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4张PPT)
培养审美的眼睛
第一课
张萱(唐)《捣练图》
米勒(法国)《拾穗》
提问:《捣练图》和《拾穗者》两幅作品有什么区别?
(提示:画种、服装、国家、贫富)
《捣练图卷》(图)
《捣练图卷》唐 37厘米×147厘米,美国波士顿博物馆藏)
张萱(宋摹本)、绢本设色
此图描绘宫中妇女加工白练中的捣练
唐玄宗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张萱入禁做宫廷画师。他特别擅长画女性和婴儿,所作人物雍容华贵,形成“丰颊肥体”的人物造型,成为唐代名重一时的人物画大师,在美术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捣练图》描绘的是宫中妇女“捣练”的情景。“练”又称“缣”,是一种古代的丝织品,织成时质地较硬,须煮熟后加漂粉用杵轻捣使之柔软,并经熨平后才能使用。画面形成一个完整的捣练过程,具有连环画的性质。这里既让我们看到了唐代人的衣饰、生活等,其人物造型和工细劲健的线条、富丽华贵的用色也明确传达出唐代人的审美观和审美趣味。
拾穂(油画,1857年)米勒(法国)
从35岁起就定居巴比松,一生没有离开过那里。他在那里生活、劳动、创作,画出了他一生最重要的作品。他的作品反映了巴比松农民的生活和那里的自然世界。米勒作品把人性中质朴、善良、高贵、永恒的一面呈现出来,从而感染了全世界的人。
《拾穗》中,农民的贫穷与地主的丰收形成鲜明的对比,但这种对比不是利用脸部的表情而是略去细节的人物动作与环境,他使人物具有了雕塑的力量,从而歌颂了劳动者质朴、勤劳的美德。正如他自己所表达的一样,他真实地生活、真实地创作 。
美术作品-----艺术形态、作品形式-----差异
对比两幅作品《捣练图》《拾穗》
社会背景
画家-----考察-----表现意图
作品-----价值判断
宫廷妇女
优雅平和
贫穷妇女
辛苦劳做
两种不同的美:
一种是自然景观
一种是人文景观
天安门广场
黄山日出
(摄影)
天安门-------认知、回忆和想象
象征--------历史--------审美符号
蕴涵-------美术鉴赏的基本特征
提问:看到天安门我们联想到什么?
(提示:造型的、历史的、情感的)
培养审美的眼睛有两个途径:
一是欣赏大自然;
二是欣赏第二自然——由人创造的艺术品。
我们许多同学可能都喜欢旅游,希望到北京去看看雄伟庄严的天安门,到黄山去观赏烟波浩淼的云海和壮观美丽的日出。
但这是两种不同的美——一种是自然景观,一种是人文景观。
“鉴”就是甄别、归类、分析、判断。
“赏”即就是欣赏,通过鉴别获得感受、体验、联想。
美术鉴赏:用自己的视觉感受、视觉经验和相关对美术作品进行归类、分析、判断、体验、联想和评价,从而获得审美享受,它是一个综合的审美活动。
美术鉴赏的理解
美术是社会存在的产物,它担负着社会功能的角色。这种社会功能体现在三个方面——
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
为什么要学习美术鉴赏?
认识功能
就是我们通过美术作品认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社会制度的人们的生活、历史、风俗、行为、器物、观念等,甚至认识包括我们自己在内的整个世界,这种认识即可以通过由美术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内容,也可以通过美术作品的形式本身来实现。
《文姬归汉图》绢本 金 王瑀 吉林省博物院藏
《洪荒风雪》纸本 黄胄 中国美术馆藏
1887年 凡·高 自画像
1888年自画像
1889年自画像
伦勃朗 1640年 自画像
刘少奇主席在林区(油画,1964年)王德威
所谓教育功能,主要是指美术作品的题材所表现出来的内容和主题对观众形成的思想和道德上的感染与影响,以培养人们在对待自然、社会、人生、他人以及自我判断上的积极的观念与热情,具体而言就是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热爱生命、锐意进取。
所谓审美功能,就是培养人们对美的事物、美的形式的辨别力、敏感性和感受力。
布道后的幻觉
高更作,1888年,油画,73×92厘米,爱丁堡,苏格兰国立画廊藏。
美术家是如何运用艺术语言的
?
