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下第3课盛唐气象(教师版)
中考真题凝聚全国各地历史精英智慧,准确把握大纲要求,紧跟时代步伐,展示各地中考文化。本专辑精选近年本课全国各地中考历史真题,助力同步教学,欢迎下载。
一.选择题
1.(2022昆明中考4.)初唐画家阎立本擅长人物画,他画的人物形态各异、形神兼备。其中,《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的场景。这幅画有助于我们了解的历史是( C )
A. 张骞出使西域 B. 北方出现民族大交融的高潮
C. 文成公主入藏 D. 唐朝册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
2.(2022金昌市中考4.)甘肃武威吐谷浑(鲜卑族的一支)墓葬群,既具有唐朝中原地区高等级贵族墓葬的基本特征,同时兼具吐谷浑文化、吐蕃文化、北方草原文化的特点。这反映出( B )
A. 中原文化强大的影响力 B.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格局
C. 吐谷浑独特的文明特征 D. 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3.(2022河池中考4.)九年级(1)班黑板报展示了下列一组图片,图片反映出的共同信息是( A )
A. 社会风气开放 B. 民族文化交融 C. 海外贸易发达 D. 社会经济繁荣
4.(2022建设兵团中考2.) 下面三幅图画摹绘自敦煌莫高窟壁画。这些原是北方少数民族坐具,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引入内地。这反映了( C )
A. 内迁各族生活习惯一致 B. 祖国边疆地区得到开发
C. 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D. 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
5.(2022重庆中考B卷3.)西汉王朝派细君公主与乌孙和亲,随带官属侍从数百人,和亲使团包含各方面人才,这些人的技艺也随之带到乌孙。唐朝文成公主入藏后,松赞干布派遣上层子弟入长安国子学以习诗书。这表明( C )
A. 古代中原政权与少数民族和亲均是被迫所为 B. 中原与周边少数民族地区实现了经济互补
C. 和亲可能促进中原文化向少数民族地区传播 D. 和亲消除了古代中原政权与少数民族贵族的矛盾
6.(2022广安中考3.)首钢滑雪大跳台从远处看宛如一只“水晶鞋”,因设计灵感源于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又名“雪飞天”,与“冰丝带”“雪如意”(河北张家口崇礼国家跳台滑雪中心)等冬奥场馆一样,突出中国元素,彰显了( C )
A. 道路自信 B. 理论自信 C. 文化自信 D. 制度自信
7.(2022山西中考.)“川中水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材料描述的这种以水力作动力的灌溉工具是 ( C )
A.楼车 B.翻车 C.筒车 D.秧马
8.(2022赤峰中考2.)开元时期的长安、扬州、广州等城市,云聚着从海陆丝绸之路来华的胡商蕃客,仅长安就有留居的“胡人”4000—5000家,许多外商在“西市”经营店铺,国子监接受了众多外国留学生。材料可以印证( B )
A. 隋朝经济繁荣 B. 唐朝社会开放 C. 宋代经济重心南移 D. 明清对外交往
9.(2022长沙中考2.)在绘制“盛唐气象”主题历史手抄题时,某同学选择了下列素材,该同学侧重于展示盛唐( D )
来自波斯的马球来自西域的胡旋舞由印度佛曲改编的《霓裳羽衣曲》
A. 发达的交通 B. 繁荣的经济 C. 清明的政治 D. 兼容并包的文化
10.(2022怀化中考5.)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中华文化中的瑰宝。唐朝在书法艺术方面建树颇丰。下列书法家中都属于唐代名家的一组是( B )
A. 钟繇、胡昭 B. 颜真卿、柳公权 C. 王羲之、怀素 D. 赵孟頰、欧阳询
11.(2022怀化中考24.)流寓湖南的文学家及其描写湖南的作品在古代湖南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唐代有一位大诗人,在湖南度过了他一生中的最后两年。他居无定所,来往于今岳阳、长沙、衡阳、来阳之间,写诗近百首。他的诗风淳朴厚重,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他是( C )
A. 王维 B. 李白 C. 杜甫 D. 白居易
