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跳水 第二课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7.跳水 第二课时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26 18:15: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跳水》第2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通过对情节的梳理,体会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获得启发。
(二)通过比较分析、思辨,借助思维导图探寻、体会船长的办法之妙,了解船长处事时的思维过程。
(三)通过思辨,懂得经验与创新思维对于现实生活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
1. 通过比较分析、思辨,借助思维导图探寻、体会船长的办法之妙,了解船长处事时的思维过程。
2.通过思辨,懂得经验与创新思维对于现实生活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反馈预学。
1、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德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微型小说《跳水》,齐读课题。
2、拿出课堂学习单,听写一组词语:
3、校对答案。
4、提示“艘”笔顺。
5、在田字格里练习写一个。
6、刚才这组词语和什么有关?(船、远洋航行的帆船)
7、帆船在我们生活中并不常见,一起了解一下(播放微课视频)
8、《跳水》这个故事就发生在这样一艘帆船上。
9、出示词语,请生读。
提示“吓唬”读音。
10、这组词语和什么有关?
(人物的动作神态)
11、出示预学单。看着人物关系图,说说这个故事。
12、生自由说说这个故事。
师结:像这篇文章这样人物关系复杂的课文,我们可以借助人物关系图,找关键词来梳理,这样就能更加清楚地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走进课文,提取“危险”与“有利条件”。
1、这个故事结局是令人欣慰的,可是船长拿枪逼孩子跳水这个举动却引起了极大地轰动。这个消息传出去以后,很多人赞不绝口,但是更多人因为没有亲眼看到那惊险的一幕而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质疑,你觉得他们在质疑什么呢?
2、请生交流。
3、总结质疑。
4、面对这样的质疑,船长会怎样解释呢?
5、根据学生答案总结:船长考虑了当时的危险因素,唯有跳水是救孩子,他分析了有利条件。
那么这些危险和有利条件藏在课文的什么地方呢?再次回到课文,完成练习单第二题。
6.出示共学要求。
7、请生交流。
8、船长第一时间了解了这么多危险因素,这些因素的后果是什么?用原文说。
9、齐读这句话。
10、孩子一失足就掉在甲板上没命了,这就是当时的真实情况。
11、面对众人的质疑,船长想等船靠岸后,借助媒体的力量莱澄清。接下来模拟一下。
12、借助黑板信息,回答记者的提问。同桌俩人模拟说一说。
13、同桌展示。
三、读好船长的话,感受人物形象。
1、船靠岸以后,船长就想你们刚刚这样,把眼之所见,心之所想向大家一一诉说,大家听后都明白,拿枪逼孩子跳水是当时正确且唯一能够救孩子的办法,所以所有人都向船长投来了敬佩的目光,那么从船长观察、分析再到做出跳水的决策, 是不是像我们刚才这样用了这么长时间呢?你是从哪发现的?
2、在极短的时间里船长就做出了这样的决策——
3、齐读。
4、这两句话有什么特别之处?
5、是的,25个字连用了7个感叹号。
这表明了什么呢?
6、读出危急。
7、这两句话语言极其简单,命令却如此的坚定,这份果敢谁能读出来。
8、想要读好船长的话,必须走进他的内心。合作一起读。
师读旁白,你们读船长的话。
9、师读。
10、读到这里,你对船长一定有了新的认识,你觉得他是一位怎样的船长?
11、请生回答并板书答案:果断,机智,沉着。
总结:同学们读小说,就应该像我们今天这样,读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去,去感受人物复杂的思维过程。而一切正确且有价值的思维它都会像文章当中的船长那样,对客观现实情况用心分析,有时候还要加上一些果断、机智、沉着,唯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危急的时候做出最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