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习题精选 九(上)第一章综合(2)
一、选择题
1.(2022·台州)先秦时期,人们就知道在水中加入草木灰(含有K2CO3)来提高洗涤衣物的效果。下列物质与K2CO3溶液一样呈碱性的是( )
A、稀硫酸 B、食醋 C、蒸馏水 D、碳酸钠溶液
2.(2022 牡丹江)下列物质俗称小苏打的是( )
A、碳酸钠 B、碳酸氢钠 C、氢氧化钠 D、硫酸钠
3.(2022 昆明)下列不属于氮肥的是( )
A、K2SO4 B、(NH4)2SO4 C、NH4HCO3 D、CO(NH2)2
4. (2022 潍坊)下列溶液的pH最大的是( )
A、使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溶液 B、使酚酞试液显红色的溶液
C、使石蕊试液显紫色的溶液 D、使酚酞试液显无色的溶液
5. 蓝夹缬是温州千年印染工艺,手工打靛制造的染液,需要加入一种盐,提高染色的效率。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A、生石灰(CaO) B、氯化钠(NaCl)
C、酒精(C2H6O) D、熟石灰【Ca(OH)2】
6. 如图为一块用氢氟酸雕刻的精美玻璃,其中发生的反应为:4HF+SiO2=SiF4↑+H2O,该化学反应的基本反类型是( )
A、 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7. 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读取液体体积 B、滴加液体 C、取用氯化钠 D、稀释浓硫酸
8. (2022 吉林)下列关于NaOH和Ca(OH)2的用途中错误的是( )
A、用Ca(OH)2制波尔多液 B、用Ca(OH)2改良酸性土壤
C、用NaOH溶液检验CO2 D、用NaOH固体干燥某些气体
9. (2022 苏州)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盐酸中存在的微粒有水分子和氯化氢分子
B、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水分子
C、Na+和Cl﹣在该反应过程中没有被消耗
D、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呈中性
10.以下物质间的反应,最终的沉淀和碱的质量之间满足这张图像的关系的是( )
A、HCI和CuCl2的混合中滴加NaOH
B、H2SO4和CuSO4的混合液中滴加KOH
C、HNO3和Na2SO4的混合液中滴加Ba(OH)2
D、HNO3和Fe2(SO4)3的混合液中滴加NaOH
11.(2022 眉山)如图甲所示装置,同学们借助传感器监测溶液pH和温度的变化情况来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图乙为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曲线,图丙为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的变化曲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由图丙可知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图乙曲线的c点表示该反应恰好完全反应 D、图乙曲线的d点溶液中溶质为NaCl
12.(2022 泸州)科学探究,其乐无穷!向静置的Ba(OH)2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观察到美丽的颜色,振荡后逐渐滴加稀硫酸,并静静观察,会看到神奇的变化。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滴加酚酞试液后液滴周围变红,并逐渐扩散开来
B、开始滴加稀硫酸,液滴处红色瞬间消失复又变红
C、继续滴加稀硫酸,溶液中沉淀保持不变但pH增大
D、发生了中和反应:Ba(OH)2+H2SO4=BaSO4↓+2H2O
13.(2022·金华)如图曲线能正确反映下列化学变化中y与x变化关系( )
A、锌粒中滴入稀硫酸:y代表氢气的质量
B、CaCl2溶液中通入CO2气体:y代表沉淀的质量
C、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稀盐酸:y代表混合溶液的pH
D、CuSO4和HC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y代表沉淀的质量
14.将稀盐酸与澄清石灰水充分反应后的溶液倒入烧杯,向烧杯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段溶液质量逐渐减少
B、bc段氯化钙的质量逐渐增大
C、c点时溶液中溶质为NaCI、CaCl2
D、d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微粒只有Na+、CI-、Ca2+
15.实验:锥形瓶中盛有盐酸和氯化铜(CuCl2)的混合溶液,逐滴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己知氯化铜与氢氧化钠反应可生成不溶于水的氢氧化铜。锥形瓶内溶液质量m1与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m2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至A点时,溶液中的氯离子数量不断增多
B、反应至B点时,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钠、氯化铜
C、反应至C点时,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会变红
D、反应至C点时,锥形瓶内溶液质量为300g
二、填空题
16.(2022·丽水)物质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现象反映本质。如图是小科构建的硫酸部分知识网络,其中“一”表示相连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
(1)石蕊试液在H2SO4溶液中显红色,该溶液中能使石蕊试液变红的离子是 。
