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与乐业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敬业与乐业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9-22 18:5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本单元的课文分为
演讲和书信
两种文体。
《 》和《 》是演讲辞。
《敬业与乐业》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 》和《 》是书信。
《傅雷家书两则》、
《致女儿的信》
单元整体感知:
本单元的主题是“思想风采”。四位先哲把我们引向广阔、深邃的人文世界和缤纷的语言王国。
这里有文化巨人
对人生与事业关系的宣讲
有文坛泰斗
对另一位大师伏尔泰的礼赞
有著名学者
和音乐家儿子傅聪的人生与艺术交流
有著名的教育家
对女儿的爱情启蒙
梁启超
雨果
傅雷
苏霍姆林斯基
字词学习
zhēng wù xiè dú lè
征引 旁骛 亵渎 敬业乐群
断章取义 不二法门 言行相顾
guō chán xíng
强聒不舍 禅师 百行业为先
gōu lóu tiáo pián
佝偻丈人 承蜩 骈进
   亵渎:
   骈进:
断章取义: 
安居乐业: 
心无旁骛:
强聒不舍:
  不顾全篇内容,只是根据自己需要孤立地取其中一段或一句话。
使人民安定生活,快乐劳作。
心中没有正业以外的任何追求。
硬要啰唆个不停。聒,喧扰。
轻慢,不尊重。
并进,一起前进。
1、给加点的字注音:
旁骛( ) 解剖( ) 亵渎( )( )
强聒( ) 骈( )进 佝偻( )( )
教诲( ) 禅( )师 容赦( )承蜩( )
2、根据句意说出相应的词语:
A: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 )
B: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 )
C: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 )
D:道理极容易明白 ( )
E: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 )
F:语言和行为相照应 ( )

pōu
xiè dú
guō
pián
gōu lóu
huì
chán
shè
tiáo
敬业乐群
断章取义
不二法门
理至易明
强聒不舍
言行相顾
官员
演员
医 生
教师
军人
律师
修鞋匠
清洁工
你会选择?
敬业 与 乐业
议论文(演讲稿)
梁启超
梁启超简介: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是中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政治活动家、教育家、学术大师。是位爱国主义者、世界名人。他名成于政治,功成于教育与学术,而学术则成于饮冰室书斋内。 梁启超自幼受过良好教育,比较系统地学习了中国古代典籍。勤奋好学加之天资聪颖使他十二岁考中秀才,十七岁考中举人,享有“神童”美誉。
背景
《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几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已经过去几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
上海中华职业学校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以试验、总结、推广职业教育而著称的一所中等专业学校。该校1918年5月由黄炎培发起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创办,校址在上海陆家浜。以黄炎培提出的“敬业乐群”为校训,提倡“手脑并用”“双手万能”,着重理论联系实际,重视生产劳动实习和职业道德。
文体知识:
演讲, 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 观点,阐述某一事理的活动。(属于议论文)
演讲的主要特点:
①面对一定数量的听众,公开发表自己的观点;
②话题集中,中心突出,结构完整;
③语言简洁明快,充满感情,富有鼓动性。
主要手段——有声语言(讲)、态势语言(演)
议论文常识
1、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2、议论文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3、论点: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提出的见解、主张和表示的态度。
4、论据:道理论据、事实论据。
5、论证方法: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1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2论据:
①事实论据:史实、典型事例、统计数字等
②道理论据:论述、格言、谚语、科学原理、概念公式、概念定律、公式等
学找论点
1、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提出的见解、主张和表示的态度。中心论点是作者最主要的思想观点,是全部分论点的高度概括和集中。
2、出现形式:意思明确的表判断的陈述句。
3、如何找论点:⑴重视题目:有的议论文题目本身就是论题或论点;⑵找中心句:作者在开头或结尾对所论问题表明态度的语句;⑶提炼归纳。
1.把不理解的字词,难懂的语句做上记号; 2.试把每一段的段意归纳出来并找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说说作者分别运用了哪些论据证明论点的?
3.课文中多处引用《论语》《礼记》《老子》《庄子》等古代典籍的论述。逐一抄录这些论述,认真想一想它们的意思。
整体感知
一、快速浏览课文,按照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引论—本论—结论,把课文划分成三部分,并把第二部分分为三层。概括段意、层意。
一:开篇点题:揭示中心“敬业乐业”。 (1)
二: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性。(2-8)
三:总结全文:用“责任心”和“趣味”勉励人敬业乐业(9) 。
论述“有业”的重要性。(2-5)
论述“敬业”的重要性。(6、7 )
论述“乐业”的重要性。( 8)
敬业: (6、7自然段)
什么是敬——为什么敬——如何做到敬
乐业(8自然段)列举反面现象,批驳;为什么要乐业:分四点说明;名言总结
递进关系
第二部分论证结构:
有业:(2—3、4、5)
揭示中心——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1)
论述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2-8)
总结全篇,勉励人敬业乐业。(9)
分论点一:有业的必要(2-5)
分论点二:敬业的重要(6-7)
分论点三:乐业的重要(8)



