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开学第一次检测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开学第一次检测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5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8-25 19:36: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台县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开学第一次检测
化 学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Li7 B 11 N14 O16 Cl 35.5 Na 23 S 32 Cu 64
一、单选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7个小题,1~9每小题2分,10~17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2年北京冬奥会处处尽显绿色、环保、高科技理念。下列应用中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CO2跨临界直接制冰技术,使液态水变为固态冰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B.国家速滑馆的碲化镉光伏发电玻璃,可实现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C.火炬“飞扬”采用氢燃料,火焰呈明亮的黄色,这是氢气燃烧火焰的颜色
D.颁奖礼服内胆里添加的导热系数高的柔性石墨烯发热材料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用氢氧化钙溶液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
B.配制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定容时仰视读数,使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小
C.可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的方法从含有少量KNO3的NaCl溶液中获取NaCl晶体
D.将25.0 g CuSO4·5H2O溶于100 mL蒸馏水中,配制100 mL 1.0 mol/L CuSO4溶液
3.满足下列前提条件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Mg(HCO3)2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
B.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HI溶液:
C.向溶液中滴加溶液至混合溶液恰好为中性:
D.向溶液中通入适量的氯气至溶液中有一半的被氧化成:
4.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NH4F晶体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3NA
B.常温下,将7.1gCl2通入水中,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A
C.12.0g熔融的NaHSO4中含有的阳离子数目为0.2NA
D.和(均为标准状况)在光照下充分反应后的分子数为
5.下列陈述I与陈述II均正确, 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陈述I 陈述II
A SO2具有氧化性 在葡萄酒酿制过程中添加适量SO2
B 人体需要补充铁单质 酱油中加入铁强化剂
C NaHCO3受热易分解生成CO2气体 用纯碱焙制糕点
D S2-能与Cu2+、Hg2+生成难溶的硫化物沉淀 用Na2S处理 含Cu2+、Hg2+的工业废水
6.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B C D
装置
目的 快速制备少量NH3 除去Na2CO3固体中的NaHCO3 制取并收集一定量Cl2 将乙醇氧化为乙醛
7.柳树皮中的水杨酸可与乙酸酐发生下列反应生成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水杨酸和乙酰水杨酸均有两种含氧官能团
B.1mol水杨酸能与Na2CO3反应产生1molCO2
C.乙酰水杨酸的分子式为C9H8O4 D.该反应的类型为取代反应
8.NH4ClO4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发生反应为2NH4ClO4N2↑+Cl2↑+2O2↑+4H2O。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8g N2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目为2 NA
B.1 mol NH4ClO4分解产生的气体有44.8 L
C.产生6.4 g 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1.4 NA
D.1 L1 mol· L-1 NH4ClO4溶液中和数目均为NA
9.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操作现象都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证明:H2SO3的酸性大于H2S 向Na2S溶液中缓缓通入过量SO2,观察到大量臭鸡蛋气味气体逸出
B 证明:Fe比Cu活泼 Cu片插入稀硫酸无气泡,Fe片和Cu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产生气泡
C 证明:K2Cr2O7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Cr2O72-+H2O2CrO42-+2H+ 将K2Cr2O7固体溶于水后,加入浓盐酸,观察到溶液橙色加深
D 证明:硫酸能否将Fe2+氧化为Fe3+ 将Fe(NO3)2样品溶于稀硫酸,滴加KSCN溶液,观察到溶液变红
10.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只有一种金属元素,X原子的K层与M层电子数相等;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X原子与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W、Z处于不同主族且单质通常为气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X> Y> Z B.氢化物的稳定性:W> Y> Z
