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8《匆匆》
课时 第二课时
教材简析 本单元是习作单元,单元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人文主题是“让真情在笔尖流露”。本篇课本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散文,文章以细腻的文笔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用诗性的语言将抽象的事物表现出来,直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思考。在本篇课文的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景物之中。本课时则侧重于引导学生品味第3自然段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将抽象的时间形象化,让人切身感受时间的流逝,在品读中感受作者把时间的流逝变成具体可感的生活场景,通过课堂小练笔“时间流逝”主题小诗的写作学会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具体的人、事、景物之中的写作方法。
教学目标 语言能力:能抓住关键句段,感悟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仿照课文第3自然段,写一首关于“时光流逝”主题的小诗,表达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感触(在美术课上完成小诗的配画)。 学习能力:能仿写优秀句段;能有意识地修改自己和他人的习作,斟酌遣词造句。 思维品质与文化意识:体会时光易逝,懂得珍惜美好的少年时光。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抓住关键句段,感悟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教学难点:仿照课文第3自然段,写一首关于“时光流逝”主题的小诗,表达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感触。
学情分析 首先,针对部分学生在书面表达的时候习惯于说空话、假话、套话的实际情况,要引导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使学生明确表达真情实感不仅是习作的基本原则,也是做人的基本原则。 其次,针对部分学生表达时苦于没有素材或思路的情况,可以提供具体的表达方法,如连续提问、列举生活中常见事物、运用比喻等直接表达情感的方法,为学生在课堂小练笔时提供有效支架,提升课堂练习的效率。
作业设计 创新理念 将普通“段落写作”的小练笔转化为“现代诗创作”,提升学生对于优美文雅的诗意语言的感悟和运用,同时在篇幅、写作时间相当的情况下,提升了课堂小练笔作品的完整度,学生的书面表达练习完成以后,不再是一个“片段”,而是一首完整的“小诗”,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书面表达成就感与自信感。 将语文学科的书面表达(现代诗写作)与美术课的水粉画进行融合,“诗配画”的表达形式打通了学生对于语言美和艺术图画美的感悟。此外,诗作的内容不仅成为水粉画创作的素材,更为学生深入理解自己的诗作提供了具体的意象和艺术的表达,使学生对语言的艺术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表达。
课前准备 PPT、作文本、A3水粉纸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说明
一、品读课文第3自然段,体会作者的情感,理解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师:先明确学习任务,再巡回视导,最后组织全班的交流与分享。 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最后小组代表交流与分享。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写时光流逝所饱含的真情,并学习作者将抽象事物变得具体可感的表达方法。
二、朗读并背诵第3自然段中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师:先示范朗读和背诵,然后在学生分享时相机指导。 生:先自由朗读和背诵,然后分享 进一步体会文段诗意的语言,学习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
三、明确小练笔的任务和写作要求:写一首关于“时光流逝”主题的小诗,表达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感触 师:教室内巡回指导 生:独立写作 将课文中的写作方法运用于书面表达之中,在写作中进一步掌握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
四、完成小诗后,同伴交换读诗,并提出修改意见 师:教室内巡回指导 生:同伴合作,修改他人和自己的诗作
五、分享诗作 师:鼓励同学在班上朗读、分享自己的诗作。 生:朗读和分享自己的诗作;聆听他人的诗作,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