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10 纸的发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创、荐”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累、切、便、鲜”四个多音字,会写“伟、录”等12个生字,会写“造纸术、伟大”等30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根据要求和提示,提取关键信息,说清楚纸的发明过程。
4.能解释蔡伦改进的造纸术能够传承下来的原因,感受中国造纸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点
1.能根据要求和提示,提取关键信息,说清楚纸的发明过程。
2.能解释蔡伦改进的造纸术能够传承下来的原因,感受中国造纸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教学难点
能解释蔡伦改进的造纸术能够传承下来的原因,感受中国造纸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反馈预学。
1、小队介绍《清明》。
2、齐读课题。
3、字词小挑战。
4、根据课后完成的思维导图,介绍一下上节课学习几个时期。
5、这节课一起走进东汉时代。
二、梳理第四自然段。
1、读第四自然段,画出关键句。
2、读读这句话。
3、这句话要怎样概括到课后表格里呢。
4、第二句在写什么呢,第三句又在写什么呢?
5、请生读交流答案:造纸的过程,优点。
6、师生合作读这段。
一起读第一句,男生读过程,女生读优点。
三、聚焦蔡伦改进的造纸术
1、先来走进过程。通过这段话,说出过程。
2、请生说说过程,其他同学学小蔡伦做一做动作。
3、除了“捣”,你还发现了哪些造纸的动作?
4、三幅步骤图,打乱顺序,粘贴在黑板上。请生排列正确顺序,边排列边说说蔡伦造纸的过程。
5、完成课堂作业本,填入动词。填入动词自己说说蔡伦造纸的过程。
师结:六个动词,三个步骤就把蔡伦造纸的过程描述得很清楚。
6、出示小组合作要求,完成学习单:探讨为什么只有蔡伦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
7、请小组代表交流。
8、由原料容易得到,你想到了什么?(其他原材料不容易得到,举例子)
展示龟甲。
9、由价钱便宜这点原因。读一读“帛”不能普及原因。
展示帛,商场购买300元钱。
10、由轻便联想到竹片,展示竹片;由好用展示麻纸。
11、补充: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为什么这一点很重要。
加入到价格便宜后。
12、补充:可以大量制造到原料容易得到后。
13、自己说说蔡伦造纸术传承下来的原因。
14、学完这段后你的感受。
15、“吸收了人们长期的经验”,老师带来这么多东西,你觉得它们有没有给蔡伦带来什么经验呢?(举例说优点吸收,缺点改进)
16、不光要感谢蔡伦的造纸术,更不能忘这一条纸的发明之路。自豪地读读本文的关键句。
17、自己读读这段话,看看有什么感受。
18、再自豪读读。
四、播放视频,布置作业。
1、播放视频,发现老祖宗留下的其他宝贝。
2、布置作业。
总结:课后请同学们复习课本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