12.(2022大庆中考7.) 唐朝时期,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北方和西比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为“天可汗”的是(B )
A. 唐高祖 B. 唐太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
13.(2022广东中考6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名家辈出。其中,符合“盛唐浪漫精神的深化”“天与俱高的艺术境界”“天真狂放的艺术个性”三个特征的唐代诗人是( D )
A. 骆宾王 B. 杜甫 C. 白居易 D. 李白
14.(2022安徽中考2 .) 隋唐时,四方传入的少数民族音乐有十四种之多,唐代士大夫多醉心胡乐,以至王建有诗云:“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这反映了(A )
A. 隋唐时期民族交融进一步发展 B. 少数民族音乐仅流行于洛阳
C. 胡乐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 D. 四方少数民族仰慕中原文化
15.(2022雅安中考6.) 唐代进士科的考试着重于文学写作,也要考帖经(儒家经典基础知识测验)。唐玄宗统治时期,允许考生以作诗代替考帖经。唐代的这种做法( D )
A. 推动了经济繁荣 B. 有利于尚武风气的形成
C. 促进了民族交融 D. 有利于文学艺术的发展
16.(2021雅安市2.)图1为唐三彩骑驼乐舞俑,出土于陕西西安。图中四个人俑分坐两侧,其中两人为汉人乐俑,另两人为胡人乐俑。该文物可以用来说明唐朝( A )
①手工业水平高 ②音乐舞蹈多姿多彩 ③民族交融发展 ④尚武风气盛行一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2021陕西省2.)他的人物画,人物形态各异,神形兼备,下图是他的作品《步辇图》。这位画家是( C )
张择端 B.王羲之 C.阎立本 D.辛弃疾
18.(2021湖州12.)陆羽为避安史之乱隐居湖州,完成了世界茶文化史上第一步专业著作《茶经》。在完成《茶经》期间,他可能看到( D )
①官吏在戏院里观看《窦娥冤》 ②书生在茶会中吟诵杜甫诗作
③名医在药房里翻阅《本草纲目》 ④农民在田间使用曲辕犁耕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9.(2021新疆1.)天山将新疆分为南北两部分。702年,唐朝设立的管辖天山以北广大地区的机构是( C )
A. 西域都护府 B. 安西都护府 C. 北庭都护府 D. 伊犁将军府
20.(2021烟台市5.)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中存在一个“唐宋变革期”。在唐宋时期,古代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发生着全方位的变化,这种变化的转折点在唐朝。下列史实可用于实证该现点的是( B )
A. 科举制正式确立 B. 曲辕犁的发明
C. 景德镇成为瓷都 D. 元曲空前发达
21.(2021黄冈、孝感、咸宁市2.)唐代社会涌现出一大批天下闻名女性人物、其中既有女皇帝武则天、女将军平阳公主,又有女官上官婉儿、女诗人薛涛、女道人鱼玄机等,这种现象( C )
A. 反映了科举制度的进步 B. 体现了民族交融的成果
C. 得益于社会风气的开放 D. 确立了重文轻武的局面
22.(2021衡阳市3.)李白《秋浦歌》第十四首写道:少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赧nan:原指因害羞而脸红。这里是指炉火映红人脸)明月夜,歌曲动寒川。”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D )
A. 李白的诗歌豪迈奔放、激情飞扬 B. 该诗描绘了冶金矿场欢快劳动的生动场景
C. 该诗饱含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D. 李白诗歌成就辉煌,被称为“诗史”
23.(2021北京中考5.) 以下两组图片共同反映的主题是(B )
A. 政治制度完备 B. 农业技术进步
C. 海外贸易发达 D. 文学艺术繁荣
24.(2020兰州6.)网上恶搞“杜甫很忙”,这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亵读,是缺乏信仰,精神空虚的反映。而《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则是以诗词形式弘扬文化自信。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是( B )
