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体化美术教学设计
年级 二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
课题 《小蜗牛慢慢爬》 课型 新授 课时 2 序号
课标 分析
学习内容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教材以孩子们喜爱的小蜗牛为切入点,引导孩子学习用画、剪等方法组合装饰,完成一只小蜗牛手工作品,属于“造型 表现”学习领域。 教材呈现了几只小蜗牛爬上树枝的照片,通过图片或实物的观察,以及教师的引导,了解蜗牛的形态特点,其整个躯体包括眼、口、足、売、触角等部分,教材抓住其贝売的螺旋形特点,利用细长纸条的卷折所形成的螺旋形状,模拟制作纸蜗牛的贝壳。在制作步骤中教师要通过准确而清晰的示范让学生明了卷折的方法,提示学生多卷几个圈圈,这样才更像蜗牛的螺旋形贝売。在用纸条制作头部与尾部时,纸条的宽度要与做贝売的纸条宽度一致,粘贴时头部稍微多粘部分,为了使蜗牛“抬头”,提示学生可以稍加用力压折,整理完成生动、可爱的纸蜗牛。 知识结构分析: 教师教材设计: 为了在低年级孩子心中种下浅显的“设计”意识种子,教材增加了“添画花边”这活动,提示学生可在细长纸条的两面画上重复排列的图形,这样制作出来的纸蜗牛更具美感与童趣。“添画花边”是二方连续纹样的简易表达方式,选择自己喜欢的花纹图形,在纸条上重复排列即可,至于大小方向、色彩等教师可稍作提示,不必过分拘泥。
学情分析 已知: 生活经验:学生对于小蜗牛的外形结构已经很熟悉,对于手工材料(例如剪刀)的使用在教师的引导下已经在家练习。 知识经验:一年级上册《撕纸添画》绘画与手工结合,学生初步感受纸的变形;一年级下册《折大嘴巴》是一节以折纸、剪贴装饰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制作课;二年级上册《折纸动物》集折、剪、撕、贴、画为一体的综合制作课。学生在以上课程中,已经对纸的折、撕、画等手工技法有了初步的认识,在生活中也经常接触手工。
未知: 知识经验: 学生对于花纹的概念是有的,但他们所谓的花纹是随意的、自由创作的,对于二方连续图案概念不明白,手工相对来说做的比较少,很多学生对于剪、贴不熟练。 策略经验:教师提前准备等宽彩色卡纸条,这样多卷几圈后蜗牛的贝壳则更形象,纸条的长度把握是蜗牛造型是否美观的关键之一。
障碍:等宽的长条卡纸学生准备不齐全,对于螺旋形的蜗牛身体的制作方法对于孩子们来说也有难度。
个性化分析: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学生在理解能力和动手能力方面都有所差异,80%学生能理解二方连续图案的含义并进行认真精致的绘制,并独自做成小蜗牛。还有20%学生需要教师进一步讲解示范,在小组同学的帮助下完成图案的简单绘制并完成小蜗牛的制作。
教学目标 1、学会小蜗牛的基本结构,并掌握小蜗牛的基本制作方法,并能运用画、剪、折、黏合的方法制作一只小蜗牛。 2、学会运用简单的二方连续纹样添加小蜗牛身体的花纹,养成浅显的设计意识,感受创造活动的乐趣。 3、学生尝试大胆地想象卷折纸条与“螺旋形”之间的联想和创造,激发对大自然的探索与研究精神。 4、80%学生能理解二方连续图案的含义并进行认真精致的绘制,并独自做成小蜗牛。还有20%学生需要教师进一步讲解示范,在小组同学的帮助下完成图案的简单绘制并完成小蜗牛的制作。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措施 重点:纸蜗牛的制作方法。 难点:如何运用纸条卷成螺旋形。 突破措施:1.教师一定要通过当堂示范结合精练准确的讲解使学生明确制作的步骤和方法,如在教室上课可使用视频展示台辅助教学。
2.卷折制作蜗牛的贝売需要长长的纸条,学生准备的纸条不够长,教师提前替学生准备好等宽的纸条40厘米左右,这样多卷几圈后蜗牛的贝壳则更形象,纸条的长度把握是蜗牛造型是否美观的关键之一。
3.关于花边的设计,教师可通过课堂游戏检测的方式让学生明了方法,如出示一条花边,中间留下一个纹样让学生上台填画,如此让学生明了花边设计的要素:相同纹样的有规律重复排列。
教学准备 若干只做好的纸蜗牛、二方连续小图案、PPT、剪刀等。
教 学 过 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任务
一、歌曲导入、确定目标 1.导入课题: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动物朋友,听一听,它是谁?播放蜗牛与黄鹂鸟歌曲。(图片展示蜗牛图片) 2.揭示课题:小蜗牛慢慢爬。 3.带领学生确定本课教学目标。 听歌曲,识别歌曲中的小动物,认识新的朋友,确定本课学习目标。 认真听歌曲、可以跟唱,学生投入、充满激情的导入课题,并简单了解本课目标的学生加分。
二、小组讨论 1、出示蜗牛图片,小组讨论蜗牛的基本结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结果。 2、教师出示蜗牛的结构图,了解蜗牛基本结构。带领学生对蜗牛的触角、头、身体外壳基本形态有初步的认识。 3、你知道蜗牛的外壳有什么特点吗?蜗牛的外壳呈螺旋形,起到保护蜗牛的作用,遇到危险的时候蜗牛的身体会躲在壳里面,以安全度过危险。 观察蜗牛图片,小组讨论蜗牛的基本结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结果。对蜗牛的基本结构有初步的认识,了解蜗牛外壳的特点。 能认真通过蜗牛的图片,小组讨论出结果,讨论认真有激情,并能主动分享的小组加分。 抽查提问4号学生蜗牛的结构,答对着加1。 拓展题:蜗牛外壳的特点?自愿回答,答对者加1.
