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 五年级上册 音乐 第4课 外婆的澎湖湾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 五年级上册 音乐 第4课 外婆的澎湖湾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2-08-25 16:24: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 科 音乐 年级 五年级 授课教师
学习领域 (课型) 演唱 课题 外婆的澎湖湾 授课日期
本 课 知识点 切分节 奏 教具 学具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 第 1 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能用抒情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外婆的澎湖湾》,感悟歌曲对“家”的依恋,对童年美好生活的留恋与赞美。
过程与方法 为歌曲选择打击乐器并编创伴奏,丰富歌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传承校园民谣,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将一些现代的音 乐元素融进歌曲,体验组合唱、声势、说唱、架子鼓等表现形式带来的音乐快感。
重点 用听唱法、模唱法学唱歌曲,唱准切分节奏和休止符。
难点 用打击乐器准确地为歌曲伴奏,小组间伴奏配合默契。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一)听音乐《外婆的澎湖湾》进教室。 教师:这首歌在给我们讲述一个家的故事。 (出示歌曲名称《外婆的澎湖湾》) (二)发声练习。 教师:来到海边,海浪一浪高过一浪, 让我们也随海浪的声音起伏(体验模仿海 浪-浪高过一浪的声音), 用“啦”哼唱。 学生边唱边随音高手势。 创设情境,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情境相结合的练声 部分,让学生可以更好地用科学的方法学习演唱歌曲,并融入后面的歌曲学习中。
新授 一、聆听感受 (一)初听感受,并思考歌曲是几拍子、歌曲的情绪怎样 (二)再听感受。 教师:你知道歌曲的原唱是谁吗 ( 台湾地区歌手:潘安邦)下面我们听听他的演唱。 教师:说说歌曲讲还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教师:这是一首校园民谣,朗朗上口,歌曲表达了作曲者对澎湖湾的赞关之情,同时也勾起了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怀想。(小结) (三)跟录音范唱模唱。 教师:我相信现在大家都已经跃跃欲试,想来亲自演唱下这首歌曲了是吧 现在请大家把书翻到第26页,让我们跟着潘安邦一起轻轻哼吧! 师生一起边听边划拍 学生聆听音乐,跟音乐哼唱旋律 引导学生会听音乐,能听出歌曲的节拍和情绪:让学生充分感受歌曲的旋律和风 格,熟悉歌曲;培养学生节奏感。
二、学习歌曲 (一)整体感知 划分乐段;教师范唱歌曲,学生拍节奏。 请大家注意歌唱的姿态。 通过刚才的演唱,你能为歌曲划分下乐段吗 为什么这样划分 学生:第一乐段从低音区进入曲调平稳、是在讲述故事; 第二乐段旋律变得舒展而富于变化,是在抒发感情。 (二)歌词朗诵,感受歌曲情绪。从节委型朗诵到情感式的朗诵、都要求同学们字正腔圆。(有表演性的,微笑的) (三)解决难点——切分节奏和休止符。 教师:请把自己认为比较难的地方找出来。 1.用对比的方法感受切分节奏和非切分节秦的不同 身体坐直,口腔打开,面带微笑。学生用“啦”模唱旋律。 想象那美丽的画面,用轻松自然的声音来演唱。 学生找出难点并多次练习。 科学简洁自主地学习歌曲,锻炼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听唱能力以及创造能力。
2. 休止符的演唱。 教师:歌词“阳光”“沙滩” 处各体止了一拍,怎样才能把它体止得更合理、更有趣一些呢 学生:拍手或“恰恰”或回声伴唱。(发现并体验) (四)完整地演唱歌曲。 (五)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四、分组合作演唱。 (一)欣赏青燕子组合演唱的 《外婆的油潮湾》,并思考和我们的演唱有何不同。(有独唱、有合唱、有伴唱..... (二)全班分组合作演唱。 教师:他们在分组合作演唱中,配合默契、声音和谐统一,.同学们、让我们也来体验感悟一下吧!(全班分成4组——阳光组、沙滩组、椰树组、海浪组。) 教师:在演唱时要注意什么 可以怎么设计演唱 (三)师指挥演唱。 教师钢琴伴奏,学生注意歌唱的状态:张大嘴巴,声音音量适中,自然地发音,并且带着轻松、清新的感觉来演唱、 教师出示不同的谱例,学生用肢体语言体验——拍手或弹指。 学生:用情,用心,还要注意和其他组的配合。(阳光组唱第一句、沙滩组唱第二句,椰树组唱第三句,海浪组嘴第四句。最后在乐曲反复的地方,全班同学一起唱。
教师:大家的合作表演合作默契、 生动投人,但是还可以再丰富一些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议 教师:打击乐器可以为沙槌, 碰铃、小鼓、 双响筒、架子鼓...但一定要了解乐器并结合歌曲的风格来做运用,如: 沙槌声音和海水的声音,碰铃和风铃的声音…… (教师用铃鼓即兴为歌曲伴奏,学生聆听,模仿) 教师:有没有更好的伴奏方法。 (四)全体学生与老师一起拍手 为歌曲伴奏井演明歌曲。出示伴奏类型: (五)四个组配合,再次整体感知演唱歌曲。每个组单独演唱时全体起立,加入吉他演奏的动作,感受校园歌谣的味道,同时请几个同学上台用打击乐器,在乐曲反复的部分伴奏,台下同学在这一部分以拍手的方式参与。 (六)自由组合,完整地设计表演。 教师:同学们,你们已经初品了校园歌谣的味道,下面就请你们自由组合,加入创新元素和现代音乐元素(多媒体展示:情景、声势、说唱、伴唱、打击乐器.... 完成《外婆的澎湖湾》的演唱。(学生设计并展示。) (七)听《外婆的澎湖湾》走出教室。 教师:让我们在这动人的歌声中结束这堂课吧! 加入休止符处的拍手或“恰恰”或回声伴唱,加入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加人情景表演,加人说唱.... (学生讨论) (教师随节奏和学生挥手告别。) 把这四个组分别以歌曲特点命名为“阳光组”“海浪组” “沙雄组” 和“椰树组”,学生能明确为歌曲做简单清晰的伴奏,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仔细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锻炼学生的听辨能力及反应能力、伴奏能力。 歌曲的“创造表现”这一部分,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意识,使课堂完整而充实,内容丰富而不浮躁。正所谓有感情的歌唱是核心,音乐元素及现代风格的表现是灵魂。
板书 设计 外婆的澎湖湾 1=G 4/4 中速 叶佳修 词曲
课后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