A. 汉朝 B. 唐朝 C. 宋朝 D. 元朝
25.(2020滨州5.)右图是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唐三彩骑驼乐舞俑。高大雄伟的骆驼,四肢强劲有力,驼首上扬,仰望长空。四个人俑中,两人为汉人乐俑,另两人为胡人乐俑,左侧前乐俑左手托琵琶,后乐俑双手作吹笛状,右侧前乐俑着圆领长衣,中间的胡人乐舞俑正伴随着乐曲翩翩起舞。这件乐舞俑折射出唐朝( C )
A.边疆巩固 B.国力强盛 C.兼容并包 D.重文轻武
26.(2020广东9.)唐太宗时期增订完成“十部乐”,分别为燕乐、清商乐、西凉乐、扶南乐、高丽乐、龟兹乐、安国乐、疏勒乐、康国乐、高昌乐。这体现出唐代( C )
A.皇帝安于享乐 B.奢靡之风盛行 C.文化兼容并包 D.尚武风气流行
27.(2020聊城5.)小明运用下面四幅图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主题应是(A )
河姆渡人的骨耜 春秋时期的铁制农具 汉代牛耕图 唐代曲辕犁
A.耕作方式的进步 B.冶铁技术的提高 C.铁犁牛耕的出现 D.原始农业的兴起
28.(2019重庆A卷 3 .)唐代出现了筒车。它是用竹木制成立轮,轮的四周斜装若干小筒。筒车安置在水边,立轮随水流转动,小筒不断把水舀起,倒入田间。这说明筒车是( C )
A. 农业耕作工具 B. 便捷的交通工具 C. 农业灌溉工具 D. 实用的生活用具
29.(2019福建5 .)图2、图3所示文物可以直接印证唐代( D )
图2 唐舞马衔杯银壶 图3 唐三彩女俑
A.社会政治状况 B.科举选才标准 C.思想开放程度 D.手工制作水平
30.(2019新疆2 .)唐朝时期,民族之间的交融进一步发展。唐玄宗时,册封回纥首领为( B )
A.“天可汗” B.怀仁可汗 C.云南王 D.渤海郡王
31.(2019威海3 .)在我国历史上把某一领域有着杰出贡献的人物称为“圣人”。下列人物与其称号对应正确的是( D )
A.华佗——“医圣” B.顾恺之——“画圣”
C.颜真卿——“书圣” D.杜甫——“诗圣”
32.(2019广东4 .)据记载,文成公主入藏时,携带的嫁妆有释迦佛像,360卷经典,大量珍宝、金鞍玉辔、绸帛、种子,60种营造与工技著作,100 多种医方、4种医学论著等。丰富的嫁妆种类折射出唐朝( C )
A.对边疆统治加强 B.民族交融成为主流 C.经济文化的繁荣 D.开元盛世成就辉煌
33.(2019杭州13 .)阅读书籍需要关注目录,从而把握内容的主旨。右图目录战线的内容主旨是( C )
A.争霸与争鸣的春秋战国
B.秦汉大一统的封建国家
C.繁荣开放的大唐盛世
D.明清王朝的盛世余晖
34.(2019南通20 .)中国古代制瓷水平高超。陆羽在《茶经》中记载的“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瓷类雪。越瓷类冰”的现象出现在( D )
A.商朝 B.西汉 C.隋朝 D.唐朝
35.(2018眉山5.)隋唐时期,绘画艺术高度发展,产生了对后世影响较大的画家,其中被称为“画圣”的是( D )
A.徐渭 B.张择端 C.赵孟頫 D.吴道子
36.(2018重庆B卷2.)唐朝著名诗人王维对渝州有这样的描述:登高远眺,万家井邑出现,两江之中舟船济济,水国乡民舟中行商,二水流过,分外澄明。王维的描述直接反映了渝州( B )
A.政治清明 B.经济繁荣 C.民族团结 D.文教昌盛
37.(2018重庆3.)快递小哥雷海为因在今年的“中国诗词大会”上夺冠而备受关注。在“冠军争夺赛”中,点评老师提示这首诗反映了晚唐某位诗人在川东渝州盼望着与妻子剪烛夜谈,倾诉自己在巴地秋雨时节的心境。雷海为回答正确,他给出的答案应是( D )
A.《朝发白帝城》 B.《征夫》 C.《宿巫山》 D.《夜雨寄北》
38.(2018山西3.)诗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生活。唐诗《田家》中写道:“倚床看妇织,登垅课儿锄。”这反映出( B )
A.农村商品经济的发达 B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C家庭手工业规模扩大 D. 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二.非选择题
1.(2022聊城中考31.)某同学在学习《盛唐气象》一课时,搜集到如下图片。读图,回答问题。
(1)以上四幅图片蕴含的历史信息,分别体现了“盛唐气象”的什么内容?
(2)“盛唐气象”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从中,你得到哪些重要启示?
