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3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课件(共21张PPT)2022-2023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5.1.3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课件(共21张PPT)2022-2023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8-26 07:55: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5-1-3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目录
CONTENTS
01.
概述软体动物的共同特征和常见种类
02.
概述节肢动物的共同特征和常见种类
03.
举例说明软体动物、节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知识点一
软体动物
一、双壳类软体动物
1、名称由来:
身体外面都有两片大小相近的石灰质外壳。
2、常见动物:
3、生活环境
全部生活在水中
知识点一
软体动物
一、双壳类软体动物
4、形态结构:
(1)、外套膜:
双壳类的贝壳内具有柔软的身体。身体的表面包裹着一层内质膜,称为外套膜。
外套膜可以分泌石灰质的物质,形成贝壳。
(2)、运动器官:
斧状足
肥大、肉质
(3)、呼吸器官:

(4)、出水管和入水管
从入水管吸入水,再从出水管排出水,过滤出水中的食物并排出残渣
知识点一
软体动物
二、其它的软体动物
1、石鳖
通常呈卵圆形,两侧对称,背部有8个覆瓦状排列的贝壳,贝壳周围有外套膜。
2、乌贼
身体包裹外套膜;贝壳退化成海螵蛸;头部两侧有一对发达的眼;10条腕足;
3、蜗牛
知识点一
软体动物
三、软体动物的共同特征
1、柔软的身体表面的外套膜。
2、大多数有贝壳。
3、运动器官是足。
知识点一
软体动物
3、药用:
(一)有益方面
1、海产养殖:
扇贝、鲍等
2、食用:
文哈、牡蛎、乌贼、河蚌、扇贝、鲍等
四、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鲍的壳(石决明)、乌贼的壳(海螵蛸)
4、装饰品:
珍珠、螺壳等
(二)有害方面
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寄主;蜗牛吃蔬菜的叶、芽
练习一
1、河蚌是水生动物,它的呼吸器官是( )
A、贝壳尖端的口
B、肺
C、紧贴贝壳的一层呼吸膜
D、鳃
2、(青岛中考)下列特征中,不是扇贝和乌贼共有特征的是( )
A、身体柔软。 B、运动器官是足
C、有外套膜 D、身体外有贝壳
D
D
练习一
3、下列动物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
①对虾 ②梭子蟹 ③海蜇 ④乌贼 ⑤扇贝 ⑥鲍
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③④⑤ D、④⑤⑥
4、珍珠贝和三角帆蚌常用于人工培育珍珠,光亮的珍珠的形成与下列哪人结构有关( )
A、贝壳 B、外套膜
C、珍珠层 D、斧足
D
B
知识点二
节肢动物
一、昆虫
(一)蝗虫的身体结构
蝗虫的身体分为头部_____、______和_______三部分。
头部
胸部
腹部
1、头部:
负责感觉和摄食
(1)一对触角:
触角分节。感受触觉和嗅觉
(2)三个单眼:
仅能感受光的明暗
(3)一对复眼:
在视觉上起主要作用
(4)咀嚼式口器:
用于摄食
知识点二
节肢动物
(一)蝗虫的身体结构
2、胸部:
(1)两对翅:
前翅主要起保护作用,后翅飞行
(2)三对足:
足分节,善于跳跃
运动中心
3、腹部:
(1)、集中容纳内脏器官
(2)、腹部每节体节的两侧各有一个小孔———气门,是呼吸器官。
(3)、腹部的末端有生殖器官:
(4)、腹部第一节的两侧有一对薄膜,是听觉器官
知识点二
节肢动物
(二)蝗虫的呼吸
1、蝗虫体表的两侧有气门,气门向内连通着气管。
2、气门是气体进出蝗虫身体的门户。气管是气体交换的结构。
(三)蝗虫的外骨骼
外骨骼不仅对昆虫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还能起到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知识点二
节肢动物
(四)昆虫的共同特征
两对翅膀三对足,身体分为头胸腹;
足体触角都分节,骨骼出奇长外边。
(五)其它的昆虫
练习二
1、下列对蝗虫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头部有一对触角,一对复眼。
B、具有内骨骼。
C、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
D、有三对足。
2、把蝗虫的头部置于水中,它不会窒息死亡的原因是(  )
A. 蝗虫可在水中进行呼吸
B. 蝗虫不需要呼吸
C. 蝗虫用气管呼吸
D. 蝗虫头部有呼吸气管
B
C
练习二
3、蝗虫的下列特征中,不属于与陆地生活相适应的是( )
A、蝗虫体表有气门,用于呼吸。
B、蝗虫的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
C、蝗虫外骨骼可以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D、蝗虫的胸部有三对足和两对翅,扩大了在陆地上的活动范围。
4、下列有关节肢动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是种类最多的动物类群。
B、每个个体都有三对足。
C、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
D、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B
B
知识点二
节肢动物
二、其它的节肢动物
1、甲壳动物
虾、蟹
2、蛛形动物
蜘蛛
3、多足动物
鼠妇、马陆、蚰蜒、蜈蚣
三、节肢动物的共同特征
1、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
2、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知识点二
节肢动物
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一、有益方面
1、供人类食用。如:虾、蟹等
2、作为经济鱼类的天然饵料。
3、帮助植物完成传粉。
4、入药。如:蝎子、蜈蚣、蝉蜕等
二、有害方面
1、以植物的枝叶为食,损害农作物。如:蝗虫、蟋蟀等
2、传播疾病。如:蚊、蝇、蜱虫、螨等
练习三
1、(海南中考)下列动物中,体表有外骨骼的是( )
A、水母 B、蜜蜂 C、蚯蚓 D、蜗牛
2、下列关于动物类群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身体呈辐射对称。
B、环节动物——身体分节,体表有角质层。
C、软体动物——身体柔软,表面有外套膜。
D、节肢动物——身体和附肢分节,体表有外骨骼。
B
B
练习三
3、蜻蜓落在物体上休息时,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它的腹部在不停地收缩和舒张,这是 蜻蜓( )
A、在进行呼吸
B、在进行生殖
C、肌肉疲劳的表现
D、在进行消化
4、(昆明中考)果蝇是遗传学中常用的实验动物,其身体和附肢都分节。据此推测,果蝇属于( )
A、腔肠动物 B、节肢动物
C、扁形动物 D、软体动物
A
D
练习三
5、(亳州中考)下列关于节肢动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
B、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C、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
D、节肢动物有三对足、两对翅
6、科学家在南非周边海域发现一种新甲壳类动物,该动物形似龙虾,体型较小,属于节肢动物。下列不属于节肢动物主要特征的是( )
A、身体分节 B、体表有外骨骼
C、足和触手分节 D、有三对足,两对翅
D
D
练习三
7、下列关于动物的生活环境及获取食物的方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腔肠动物生活在水中,利用刺细胞帮助捕获食物。
B、寄生虫终生生活在寄主体内或体表,靠获取寄主体内的养料生存。
C、软体动物生活在水中,靠入水管和出水管获取水中的食物颗粒。
D、节肢动物生活在陆地上,利用口器获取食物。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