C.X与Y的固体单质均能导电 D.W与Y形成的化合物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
11.下列各组离子在给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氨水中:
B.在氯化钠溶液中:
C.在醋酸溶液中:
D.在硝酸银溶液中:
12.内酯Y可由X通过电解合成,并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Z,转化路线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Z分子中一定共面的原子数可以是14 B.Y→Z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
C.X、Y、Z中只有Y不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D.X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9种
13.天然气中含有毒气体H2S,用如图所示流程可实现天燃气在氧化亚铁硫杆菌(T·F)作用下催化脱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过程①的pH降低,过程②的pH升高
B.该脱硫过程不可以在中性环境中进行
C.该脱硫过程不需要补充FeSO4溶液
D.该脱硫过程的总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14.某强氧化剂XO(OH)2+能被Na2SO3还原。如果还原2.4×10-3 mol XO(OH)2+,需用30 mL 0.2 mol·L-1的Na2SO3溶液,那么X元素被还原后的价态是(  )
A.+2 B.+1 C.0 D.-1
15.工业上以粗盐(含、、等杂质)为主要原料,采用“侯氏制碱法”生产纯碱和化肥,实验室模拟工艺流程如图甲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粗盐溶液除杂可依次加入过量NaOH、、溶液,过滤后再加入盐酸调pH
B.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的气体为
C.图甲中析出晶体的总反应可表达为:
D.图乙所示装置可以比较和晶体的热稳定性
16.以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高锰酸钾晶体的实验流程如下: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灼烧”时,可在铁坩埚中进行 B.“浸取”时,可用无水乙醇代替水
C.“转化”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D.“浓缩结晶”后的母液中只有和两种溶质
17.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碳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我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水系可逆Zn—CO2电池,电池工作时,复合膜(由a、b膜复合而成)层间的H2O解离成H+和OH- ,在外加电场中可透过相应的离子膜定向移动。当闭合K1时,Zn—CO2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闭合K1时,H+通过a膜向Pd电极方向移动
B.闭合K1时,Zn表面的电极反应式为Zn+4OH--2e- = Zn(OH)
C.闭合K2时,Zn电极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
D.闭合K2时,在Pd电极上有CO2生成
二、非选择题:共58分。第15~17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
18.FeCl3(易升华)是常见的化学试剂。某学习小组开展了与FeCl3相关的系列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Ⅰ.铁粉制备FeCl3(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 ;装置中F的作用: 。
(2)硬质玻璃管直接接入收集器的优点是 。
Ⅱ.探究FeCl3溶液与Cu的反应
(3)配制FeCl3溶液时加入少量盐酸的原因是_______。
(4)向FeCl3溶液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颜色变红,再加入过量Cu粉,发现溶液的红色褪去。用离子方程式解释红色褪去的原因:_______。
(5)已知(4)中除了红色褪去,还产生了白色沉淀。小组成员查阅得知CuCl和CuSCN均为白色沉淀。为探究白色沉淀的主要成分,小组成员完成了以下实验:向4 mL 0.1mol/L FeCl3溶液中加入过量Cu粉,静置,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3滴KSCN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由此现象可知此白色沉淀为 (填化学式)。
小组成员进一步查阅资料发现, Cu2+与SCN-可发生如下两种反应。
反应i: Cu2+ + 4SCN- =[ Cu(SCN)4]2 -(淡黄色)
反应ii: 2Cu2+ + 4SCN- = 2CuSCN↓+ (SCN)2
设计实验如下:
操作 现象
在盛有2 mL 0.1mol·L-1 CuSO4溶液的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 溶液很快由蓝色变为绿色,未观察到白色沉淀; 2h后溶液为绿色,未观察到白色沉淀;24h后,溶液绿色变浅,试管底部有白色沉淀
由此现象可知,反应速率较快的为_______(填“反应i”或“反应ii”)。 小组成员得出结论,反应ii不是CuSCN产生的主要原因。
(6)根据上述分析可知,Cu2+、 Fe2+和SCN-可直接发生反应,生成CuSCN和Fe3+,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19.钴是一种重要战略物质,由钴催化剂废料(含Co2O3、Fe2O3、CuO等杂质)制备CoCO3和高效净水剂黄钠铁矾[NaFe3(SO4)2(OH)6]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i)氧化性:Co3+>>Fe3+。