(2)在实验室中常用浓硫酸做干燥剂,这是利用它的 。
17.如图是稀HCl和NaOH溶液反应的pH变化曲线图,该反应是将 溶液滴入到另一种溶液中;A点时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成分为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该反应的实质为 。
18.酸、碱、盐等是我们学过的重要物质,请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稀盐酸能除铁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写出稀盐酸除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服用含氢氧化铝[Al(OH)3]的药物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症,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9.(2022 青海)硫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途非常广泛。请完成下列问题:
(1)用稀硫酸和锌反应制取氢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铁锈(主要成分Fe2O3)溶解在稀硫酸后溶液的颜色是__________。
(3)将盛有浓硫酸的试剂瓶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溶质质量分数将__________(填写“变大”“不变”或“变小”)。
20.(2022 新疆)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小明同学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总结了NaOH的四条化学性质如图甲(即NaOH与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请回答:
(1)反应①中若把酚酞溶液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2)写出一个符合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小红同学将某稀酸溶液逐滴滴入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中,用温度传感器对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温度进行实时测定,得到的曲线如图乙,根据图像可以得出该反应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反应③可以选用的盐是 ,你选择的依据是 。
A、NaNO3 B、CuSO4 C、NH4NO3 D、KNO3
(4)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是非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钠反应,一氧化碳却不能,造成此性质差异的微观原因是 。
21.海洋中有丰富的水生生物和化学资源。海水晒盐能得到粗盐和苦卤,粗盐中含有多种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等)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蒸发过程中使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_______。
(2)若要去除粗盐中可溶性的杂质氯化镁和氯化钙,可依次加入过量的X和碳酸钠两种溶液。下列物质中,可作为X的物质有________。
A、KOH B、Ba(OH)2 C、Ca(OH)2 D、NaOH
22.小明通过图示装置验证CO2 能与NaOH发生化学反应。推注射器活塞向充满CO2的集气瓶中注入过量20%的NaOH溶液,振荡集气瓶后打开止水夹。
(1)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不能用澄清石灰水来替代CaCl2溶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及时归纳是学好科学的主要方法之一。利用如图所示的结构图归纳盐的四个方面的科学性质(图中编号①-④),请归纳有关知识。
(1)在归纳性质②时,选取了硫酸铜和氢氧化钠两种物质,它们在溶液中相互反应时产生的现象 ,化学方程式为 。
(2)在性质③中,X代表 类物质。
(3)在归纳性质④时,从“某些盐”中选取了硝酸银,写出与硝酸银反应的物质的化学方程式(写一个) 。
三、实验探究题
24.为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及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小科按图甲连接好实验装置,往盛有一种溶液的烧杯中滴入另一种初温相同的溶液,同时用玻璃棒搅拌、pH数字采集器采集和计算机显示数据和曲线(如图乙):横坐标表示时间,左边纵坐标表示pH,右边纵坐标表示溶液的温度。结合反应过程并分析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还需要测量仪器是_____________。
(2)50秒时烧杯中溶液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
(3)烧杯中溶液的温度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
25.(2022·金华)同学们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结束后,将 A、B、C三个实验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烧杯D中,发现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上层清液呈红色。
【提出问题】 烧杯D中上层清液含有哪些溶质(除指示剂外)?
