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张PPT)
7.开国大典
开国:建立新的国家。
大典:隆重的规模宏大的仪式。
时代背景
BACKGROUND
TIME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领导全国人民为推翻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进行了可歌可泣的顽强斗争。
抗日战争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打,卢沟桥事变全面爆发,历史14年,多少英雄儿女前仆后继、浴血奋战。
又经过三年的解放战争,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了国民党的统治,迎来了全国的大解放。
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
初读课文
朗读课文,疏通生字词。思考:
课文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来描述开国大典的盛况?分别写了几方面的内容?
开国大典前
大典进行中
大典结束后
时间顺序
擎着 电钮 瞻仰 聂荣臻
政府 外宾 八盏 石栏 汇集
爆发 宣告 制服 坦克 距离
发射 隆隆声 阅兵式
我会认
zhān
niǔ
bīn
zhènɡ
qínɡ
niè zhēn
zhǎn
我会写
府
栏
汇
爆
宾
制
距
隆
坦
宣
射
阅
政
bīn
zhènɡ
fǔ
lán
huì
bào
xuān
yuè
zhì
tǎn
jù
lónɡ
shè
盏
zhǎn
可以按照典礼开始前,典礼进行时,阅兵、游行的顺序将课文分成四段。
群众入场
(1-4)
举行典礼
(5-10)
阅兵仪式
(11-13)
群众游行
(14-15)
延迟符
默读1—4自然段,了解开国大典的总体情况。如:时间、地点、参会人员及会场的位置和布置。根据课文画出会场示意图。
品读课文
地点
首都北京
1
时间
1949年10月1日
2
参与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代表, 工人、农民、学校师生、机关工作人员、城防部队、外宾。
3
参与人数
总数达三十万人
4
典礼场面恢弘
会场在天安门广场。广场呈丁字形。丁字形一横的北面是一道河,河上并排架着五座白石桥;再北面是城墙,城墙中央高高耸起天安门的城楼。丁字形的一竖向南直伸到中华门。在一横一竖的交点的南面,场中挺立着一根电动旗杆。
主席台设在天安门城楼上。城楼檐下,八盏大红宫灯分挂两边。靠着城楼左右两边的石栏,八面红旗迎风招展。
会场
会场示意图
第一步,画出城楼主体。
会场示意图
第二步,画出城楼前面的河,和河上的五座白石桥。
会场示意图
第三步,画出广场和旗杆位置,和中华门。
品读课文
作者是如何从参会人员的角度来表现典礼的恢弘隆重的?
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参加典礼的人员来自五湖四海,地域很广。
参加典礼的人来自各个阶层。
参加典礼的人来得很早,早上六点钟起就有人入场。
参加典礼的人数很多。
夸张、比喻
拓展:中国共产党党史
1921年7月23日
中国共产党诞生
1922年7月16日
提出反帝反封建
的民主革命纲领
1925年1月11日
大革命洪流中召
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45年4月23日
确立毛泽东思想在
全党的指导地位
1973年8月24日
文化大革命中的大会
1956年9月15日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
道路的良好开端
1982年9月1日
开创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新局面
1997年9月12日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2017年10月18日
谋划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深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