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百所名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8月开学摸底联考化学试题(扫描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百所名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8月开学摸底联考化学试题(扫描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8-25 20:48:46

文档简介

2023届高三开学摸底联考全国卷1
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1.D【解析】白酒的烧制是利用沸点不同进行分离,为蒸馏操作,故A正确:得铁化为铜,发生置换反应,应为湿法炼铜,可以用铁来
治炼铜,故B正确:黄泥具有吸附作用,可除杂质,可采用黄泥来吸附红糖中的色素,故C正确:丹砂烧之成水银,发生化学变化,生
成汞,熔融成液态是物理变化,故D错误。
2.B【解析】医用75%酒精灭活新冠肺炎病毒利用其使蛋白质变性,而不是用其氧化性,A项错误:根据过氧乙酸的结构简式
0
CHC一O一OH,O原子间存在非极性共价键,B项正确;乙醚为CHCH2 OCH:CH,乙醇为CH:CH2 OH,两者不是同分异枸
体,C项错误:“84”消毒液有效成分为NaC1O,加入浓盐酸易与CIO发生反应生成氯气,导致杀菌消毒效果减弱,D项错误。
3.D【解析】苯酚易溶于酒精,可以用酒精洗涤,故A正确:酸性溶液,能与氢氧化铜发生中和反应,故B正确:加人铁粉防氧化,加入
硫酸防水解,故C正确:容量瓶不能用来溶解物质,故D错误。
4.C【解析】海带中的碘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淀粉溶液检验的是碘单质,A项错误:蛋白质遇浓硝酸显色,是蛋白质的性质,无法
确定氨元素存在,B项错误;明矾中的铝元素存在形式为AI+,向明矾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先生成白色沉淀AI(OH)3,继续
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白色沉淀AI(OH):溶解,现象明显,可以鉴别,C项正确:KSCN溶液检验Fe+,D项错误。
5.B【解析】核聚变是物理变化,无新物质产生,故A错误;3He与He是He元素的不同原子,互为同位素,放B正确:根据守恒可
得,mX是'H,1H的中子数是0,故C错误;He与He都是单原子分子,无共价键,故D错误,
6.A【解析】用热的纯碱溶液去除餐具的油脂是因为纯碱水解显碱性,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易水解后溶于水被洗掉,A项错误;铁护栏
粉刷油漆,可隔绝空气使金属铁不易腐蚀,B项正确: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与金属银反应,从而除去银镜,C项正确:豆科植物可实
现自然固氮,提供农作物需要的氮肥,D项正确。
A【解析】A应该用坩埚灼烧菠菜,故A错误;溶解用烧杯,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故B正确:过滤操作漏斗末湍紧贴烧杯,用玻璃
棒引流,故C正确;K[Fe(CN),]遇到Fe2+离子生成蓝色沉淀,故D正确
8.C【解析】根据信息可判断X,Y、Z,Q、W分别为Na、A1,C1、K,Br五种元素,则原子半径K>Br>A1>C1,A项错误;元素金属性
K>Na>AI,B项错误:Cl2可从NBr溶液中置换出单质溴,C项正确;Y与Q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分别为Al(OH)a和KOH,
可以反应,D项错误。
9.B【解析】NaO2在空气中久置后由谈黄色变为白色,是因为Na2O与H2O反应生成NaOH,进而转化为碳酸钠,A项错误;沸水
中加入饱和FεCl溶液至液体呈红褐色是制得Fe(OH):胶体,方程式正确,B项正确: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与SO2反应被还原为
Mn2+,方程式错误,C项错误;NaS:O: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反应生成单质硫和SO:,方程式错误,D项错误。
10B【解析】用FC溶液吸收氯气后得到氯化铁,可在反应Ⅱ中再利用,故A正确;反应2中氧化剂是次氯酸钠,还原剂是氯化铁,
根据得失电子相等,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是3:2,故B错误;操作1和操作2都是过滤操作,故C正确;K:FO:具有强
氧化性,具有消毒杀菌的作用,还原产物F8+水解得到氢氧化铁胶体,吸附杂质净化水,故D正确。
11.C【解析】由图可知Pt电极,氢气失电子成氢离子,发生氧化反应,为负极,故A错误;左极室反应NO+3e+4H++C1
NH2OH·HC1,消耗了氯离子,同时消耗了H+,消耗的氢离子比氯离子多,右极室产生氢离子,所以离子交换膜应是阳离子交换
膜,允许氢离子从右室到左室通过,而不允许氯离子通过,随着反应进行,左极室的盐酸浓度不断诚少,故B错误;左极室盐酸浓度
减少,pH增大,故C正确:每生成1mol盐酸羟胺电路中转移3mole,故D错误。
12.C【解析】戊烷和2-甲基丁烷的分子式相同,均为CH2,戊烷燃烧热为一3506.1k·mol1,2-甲基丁烷燃烧热为-3504.1kJ·mo1,
即戊烷比2-甲基丁烷能量高2.0 kJ mol,A项正确:28~36℃时,2一甲基丁烷为气体,戊烷为液体,升高温度时产物2-甲基丁
烷气化离开体系,平衡正向移动,B项正确:36~150℃时,戊烷平衡转化率减小,平衡逆向进行,反应平衡常数减小,C项错误:150
℃时,反应物和产物均为气体且系数相等,增大压强,平衡不受影响,戊烷的平衡转化率基本不变,D项正确。
13.D【解析】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NO:,离子方程式为Cu+4H++2NO:Cu++2NO,↑+2H,O,放A错误;稀硝酸遇铜片产
生气体为无色,该气体遇到空气变为红棕色,B项错误:通过对比实验,向溶液中加人适量硝酸铜,无明显现象,说明硝酸铜对该反
开学摸底联考全国卷1化学答案第1页(共4页)4.使用给出试剂能完成待测元素的检验的是
选项
待测元素
试剂
A
海带中的碘元素
淀粉溶液
B
蛋白质中的氮元素
浓硝酸
C
明矾中的铝元素
氢氧化钠溶液
D
FeSO,中的铁元素
KSCN溶液
5.月壤中含有丰富的3He,3He发生核聚变反应为:3He+3He→4He十2mX+l2.86MeV,可控
核聚变提供人类生产生活所需能量是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He核聚变是化学变化
B.3He与4He互为同位素
C.mX的中子数为1
D.3He、4He形成的单质中均含有共价键
6.劳动开创未来。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小明同学用热的纯碱溶液去除餐具的油脂
油脂在酸性条件下可水解
B
社区服务人员给铁护栏粉刷油漆
金属铁隔绝空气不易腐蚀
C
实验教师用稀硝酸处理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
硝酸具有强氧化性
D
农民伯伯利用豆科植物作绿肥进行施肥
豆科植物可实现自然固氨
7.检验菠菜中是否含有铁元素,依次进行灼烧、溶解、过滤、检验四个实验步骤,下列图示装置或
原理不合理的是
K,Fe(CNs]溶液
滤液


