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抓住文章对沃克医生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2.剖析《丰碑》中军长的语言、动作、神态,感受人物内心的变化。
3.创设情境,练习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体现其内心变化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1.剖析《丰碑》中军长的语言、动作、神态,感受人物内心的变化。
2.创设情境,练习对人物言、动作、神态的描写体现其内心变化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反馈预学。
1、板书课题。
军神就是:刘伯承。
2、你对刘伯承有多少了解?
师结:查阅资料能够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一个人物,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阅读。
3、课前我们预学了课文,梳理了文章的内容。看学生梳理内容。
按照问诊,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梳理文章内容。
这样一梳理我们就理清了文章的顺序。
4、请第二名同学借助自己的预学单,讲讲这个故事。
5、预习中我们也完成了这个任务。请生读词语。
再读这段话,你发现什么了?
(用另一种方式呈现了故事的主要内容)
二、聚焦“军人”。
1、沃克医生通过一台手术,对刘伯承的认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起初在沃克医生眼中,刘伯承就是一个普通的病人(板书),后来发现他是一个军人(板书),最后由衷地称他为军神(板书)。
2、沃克医生是怎么发现刘伯承是军人的呢?请同学们默读1——11自然段,画出依据。
3、根据学生1交流,张贴板书。
4、根据学生2交流,引导:你抓住了他的神态:惊疑,文章还有一处神态?(愣住)
贴板书。
5、这么重的伤势,究竟有多重呢?(播放音频朗读)
6、这么重的伤势,一般人会怎么样?
7、所以沃克医生才断定刘伯承是军人,他才这样说——
8、听了沃克医生的话,刘伯承微微一笑,他心里想什么呢?同桌说一说。
9、带着这些体会,再读读这句话:病人微微一笑———
10、师结:刚才我们抓住了人物的神态语言走进了人物的内心,看到了一个从容镇定的刘伯承。
三、聚焦“军神”。
1、后来三个多小时的手术,沃克医生又称他为“军神”,这又是为什么呢?拿出学习单。
2、快速默读12——22自然段,寻找表现刘伯承是军神形象的依据,可以摘录原文,也可以用自己的话。
3、请生交流。
4、我发现孩子们的目光都聚焦了这几个自然段。
5、自由读这四处。
请四位同学读。
6、难道他不痛吗?有异于常人的特异功能吗?
7、到底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内心。
8、小组学习交流。
9、请“手术前”代表交流。
10、是什么支撑刘伯承?
根据学生回答,请生写题卡,张贴到黑板。
11、请“手术中”代表交流。
与三位同学合作,创设情境。
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双手微微颤抖,汗珠滚滚,一刀,两刀,病人“一声不吭”————
手术继续进行,疼痛一阵连着一阵向他袭来,他紧紧地抓住白床单,青筋暴起,汗如雨下,————
手术还没有结束,六十五刀了,他越来越使劲,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12、三位同学最让你震撼的是?
13、是什么支撑着他忍受着剧痛?(请生交流,写题卡,贴黑板)
14、这段话你能读了吗?
师评价:我看到了一个忍受剧痛的刘伯承;意志坚强的刘伯承~
15、一起走进刘伯承的手术现场(播放视频片段)。
16、再读片段。
17、请“手术后”小组交流。
18、根据板书小结:这就是刘伯承,他——(根据学生贴卡总结),他不是一个普通的军人,而是一个军神。
19、怪不得沃克医生由衷地说:(引读)
总结:作为读者,能够从人物描写中读出人物内心,作为作者,你们能够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表现人物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