )
A. 中书省 B. 锦衣卫 C. 南书房 D. 军机处
3.(2022东营中考8)清朝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而推行的是()
A.焚书坑儒 B.尊崇儒术 C.八股取士 D.文字狱
4.(2022泰州中考9.)清政府规定:“出海商人必须于三年之内回国,否则不许入籍:严禁米粮、铁器的出……这体现了清政府的政策是( )
A. 重文轻武 B. 闭关锁国 C. 重农抑商 D. 鼓励贸易
5.(2022邵阳中考6.)某博物馆计划推出中国古代某专题展览,准备了多种资料,其中有如下所示四朝幅图片。据此判断,该展览的主题是中国古代( )
A. 货币的发展历程 B. 制瓷业的发展历程
C. 商业的发展历程 D. 丝织业的发展历程
6.(2022宜昌中考10.)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清代政制,沿明代不设宰相,以大学士理国政,以便君主独裁。…雍正时别设军机处,自是内阁权渐轻,用人大权,则全出帝王旨意。”此言表明清代( )
A. 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B. 军机处拥有最高决定权
C. 雍正弱化了君主权力 D. 大学士增强了内阁实权
7.(2022牡丹江、鸡西中考7.)清朝翰林官徐骏在奏章里把“陛下”的“陛”字错写成“狴”。雍正帝因此将其革职,又派人查他的诗集,以诽谤朝廷的罪名将其治罪。这反映清朝前期:( )
A. 大兴文字狱 B. 实行八股取士 C. 建立厂卫制度 D. 推行闭关锁国
8.(2022北部湾经济区中考6 .)明朝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清朝设立军机处辅助皇帝处理政务。明清统治者采取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A. 强化皇权 B. 禁锢思想 C. 发展经济 D. 巩固边疆
9.(2022广东中考 9.)1793年,英国马嘎尔尼使团来华后,乾隆帝密谕沿海督抚:“该国夷人虽能谙悉海道,善于驾驭……果口岸防守严密,主客异势,亦断不能施其伎俩!”这表明,乾隆帝( )
A. 认天朝物产丰富 B. 改变闭关锁国政策
C. 具有一定防范意识 D. 意图建立近代海军
10.(2022天水中考 4.)18世纪时,轰鸣的机器把西方社会带入工业化时代,而古老的中国却对外界的变化一无所知。这主要是因为清朝(  )
A.强化君主专制 B.实行“闭关锁国”
C.大兴“文字狱” D.实行文化专制
11.(2021济宁市6.)美国基辛格在《论中国》中这样写道:“外国商人入境中国受到严格限制。与中国的通商是季节性的,仅限于广州一地,且管制甚严。他们不得进入中国内地,种种规章制度专为限制他们的活动范围而定。”这反映了清政府( )
A. 固守传统,重商抑农 B. 对外开放,积极交流
C. 固步自封,闭关锁国 D. 学习西方,变法通商
12.(2021张家界5.)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如图图示反映的变革趋势是不断强化( )
A.丞相权力 B.监察权力 C.专制皇权 D.地方权力
13.(2021郴州市6.)1793年10月,英国特使马嘎尔尼在给和珅的照会中提出“英国商人在舟山或宁波港,以及在天津,像在广州一样经商;他们必须服从中国法律和习俗,并安分守规矩。”从材料可知( )
A.英国已经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B.英国当时和中国没有商业往来
C.英国当时想和中国自由通商 D.英国企图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
14.(2021广安市3.)(2分)自古以来,中外交往源远流长。下列对古代中外交往史实的解读,不准确的是(  )
A.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促进了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
B.中国造纸术、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和外传,对人类文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C.郑和下西洋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D.面对西方国家的殖民侵略,清朝推行闭关锁国政策,禁止对外贸易
15.(2021潍坊市5.)直到咸丰年间,清政府依然把外交事务称为“夷务”,称西方国家为“丑类”“逆夷"“夷性犬羊”等。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清政府( )
A.严禁对外贸易B.长期闭关锁国C.加强封建皇权D.抵御外敌入侵
16.(2021岳阳市2.)清代史学家赵翼在《檐曝杂记》中说:“(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由此可知( )
A.皇帝独掌朝政 B.皇帝与军机大臣共掌朝政
C.皇帝与军机大臣相互制衡 D.军机处高于皇权
17.(2021广东9.)据统计,明代平民出身的进士约占总数50%,清代则减至37.2%;而父祖三代有秀才以上功名者,则由明代的50%,升至清代的62.8%。由此可见,自明至清( )
A.科举取士难度降低 B.平民向上流动变难
C.父祖身份无关紧要 D.社会等级差别缩小
18.(2020深圳9.)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特许设立了一个对外贸易机构,负责承销外商进口货物,并管理外国商人。这一机构是( )
A.宣政院 B.内阁 C.广州十三行 D.军机处
19.(2020青岛17.)探究性学习是提升中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有效途径。如图节选自某同学探究性学习成果的目录,从中可以看出其主题是(  )
A.文化专制不断加强 B.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C.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D.丞相制度不断完善
20.(2020黔南州6.)清朝时期,文人大多埋头于古籍,不敢过问社会现实,考据之风大盛,形成为考据而考据的现象。这反映了清朝( )
A.文化专制加强 B.闭关锁国政策实行
C.科举制的创立 D.儒家学说地位提高
21.(2020遵义23.)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其原因表述错误的是( )
A.国家完全不具备远洋航行的经验和技术
B.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西方殖民者的侵犯
C.统治者惧怕沿海反清势力与国外势力勾结,危及清朝统治
D.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无需对外交流
