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纸的发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通过学生反复读课文,能根据要求和提示,提取关键信息,能说清楚纸的发明过程。
3:能解释蔡伦改进的造纸术能够传承下来的原因,感受中国造纸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
教学重难点:
1:提取关键信息,能说清楚纸的发明过程。
2:能解释蔡伦改进的造纸术能够传承下来的原因,感受中国造纸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
教具准备:PPT 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复习旧知。
师:同学们,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好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师:同学们,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辉煌的文明,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那你们还记得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吗?谁来说一说?(指生回答)
师:那我们这节课继续来学习第 10 课《纸的发明》,去详细了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生齐读课题)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和我们上节课认识的词语朋友打声招呼。(开火车读)创造蔡伦朝鲜欧洲社会伟大纪录一侧保存大约积累改进贡献造纸术学富五车
师:火车开得又快又稳,词语掌握得不错,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都知道了哪些知识?
生:知道了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师:改进这个词很好。请坐。
生:我知道学富五车表示一个人的学问很高。
师:非常棒,请坐。
生:我知道了纸的发明,这篇文章是一篇说明文,
师:嗯,文体很重要。
生:我知道了这篇课文主要讲了纸发明的过程。
师:主要内容概括的很好,还有没有要补充的?
生:我知道了我国的造纸术首先传到了朝鲜半岛和日本,后来又传到了阿拉伯世界和欧洲。
师:恩对课文了如指掌,那么这节课大家还想了解些什么呢?
(学生纷纷举手)
师:看来同学们课前预习得非常充分,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先大声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价值问题。然后把这些问题拿到小组里进行交流,看看那个问题最有价值,把它选出来。一会我们再班级交流,选出优胜的小组怎么样?大家不要高兴得太早,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你们要从文本中找出依据来解决你们这个有价值的问题。能做到吗?请看老师为你们准备的温馨提示(指生读温馨提示)
1、读文思考:大声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自己内心的价值问题。
2、确定问题:小组内讨论,确定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思考该如何解答这个问题。3、汇报补充:组长汇报,组内成员补充。
二、朗读课文,小组交流价值问题
师:听明白了吗?那就开始大声朗读起来吧。
(生讨论师巡回指导)
师:读完了吗?那就开始讨论起来吧。
师:讨论完了吗?有信心吗?那么哪个小组先来分析你们的问题?好,A 组。
生:我们的问题是古代在没有发明纸之前是怎么记录问题的?
师:恩,这个问题很有价值。你们组谁来回答。
生 1:我来回答。
1、要记录一件事情,就用刀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或者把文字铸刻在青铜器上。师出示课件
生 2:后来,人们又把文字刻在竹片和木片上,这些竹片、木片用绳子穿起来,就成了一册书。
生 3:再后来,有了蚕丝织成的帛,就可以在帛上写字了。
师出示:可那时候还没有纸......就可以在帛上写字了。
师:孩子们,你们喜欢这种记录方式吗?
生:不喜欢。
师:为什么不喜欢呢?(指生回答)
生 1: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浪费时间和力气。(师出示课件:费时费力)
生 2:把文字刻在竹片和木片上很笨重,阅读、携带都很不方便。
(师出示课件,笨重,阅读、携带都很不方便。)
师引出四字词语学富五车。出示课件。
学富五车:
读过的书可以装满五大车。形容人书读很多,学识广博。
语本《庄子.天下》。惠施是战国时代的思想家,主张任何事物都要循名责实,是名家的代表。名家事事计较逻辑的态度和主张超脱逍遥的庄子有颇大的出入,所以庄子常藉惠施来作反面的例子。庄子说惠施读过的书虽可以装五辆车之多,学问渊博,知识丰富。但也弄得思想庞杂,说的道理并不适切。后来,「学富五车」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形容人书读很多,学识广博。古人以简牍写书,能装满五辆车,数量确实不少,但这里的五车未必实指,只是用来喻指书的数量很多的意思。
生 3:把文字写在帛上,但是价钱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师出示课件价钱太贵,不能普及。)
师;嗯,那么这个时候人们多想拥有一种既轻便又能普及的一种方式啊。那么什么出现了呢?
