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学期1.1.2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同步精品课件(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学期1.1.2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同步精品课件(共3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8-27 07:24: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第1章第2节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发霉的桔子
发霉的橘子
条件 温暖潮湿 低温潮湿
方法 用牙签将橘子扎20个孔,将橘子置于塑料袋中并放在温暖环境里。 用牙签将橘子扎20个孔,将橘子置于塑料袋中并放在低温环境里。
实验 现象
实验 结果
活动: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
长满霉菌
无明显变化
霉菌适于生活在温暖的环境里。
通过对比两组实验的异同可知:实验中“温暖—低温”形成了对照,设置的变量只有“温度”。
问:说出表格中的条件差异?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一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
温度
发霉的橘子(霉菌)
活动: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
温度不同
鱼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鱼生活在水里
生存空间
氧气、食物、适宜的温度等等
生存条件
环境: (P14)
生物的生存条件和生存空间统称为环境。
思考:
非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
生态因素
玉米的生长发育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生态因素
非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
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湿度等
生物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
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
什么是生态因素、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呢?
你知道“南橘北枳”么?橘子树种在淮河以南结出的是橘子,而种在淮河以北则结出的是枳,这说明生物受何种因素的影响?
温度
一、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
不宜在寒冷地区栽种
温度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说明生物受何种因素的影响?
说明生物受何种因素的影响?
水分
仙人掌的叶子退化成刺
风力
蒲公英散播种子
说明生物受何种因素的影响?
1.在某热带雨林中,影响青蛙生活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属于生物因素的是( )
A.阳光 B.空气 C.蛇 D.温度
2.苏轼的《春江晚景》中“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描述的是哪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
A.阳光 B.温度 C.湿度 D.水
C
B
生物因素
竞争关系
寄生关系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捕食关系
共生关系
合作关系
狮子和大象争夺水源
1、竞争关系
争夺配偶
争夺食物
竞争关系
棕熊捕鱼
蜘蛛捕捉蝗虫
2.捕食关系: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
3、共生关系:
海葵和蟹
两种生物彼此互利的生存在一起,若相互分离,两者都不能生存。
豆科植物和根瘤菌
4.寄生关系:
蛔虫
一种生物附着于另一种生物(宿主)的身体内部或表面,利用宿主的养分生存。
病毒
蚂蚁 企鹅
5、合作关系:
同种生物之间相互配合(合作)做某事。
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保护色
动物外表颜色与周围环境相类似的,叫保护色。
舟蛾
稚鸡
北极熊
云豹
(P16)
警戒色
某些有恶臭或毒性的动物或植物所具有的鲜艳色彩或斑纹。
别碰我!我可不好惹!
警告:
(P17)
拟 态
外表形状与色泽斑与其他生物或非生物相似
枯叶蝶
利于避敌、捕食
尺蠖
竹节虫
保护色
拟态
警戒色
无毒的青蛙
有毒的青蛙
保护色
警戒色
适应的相对性:
适应——不适应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但同时又是相对的。
三、生物能影响和改变环境
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蚯蚓的排出物还能增加土壤肥力。
乱砍滥伐
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这是为什么呢?
P18
1.大雨过后蚯蚓常常爬到地面上,影响蚯蚓生活的因素是( )
A.温度 B.空气 C.水分 D.阳光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 )
A.光 B.水分 C.温度 D.湿度
课堂小测
B
C
3.下列生物中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
A.水稻和稗草 B.猫和老鼠
C.人和猪 D.人和蛔虫
4.北极熊体色为白色,这是它对环境的( )
A.影响 B.适应 C.改变 D.影响和适应
A
B
5.许多种鸟具有保护色,但也难免常被嗅觉发达的兽类捕食,对此解释为( )
A.这些鸟不适应环境
B.被食的鸟是警惕性不高的
C.适应是绝对的
D.适应具有一定限度和相对性
D
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