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提升练习(全国通用)(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提升练习(全国通用)(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25 21:12: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提升练习(全国通用)
一、选择题
1.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一项是( )
人生旅途,如果太过平坦顺利,反而会在______中虚度。正如流水,有波折才会______美丽的浪花。至于结局,并非是最重要的,______你享受了______的过程。
A.索然无味 激起 而且 精致
B.如释重负 激扬 况且 精妙
C.如释重负 激扬 因而 精美
D.索然无味 激起 因为 精彩
2.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
②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
③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
④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
A.比喻 比喻 反复 拟人 B.比喻 拟人 反复 拟人
C.拟人 拟人 拟人 比喻 D.比喻 比喻 拟人 拟人
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此去泉台招旧部,旌(jīng)旗十万斩阎罗。
B.我有年轻舵(duò)手的心,在大地风雨的海上。
C.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隧(suí)洞里蜗行摸索。
D.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wān)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2018俄罗斯世界杯”引发了一场足球热,据统计,大约三分之一左右的年轻人希望亲临现场观看世界杯。
B.通过纪念汶川地震十周年,使人们又一次重温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场景。
C.电影《芳华》勾起了一代人的回忆,是因为他们怀念那个时代的原因。
D.中美贸易战的停战,不但有利于中美两国经济稳定发展,而且有利于世界经济稳步回升。
5.下面诗句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B.所有树木无非一棵,整片大地是一朵花。
C.我等待着,长夜漫漫,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D.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涯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二、基础知识综合
一位同学负责拟写并讲解前言。请阅读这段文字,完成各题。
“春湖落日水拖蓝,天影楼台上下涵。十里青山行画里,双飞白乌似江南。”明代书画家文微明曾在诗中生动地描绘了北京的湖光山色【甲】据考证,古都北京既有海淀、南海子等众多水治湿地,也有无数水井和泉池:既有宽间繁忙的运河水道,也有难以计数的古桥闸口,你也许会想北京是否有过这般“似江南”的水乡泽国之景【乙】让我们开启一段时光之旅,寻访京城水脉,感受京华水韵。
6.这位同学对文段中两个加点字的意思和读音,以及【甲】【乙】两处的标点产生了疑问。请你帮他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 )
A.“行”在诗中是“流通”的意思,应读xíng。
B.“泊”在此处是“湖”的意思,应读bó。
C.【甲】处应填入句号,表示陈述语气。
D.【乙】处应填入问号,表示疑问语气。
7.为了向参观者讲解“泽国”的意思,这位同学查阅字典,找到“国”字的三个解释:①国家;②国都,京城:③地域。请你帮他解释“泽国”在此处的意思。
三、综合性学习
8.学校开展“亲近经典”读书活动,请你参加。
【我阅读我朗涌】
(1)小明在朗诵叶赛宁的《夜》时,遇到些困难,请你帮助解决。
河水悄悄流入梦乡,
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夜莺的歌声沉寂了,
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①请用“/”给下面的诗句标出两处停顿。
幽 暗 的 松 林 失 去 喧 响
②朗诵这诗节应采用的语调是( )
A.舒缓 B.欢快 C.激昂 D.深沉
【我阅读我分享】
(2)下面是小明分享的一段阅读感悟,请你帮助修改。
活动中,【甲】我读了大量散文、诗歌、小说戏剧和古典诗词,还写了读书心得。阅读,让我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思想在孜孜装索中变得深邃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面对阅读中出现的问题,【乙】我们要主动向同学老师、家长等身边的人不耻下问。最后,祝大家在阅读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①【甲】处画线句子有语病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乙】处画线句子用语不得体,应将“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阅读我创作】
(3)请你仿照示例,写两行小诗。
示例:每一缕晨暖
都是喷薄而出的希望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小区的喜鹊
刘成章
①我在京城紧靠朝阳公园的这个小区住了下来。这儿一幢幢高楼如山耸立,楼下如宽阔峡谷般的院子绿树成萌,要是站在我住的二十层楼看下去,那数不清的绿树就像一条河,从小区的楼隙流出去,又流过别的小区的群楼间,树冠的浪起起伏伏,蜿蜒奔涌,溅我满目诗意。更让我感到欣喜的是,我下楼去散步的时候,居然听见了喜鹊的叫声。
②我抬起头来,举目四处寻觅,终于循声看见喜鹊了——那黑白二色的美丽天使,有两只,一前一后翅膀一夹一夹地飞着,拖着长长的尾巴。是的,它们是黑白二色的绝配。我想,它们的黑,来自夜的深沉,它们的白,来自昼的精髄--美得仪态万方!
