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六面怪脸(教案)湘美版美术二年级下册(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六面怪脸(教案)湘美版美术二年级下册(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2-08-25 23:38: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评”一体化美术教学设计
课题 六面怪脸 课型 综合探索 课时 2
课标分析
学习内容分析 本课通过实际操作完成“六边形三角锥体”的造型,然后,发挥大胆想象进行描绘添加,创造出一种奇形怪状的脸谱形象。这种外沿为六边形、内接三角锥的造型,本身就是一种形式美感。用其作为脸谱造型的基础,用具象观念看似离奇,从抽象观点着眼就不尽然了。为了更具针对性,根据儿童的知识和能力水平的实际情况,且称之为“六面怪脸”
学情分析 已知: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学习认知的训练,已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基本绘画知识和技能。 未知:六面怪脸的折法,装饰的想象发挥。 障碍:二年级学生对美术认识不深,缺乏想象和造型表现能力。 个性化分析:95%学生能完成基本的绘画,进行合理的搭配。5%学生在教师单独讲解后基本能完成任务。70%学生在六面怪脸制作的基础上敢于尝试去创新。
学习目标 在折、剪、贴的过程中完成从平面到立体的初步体验。 能掌握“六面怪脸”的制作步骤、方法。 在做做玩玩中体验设计制作的乐趣。 95%学生能完成基本的绘画,进行合理的搭配。5%学生在教师单独讲解后基本能完成任务。70%学生在六面怪脸制作的基础上敢于尝试去创新。
重难点及 突破措施 重点:六面怪脸的折法,装饰的想象发挥 难点:怎样吧六面怪脸既描绘得怪又不失可爱。 突破措施:教师通过对比欣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五官、夸张变形、色彩鲜艳是描绘怪脸的关键。动画片、科幻读物和电影等,都创造了众多的稀奇的形象,这些都为他们展开想象、大胆创作提供了条而不至于思路闭塞,束手无策。
教学准备 课件,六面怪脸范品若干,卡纸,剪刀,绘画工具,双面胶,装饰物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评价任务
一、激趣导入(扣目标3) 教师戴着面具出现,扮演主持人邀请学生来参加今天的化妆舞会。 师问:欢迎来到老师的化装舞会,大家想不想参加呀?在舞会开始之前,我们共同来学习制作舞会的道具——六面怪脸。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课件揭示课题:六面怪脸) 学生积极回答问题,融入课堂,充满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二、整体感知(扣目标2) 探究制作方法 小组研究讨论:(每组桌上都有已完成的“六面怪脸”作品)a大胆地动手拆一拆,看看它是由什么形状的纸组成的。b想办法将拆开的“六面怪脸”再拼合起来。想想一张正方形的纸经过哪些方法可以做出怪脸来? 教师让一名学生上台解说并演示制作过程(在实物投影仪演示),其他学生尝试用自己手中的纸做一做(不会做的可跟着小老师制作)。并请做得快的同学帮一帮身边的同学。 小组汇报研究情况,教师总结 小组研究讨论:(每组桌上都有已完成的“六面怪脸”作品) 想想一张正方形的纸经过哪些方法可以做出怪脸来?并能解说并演示制作过程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扣目标1、2) 观察思考 (1)欣赏祭祀活动场面,教师讲述什么是祭祀。 (2)接着教师说明六面怪脸是从我们国家各民族的戏剧和传统祭祀活动上用的面具演变而来的。 (3)课件出示各种“六面怪脸”范品,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大胆想象。(4)对比欣赏作品。(课件出示:五官画得不够突出和色彩对比不够鲜艳的作品与刚才的范品,进行对比)。 (5)说一说:除了画的方法,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装饰这“六面怪脸”呢?(可以剪贴)。你带来了什么东西?你准备装饰到怪脸的什么地方? 祭祀是指祭神、祭祖,根据宗教或者社会习俗的要求进行的具有象征意义的一系列行动或仪式。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a五官突出;b夸张变形;c色彩鲜艳 欣赏观察思考,除了画的方法,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装饰这“六面怪脸”呢?(可以剪贴)。
四、设计构思、创作表现(扣目标4) 创作表现(1)要求:四人一组合作,制作一个可爱的“六面怪脸”,运用自己喜欢的材料和方法进行有趣的装饰。(2)学生作业,教师辅导。(播放欢快的音乐) 制作几个可爱的六面怪脸,试着用麻绳、羽毛、彩纸等材料,运用剪贴、镂空、穿插等方法进行有趣的装饰 想象大胆,奇特
五、拓展训练(扣目标3) 游戏每组派一代表戴上面具,其他组员跟在后面伴随着音乐一同欢快的举行这个有趣的“化妆舞会”,在舞会中结束这节课。 播放音乐组织学生跳舞 本环节学生敢于主动大胆表达即可。
板书设计 六面怪脸 折、剪、粘贴。 五官突出 夸张变形 色彩鲜艳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