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四季之美 第二课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2 四季之美 第二课时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26 18:06: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季之美》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具体的词句展开想象,从朗读和想象中体会四季不同的美,体会其中的动态描写。
3.联系自己的生活,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进行仿写练习。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具体的词句展开想象,从朗读和想象中体会四季不同的美,体会其中的动态描写。
2.联系自己的生活,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进行仿写练习。
教学过程
一、三读课文。
1、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散文,读课题。
2、这篇课文写得美不美,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轻声朗读。不认识的字此参照生字表上拼音。还有不认识的,可以圈出来,提问。
3、请生提问自己不会的不理解的字词。
4、大声朗读课文。
5、按照你能读的最快的速度读。
总结:每篇课文在学之前读三遍。第一遍把每一个字读正确流利,第二遍大声朗读,第三遍有一定的速度。
二、关注词语,体会美感。
1、文章如一个人,人想要美一点儿需要化妆,那么文章用什么来化妆呢?
板书:词语。
2、乌鸦美吗?
“归鸦”,回家的乌鸦,当乌鸦像人一样回家,就多了一分人情味。你还讨厌它吗?
“点点归鸦”,回家的乌鸦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儿,远远望去,形成一个一个点,给你什么感觉?
(有了人情味儿,更有了诗意)
3、“红晕”,脸上的表情,什么情况下有红晕呢?
前面加了两个字,这个红晕是?
生:一点点,淡淡的。
这个红晕显得更动人,少女有微微红晕,太美了。
“微微”这个词可以让很多词变得更美好,比如说“笑”。
4、读。丑的事物变得更美了,美的事物变得更美了,这里用的词有个特点—
板书:叠词。
5、叠词很具表现力。
我们说一个同学胖,如果用叠词——
加上叠词有了情感,有了画面感,有了美感。
6、课文中还有哪些是叠词,把事物变得更美了,快速默读,画下来。
7、请生交流。
8、继续看。读。
关注:朦胧。
板书::叠韵。
三、关注结构,体会美感。
1、文章身材好,指什么好?
2、关注每一段结构。(先总后分)
3、画出总写的句子。
请生交流并板书。
4、连起来读这四句。
5、写了四季,一天中的某个时段,哪个时段?(黎明 夜晚 黄昏 早晨)
为什么不写白天的时段呢?
四、关注事物,体会美感。
1、春天写了什么?请生读文。
根据学生回答请生板书:天色。
2、夏天最美是夜晚。请生读文。
根据学生回答请生板书:萤火虫。
3、秋天最美是黄昏。请生读文。
根据学生回答请生板书:风声,虫鸣,归鸦,大雁。
4、冬天最美是早晨。请生读文。
根据学生答案请生板书:炭火。
5、看板书,读读这些事物,有什么特点?
6、我们在写文章时写这些事物吗?
不太常写的。
列举宋代诗人的诗。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春天最美的是什么?写了吗?夏天——
在古人眼中一个季节最美的事物有吗?有的是寻常的——(请生读)
要把寻常事物写得不寻常,就需要“化妆”,需要“打扮”,板书:寻常。
7、一起看看作家如何把这些寻常事物写出了独特的美和韵味。
8、静心读文,在觉得有意思有趣的地方做上标注,想想有意思在哪里?有趣在哪一点?
9、请生交流。
10、总结:四季之美在于把寻常事物写得有意思,有趣,这种趣是乐趣是趣味。
11、请生读文。读你觉得最有意思的地方。
12、板书作者,猜猜他的性别。
公布答案是一个女子。
介绍作者。
根据文章猜猜她是一个怎样的女子。
13、布置作业:写一写,成都最美是什么。
总结:课后请同学们复习课本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