【答案】(1)
体现的内容
图1 经济发展迅速,呈现繁荣景象
图2 民族政策开明,民族交融进一步发展
图3 社会风气比较开放,充满活力
图4 文学艺术丰富多彩,成就斐然
启示:国家统一安定是社会发展、繁荣的前提;政治清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制度创新有利于激发社会活力;改善民生是国家发展的要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对外开放交流有助于增强国力。
2.(2021衢州市8.)繁盛的唐朝享誉世界,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而诗之盛者莫过于唐。……《全唐诗》收录的诗作有48000多首。唐诗内容既涉及政治、经济、宗教,又涉及亲情、友谊、怀古、山水、田园;作者中既有帝,王将相,也有贩夫走卒、外国人……
——摘编自仪平策《中国审美文化史》
(1)分别写出上图城A和工具的名称。
(2)根据材料二归纳唐朝诗歌繁盛的表现,这与当时哪一制度密切相关?
(3)依据上述材料中的相关史实,说明“繁盛的唐朝享誉世界”。
【答案】(1)长安;筒车。
(2)唐朝诗歌数量多,内容丰富,风格多样,诗人身份多样等。科举制。
(3)简车等农业工具的出现,农业发展迅速,走在世界前列;有广州、扬州等商业城市,商业繁荣,出现国际大都市;唐诗等文学艺术的发展,文化繁盛,远播世界;疆域辽阔,民族交融,国力强盛,是当时亚洲最强大的国家。
3.(2019湖北黄冈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7分)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自古以来,我国同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为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打下了坚实基础。
材料一 盛唐时期,政治清明,社会经济呈现一派高度繁荣景象,与少数民族和外国交流频繁,开放的社会风气,多彩的文学和艺术,这些都使得唐代的社会生活和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呈现出多元开放的时代特征,充满着蓬勃向上的活力。
材料二 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使得当时的中外交流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唐文化可谓博大精深、兼收并蓄、泽被东西,中国同亚非欧频繁往来,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域外民族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音乐舞蹈相继传入中原地区,并日益流行,出现了“胡风盛行”的景象。玄奘西行带回大量佛经,他撰写的《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天竺等地区的宝贵资料;鉴真东渡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以上材料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和《中国古代史(全一册)》
(1)根据材料一、二,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概括盛唐气象的重要表现(2分)和唐文化的特点。(2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举出一个典型事例,说明盛唐时期中华文明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1分)
(3)唐文化影响深远。在我们今天的文化生活中有哪些唐文化的痕迹?(2分)
【答案】(1)盛唐气象:清明的政治;繁荣的经济;密切的民族交往;开放的社会风气;频繁的中外交流;多彩的文学艺术;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文化。(2分。每点1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有其他表述,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可同等给分)文化特点:多元开放;博大精深;兼收并蓄;泽被东西。(2分。每点1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有其他表述,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可同等给分)
(2)从“胡风盛行”、玄奖西行、鉴真东渡中任举出一个即可。(1分)
(3)(在今天的文化生活中,盛唐文化的痕迹到处可见)如:许多诗歌爱好者喜好唐诗,写作古诗;许多书法绘画爱好者,临摹唐代书画家的作品;一些文艺工作者表演唐朝时期的乐舞;唐朝时期留下的许多名胜古迹,成为今天旅游生活中的重要项目;唐朝时期的服饰影响至今,如唐装成为今天人们喜爱的服饰之一。(2分。每点1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有其他表述,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可同等给分)
4.(2018贺州15.)阅读下列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6分