(ii)CoCO3、Co(OH)2、黄钠铁矾[NaFe3(SO4)2 (OH)6]均难溶于水。
(1)写出两条提高还原含钴废催化剂时浸取率的措施 。
(2)“还原浸出”中,Co2O3被Na2SO3还原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氧化”中,被氧化的离子有 。
(4)右图表示几种含铁物质稳定存在时与溶液和温度的关系,其中阴影部分表示黄钠铁矾。若工艺在100℃左右进行,为使铁转化为黄钠铁矾,应控制溶液的pH范围为 。
(5)若选用MnS“除铜”,计算常温下“除铜”反应的平衡常数
K= [已知常温下,Ksp(MnS)=2.6 ×10-13,Kp (CuS)=1.3×10-36]。
(6)“沉钴”时,加入小苏打发生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不宜用 Na2CO3代替NaHCO3的原因是 。
20.2021 年作为“十四五”开局之年,调整能源结构,应对碳排放已列入政府工作重点。缓解温室效应,合理利用CO2的碳科技也是当前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已知:
I. CO2(g)+H2(g) CO(g)+H2O(g) ΔH=+41.7kJ/mol
II. CO(g)+2H2(g) CH3OH (g) ΔH=-92.3kJ/mol
回答下列问题:
(1)二氧化碳与氢气生成甲醇(CH3OH)蒸气和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一定条件下,向5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CO2(g)和4mol H2(g)发生上述I、II反应,实验测得反应平衡时CH3OH(g)、H2O(g)的物质的量与温度的关系如图1所示。
①图中表示CH3OH(g)的物质的量与温度关系的曲线为___________ (填“M”或“N”), T0°C时, 若反应在2min时恰好达到平衡状态,则反应的平均速率v(CO2)=________mol/(L·min);
②在T0°C温度下,反应II的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c=_______,恒温恒容条件下,能判断该反应(反应II)达到平衡的标志为 (填序号)
a. v(CO)=2v(H2) b.反应体系的总压强保持恒定不变
c.气体密度保持恒定不变 d. CH3OH的质量分数不变
(3)2020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排在第四位的就是借助光将二氧化碳催化转化为甲醇(CH3OH),这是迄今最接近人造光合作用的方法。某光电催化反应装置如图所示,A电极是Pt/CNT,B电极是TiO2。通过光解水,可由CO2制得甲醇。
①B极是电池的___________极(填“正”或“负”)
②写出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21.【选修】硼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科研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对于基态B原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 ( 填标号)
A.核外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有3种
B.2s电子能量比1s高,总是在比1s电子离核更远的地方运动
C.价电子排布图为
D.B的一些化学性质与Al、Si 都有一定的相似性
(2)离子液体是指室温或接近室温时呈液态,而本身由阴、阳离子构成的化合物,被认为是21世纪理想的绿色溶剂。氯代1-丁基-3-甲基咪唑离子液([ bmim]Cl)可以与NH4BF4发生离子交换反应合成离子液体([ bmim]BF4),如图所示:
①第二周期中第一电离能介于B与N之间的元素为_______(写元素符号);NH4BF4中N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
②已知分子或离子中的大π键可以用表示,其中 m表示参与形成大π键的原子数,n表示大π键中的电子数,则[ bmim]+中的大π键可以表示为_______。
(3)硼酸(H3BO3)是极弱的一元酸,图(下左)为H3BO3晶体的片层结构,同一层内硼酸分子间通过_______相互结合,层与层之间通过_______相互结合。H3BO3在热水中比冷水中溶解度显著增大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4)一种新型轻质储氢材料的晶胞结构如图(右上)所示:
①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
②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晶胞的密度为ρ,ρ=_______ g·cm-3(用含a、NA的代数式表示)
高台县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开学第一次检测
化学答案
1~9.C B A D D D B C B
10~17 B C D D C C A C
18.(除标注外均其余各空均2分,共15分)
(1)分液漏斗(1分); 吸收未反应完的氯气防止污染环境,并防止空气进入收集器使氯化铁发生水解。
(2)不易因为FeCl3固体积聚而造成堵塞
(3)抑制Fe3+的水解
(4)2Fe3++Cu=Cu2+ +2Fe2+
(5)CuSCN 反应i
(6)Cu2+ +Fe2+ +SCN-=CuSCN↓+Fe3+
19.(每空2分,共14分)
(1)搅拌/升高温度/粉碎含钴废催化剂/增大H2SO4、Na2SO3溶液浓度
(2)Co2O3+ Na2SO3+ 2H2SO4=2CoSO4+ Na2SO4+ 2H2O
(3)和Fe2+ (4)0.7~2.2 (5)2.0×1023
(6) 2+Co2+=CoCO3↓+H2O+CO2↑
Na2CO3溶液碱性强,溶液中OH-浓度大易与Co2+反应生成Co(OH)2沉淀
20.(每空2分,共14分)
(1)CO2(g)+3H2(g) CH3OH (g)+H2O(g) ΔH=-50.6kJ/mol
(2) N 0.08 bd
(3) 负 CO2+6e-+6H+=CH3OH+H2O
21.(选修,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5分)
(1)ACD
(2) Be、C、O(1分) sp3(1分) 正四面体(1分)
(3) 氢键(1分) 范德华力 (1分) 随温度的升高,层内H3BO3分子间的氢键被破坏,H3BO3 分子与H2O之间形成氢键增多,促使溶解度增大
(4) LiNa3[BH4]4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