③以后我就常常看见它们了。它们一定是一对恩爱夫妻,夫唱妇随,琴瑟和鸣,形影不离。
④喜鹊不像鹰。鹰有些冷峻、孤傲,总是远离滚滚红尘,贴着蓝天飞翔;而喜鹊好像是上苍专为人类设置下的世俗朋友,总是撵着人类的气息,安居在人类的聚居区里。
⑤我发现,小区一棵高高的柳树上,树的枝叶间,有它们筑下的一个朴素的窠。那是用干树枝筑就的,用现代眼光来看,是很有些艺术品位的。
⑥有一些日子,不论旭日东升的早晨,还是彩霞欲敛的傍晚,抑或是细雨霏霏的正午,喜鹊总是围着这窠忙碌着,就像淳朴的乡人,就像那些人中的丈夫和妻子,一天到晚总在家的周围忙活不停。那些日子,它们想必是在繁衍和喂养着它们的雏儿,我没能看到它们的雏儿是怎么出窠、怎么飞上天空的。我只是突然发现,这院子的另一些树上,树的枝叶间,也有了一团黑疙瘩,我立即明白,是它们的儿女另立门户了。
⑦渐渐地,这大院里便有了好几对喜鹊夫妻,每一对夫妻都是那么好看那么年轻,分不清哪对年长哪对刚刚度过蜜月。它们身上呈现出一种独领风骚的简约美。它们就像一幅水墨丹青,黑的是墨,白的是未曾落墨的宣纸本色,如出自齐白石之手。大道至简,它们就存在于古朴的哲理中,自然淳朴,亲切随和。它们整日活跃在绿树上下,大门内外,即便飞得很远很远,即便渺若针尖,也让人一眼就看到一个个黑白交加的灵魂的颤动。
⑧它们总是在人们目所能及的地方,一前一后翅膀一夹一夹地飞着,拖着长长的尾巴。它们有时从一棵树飞向另一棵树;有时从树上飞下来,贴着地面飞上一截,然后就落下来,觅食,草籽、花瓣、虫子,或者是孩子们口里掉下的一星两星的饼干屑。它们有时唱瘾勃发,嗓门实在够大,尾巴一翘一翘,唱得好不得意好不张扬,管叫全小区每个人的耳朵都装满它们动听的音波。它们时刻相伴而行,有时候偶然看见一只独行,但是用不了几秒钟,另一只马上就飞来了。它们夫妻俩好像永远被一根无形的绳子拴在一起。这样的夫妻之爱,我们人类恐怕只能甘拜下风,自叹弗如。
⑨喜鹊们的欢叫大多在气温舒适的时候,要是在天气燠热的大晌午,喜鹊们便闭了嘴,息了声,沉默着,或翘一下尾巴,或低头叼一口爪下的什么,静静地钻在树林里面。但它们毕竟是生性好动的鸟类,只要暑气稍稍消去一些,它们就又会从林间一前一后翅膀一夹一夹地飞了出来,一块随便落在什么地方,又一声接一声地叫开了。这样的时候,它们往往深情地一唱一和,但唱着和着,却又在不经意间,忽然转换为另一种调式--出声很短,都只有一个音:喳,喳,喳,喳。
⑩它们这样的唱和,像人们的夫妻间唠着一些事情:关于柴米油盐、孩子上学,或是小长假要不要出去旅行……虽不炽热却绝不寡味,恩爱自在里头。
有一天,我正在二十层楼的居室接待远客,猛回眸,一只喜鹊居然落在我露台的短墙上了。我们的眼睛都像电灯一亮。我说:“不知咱们今天有什么喜呢?”