【分析讨论】 小组讨论后认为,确定反应后物质成分的思维路径:①考虑反应物用量的不同;②抓住化学反应的本质,即微粒的重组。
某小组同学分析过程笔记如下:
【初步结论】
(1)通过分析确定:烧杯D上层清夜中肯定不含H+,肯定含有 Na+、Cl- 。判断一定含有 Na+、 Cl-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
小组按如下方案进行实验探究
实 验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Ⅰ 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静置。 无沉淀,溶液呈红色 肯定没有 Ca2+
Ⅱ 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 ”溶液, 静置。 有白色沉淀, 溶液呈红色 肯定有 OH-、CO32-
(2)根据实验Ⅰ可以初步推断:上层清液中溶质(除指示剂外)所有可能的组成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3)实验Ⅱ中应加入过量的_____________溶液。
【实验结论】烧杯D中上层清液的溶质有指示剂、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
四、简答题
26.用含碳酸钠的氢氧化钠样品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请回答:
(1)流程图中的操作W名称是_______。
(2)求滤液A的溶质质量分数。
(3)完全反应前后,溶液中离子种类变化如图乙所示。其中“△" 的离子符号是_____。
27.(2022·宁波)“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有一种新型化肥——硝酸铵钙,其有效成分为NH4NO3和Ca(NO3)2,进入土壤后,都成为可吸收的离子,不会引起土壤板结,且钙离子可提高农作物对病害的抵抗力。小宁利用某品牌的硝酸铵钙化肥,进行以下实验:取化肥样品8.0g,与足量的NaOH固体充分混合,加热到固体质量不再减少,生成0.17g氨气(NH3)。把反应所得固体溶于适量水中,再加入足量的Na2CO3溶液充分反应,过滤得到沉淀和滤液,测得沉淀质量为生4.0g。
(已知:NH4NO3+NaOH QUOTE NaNO3+NH3↑+H2O;化肥中的其它成分不含Ca、N元素,且不参加反应)
(1)作为氮肥,硝酸铵钙在植物生活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
A、促进细胞分裂和生长,使枝叶长得繁茂
B、促进幼苗的生长发育和开花,使果实、种子的成熟提早
C、使茎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
(2)计算样品中NH4NO3的质量分数。
(3)计算滤液中NaNO3的质量。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A B B D A C A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C D C B
二、填空题
16.(1)氢离子(或H+) (2)吸水性
17. 稀盐酸;NaOH、NaCl;H++OH﹣=H2O
18.(1)Fe2O3+6HCl=2FeCl3+3H2O
(2)Al(OH)3+3HCl=AlCl3+3H2O
19.(1)Zn+H2SO4=ZnSO4+H2↑ (2)黄色 (2)变小
20.(1)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2)2NaOH+H2SO4=Na2SO4+2H2O ;放热
(3)BC;复分解反应要有气体、沉淀或水生成
(4)它们分子构成不同
21.(1)搅拌,使液体均匀受热,防止液滴飞溅
(2)BCD
22.(1)CaCl2溶液通过导管进入集气瓶,集气瓶内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2)无论CO2与NaOH是否发生化学反应,澄清石灰水通过导管进入集气瓶后,集气瓶中的
溶液都会出现白色沉淀。
23.(1)产生蓝色沉淀;2NaOH+CuSO4=Na2SO4+Cu(OH)2↓
(2)酸
(3)NaCl+AgNO3=NaNO3+AgCl↓
三、实验探究题
24.(1)温度计、秒表
(2)NaCl NaOH
(3)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时是放热反应使溶液温度升高,反应停止后由于与空气进行热传递温度又下降。
25.(1)Na+和Cl-在整个过程中没有参与反应
(2)①NaCl 、NaOH ②NaCl、Na2CO3 ③NaCl、NaOH、Na2CO3
(3)BaCl2[或 CaCl2 或 Ca(NO3)2或 Ba(NO3)2]
四、简答题
26.(1)过滤
(2)解:设Na2CO3的质量为x,生成NaOH质量为y。
Na2CO3+Ba(OH)2=BaCO3↓+2NaOH
106 197 80
x 19.7g y
= x=10.6g
= y=8g
NaOH%= 100%=10%
(3)CO32-
27.(1)A
(2)解:设样品中NH4NO3的质量为x
NH4NO3+NaOH QUOTE NaNO3+NH3↑+H2O
80 17
x 0.17g
=
x=0.8g
样品中NH4NO3的质量分数为:╳100%=10%。
答:样品中NH4NO3的质量分数为10%
(3)解:设Ca(NO3)2与Na2CO3反应生成的NaNO3质量为y
Ca(NO3)2+Na2CO3 QUOTE QUOTE 2NaNO3+CaCO3↓
170 100
y 4.0g
=
y=6.8g
设NH4NO3与NaOH反应生成的NaNO3质量为z
NH4NO3+NaOH QUOTE QUOTE QUOTE NaNO3+NH3↑+H2O
85 17
z 0.17g
=
z=0.85g
滤液中含有NaNO3的质量为:6.8g+0.85g=7.65g
答:滤液中NaNO3的质量为7.65g。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