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鹿角和鹿腿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鹿角和鹿腿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26 22:15: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鹿角和鹿腿》教学设计
课时目标
1.结合故事内容,对照自我,感悟这篇文章的寓意,了解课文通过故事本身告诉道理的方法。
2.抓住关键词句,感受鹿的心情变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与同伴交流中,分享自己关于课后题第三题的看法。
教学重点
感受鹿的心情变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对照自我,感悟这篇文章的寓意,了解课文通过故事本身告诉道理的方法。
教学流程
一、由“鹿”直接导入,引出课题。
1、出示课题。
2、这是什么?
3.学生看图猜出答案。
4、出示“鹿”变换并讲解。
甲骨文突出了它的鹿角,请学生长鹿角,长长,再长。
金文突出四蹄,请学生奔跑。
纂文淡化鹿角,继续奔跑。
恢复成人,出示字。
在手上刻一个“鹿”字。
5、出示单元目标,齐读本节课目标。
6、今天的目标就是阅读和发现。
什么是发现呢?请生交流。
7、发现其中的道理。
故事很调皮,道理藏在里面,所以我们一边读故事一边把道理给——(提炼出来)。
8、什么是提炼?取出来,然后精炼地说一说。这就叫提炼。
二、读故事,揭秘道理。
1、一起听故事吧!
出示要求。
播放录音。
2、这篇课文非常简单,两页。请问哪句话最能体现“道理”?
3、请生回答,出示答案。
我的答案和你们的一样,一起读一读。
给你们上课真畅快。
任务一个接着一个完成了。
5、这篇文章是不是道理藏在最后?
为什么不放在开头呢?
学生答案:(惊喜,越读越有意思)
6、寓言的道理为什么不藏在中间?
师结:总之一句话,道理在哪读到哪就不用读了。
7、那么我们读到最后了,找到道理了,是不是这节课就下课了。
这是鹿的道理呀?那么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
请心中有道理的同学到前面排队,十名同学。
8、玩个游戏,别人的道理和你一样,请你回到座位上去。
9、这就叫做“悟”,
鹿也不是一下子明白这个道理的,读课后第一题。小鹿反反复复心里发生了三次变化。
三、朗读课文,探究小鹿心理变化。
1、出示,齐读。
2、如果你是鹿,看到你这么美丽的脚,你此时此刻的心情?考考你们的积累。说一个词。
3、请男生女生到前面比赛读。
4、此时此刻,小鹿的心情是欢喜的,周围没有小鹿来分享,他的内心是欢喜且压抑的。
读好“啊”。
5、出示第二次小鹿心情变化,对于鹿腿十分厌恶,读好“唉”。
6、出示小鹿第三次心理变化。小鹿对于鹿腿由厌恶到喜欢,对鹿角由喜欢到厌恶,发生了转变,因为什么?谁来了?来干什么?
7、同桌互相说说在欢喜与厌恶的转换过程中,那个紧急的故事。
8、请生讲故事。给三个帮助:老师,请个同学,老师给出的关键词。
9、出背景奔跑声音。
题目—-《命》,请生讲故事。
在讲故事过程中不断出示关键词和配合指导。
奔跑的过程中腿怎么样?
教你一招,挣脱几次才有意思,你讲下试试。
10.再请两个同学讲故事。
根据提示语讲整个故事。
11、(面向大家)再后来,小鹿想对人们说这个道理——
12、我们又探索读一个道理。出示。
寓言的道理。要经历特定的事。
请生读。
四、巩固与辨析。
1、出示。
选择说理由。
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
联系自己、就事论事、关联前后、联系课文
2、选择一个孩子:
非要选择A,说说理由。
选什么不重要,关键是你说出理由。
3、关键在哪?
出示。读好小鹿的心理。
请生读。
4、小鹿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出示,读。
5、这篇文章选自《伊索寓言》,和他同一时代有一个伟大的哲学家,
10、读他的话。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索的道理。
6、总结回顾。
7、拓展阅读。
8、送给小鹿们两句话:
小鹿啊小鹿,拥抱美好的未来。
小鹿啊小鹿,要不断思考。
11、总结:课后请同学们复习课本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