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与千克》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主要学习克和千克两个质量单位,是后面学习“吨的认识”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使学生初步建立起质量的观念既是教学中的重点,也是教学中的难点。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但是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可能听过,但是没有感受过。克和千克是两个基本的质量单位,而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亲手去掂一掂,让学生在实际操作活动中主动学习,对这两个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较鲜明的表象,加深和巩固这两个质量单位的观念。
教学目标:
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质量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充分体验1千克内的物体质量,在体验中感知“克”和“千克”。
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小组活动中体验成功,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在实践中感知1克、1千克物体的质量,知道1千克=1000克。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培养估计物体质量的意识。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师:小朋友们,钱老师和小黄鸭在比谁重,一个体重是50,一个体重是80,你觉得哪个重?
预设:钱老师重。
师:明明钱老师的体重数字要小,为什么还是我重呢?
预设:钱老师体重是50千克,小黄鸭体重是80克,所以钱老师要重。
揭示课题:原来是因为单位不同。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两个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板书课题:克和千克)
活动操作
活动一:找一找、掂一掂,认识1千克
每一小组桌上摆有很多物品,请学生从这么多物品中找出质量为1千克的物品。
反馈交流:
(1)找到正好是1千克的物品。
请学生说一说是如何找到的。
预设:观察外包装上写着“1千克”
小组内相互传递,掂一掂,感受1千克的重量。
师:掂过了1千克的物品,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发现?
生1:1千克有点重。
生2:1千克的物品拎时间长了胳膊有点酸。
生3:1千克不是很重也不是很轻。
找到其他1千克的物品。
师:我想要知道这袋米有多重,谁能猜一猜?
生有的在猜有的说不清楚。
师:拿出刚才1千克的物品,一只手掂它,一只手掂米,看看有什么感受。
师:掂完之后左右手交换一下,再掂一遍,有什么感受?
师:现在你能猜测这袋米是多重吗?
生:1千克。
师:想要准确地知道这袋米的重量,我们得借助工具,谁知道?
生:用秤称一称。
教师介绍几种秤,并称出一袋米的重量为1千克。
再介绍几种1千克的物品(简要介绍:“净含量”指袋子里、瓶子里的物品实际有多重。)
师:这些物品的质量都是1千克。重量一样的,看看有什么不同?
生1:大小不一样。
生2:重量一样,但是不一样多,有的物品多一些,有的物品少一些。
师:为什么呀?
生1:轻的物品就多一些,重的物品就少一些。
生2:不能根据大小判断重量,要称一称。
师:你们分析的很有道理!(竖大拇指)
感受2千克。
师:刚我们掂过了1千克的米,钱老师这里还有一袋米,谁来掂一掂,估一估它的重量。
先请两名学生对比着1千克的米掂另一袋米,说说估的答案。请回答不准确的同学:你再掂掂看,什么感觉?
师:小朋友们估计这袋米是2千克,2千克里有几个1千克啊?
生:2个。(板贴:2千克里有2个1千克)
再请两个学生对比着2千克的米和2袋1千克的米掂一掂,说说感觉。
称量并验证这袋米的质量为2千克。
感受5千克。
教师呈现一大袋米(质量为5千克),请几位学生上台拎一拎、掂一掂这袋米,并说一说感觉。请学生猜它有多少重?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预设:2千克的米是这么一小袋,大的那袋米大约是5千克。
展示标签,验证是5千克。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1千克,2千克、5千克的物品,你觉得是轻还是重?
师:计量比较重的物品,常用千克做单位。生活中除了这些物体质量用千克做单位,你还见过哪些物品用千克做单位的?
师:千克一般计量较重物品,那么较轻的物品一般用什么质量单位呢?(克)
(二)活动二:认识克
1.给比1千克轻的物品比大小。
师:每个小组都有一包咪咪虾条,谁知道它有多重?(18克)
小组4人,把自己带来的物品拿出来。大屏幕呈现活动要求:
(1)拿出你准备的物品,填在学习单中。
(2)两件物品对比着掂一掂,谁轻谁重?
(3)估一估,你准备的物品有多重,说说原因。
学生上台反馈。
预设:用已经知道的18克去比,一手拿咪咪虾条、一手拿另一物品,对比着掂,觉得比它重得多(重一些),所以估了XX克。
称量验证。
课件呈现:计量比较轻的物品,我们就可以用单位克(g)来表示。
2.感受1克。
师:课桌上我们刚刚还发了一粒纽扣,请和咪咪虾条对比着掂一掂,估一估1粒纽扣的重量。
称量验证。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一粒纽扣的重量是1克,再掂一掂,有什么感受?
预设:特别轻,感觉像空气。
3.认识克和千克的关系。
教师拿出一个质量为1克的纽扣,知道了这样一个纽扣是1克,100个呢?
追问:500个呢?(介绍:500克就是我们平时说的1斤)1000个呢?
预设:1000克(板书1000克)
1000克,让孩子们掂一掂,感觉重量和1千克的米差不多,其实1000克就等于1千克。再称量验证。(板书:1千克=1000克)
4.生活中1克的物品。PPT展示。
5.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质量单位克与千克,也掂了掂1千克和1克有多重。那我们能不能用学到的知识来完成下面的问题呢?
巩固练习
1.
爷爷的信,改错。
3.思考:2千克的铁和2000克的棉花,谁重?
全课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克和千克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大的用处,课后请你做个有心人,找找生活中的克与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