朋友颔首微笑。
通常,喜鹊总是在树林中穿梭飞翔,其高限只是三四层楼高。今天,它是怎么了?它是凭借了什么样的魔力,什么样的方式,什么样的升高轨迹,居然飞上了二十层楼之高,如威武的鹰隼立于崖顶?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还是作了长时间的精心准备?不得而知!
我问朋友:“你说说,这喜鹊为什么要飞上来?这露台一没有草籽,二没有虫子,三没有水,它为什么要飞了上来?”
朋友略加思考,说道:“它想看一看广阔的北京市景。”
朋友的回答竟和我的内心不谋而合!这些喜鹊,或许有它们不可小觑的精神世界。
(选自《光明日报》2018年7月20日,有改动)
9.阅读全文,请根据你的理解,用“∥”把文章划分为两个部分,并写出这样划分的理由。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10.文章写喜鹊,多次用到副词“总”“总是”,结合下面的语句,说说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①而喜鹊,好像是上苍专为人类设置下的世俗朋友,总是撵着人类的气息,安居在人类的聚居区里。
②喜鹊总是围着这窠忙碌着,就像淳朴的乡人,就像那些人中的丈夫和妻子,一天到晚总在家的周围忙活不停。
③它们总是在人们目所能及的地方,一前一后翅膀一夹一夹地飞着,拖着长长的尾巴。
④通常,喜鹊总是在树林中穿梭飞翔,其高限只是三四层楼高。
11.文章第④段写“喜鹊不像鹰”,第 段却写喜鹊“如威武的鹰隼”,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请结合语境简要分析。
12.看到飞到二十层楼之高的喜鹊,文章连用五个问句写了“我”此时此刻的复杂心理,请揣摩分析并写出。
13.文章最后两段意蕴丰富,请谈谈你的理解。
穷忙人生
阮一峰
香港曾有一档电视真人秀《穷富翁大作战》,专门邀请富人体验穷人的生活。有一期节目的主人公是田北辰。他的父亲田元灏是香港纺织界的头面人物,人称“一代裤王”。田北辰毕业于康奈尔大学电子工程专业,又读了哈佛大学MBA,回港后创办了服装品牌G2000和U2,是很努力的“富二代”。他崇尚自由竞争和人生奋斗,座右铭是“如果你今天对自己满意,明天就会被淘汰”,一直宣扬“如果你有斗志,弱者也可以变成强者”。
但参加了这次节目后,他的态度发生了180度转变:“这个社会在极严厉地惩罚那些没条件读书的人。穷人一辈子都不可能变有钱人。在强弱悬殊的情况下,只有弱者越弱,越来越惨!”
原来,节目组请他体验了两天清洁工的生活。他的薪资是每小时25港币,每天的生活费只有50港币,住在只有1.6平方米的笼屋,月租1350港币。所谓“笼屋”,外面看着像衣橱,门一拉开,里面只能放下一张床,关上门四面全挨着木板墙,东西都挂在墙上。就这种条件,房产中介还称它为“豪华笼屋”,因为还有更低档的,600港币,就是在马桶上放一块木板睡人。
上班时间是早上五点,地铁头班车还没开,只能坐夜宵巴士,车费是13港币。田北辰惊呼:”这怎么坐得起!”好不容易熬到午饭,只有15元预算,但大部分的饭要20元,他最后只能坐在街边,就着白开水嚼干粮。吃完还要抓紧时间躺在花坛上休息一会儿。做满9小时,可以下班了。但真正的清洁工为了养家糊口,还要上夜班,一天在外近17小时。田北辰说,因为只有两天,自己才有斗志坚持下去。如果要做一个月,就太绝望了!
