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9-22 18:54: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
  1.积累“企盼、油然而生、花团锦簇、美不胜收”等词语。
  2.把握海伦?凯勒的人生经历及其品质。
  能力目标
  1.培养从文中准确获取信息并进行语言概括的能力,把握课文一体两面的思路结构。
  2.揣摩文中重要语句,加深阅读体验。
  3.理性地思考、体会作者对莎莉文老师敬爱和感激的情意。
  德育目标
  1.领会莎莉文老师隽永深沉的爱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
  2.学习海伦好学敏思、坚韧不拔、热爱生活的精神。
  教学重点
  1、让学生从文中准确获取信息并进行语言概括的能力,把握课文的思路结构。
2、结合战胜挫折的经历,谈谈海伦·凯勒重塑生命成功的因素。
  教学难点
  深人体会作为盲聋哑人的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十九世纪出现了两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就是海伦·凯勒。 ——马克吐温
海伦深深地感激自己的老师,她说: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首先要长久地凝视我的老师——安妮·莎莉文 !
二、简介海伦·凯勒(1880-1968)
美国作家、演讲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一岁半,海伦·凯勒不幸染上疾病,致使双目失明、双耳失聪,随之又丧失了说话的能力。从此,她坠入了一个黑暗而沉寂的世界,陷入了痛苦的深渊……
17岁,海伦·凯勒考进了美国第一流的高等学府——哈佛大学,并以优异的成绩从大学毕业,还掌握了英、法、德、拉丁和希腊五种文字。
大学期间,她开始写作。毕业后,她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并在繁忙的工作中先后完成了14部具有世界影响的著作。最著名的是其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教师讲述:一个19个月就失聪失明,生活在无声无语无光的世界里,连爸爸妈妈都不认识的孩子,她坠入了一个黑暗而沉寂的世界,陷入了痛苦的深渊,几乎丧失了生活的能力和勇气。但她顽强地生活了下来,考进了著名大学,长大后又成为一名作家,用自己的生花妙笔,激励别人生存的勇气。这一奇迹的创造,当然与她自身的努力分不开,但在那段困难的日子里,走出心灵的障碍,重新塑造生命,却不能不归功于一位伟大的女性——她的老师莎莉文女士。
三、检查预习,积累字词
感慨kǎi 搓捻cuō niǎn 怦怦 pēng pēng
花团锦簇cù: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形象。
疲倦不堪:形容极其疲乏、困倦的样子。不堪,用于形容词后面表示程度深。
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悟自然而然地产生。
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
四、整体感知:谁是再塑我生命的人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所记叙的主要事件,找出文章的纲领句。
明确: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1—5)写“我“与莎莉文老师的第一次见面。
第二部分:(6—8)写莎莉文老师教“我“拼写单词。
第三部分:(9—13)写莎莉文老师向“我”开启了知识的大门,“我”有了求知的欲望。
文章的纲领句是:
“对我启示世间真理,给我深切的爱”。
五、研读探讨课文第一部分。
思考:作者在莎莉文老师出场前铺垫了哪些内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学生四人一组分组讨论。
明确:(1)莎莉文老师到来的时间。(准确地记录时间,意味着重要而深刻。)
(2)家人匆匆忙忙的样子,预示着不寻常的事要发生。
(3)“我”当时的状态:愤怒、苦恼、疲倦不堪。
(4)“我”心里期盼着:“光明!光明!”
好处:通过铺垫,可以渲染气氛,形成“山雨欲来”之情势,促使读者产生期待、盼望的急迫心情,这样就大大增强了作品的吸引力。本文通过这一系列的铺垫,更突出了莎莉文老师对海伦?凯勒的重要意义,凸显文章主题。
第二课时
研读探讨:莎莉文是个怎样的老师? 1、指名朗读6—8自然段。
2、提问:莎莉文老师是怎样进行教育引导“我”认识具体事物的?