生:纸。师:恩,很好。纸应运而生,那么哪个小组来提出你们的相关问题。
C 组:我们小组的问题是:最早的纸出现在什么时候?是用什么造的?有什么特点?
师:这个问题在这里提出得很恰当,你们组谁来回答。
生:最早的纸出现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代。缺点是麻纸比较粗糙,不方便书写。
师出示课件:西汉时代:人们用蚕茧制作......人们已经懂得用麻来造纸。
缺点:麻纸比较粗糙,不方便书写。
师:既然麻纸那么粗糙,不方便使用,后来有没有改进呢?
哪个小组提出你们的相关问题?
D 组:我们小组的问题是蔡伦是如何改进造纸术的?
师:注意改进这个词。师板书“改进”。如何理解改进这个词语呢?为什么不用发明和创造呢?
生:改进是指在原有的基础上通过某种行为或做法使之往好的方向发展。师总结:蔡伦是在麻纸的基础上改进了造纸术,而不是发明了造纸术。
师板书:蔡伦改进造纸术。(指生读)大约在......改进了造纸术。
师:嗯,那怎样改进造纸术的呢?你们组谁来回答?有分配吗?
生 1:有,我来回答,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
生 2:我来补充,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师:这就是蔡伦改进造纸术的过程,迅速浏览。你觉得哪里写得比较好?
生举手回答:我认为一系列的动词用得好。
师:哪些你能指出来吗?
生:剪、切、浸、捣、捞、晒、
师:这一系列的动词体现了蔡伦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仔细认真刻苦钻研做事细心(指生读一读这一段话)他把树皮、麻头、......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师:大家发现这位同学读的特点了吗?
生:他重读了里面的动词。谁再来试一下。(指生再读)真棒,学生齐读。
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很棒,越来越有价值。还有想提问的吗?
生:我们组提出的问题是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
师:很棒,这个小组找到的问题是我们的课后题。谁来答?
生:我来答,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就传承下来了。
师:老师有一个小请求,想请同学们用一个关联词语把这位同学读的内容串联起来。谁来答。
生:我来答因为......所以......课件展示:因为用这种方法造的纸......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师板书蔡伦改进造纸术传承师:同学们,在这个过程中,作者是用一种什么顺序继续的。一起来说。
生:时间顺序。
师:现在老师就来考考你们对这个过程的了解情况,看看大屏幕想一想,你会填吗?
(指生填)
思考:为什么说纸的诞生是对中国伟大的贡献之一呢?
生回答:师板书:蔡伦改进造纸术传承伟大贡献师出示课件开头造纸术的发明,是我国对世界闻名的伟大贡献之一。结尾我国的造纸术首先传到临近的朝鲜半岛和日本,后来又传到了阿拉伯世界和欧洲,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影响了全世界。
师:像这样开头结尾差不多都在写相同的部分,这种结构我们叫做什么?
生齐答:首尾呼应师出示展板:首尾呼应
三、感悟发展,总结升华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也越来越发达,纸的家族里也增添了许多许多的成员。你还知道哪些纸?
生:餐巾纸包装纸书写纸复印纸卫生纸相片纸等看到如此多种类的纸,同学们的心情怎么样?
生:开心生齐读最后一自然段。读完之后,大家的心情怎么样?
生:骄傲、自豪。
师:同学们,造纸业的快速发展不仅方便了我们的生活,而且促进了我们人类经济的发展,但是在生活中浪费纸的现象时有发生,同学们听完之后是不是很痛心,那么就请同学们利用手里的便利贴写下来一句节约用纸的话吧。
(生写,师指导。)
师总结:作业布置:搜集一些关于保护树木,节约用纸的小故事下节课分享。
板书设计:
10、纸的发明
蔡伦 改进 造纸术 传承 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