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我们怎样听见声音+课件2022-2023学年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共6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1我们怎样听见声音+课件2022-2023学年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共6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8-26 07:56: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3张PPT)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
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了各种声音
蓝色火焰多媒体工作室
3
azureflameStudio
一、声是怎样产生的?
小实验
猜想:
由于物体的振动……
如何来证明你的猜想是否正确呢?
设计实验:
纸片和水在这里起什么作用呢?
可以把微小的振动放大,将其表现出来(放大法或者转换法)
敲击音叉,把叉股插入水中,观察发生的现象。
把手指放到正在播放音乐的录音机的扬声器上感受一下。
6
1.上述物体发声时与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
2.物体发声时又有什么共同点呢
想一想
思考:
敲击鼓面时,能不能看到鼓面在振动
讨论:
用什么方法能够证明发声的鼓面也在振动
思考:
敲一下锣,锣发出声音,用手按住锣,为什么声音会立刻停止?
8
议一议
哪些物体可以是声源 举个例子
古筝、吉他、二胡等
固体
液体
气体
小溪、瀑布等
长笛
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__产生的
结论:
振动
2.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10
青蛙呱呱叫,他的鸣嚷在振动。
蟋蟀在鸣叫时,他的翅膀在振动。
蜜蜂发出“翁翁”叫时,他的翅膀跟部的小黑点在跳动。
鸟鸣叫是靠气管和支气管交界处的鸣膜的振动。
雄蝉鸣叫是腹部下方有一层薄薄的发音膜在振动。
同学们知道有一种笑树吗?
笑树果实的外壳有许多小孔,壳里的果仁与壳碰撞发出声音,就像人的笑声。
生活中声音的产生:
11
二: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12
声音是一种波,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其实声波也是一种能量
声波 ——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在雷雨交加的夏天,一声响雷后,往往
是雷声轰轰不断。这又是什么现象呢?
小资料:
14
回声:声音在传播中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现象。
声音多次反射
为什么有时能听见回声,有时又听不见呢?
听到回声的条件是什么?
离障碍物至少要多远?
15
原声
回声
回声
障碍物
发声体
人耳能分清前后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t应大于0.1s(也就是距离大于_____m),小于0.1s只能增强原声,使声音更洪亮。(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m/s)
要能区别自己的拍手声和高墙反射回来的回声,你至少要离高墙多远?
解:要区别出原声和回声,两者时间必须间隔0.1s以上
t=0.1s
空气中的声速可取 v=340m/s
=17m
17
小试牛刀
小明对着山崖大喊一声,经过2s听到回声,那么小明与山崖之间的距离大约是多少m(空气中声速取340m/s)
解:由题意可知2s是声音传播一个来回的时间,
那么声音从小明到山崖的传播时间为1s,则有:
s=vt=340m/sX1s=340m
答:小明与山崖的距离大约是340m。
习题
把恰好没在海面下的钟敲响。钟声传到海底,再反射回海面,共经过2.5s ,求海的深度。设海水中的声速约为1500m/s。
已知:v =1500m/s
=1.25s
求:s .
解:s=v t =1500m/s×1.25s
=1875m
答:海的深度是1875m。
19
三、声音的传播条件
探究一:声音的传播都需要什么条件?探究二:是不是所有物体都可以传声?
振动的物体是怎样把声音传递到我们的耳朵的呢?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呢?
空气震动
声波
耳朵
引起
形成
传入
介质
我们通常听到的声音都是通过空气传来的。
吉他
小提琴
那么,液体和固体能不能传播声音呢?
伏地听声:
人耳可伏在荒野的地上听到远处的马蹄声,
人耳可伏在铁轨上听到远处的火车轰鸣声.
问题: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声音可以由固体传播
你还能举几个例子吗?
介质
土电话
敲桌子实验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提出猜想:1.液体也能传播声音吗
声音捕鱼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小儿垂钓 》
这首诗的大体意思是什么?
说明了说明物理道理:
液体能够传播声音
介质
实验说明:空气能传播声音。
除了气体、固体外,液体也能传播声音。
如:渔民利用电子发声器(声呐)捕鱼; 水中的鱼会被岸上的说话声吓跑。
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
结论:
31
声音能靠一切固体、液体、气体等物质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常简称为介质。
思考题 : 如果没有介质,例如在真空中声音
能否传播?你如何来证明呢?