草图 (第一稿)
《血衣》画稿 王式廓
人物素材
草图 (第二稿)
素描稿
《血衣》以一位农村妇女手持的血衣作为揭示性主题和画面情节的中心,用一系列饱受封建剥削和摧残的农民形象体现了斗争激情,显示了民主革命所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和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时代已经到来。
《韩熙载夜宴图》是中国画史上的名作,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它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韩熙载为避免南唐后主李煜的猜疑,以声色为韬晦之所,每每夜宴宏开,与宾客纵情嬉游。此图绘写的就是一次韩府夜宴的全过程。这幅长卷线条准确流畅,工细灵动,充满表现力。设色工丽雅致,且富于层次感,神韵独出。
《韩熙载夜宴图》(中国画,局部)
顾闳中(五代)
全卷分为五段,每一段以一扇屏风为自然隔界。
“听琵琶演奏”;“集体观舞”;“间息”;“独自赏乐”;“依依惜别”
《韩熙载夜宴图》(中国画,局部)
顾闳中(五代)
具象艺术代表作品------ 《韩熙载夜宴图》
人物、环境、道具-----真实、具体-----客观世界-----很像
簪花仕女图 周坊(唐)
荷拉斯兄弟宣誓
1784 油画 达维特 法国
清明上河图 (局部) 张择端 (北宋)
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
首段,汴京郊野的春光:
中段,繁忙的汴河码头:
后段,热闹的市区街道:
具象艺术
1、《韩熙载夜宴图》《簪花仕女图》《清明上河图》-----线条和随类敷彩的表现方法。
2、《荷拉斯兄弟宣誓》-------光线、明暗、色彩,强化空间深度的真实。
虾
中国画
1946年
齐白石
泼墨仙人图
梁凯 宋
意象艺术
《虾》《泼墨仙人图》属于意象艺术。
艺术家-----主观的精神世界------感受、情感、观念和审美理想-------采用变形、夸张、重组等手段。
红、黄、蓝
的构成
蒙德里安作
1930年
布上油画
45厘米x45厘米
苏黎世私人收藏
牛顿色盘 库普卡作 (捷克)1912年
油画 100厘米X73.7厘米 费城美术馆藏
对于库普卡来说,这种圆转的图形是其内在深层体验与情感的传达,是某种生命力量的显示。在这幅画上,我们感到所有个别的对象都已经被画家清除干净。画面唤起我们对于某一种普遍意义的联想,画中的一切都是抽象的。 这些圆形的鲜艳色块,相互组合与重迭,在画面形成令人目眩的光色效果。
抽象艺术
《红、黄、蓝构成》------用线的分割成块面,形成面与面之间的构成关系。
《牛顿色盘》------色彩和有变化的线条-----流动和变化的感觉
红、黄、蓝构成
牛顿色盘
《韩熙载夜宴图》
令人感到真实、具体,和我们在现实中看到的客观世界很像。
《泼墨仙人》
就大为不同,看上去似乎是一个人,但又紧是迅疾、简洁的几大笔;
红、黄、蓝构成
却连显示的一点影子也没有了,只剩下几块颜色了。
比较以上几幅画的特点:
·具象艺术
目的在于真实的再现现实。
·意象艺术
不以纯客观再现为目的,而是重在表达艺术家主n观的精神世界,其中包括艺术家的感受、情感、观念和审美理想等
·抽象艺术
抽象艺术完全排除了现实形象的可辨性,而纯粹诉诸美术语言和手段本身,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精神的纯粹和人类精神表达与沟通的自由。
小练习
你能分辨出以下的作品是哪种语言类型的美术作品吗
?
太白行吟图 梁楷 (南宋)
意象
走下楼梯的裸女
杜尚(法国)
意象
最后的晚餐 达芬奇 ( 意大利)
具象
照片 漓江
中国画 漓江 彦涵(中国)
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是美术形象的本质属性。
意象
百老汇爵士乐 蒙德里安
抽象
枫丹白露森林的黄昏
(油画 1850年)卢梭(法国)
具象
呐喊 蒙克 (挪威)
意象
达芬奇 蒙娜丽莎的微笑
列奥纳多·达·芬奇,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也是整个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学
识渊博,多才多艺的画家、寓言家、雕塑家、发明家、哲
学家、音乐家、医学家、生物学家、地理学家、建筑工程
师和军事工程师。他是一位天才。
具象
春山瑞松图轴(中国画,局部)米芾(宋)
意象
《春》 波提切利
具象
《睡莲》
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t,1840年11月14日-1926年12月5日),法国画家,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之一。莫奈是法国最重要的画家之一,印象派的理论和实践大部份都有他的推广。莫奈擅长光与影的实验与表现技法。
意象
小考佩尔圣母
局部1505年
拉斐尔(意大利)
具象
梵高 向日葵
意象
充满活力的至上主义 马列维奇(苏)
这是苏联的一个画家马列维奇的作品《充满活力的至上主义》。在苏联,我们通常把这个时候发生的艺术活动风格叫做俄罗斯构成主义,或者叫苏联构成主义。
抽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