材料 在唐朝前期的一百年中,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呈现繁荣景象。唐朝时期,汉族和一些北方少数民族杂居、通婚,西北、西南等地区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唐王朝保持着友而密切的联系,民族之间的交融进一步发展、当时的社会会风气比较开放,一些妇女受过诗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骑马、打球、拔河等活动。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全时代,书法,绘画、音乐、歌舞、石窑和雕刻等方面的艺术创作成就斐然。唐朝对外交往比校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住来,都城长安是一座国性的大都市,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摘编自《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盛气象的表现。(4分)
(2)简析盛唐气象出现的原因。(2分)
【答案】(1)表现:国力强盛,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民族交往与交融进一步发展;社会风气比较开放;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文学艺术的多彩与繁荣;对外交往活跃,长安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唐朝对世界影响很大,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4分。答到其中4点即可得4分。完全照抄材料最多只能得2分。)
(2) 原因:统治者励情图治,政局相对稳定;实行开明的民族、外交和文化政策;统治者的博大胸怀;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2分,答到其中2点即可得2分
5.(2021福建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6分)
材料 唐代进士科的考试着重于文学写作,也要考帖经(注:儒家经典基础知识测验)。唐玄宗统治时期,采取“作诗赎帖”的通融办法,允许考生不考帖经,而以作诗代替。这样一来,更加提高了诗词在科考中的地位。唐诗在中国诗歌发展道路上达到了空前的成熟和繁荣。
——摘编自阴法鲁《中国古代文化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唐玄宗统治前期出现鼎盛局面的名称。(2分)
(2)小历认为,唐代科举考试"作诗赎帖”的做法,推动了唐诗的成熟和繁荣。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 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4分
【答案】(1)名称:开元盛世。
(2)答案一:
判断:同意。
理由:唐玄宗统治时期,进士科考试“作诗赎帖”的办法,提高了诗歌在科考中的地位,推动了应试者的诗歌创作热情,提升了诗歌创作的水平,是唐诗在中国诗歌发展道路上达到空前成熟和繁荣的重要原因。
答案二:
判断:不同意。
理由:唐诗的发展,除了科举考试“作诗赎帖"”的推动之外,更主要与唐代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社会安定等多种因素有关。这说明,唐代诗歌的成熟和繁荣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
答案三:
判断:不同意。
理由:唐诗的发展,除了科举考试“作诗赎帖”的推动之外,还与诗歌自身的发展规律有关,更主要的是唐代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社会安定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汉藏一家亲的历史画卷
阎立本《步辇图》
◎丝绸之路上的胡人胡乐
三彩骆驼载乐俑
◎雕版印刷的杰作
《金刚经》经卷
◎击球少女的英姿
打马球铜镜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下第3课盛唐气象(学生版)
中考真题凝聚全国各地历史精英智慧,准确把握大纲要求,紧跟时代步伐,展示各地中考文化。本专辑精选近年本课全国各地中考历史真题,助力同步教学,欢迎下载。
一.选择题
1.(2022昆明中考4.)初唐画家阎立本擅长人物画,他画的人物形态各异、形神兼备。其中,《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的场景。这幅画有助于我们了解的历史是( )
A. 张骞出使西域 B. 北方出现民族大交融的高潮
C. 文成公主入藏 D. 唐朝册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
2.(2022金昌市中考4.)甘肃武威吐谷浑(鲜卑族的一支)墓葬群,既具有唐朝中原地区高等级贵族墓葬的基本特征,同时兼具吐谷浑文化、吐蕃文化、北方草原文化的特点。这反映出( )
A. 中原文化强大的影响力 B.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格局
C. 吐谷浑独特的文明特征 D. 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3.(2022河池中考4.)九年级(1)班黑板报展示了下列一组图片,图片反映出的共同信息是( )
A. 社会风气开放 B. 民族文化交融 C. 海外贸易发达 D. 社会经济繁荣
4.(2022建设兵团中考2.) 下面三幅图画摹绘自敦煌莫高窟壁画。这些原是北方少数民族坐具,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引入内地。这反映了( )
A. 内迁各族生活习惯一致 B. 祖国边疆地区得到开发