声音是靠介质传播的。
实验
+
推理
得出规律
空气越来越少→声音越来越弱
得出结论
真空不能传声
设计实验
理想实验
声音的传播
1.描述一下你观察到的现象
2.实验说明了什么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4
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怎样进行交谈?
有报道说,在太空中的宇航员亲耳
听到附近星球碰撞发出的声音,这
属实吗?
36
NO,声音在真空中无法传播。
有大陨石撞上月球,地球上的人能否听到撞击声?
知识拓展
几种物质的声速(m/s)
空气(15℃) 340 海水(25 ℃) 1531
空气(25 ℃) 346 铜(棒) 3750
软木(25 ℃) 500 大理石 3810
煤油(25 ℃) 1324 铝(棒) 5000
蒸馏水(25 ℃) 1497 铁(棒) 5200
思考题: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
播的速度是否一样快呢?
你发现了什么?
39
1、 。
2、 。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
声速还与温度有关
声音在固体中 的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在液体,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最慢。
通过上表你获得的信息是:
声音在(15oC)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
熟记:
三.声音的传播有多快
1、声速:声音每秒传播的距离
2、不同物质,声速一般不同.
3、同种物质,声速跟温度有关
4、一般情况下,v固体>v液体>v气体
5、15 oC空气中声速是340m/s
42
五、听到声音的条件
发声体 介质 人耳
43
过关题
3.下列实验现象不能说明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是 ( )
1.在下列介质中声音传播速度最快的是 ( )
A.水 B.真空 C.铁 D.空气
2.将正在播放音乐的收音机放在抽成真空的玻璃罩内,这时几乎听不到音乐声,这主要是因为 ( )
A.收音机的喇叭不振动了 B.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C.声音被玻璃隔绝了 D.固体不能传播声音
C
B
C
44
习题
1.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乙同学在长铁管的另一端敲一下这根铁管,甲同学听到了两下响声。这是什么缘故?
答:因为声音沿着铁管传播的速度快,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慢,乙同学听到的两下响声,一声是先从铁管中传来的,另一声是再从空气中传来的。
2.站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如果他听到起跑的枪声才开始计时,那么运动员跑了多长时间他才开始计时?设当时气温为20℃。
已知:s=100m,v=340m/s
求:t .
解:因为s=vt ,所以
≈0.29s
答:运动员跑了0.29s 他才开始计时。
45
5.运动会上100米终点计时员听到枪声时开始计时,则( )
A.成绩要比实际的好 B.成绩要比实际的差
C.成绩与实际的相符 D.无法判断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鼓声是由于鼓面振动而产生的
B.在百米赛跑时终点计时员应该从听到枪声开始计时
C.海上测量船可以利用回声测量海的深度
D.夏天打雷时,经常听到雷声轰鸣不绝,是由于雷声 经过多次反射造成的
6.在一根充满水的长铁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能够听到几次声音( )
A.一次 B.两次 C.三次 D.四次
B
A
C
46
2022/8/26
7.敲响大古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对钟的敲击后,大钟余音为止,其主要原因是( )
A.钟声的回声 B.大钟还在摆动
C.钟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 D.人的听觉发生延长
8.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约是340米/秒,一个人面对高山喊一声,4秒后听到回声,那么人距离山有( )
A.340米 B.680米
C.1360米 D.无法判断
B
B
47
9、地震发生后被埋在废墟里的人自救的一些措施,指出切实可行的是( )
A.大声呼救 B.静等救援人员来救
C.用硬物敲击墙壁或楼板,向营救人员求救
D.见缝救钻,从废墟中爬出来
C
48
1、常言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其中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分别是_____、
______、 振动产生的声音,这些声音
又是通过_____传播的。
空气
水滴
人的声带
空气
2、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实验中,
将正在发声 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
小球多次被弹开。在此实验中,小球的作用
是 。
使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练习:
49
3、一般来说,大会堂的四周墙壁都做成凹凸
不平像蜂窝状似的,这是为了( )
A 减弱声波反射 B 增强声波反射
C 增强声音响度 D 仅仅是为了装饰
A
50
4. 1994年,天文学家观察到苏梅尔——列维彗星裂成二十多块大的碎片,撞击木星,产生巨大的爆炸。但是地球上的人们却没有听到一丝声响。以下猜想最符合科学性的是:( )
A、这种爆炸本身不会发出声音;
B、这种爆炸发出的声音太小;
C、爆炸声传到地球后,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D、木星与地球之间存在很长的真空带,没有传声介质
D
51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传播物质无关,只取决于声源本身
B.在空气中声速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声速越小
C.只有振动的物体才会发出声音
D.固体液体都能振动,所以都能发声,而气体不能振动,所以不会发声
复 习 题
C
2.古代的侦察兵为了及早发现敌人骑兵的活动,常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以下解释错误的是( )
  A.马蹄踏在土地上,使土地振动而发声
  B.声音可以沿土地传播
  C.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
  D.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到人的耳朵
D
52
复 习 题
3.工人用铁锤打击长铁管一端一次,在铁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击管声,这是因为( )
  A.声音沿铁管传播快,先听到,沿空气传播慢,后听到
  B.第二次听到的是回声
  C.人耳的错觉
  D.声音沿空气传播快,先听到,沿铁管传播慢,后听到
A
4.下列现象中能不用通讯设备而能直接交谈的是( )
  A.驾驶两架同向飞行飞机的两名飞行员
  B.登上月球表面的宇航员
  C.分别站在海拔1km高山的山顶和山脚的的两人
  D.同时坐在一间漆黑的房间中的两个人
D
53
复 习 题
5.(多选)人们一般对着山崖或高大建筑物喊一声,就可以听到回声,而在室内就常常听不到回声,这是因为( )
  A.回声只有在山崖或高大建筑物周围才能产生
  B.因为室内反射声波的障碍物离人较近,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无法区别
  C.因为室外反射声波的障碍物山崖或高大建筑物离人较远,人听到回声和原声时间差在0.1 秒以上,人就将回声和原声分开了,就可以听到回声
  D.以上说法都不对
B C
54
复 习 题
汽车以15m/s 的速度向对面高山驶去,在司机鸣笛后4s听到了回声,求听到回声时,汽车距高山多远?(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
解:s1=v声t
=340m/s×4s
=1360m
s2=v车t
=15m/s×4s
=60m
汽车到高山的距离BC=
=650m
答:听到回声时,汽车距高山650m。
55
人们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
外界的声音→外耳道→鼓膜→听小骨→听觉神经→大脑
【说明】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在声音传递给大脑的整个过程中,任何部分发生障碍(例如鼓膜、听小骨或听觉神经损坏),人的听力损失在70分贝以上者为聋 。
什么是耳聋
分贝是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在第四节中我们会学习到。
神经性耳聋
非神经性耳聋(传导性耳聋)
由于声音的传导发生了障碍(如鼓膜、听小骨损坏)而引起的耳聋。非神经性耳聋容易治疗,可以治愈。
由于内耳及听觉神经损坏而引起的耳聋。神经性耳聋不易治愈 。
耳聋的分类
1.将振动的音叉放在耳朵附近,听音叉的声音。
2.用手指将耳朵堵住,再听音叉的声音。
3.请同学用手指将自己的耳朵堵住,把振动的音叉的尾部先后抵在前额、耳后的骨头和牙齿上,看看能否听到音叉的声音?
讨论:
在这几种情况下,人是如何听到声音的?
在电视电影上,古代的一些战争片,
会有这样一个场景:把耳朵贴在地面
上,就可以判断附近有没有敌人追来
(听马蹄声),为什么?
有谁知道这是为什么?
60
一些失去听觉的人可以利用骨传导来听声音。
例如:音乐家贝多芬耳聋后,是用牙咬住木棒一端,另一端顶在钢琴上来听自己演奏的琴声,从而继续进行创作。
1.声音是由于_________产生的,振动停止,发
声也停止。我们把_________________叫做______,____, ____,____都可以是_____。
声音可以在_____,_____,_____中传播,但,声音__________________的传播需要_______。
介质
物体振动
正在发声的物体
声源
固体
液体
气体
声源
固体
液中
气体
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声音是一种波,叫______。
3.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_______。
4.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大,其次是液体,
最后是气体。影响因素有___________和_______。
温度
声波
340m/s
传声材料
5.声音在介质中是以声波的形式进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