“没有学历,技术的人,为了活下去,不是住笼屋就是要工作到半夜,对于他们,最重要的事情是下一顿吃什么,怎么会有时间和精力去思考未来怎么发展?来来去去都在死胡同!”这种人生,社会学家起名为“穷忙族”。
内地也有越来越多“穷忙族”。举例来说,据报道,2016年上海送外卖最多的快递员,是一位叫何文妹的中年女性,至少送出了12214单。即使全年无休,每天平均也要33单,从午饭时间一直送到深夜。这种强度的劳动,每年能有多少收入呢?每单快递费是8元,一年总收入在10万元左右。扣除电瓶费、车辆维护费、通信费等,净收入大概还能剩8万多元。大部分快递员的收入,应该还远不如她。
将来的“穷忙族”,还会有很多受过高等教育、在写字楼工作的白领。年轻人如果没有家庭支持,想要靠自己的努力出人头地,越来越难。因为单靠工资收入,已不足以积累财富了。
总的来看,下一代青年不太可能像上一代有那么多机会。经济增长已经开始放缓,人口增长高峰已经过去;除了高科技,几乎所有行业都不会有以前那么高的增长率。
2015年,社会工作者藤田孝典调查日本的老人群体。他发现,很多人年轻时都拿过中产阶层的薪水,但年老后沦落到社会底层,七老八十还要当廉价劳工。藤田孝典称他们为“下流老人(底层老人)”。他们有三大特征:收入极低,即使依靠政府补助,也难以维持健康饮食:存款不足,一旦碰到突发事故或疾病,就会面临崩溃危险;老无所依,子女连自己都养不起,更遑论赡养老人。“下流老人”的根源就是钱花光了,人还没死。日本媒体还发明了一个词“老后破产”,这就是长寿的噩梦。
(选自《意林》2018/02/04)
14.作者分别介绍了田北辰参加节目前后的变化,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15.文章第四自然段的作用是什么?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
16.“很多人年轻时都拿过中产阶层的薪水,但年老后沦落到社会底层,七老八十还要当廉价劳工。”藤田孝典怎样称呼这类人群?这类人群具有哪些特点?
17.文章第六自然段,作者将快递员何文妹的事例写入文中,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B
3.C
4.D
5.D
6.C
7.泽国:多水的地域
8. (1)①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②A
(2)①我读了大量散文、诗歌、小说和戏剧 ②不耻下问; 虚心请教
(3)示例:每一次努力,都是获得幸运的伏笔。
9.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10.①表现喜鹊与人类关系到的密切,为下文作者由喜鹊联想到人类的生活作铺垫。②句中的“总是”“总”表现喜鹊与人的相似,突出他们的勤劳,表现作者对纯朴、勤劳者的赞美之情。③交代喜鹊活动的范围,并突出夫妇的恩爱,为下文作者自叹人类的弗如作铺垫。④表现喜鹊的飞行范围与高度,与在二十层楼上发现喜鹊形成对比,以此突出喜鹊也有不可小觑的精神追求,暗示文章的主旨。
11.第④段将喜鹊与鹰对比,表现它是人类的朋友,所以说“喜鹊不像鹰”;第 段为了赞美喜鹊高飞的勇气,表达它也有崇高的精神追求,所以写它“如威武的鹰隼”。
12.文章连用五个问句表现作者对喜鹊敢于突破常规,飞至高楼勇气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作者对现代社会,喜鹊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的担忧。
13.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应该如喜鹊一般,有自己的精神追求,有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不为物质所累。
14.田北辰亲身体验了穷人的生活,感受到生活的艰难;将富人与穷人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意在衬托穷人生活的艰难困苦、悲惨辛酸,反映当今社会弱者越弱的惨痛境况;表达作者对社会上两种极端“种族”的无奈与悲痛。
15.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与上文相结合,为下文作铺垫;内容上:将穷人的生活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体现出穷人生活的艰苦辛酸,以及田北辰对这一生活状态的无从适应。
16.藤田孝典称他们为“下流老人(底层老人)”。“下流老人”具有三大特征:收人入极低,存款不足,老无所依。
17.通过描写快递员的工作模式与状态,表现出这一类“穷忙族”生活节奏紧促、收入微薄的生活状态,体现出”穷忙族”生活的悲惨辛酸。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