C. 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D. 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
5.(2022重庆中考B卷3.)西汉王朝派细君公主与乌孙和亲,随带官属侍从数百人,和亲使团包含各方面人才,这些人的技艺也随之带到乌孙。唐朝文成公主入藏后,松赞干布派遣上层子弟入长安国子学以习诗书。这表明( )
A. 古代中原政权与少数民族和亲均是被迫所为 B. 中原与周边少数民族地区实现了经济互补
C. 和亲可能促进中原文化向少数民族地区传播 D. 和亲消除了古代中原政权与少数民族贵族的矛盾
6.(2022广安中考3.)首钢滑雪大跳台从远处看宛如一只“水晶鞋”,因设计灵感源于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又名“雪飞天”,与“冰丝带”“雪如意”(河北张家口崇礼国家跳台滑雪中心)等冬奥场馆一样,突出中国元素,彰显了( )
A. 道路自信 B. 理论自信 C. 文化自信 D. 制度自信
7.(2022山西中考.)“川中水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材料描述的这种以水力作动力的灌溉工具是( )
A.楼车 B.翻车 C.筒车 D.秧马
8.(2022赤峰中考2.)开元时期的长安、扬州、广州等城市,云聚着从海陆丝绸之路来华的胡商蕃客,仅长安就有留居的“胡人”4000—5000家,许多外商在“西市”经营店铺,国子监接受了众多外国留学生。材料可以印证( )
A. 隋朝经济繁荣 B. 唐朝社会开放 C. 宋代经济重心南移 D. 明清对外交往
9.(2022长沙中考2.)在绘制“盛唐气象”主题历史手抄题时,某同学选择了下列素材,该同学侧重于展示盛唐( )
来自波斯的马球来自西域的胡旋舞由印度佛曲改编的《霓裳羽衣曲》
A. 发达的交通 B. 繁荣的经济 C. 清明的政治 D. 兼容并包的文化
10.(2022怀化中考5.)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中华文化中的瑰宝。唐朝在书法艺术方面建树颇丰。下列书法家中都属于唐代名家的一组是( )
A. 钟繇、胡昭 B. 颜真卿、柳公权 C. 王羲之、怀素 D. 赵孟頰、欧阳询
11.(2022怀化中考24.)流寓湖南的文学家及其描写湖南的作品在古代湖南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唐代有一位大诗人,在湖南度过了他一生中的最后两年。他居无定所,来往于今岳阳、长沙、衡阳、来阳之间,写诗近百首。他的诗风淳朴厚重,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他是( )
A. 王维 B. 李白 C. 杜甫 D. 白居易
12.(2022大庆中考7.) 唐朝时期,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北方和西比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为“天可汗”的是( )
A. 唐高祖 B. 唐太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
13.(2022广东中考6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名家辈出。其中,符合“盛唐浪漫精神的深化”“天与俱高的艺术境界”“天真狂放的艺术个性”三个特征的唐代诗人是( )
A. 骆宾王 B. 杜甫 C. 白居易 D. 李白
14.(2022安徽中考2 .) 隋唐时,四方传入的少数民族音乐有十四种之多,唐代士大夫多醉心胡乐,以至王建有诗云:“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这反映了()
A. 隋唐时期民族交融进一步发展 B. 少数民族音乐仅流行于洛阳
C. 胡乐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 D. 四方少数民族仰慕中原文化
15.(2022雅安中考6.) 唐代进士科的考试着重于文学写作,也要考帖经(儒家经典基础知识测验)。唐玄宗统治时期,允许考生以作诗代替考帖经。唐代的这种做法( )
A. 推动了经济繁荣 B. 有利于尚武风气的形成
C. 促进了民族交融 D. 有利于文学艺术的发展
16.(2021雅安市2.)图1为唐三彩骑驼乐舞俑,出土于陕西西安。图中四个人俑分坐两侧,其中两人为汉人乐俑,另两人为胡人乐俑。该文物可以用来说明唐朝( )
①手工业水平高 ②音乐舞蹈多姿多彩 ③民族交融发展 ④尚武风气盛行一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2021陕西省2.)他的人物画,人物形态各异,神形兼备,下图是他的作品《步辇图》。这位画家是( )
张择端 B.王羲之 C.阎立本 D.辛弃疾
18.(2021湖州12.)陆羽为避安史之乱隐居湖州,完成了世界茶文化史上第一步专业著作《茶经》。在完成《茶经》期间,他可能看到( )
①官吏在戏院里观看《窦娥冤》 ②书生在茶会中吟诵杜甫诗作
③名医在药房里翻阅《本草纲目》 ④农民在田间使用曲辕犁耕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9.(2021新疆1.)天山将新疆分为南北两部分。702年,唐朝设立的管辖天山以北广大地区的机构是( )
A. 西域都护府 B. 安西都护府 C. 北庭都护府 D. 伊犁将军府
20.(2021烟台市5.)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中存在一个“唐宋变革期”。在唐宋时期,古代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发生着全方位的变化,这种变化的转折点在唐朝。下列史实可用于实证该现点的是( )
A. 科举制正式确立 B. 曲辕犁的发明
C. 景德镇成为瓷都 D. 元曲空前发达