三、自主探究 1.教师展示若干手工蜗牛成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森林里要举行蜗牛选美大赛了,你们想不想带自己的蜗牛去参赛啊?今天,老师请到了上一届的选美冠军。(教师提前准备纸蜗牛教具)猜猜,它是怎样做成的? 2.每个组学生合作观察桌上的蜗牛,自主探究蜗牛制作方法。 3.小结:蜗牛的外壳是用纸条卷起来的,身体是先剪贴再粘上去的。 根据教师展示蜗牛的成品,每个组学生合作观察桌上的蜗牛,自主探究蜗牛制作方法。 小组能有序、认真的进行自主探究,研究小蜗牛的制作方法,则得1分。有学生不参与、不认真情况则不得分。能简单总结蜗牛的制作方法的小组再加1分。
四、制作方法 以“蜗牛选美”比赛为情境,师生交流蜗牛的制作方法。 1.选衣服(外壳装饰)。 ①小朋友仔细瞧瞧这些图案在排列上有什么规律?(以花朵为例)提示:重复排列,可改变图形的方向和大小。 ②小蜗牛的衣服上除了花朵的图案,还能画什么?火箭、水果、向日葵、热带鱼 2.做衣服(外壳制作) 用卷纸条的方法给它做一套衣服,首先用左手的食指和拇指捏住纸条的顶端,将纸条卷一个小圈,用拇指按压住,第一个圈就完成了。第二圈要比第一圈大,在同样的位置再用拇指按压住,同样的方法再绕下一圈,直到纸条的末端与按压处重合,最后用订书机或胶带固定好。 3.剪画出小蜗牛的头部和尾巴。提示:外売与身体大小要一致。 4.化妆(添画五官表情)。 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研究小蜗牛的制作步骤。 1.选衣服(外壳装饰)思考问题,认识二方连续图案。 ①图案在排列上有什么规律?②除了花朵的图案,还能画什么?2.做衣服(外壳制作) 3.剪画出小蜗牛的头部和尾巴。 4.化妆(添画五官表情)。 学生能跟随着讲解的步骤,认真观察学习小蜗牛的制作方法,认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回答问题者加1分。讲解完成后,学生自我复述回忆一遍步骤,教师抽查学生。
五、达标检测 学生自主创作: 1.学生动手制作蜗牛。在长纸条的两面画上重复排列的花纹图形,在卷折成一只可爱的小蜗牛。要求:创意新颖、色彩鲜艳、花纹漂亮、做工精致。 2.教师随堂巡视指导。 展示评价: 1.教师评价学生在整个学习、创作过程中的表现,重点评价自主探究、创新意识方面。 2.完成作业的学生分小组上台展示,自我评价作业。 3.其他同学欣赏台前学生作业,欣赏评价他人作品。 4.师生共同评出优秀学生作品。 学生自主创作: 学生动手制作蜗牛。在长纸条的两面画上重复排列的花纹图形,在卷折成一只可爱的小蜗牛。 展示评价: 1.完成作业的学生分小组上台展示,自我评价作业。 2.其他同学欣赏台前学生作业,欣赏评价他人作品。 3.师生共同评出优秀学生作品。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能够做到小组合作,注意剪刀安全,保全过程持安静的小组加分。 能完成基本的蜗牛制作、细致的完成花纹的学生个人加分,如有学生作品有创意、色彩鲜艳、做工精致的学生额外加分。 在评价过程中,能认真聆听他人评价,保持安静的小组加分。
六、拓展延伸 1、通过制作小蜗牛可以培养学生们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优良品质,增强学生学会生存、学会生活等。在劳动中创造美,体会劳动的乐趣。 2.小蜗牛虽然爬的慢,但是为了完成自己的目标,它却永不放弃的爬着,我们也要学习蜗牛的这种精神,遇到困难不轻易放弃。 认真听、感受手工制作带来的快乐和集体荣誉感。学习小蜗牛的精神。 学习小蜗牛的精神,遇到困难不轻易放弃,感受手工制作的乐趣。
板书设计 小蜗牛慢慢爬 结构:触角、头、身体外壳 制作步骤:1.选衣服(外壳装饰)。 2.做衣服(外壳制作) 3.剪画出小蜗牛的头部和尾巴。 4.化妆(添画五官表情)。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