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三节物质的变化课件 九年级化学科粤版上册(共27张PPT内嵌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第三节物质的变化课件 九年级化学科粤版上册(共27张PPT内嵌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8-25 21:59: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第三节 物质的变化
(综合课)
第一章 大家都来学化学
通过自主学习初步知道物质是不断变化的,物质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通过实验进一步认识化学变化是生成新物质的过程,知道化学变化常伴随生成沉淀、气体以及吸热或放热等现象。
知道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学习目标
本节重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本节难点:
学习如何通过变化现象的特征推测物质发生何种变化。
自读文本,基础自请
阅读课本14-16页内容,圈出疑难问题,同桌核对答案。(5分钟)
【变化1】小木棍掰成2段,观察现象。
现象:火柴梗形状 , 生成新物质
没有
变化
【变化2】雪化成水,水化成水蒸气
现象:水的状态 , 生成新物质。
变化
没有
【变化3】石蜡融化成液态石蜡油
现象:
石蜡的形状和状态 , 生成新物质。
变化
没有
【变化4】玻璃摔碎
现象:玻璃形状 , 生成新物质。
变化
没有
一、物理变化
1、定义:
物质发生变化时没有生成新的物质,这种变化叫物理变化。
2、举例:
风力发电、水力发电、苹果榨汁等
深层探究、合作交流
1.认真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说出实验现象(从“一光二热三生成”)
2.并思考发生了什么变化。
【变化1】火柴燃烧
观察现象:燃烧时有明亮的火焰,伴随有发光发热现象;
燃烧后剩余的是黑色的固体。
【变化2】镁条燃烧
观察现象
燃烧前:
镁条是银白色的固体;
燃烧时:
发出白光,并且放热;
燃烧后:
生成白色粉末状物质
二、化学变化
1.定义:
物质发生变化时生成新的物质,这种变化叫化学变化。
2、举例:
火柴燃烧、铁生锈、食物腐烂、粮食酿酒等
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的一些现象
发光、放热
放出气体
变 色
生成沉淀
思考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展示提升、拓展延伸
1.说出下列现象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
铁生锈
石蜡融化
纸张燃烧
瓷碗破碎
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
灯泡发光
轮胎爆炸
霓虹灯显色
展示提升、拓展延伸
2.组内讨论以下问题。
①有发光、放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吗?
②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吗?
1.有发光、放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吗?
如灯泡通电发光、发热
2.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吗?
火药爆炸
气球、轮胎、锅炉爆炸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分
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
有没有新的物质生成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
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伴有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过程中一定没有化学变化。
蜡烛燃烧
蜡烛熔化
物理变化
蜡烛燃烧
化学变化
同时
发生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发生物理变化
联系
3.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
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爆竹声声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链接中考:
1.(2018.河南)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蜡融化 B.铁生锈 C.米酿酒 D.纸燃烧
2.(2020.河南)下列传统工艺品的制作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南阳玉雕 B.洛阳剪纸 C.开封汴绣 D.汝州瓷器
A
反馈检测、查漏补缺
D
链接中考:
1.(2021.河南)河南省博物院馆藏更丰富。下列相关制作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玉柄雕琢 B.骨笛打孔 C.彩陶烧制 D.金简刻字
2.(2022.河南)《天工开物》中记载了古法造纸工艺。下列步骤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煮楻足火 B.斩竹槌洗 C.日晒成干 D.覆帘压纸
A
反馈检测、查漏补缺
C
物质变化 化学变化
概念
现象 物质的状态、形状等发生变化 放热、发光、变色、生成气体、生成沉淀
实例 汽油挥发、物质的三态变化 木柴燃烧、铁生锈
区别
联系 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是否生成新物质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比较
1. 常见的物理变化:物质三态的变化、形状的变化、溶解、蒸发、灯泡发光 、 物理爆炸、电热毯发热、活性炭吸附、霓虹灯显色。
2. 常见的化学变化:食物腐烂变质、燃烧、酿酒酿醋、化学爆炸、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钢铁的生锈、炼钢炼铁、铜生成铜绿等。
反馈检测、查漏补缺
独立完成学案上反馈检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