讨论回答:老师送给“我”的洋娃娃,既是老师对“我”的爱心表达,也是用来启迪“我”智慧的“钥匙”;通过“手指游戏”,“我”在轻松简单的模仿中接受了启蒙教育。
3、你对她的教学方式有何评价和感受?试举一例进行交流。
过渡:“再塑生命”过程中是一帆风顺的吗?
研读9—13自然段。
1、提问:在学习的过程中“我”遇到了什么障碍?
挫折——不能分清“杯”和“水”
2、此时,面对这一挫折,“我”和莎莉文老师反映如何?
海 伦:我实在有些不耐烦了,抓起新洋娃娃就往地上摔,把它摔碎了,心中觉得特别痛快。
莎莉文:
(1)把洋娃娃扫到炉边把帽子给我(爱心与耐心)
(2)把我的一只手放在喷水口下,在我的另一只手上拼写“WATER”——“水”字,起先写得很慢,第二遍就写得快一些。(教学技巧高超)
效 果:
我恍然大悟,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知道了“水”这个字就是正在我手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3、作者为什么说“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这说明了什么?
理解:莎莉文老师用“水”打开了海伦·凯勒智慧和情感的大门,“水”使海伦·凯勒产生了求知的欲望,获得了生命的意识和感悟,拥有了求知的无比美妙的感受。
4、文中有不少描写“我”学有收获后动作行为或心理活动的语句。画出这些语句,体味“我”学习的艰辛和收获的快乐。
三、分组讨论:你能说说海伦·凯勒“再塑生命”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海伦再塑生命成功的因素
海伦·凯勒
毅 力:小海伦没有对认识文字放弃
灵 感:小海伦通过水受到了启发
求知欲:小海伦对新事物拥有极大的热情
好老师:安妮·莎莉文
了解儿童心理
讲究教育方式
教学循序渐进
善于启发引导
热爱教育对象
海伦与莎莉文老师相辅相成,是本文的一体两面。海伦成为不平凡的人,与莎莉文老师的教育密不可分,但也是她的主观努力的结果。
四、体会反思:
1、海伦·凯勒的一生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2、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像作者这样凭借坚强意志与命运进行抗争的杰出人士,你还知道哪些? 试列举古今中外那些付出艰辛努力而成功的残疾人的事迹:
奥斯特洛夫斯基 (1904-1936) 苏联作家 25岁全身瘫痪 双目失明
以顽强的意志创作了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拜伦 (1788-1824) 英国19世纪著名浪漫主义诗人
被称为“诗坛的拿破仑” 天生跛足……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1770-1827) 德国伟大的作曲家
26岁时听觉衰退 35岁时完全耳聋……——世界不给他欢乐 他却创造了欢乐给世界
富兰克林·罗斯福 (1882-1945)美国政治家
41岁时因患脊髓灰质炎 下肢瘫痪……是美国历史上唯一蝉联四届的总统。
阿炳 (1893-1950)原名华彦钧
二十多岁时患眼疾,双眼相继失明……
二胡作品《二泉映月》获二十世纪华人经典音乐作品奖。
张海迪当代知名作家 翻译家5岁时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觉 高位截瘫……自学掌握英语 日语 德语等

3、积累名言: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的任何一座高峰。— 巴尔扎克
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 荻更斯
顺境中的美德是自制,逆境中的美德是不屈不挠。
— 培根
五、优美语句赏析品味
1、在没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非常临近。
品 味:
这句话用比喻的手法从反面说明了受教育的重要性,接受了教育的人,生活航船才能冲破阻碍旅途的大雾,找到准确的航向,从而靠近理想的人生港湾。
2、这些字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
品 味:
这句话表面看来说的是文字的神奇,实则暗示的知识的力量。是知识使“我”这个盲聋人看到了快乐,看到了光明,看到了幸福,因而,“我”觉得世界充满了花香,洋溢着美丽。
六、课后作业
1. 给海伦.凯勒写一封信。
2. 课后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