22.(2020黔西南8.)清朝雍正年间,朝廷设立军机处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军机大臣照皇帝的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阅同意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机构去执行。这一做法的终极目的是( )
A.适应军务需要 B.保证决策机密 C.提高办事效率 D.强化君主专制
23.(2020南京5.)清朝前期,政府先后出台了禁止南洋贸易、只准粤海关对外贸易等政策。这些政策( )
A.加速了北方人口的南迁 B.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
C.扭转了尚武轻文的风气 D.妨碍了中外经济的交流
24.(2019张家界7 .)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下列图示反映出这些变革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
A.专制皇权 B.监察权力 C.丞相权力 D.地方权力
25.(2019长沙15 .)明清治国者有特别发达的“专制智慧”:一曰除外患,断绝一切联系,把国家变成一个铁桶;二曰解内忧,控制、削弱民间的组织力量,把人民打成散沙。下列选项体现该“智慧”的是( )
闭关锁国 八股取士 B.对外开放 小农经济
C.对外开放 八股取士 D.闭关锁国 小农经济
26.(2019岳阳34 .)关于清朝推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限制了中国的对外贸易 B.完全阻挡了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扩张
C.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D.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27.(2019大庆15 .)使中国更加远离世界发展潮流的主要原因是清统治者在和西方各国的交往中基本采取( )
A.鼓励海外贸易政策 B.对外开放政策 C.开明政策 D.闭关锁国
28.(2018盐城4.)乾隆二十五年(1760)中国政府曾颁发给部分商人海外渡航证明书,这说明当时清政府( )
A. 严格管制对外贸易 B. 积极发展对外交往 C. 废止重农抑商政策 D. 屈从于列强的侵路
29.(2018聊城9.) 清朝人李祖陶说:“今人之文,一涉笔惟恐触碍于天下国家……人情望风觇(看,窥视)景,畏避太甚。见鳝而以为蛇,遇鼠而以为庇。消刚正之气,长柔媚之风。”上述社会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清王朝实行( )
A. 廷杖制度 B. “文字狱” C. 八股取士 D. 特务统治
30.(2018广东7.)题7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军机处设置一事的历史记述,根据“孤证不立”(只有一个例子不能证明某件事情成立)的史学研究方法,能够被认为的共同历史事实是军机处( )
记述 出处
“雍正十年,用兵西北……始设军事房,后改军机处。” 《清史稿》
“雍正七年六月始设军机房,十年三月改称办理军事处。" 《军机大臣年表》
题 7 表
A.因战事而设 B.设于雍正十年 C.强化了君权 D.设于雍正年间
二.非选择题
1.(2021陕西省中考17. )概括清朝前期商业发达的表现。清朝为什么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分析闭关项国政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2.(2020青海省中考14.)中国文明史历经近5千年的发展,政治制度的确立、改革和不断发展,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并促进了民族融合。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教版统编教材《中国历史 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三:军机处之所以创立,部分是由于雍正帝需要一个联系紧密的助手小班子帮助他起草敕令;部分则由于它是一种避开权势显赫的亲王,从而进一步巩固皇权和提高效率的手段。军机大臣与皇上并肩商讨国是,并就一些皇上还未批阅的奏折提出对策建议,以及尽力记下皇上的旨意,然后回去起草谕旨。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读后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当时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制度实行的目的。
(2)材料二中“中国几千年的政治制度”主要指什么制度?并指出该制度在秦朝的具体表现。
(3)据材料三,指出军机处设立的原因及其职能。
3.(2019宿迁市中考 21.)(7分)当今世界,开放融通的潮流滚滚向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为高云鹏画作《玄奘取经回长安图》
(1)图中的“经”取自何处?同一朝代应邀六次东渡日本传授佛法,最终成功的高僧是谁?
材料二:《乾隆御制诗》中有“间年外城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英国使臣马戛尔尼说:“彼等以为苟不如此,则恐外人之交际频繁,又碍于安谧,而各界人等之服从上命,以维持皇威于不坠,乃中国政府唯一不易之格言。”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2)据材料一、二,分析从唐朝到清朝前期,中国对外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产生了什么消极影响?
4.(2022年青岛月考)清朝时期,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缔造了封建社会最后的辉煌。也是在这一时期封建统治由盛转衰,为日后中国备受欺凌埋下隐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也。
材料二 在清朝残酷的文化压迫下,中华文化受到严重的摧残。雍正十一年(1733年),清政府下诏征举士人,想学康熙重开博学鸿儒科,谁知响应寥寥,只得作罢。人才凋零,文治废弛,以至于此,其消极影响于此可见。
材料三 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
材料四 《海防纂要·卷七》:“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也,何可得哉!”
(1)材料一是对清朝哪一机构的记述 其设立对历史的发展有何影响
(2)材料二中清朝实行了什么政策使“中华文化受到严重的摧残” 这一政策有着怎样的消极影响
(3)材料三反映了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据材料四,分析清政府采取这一政策出于什么考虑,并指出你的依据。
(4)结合闭关锁国政策的后果,谈谈对当今中国的发展有什么启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