21.(2021黄冈、孝感、咸宁市2.)唐代社会涌现出一大批天下闻名女性人物、其中既有女皇帝武则天、女将军平阳公主,又有女官上官婉儿、女诗人薛涛、女道人鱼玄机等,这种现象( )
A. 反映了科举制度的进步 B. 体现了民族交融的成果
C. 得益于社会风气的开放 D. 确立了重文轻武的局面
22.(2021衡阳市3.)李白《秋浦歌》第十四首写道:少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赧nan:原指因害羞而脸红。这里是指炉火映红人脸)明月夜,歌曲动寒川。”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李白的诗歌豪迈奔放、激情飞扬 B. 该诗描绘了冶金矿场欢快劳动的生动场景
C. 该诗饱含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D. 李白诗歌成就辉煌,被称为“诗史”
23.(2021北京中考5.) 以下两组图片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
A. 政治制度完备 B. 农业技术进步
C. 海外贸易发达 D. 文学艺术繁荣
24.(2020兰州6.)网上恶搞“杜甫很忙”,这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亵读,是缺乏信仰,精神空虚的反映。而《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则是以诗词形式弘扬文化自信。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是( )
A. 汉朝 B. 唐朝 C. 宋朝 D. 元朝
25.(2020滨州5.)右图是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唐三彩骑驼乐舞俑。高大雄伟的骆驼,四肢强劲有力,驼首上扬,仰望长空。四个人俑中,两人为汉人乐俑,另两人为胡人乐俑,左侧前乐俑左手托琵琶,后乐俑双手作吹笛状,右侧前乐俑着圆领长衣,中间的胡人乐舞俑正伴随着乐曲翩翩起舞。这件乐舞俑折射出唐朝( )
A.边疆巩固 B.国力强盛 C.兼容并包 D.重文轻武
26.(2020广东9.)唐太宗时期增订完成“十部乐”,分别为燕乐、清商乐、西凉乐、扶南乐、高丽乐、龟兹乐、安国乐、疏勒乐、康国乐、高昌乐。这体现出唐代( )
A.皇帝安于享乐 B.奢靡之风盛行 C.文化兼容并包 D.尚武风气流行
27.(2020聊城5.)小明运用下面四幅图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主题应是( )
河姆渡人的骨耜 春秋时期的铁制农具 汉代牛耕图 唐代曲辕犁
A.耕作方式的进步 B.冶铁技术的提高 C.铁犁牛耕的出现 D.原始农业的兴起
28.(2019重庆A卷 3 .)唐代出现了筒车。它是用竹木制成立轮,轮的四周斜装若干小筒。筒车安置在水边,立轮随水流转动,小筒不断把水舀起,倒入田间。这说明筒车是( )
A. 农业耕作工具 B. 便捷的交通工具 C. 农业灌溉工具 D. 实用的生活用具
29.(2019福建5 .)图2、图3所示文物可以直接印证唐代( )
图2 唐舞马衔杯银壶 图3 唐三彩女俑
A.社会政治状况 B.科举选才标准 C.思想开放程度 D.手工制作水平
30.(2019新疆2 .)唐朝时期,民族之间的交融进一步发展。唐玄宗时,册封回纥首领为( )
A.“天可汗” B.怀仁可汗 C.云南王 D.渤海郡王
31.(2019威海3 .)在我国历史上把某一领域有着杰出贡献的人物称为“圣人”。下列人物与其称号对应正确的是( )
A.华佗——“医圣” B.顾恺之——“画圣”
C.颜真卿——“书圣” D.杜甫——“诗圣”
32.(2019广东4 .)据记载,文成公主入藏时,携带的嫁妆有释迦佛像,360卷经典,大量珍宝、金鞍玉辔、绸帛、种子,60种营造与工技著作,100 多种医方、4种医学论著等。丰富的嫁妆种类折射出唐朝( )
A.对边疆统治加强 B.民族交融成为主流 C.经济文化的繁荣 D.开元盛世成就辉煌
33.(2019杭州13 .)阅读书籍需要关注目录,从而把握内容的主旨。右图目录战线的内容主旨是( )
A.争霸与争鸣的春秋战国
B.秦汉大一统的封建国家
C.繁荣开放的大唐盛世
D.明清王朝的盛世余晖
34.(2019南通20 .)中国古代制瓷水平高超。陆羽在《茶经》中记载的“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瓷类雪。越瓷类冰”的现象出现在( )
A.商朝 B.西汉 C.隋朝 D.唐朝
35.(2018眉山5.)隋唐时期,绘画艺术高度发展,产生了对后世影响较大的画家,其中被称为“画圣”的是( )
A.徐渭 B.张择端 C.赵孟頫 D.吴道子
36.(2018重庆B卷2.)唐朝著名诗人王维对渝州有这样的描述:登高远眺,万家井邑出现,两江之中舟船济济,水国乡民舟中行商,二水流过,分外澄明。王维的描述直接反映了渝州( )
A.政治清明 B.经济繁荣 C.民族团结 D.文教昌盛
37.(2018重庆3.)快递小哥雷海为因在今年的“中国诗词大会”上夺冠而备受关注。在“冠军争夺赛”中,点评老师提示这首诗反映了晚唐某位诗人在川东渝州盼望着与妻子剪烛夜谈,倾诉自己在巴地秋雨时节的心境。雷海为回答正确,他给出的答案应是( )
A.《朝发白帝城》 B.《征夫》 C.《宿巫山》 D.《夜雨寄北》
38.(2018山西3.)诗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生活。唐诗《田家》中写道:“倚床看妇织,登垅课儿锄。”这反映出( )
A.农村商品经济的发达 B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C家庭手工业规模扩大 D. 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二.非选择题
1.(2022聊城中考31.)某同学在学习《盛唐气象》一课时,搜集到如下图片。读图,回答问题。
(1)以上四幅图片蕴含的历史信息,分别体现了“盛唐气象”的什么内容?