A.图甲用烧杯将菠菜灼烧成灰
B.图乙用浓盐酸溶解灰烬并加水稀释
C.图丙过滤得到含铁元素的滤液
D.图丁检验滤液中是否含Fe2+离子
8.X、Y、Z、Q、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4周期主族元素,其中X、Y、Z位于同一周期,X与Q
位于同一主族,信息如下:
元素
信息
本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
Y
位于周期表的第3周期第ⅢA族
Z
最高正化合价为+7价
W
原子结构示意图为+35
18
开学摸底联考全国卷1化学试卷第2页(共8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W>Q>Y>Z
B.元素的金属性:X>Y>Q
C.Z单质能将W从NaW溶液中置换出来
D.Y与Q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不能反应
9.下列化学反应或离子方程式正确且能正确表达反应颜色变化的是
A.Na,O2在空气中久置后由淡黄色变为白色:2Na2O2=2Na2O+O2↑
B,沸水中加入饱和FeC,溶液至液体呈红褐色:FeC1,十3H,0△3HC1十Fe(OH),(胶体)
C.SO2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3SO2十2MnO4一2MnO2V十3SO
D.往Na2S2O3溶液中滴加稀硫酸产生淡黄色沉淀:S2O 十H20-SV十SO十2H+
10.高铁酸钾(K2FO4)是一种环保、高效、多功能饮用水处理剂,制备流程如图所示:
铁屑CL2
NaClO NaOH溶液
饱和
反应I
反应Ⅱ操作1
Na,FeO
KOH溶液粗K,FeO,晶体
操作2
尾气
NaCl固体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用FeCl2溶液吸收反应I中尾气后的产物可在反应Ⅱ中再利用
B.反应Ⅱ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C.操作1和操作2中都要用到漏斗、玻璃棒
D.K2FeO4对饮用水有杀菌消毒和净化的作用
11.盐酸羟胺(NH2OH·HC)用途广泛,可利用如下装置来制备。以盐酸为离子导体,向两电
极分别通入NO和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NO
A
盐酸

盐酸
NH.OH HCI
含Fe的催化电极
Pt电极
A.Pt电极为原电池的正极
B.C1通过离子交换膜到右极室
C.一段时间后,含Fe的催化电极所在极室的pH增大
D.每生成1mol盐酸羟胺电路中转移4mole
12.戊烷与2一甲基丁烷均可用作汽车和飞机燃料,在合适催化剂和一定压强下存在如下转化反
应:CH3CH2CH2CH2CH3一(CH3)2CHCH2CH3,戊烷的平衡转化率(a)随温度变化如图
所示。
开学摸底联考全国卷1化学试卷第3页(共8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