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23海底世界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解“反推力”等词语的意思,积累语言。
2.学习课文的构段方式,围绕一句话把一个意思写清楚。
3.补充课外资料,培养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学习课文的构段方式,围绕一句话把一个意思写清楚。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走进第四自然段。
1、上一节课我们通过抓关键句,整合信息的方法知道课文是从五个方面来写———出示:
2、这节课我们继续通过这样的方法来探秘海底世界。
3、通过预习单的反馈,发现我们班的同学对第四自然段很感兴趣,谁来读读中心句。
4、这个自然段是怎样把这个中心句写清楚的呢?谁来读读学习活动。出示:读一读第四自然段,圈一圈写了哪些动物,想一想每种动物的活动方法是怎样的,你最感兴趣的是哪种动物?
5、交流答案:都有哪些动物?
根据图片认识梭子鱼。
6、这些动物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种呢?
学生1交流:梭子鱼。
出示片段,根据学生答案贴“游”,从哪里感受到它游得快呢?
加重“几十千米”,出示交通工具速度进行对比,感受梭子鱼的快。
学生2交流:海参。
根据学生交流,贴板书:爬。
上学期我们学过《富饶的西沙群岛》,里面的海参是怎么游的?(慢慢蠕动)
加重速度。
海参和梭子鱼对比,用朗读体现一快一慢。
学生3交流:乌贼。
贴板书:退。
请学生到前面扮演,请生评价。
采访你是利用什么迅速后退的?
介绍反推力。
读句子。
学生4交流:贝类。
贴板书:巴。
什么叫巴?(紧紧地贴住)
你们就是小贝类,心情如何,带着开心的心情读句子。
7、现在我们知道这个自然段通过这四种动物向我们介绍了:
贴板书。
8、海洋王国要为他们颁发海洋之星,你要分别送给他们什么词呢?
9、海底世界生物有二十多万种,作者只选了这四种,想想他们的活动方法以及颁发给他们的特色词,你觉得他们入选的原因是什么?
(贴板书:不同特点)
总结这个自然段抓不同特点写出了海底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
10、你们还知道海底哪些动物,他们是怎么活动的呢?12、选择你了解的或者老师推荐的,把它们的活动方式介绍给同桌听。
11、动脑思考:你是作家,为第四自然段加一个,以下四种动物你不会加哪一个,为什么?
二、出示学习活动二,学习第五自然段。
1、出示学习活动请生读。
2、完成学习单。
3、根据学生学习单总结五自然段,贴板书。
4、欣赏色彩。师生合作读。
5、这些色彩用四字词语来形容——
6、再来看看大小。
7、二三百米有多长?
请生读读。
三、介绍海底能源。
1、海底海有丰富的能源呢!有哪些,我们一起说。
2、介绍稀有金属。
3、视频介绍稀有金属。
4、海底拥有这么多动物植物能源,让我们不禁感叹:
四、海底世界新发现。
1、默读海底世界新发现学习单。
2、学作者的样子从不同方面介绍清楚吧。看思维图,你了解了哪些方面?
3、完成思维图。
4、四人小组交流。
5、刚才我们通过抓关键词、整合信息,就从不同方面把新发现说清楚了。
6、为了你们更好的了解海洋世界,老师向你们推荐两本书,遨游在书的海洋中,相信你们会获得更多的知识。
总结:尽管人类已经向未知的海底进行了探索,但茫茫汪洋下,无奇不有,深海对于人类来说仍然是个谜。课后,同学们可以通过观看海洋纪录片《蓝色星球》、《蔚蓝之境》,或者阅读小说《海底两万里》,去进一步发现海洋和大自然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