(2)“盛唐气象”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从中,你得到哪些重要启示?
2.(2021衢州市8.)繁盛的唐朝享誉世界,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而诗之盛者莫过于唐。……《全唐诗》收录的诗作有48000多首。唐诗内容既涉及政治、经济、宗教,又涉及亲情、友谊、怀古、山水、田园;作者中既有帝,王将相,也有贩夫走卒、外国人……
——摘编自仪平策《中国审美文化史》
(1)分别写出上图城A和工具的名称。
(2)根据材料二归纳唐朝诗歌繁盛的表现,这与当时哪一制度密切相关?
(3)依据上述材料中的相关史实,说明“繁盛的唐朝享誉世界”。
3.(2019湖北黄冈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7分)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自古以来,我国同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为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打下了坚实基础。
材料一 盛唐时期,政治清明,社会经济呈现一派高度繁荣景象,与少数民族和外国交流频繁,开放的社会风气,多彩的文学和艺术,这些都使得唐代的社会生活和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呈现出多元开放的时代特征,充满着蓬勃向上的活力。
材料二 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使得当时的中外交流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唐文化可谓博大精深、兼收并蓄、泽被东西,中国同亚非欧频繁往来,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域外民族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音乐舞蹈相继传入中原地区,并日益流行,出现了“胡风盛行”的景象。玄奘西行带回大量佛经,他撰写的《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天竺等地区的宝贵资料;鉴真东渡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以上材料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和《中国古代史(全一册)》
(1)根据材料一、二,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概括盛唐气象的重要表现(2分)和唐文化的特点。(2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举出一个典型事例,说明盛唐时期中华文明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1分)
(3)唐文化影响深远。在我们今天的文化生活中有哪些唐文化的痕迹?(2分)
4.(2018贺州15.)阅读下列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6分
材料 在唐朝前期的一百年中,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呈现繁荣景象。唐朝时期,汉族和一些北方少数民族杂居、通婚,西北、西南等地区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唐王朝保持着友而密切的联系,民族之间的交融进一步发展、当时的社会会风气比较开放,一些妇女受过诗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骑马、打球、拔河等活动。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全时代,书法,绘画、音乐、歌舞、石窑和雕刻等方面的艺术创作成就斐然。唐朝对外交往比校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住来,都城长安是一座国性的大都市,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摘编自《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盛气象的表现。(4分)
(2)简析盛唐气象出现的原因。(2分)
5.(2021福建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6分)
材料 唐代进士科的考试着重于文学写作,也要考帖经(注:儒家经典基础知识测验)。唐玄宗统治时期,采取“作诗赎帖”的通融办法,允许考生不考帖经,而以作诗代替。这样一来,更加提高了诗词在科考中的地位。唐诗在中国诗歌发展道路上达到了空前的成熟和繁荣。
——摘编自阴法鲁《中国古代文化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唐玄宗统治前期出现鼎盛局面的名称。(2分)
(2)小历认为,唐代科举考试"作诗赎帖”的做法,推动了唐诗的成熟和繁荣。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 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4分
◎汉藏一家亲的历史画卷
阎立本《步辇图》
◎丝绸之路上的胡人胡乐
三彩骆驼载乐俑
◎雕版印刷的杰作
《金刚经》经卷
◎击球少女的英姿
打马球铜镜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