学拟提纲
【引论】
【本论】
【结论】
筛选信息
什么是“业”?什么是“敬业”?什么是“乐业”?
“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的。”所以,“业”并不局限于正式谋生的职业,也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只限于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学生的学习。
共同探究
朗读2-5段:作者是怎样分析“有业之必要”的?运用了哪些论据?
分论点一——有业是必要的。
无业的害处(孔子名言,道理论据,反面)
有业的重要(百丈禅师,事实论据,正面)
“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
【结论】
【本论】
【引论】
自主探究
用学习2-5段的方法,自学6-7段:
1、找出表明论述层次的语句,为文段划分层次,拟写提纲。
2、作者分析“敬业的重要”运用了哪些论据?各起什么作用?
3、说出主要的论证方法。
自主探究
自学6-7段:找出表明论述层次的语句,为文段划分层次,拟写提纲。
分论点二——敬业是重要的。
什么是“敬业”(是什么)
为何要“敬业”(为什么)
怎么样“敬业”(怎么样)
“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结论】
【本论】
【引论】
自主探究
自学6-7段:作者分析“敬业的重要”运用了哪些论据?各起什么作用?
道理论据:
1、朱子:“主一无适便是敬。”
作用:阐述什么叫“敬”。
2、曾文正公:“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
作用:阐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
3、庄子、孔子的话。
作用:阐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
自主探究
自学6-7段:作者分析“敬业的重要”运用了哪些论据?各起什么作用?
事实论据:
1、举“当大总统”与“拉黄包车”两件事。
作用:阐述“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2、举“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与“木匠和政治家,挑粪和军人”两组职业的比较。
作用:阐述无论做什么都要“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即“敬业”)。
自主探究
自学6-7段:说出主要的论证方法。
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自主探究
自学第8段:
1、为文段划分层次,拟写提纲。
2、作者通过什么来论述“乐业”的重要?【论据】
3、作者是如何论述“乐业”的道理的?【论证方法】
自主探究
分论点三——乐业是重要的。
不“乐业”之苦(两类苦人,事实论据)
什么是“乐业”
为何要“乐业”
“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孔子名言,道理论据)
【结论】
【本论】
【引论】
自主探究
文章的结论部分提到的“合理生活”应如何理解?
一是要有业,不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二是要对于所做的事情,要生出敬意,从而全神贯注,心无旁鹜,忠实地把它做好。
三是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乐以忘忧”。
学会讲理
为“有业之必要”列举几条理由:
1、可以谋生,不需要依赖他人、受人牵制。
2、使身心有所安顿,不至于烦闷无聊。
3、使生活起居有规律,有利于健康养生。
4、从业中的挫折是对意志、能力的锻炼;
5、事业上的小成功会给人成就感和自信心;
6、有创造性的成就,是对生命价值的肯定。
学会举例
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提供几条例子:
1、居里夫妇在成吨的工业废渣中提炼“镭”,几年如一日,非常艰辛与枯燥,但他们怀着找到“镭”的梦想,从没有认为这项工作是无聊的,从没有抱怨叫苦而想放弃。
2、教师/医生/记者……
3、学生……
片段练笔
⑴我看休闲;⑵我看跳槽;⑶小议责任心。
摆出观点(是什么)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为什么)

得出结论(怎么样)
片段示例
好的跳槽能产生皆大欢喜的结果。
  当初楚汉争霸,手无抓鸡之力的韩信最初是投在勇力闻名的项羽帐下,在一个定位于“蛮力争霸”的团队中,靠脑袋吃饭的韩信当然只有靠边的份,甚至即使是靠边站,也会拖伙伴的后腿。直到韩信碰上了萧何,“跳槽”到刘邦那里,才算是找到了知心人。
这次历史上著名的“跳槽”事件终于有了多方面的满意结果:首先项羽一伙少了个碍手碍脚的人,刘邦一边多了一个军师。至于韩信自己,也一定体会到“如鱼得水”的美好感觉。
片段示例
有一颗不安分的心,总想“远走高飞”,这是为数不少的初涉社会的人对不理想岗位的突出反应。
我有一师兄,刚上大四就开始在人才市场上“遨游”了。毕业后应聘过IT行业技术员,在保险公司当过职员,没多久又被中外合资企业吸引去了。他每到一个工作岗位,心里总想应该有一个比现在更好的职位,所以没有哪个单位能拴住他,一般只干两三个月,一年多下来,工作岗位换了好几个。
当然,不能说他找不到理想岗位,但这种“转法”,至少表明不成熟和不周全。
总结提高
1、作为学生,学习便是你们的职业,反思一下自己在学业中的种种态度和现象,结合作者的观点,谈谈自己所受到的启发。
2、背诵比拼:背诵课文中你喜欢的道理论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