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居民与聚落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
读“六个大洲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示意图”,完成下列题目。
图中六个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 )
A. 非洲 B. 北美洲 C. 亚洲 D. 欧洲
据图推测,非洲人口增长带来的影响是( )
经济发展压力大
人口老龄化严重
劳动力短缺
居民就业难度大
A. B. C. D.
孔子学院,即孔子学堂,是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在世界各地设立的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的机构,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目前我国在其他国家设立孔子学院推广汉语,有关汉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是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 B. 在世界上的影响力逐渐增强
C. 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D. 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语言
小李被选拔为孔子学院的老师,她发现她的学生肤色黝黑,头发卷曲,嘴唇较厚,平时喜欢唱歌跳舞,小李工作的地方最有可能是( )
A. 非洲南部 B. 亚洲西部 C. 亚洲东部 D. 欧洲西部
2019年5月12日晚,“海希轮”号国际集装箱班轮顺利靠泊宁波舟山港金塘港区大浦口国际集装箱码头。该班轮来往于新加坡、马来西亚、沙特、埃及等国家(如图),计划每周靠港1个班次。据此完成题目。
该班轮航线连接的大洲是( )
A. 非洲和欧洲 B. 亚洲和非洲 C. 欧洲和亚洲 D. 亚洲和大洋洲
甲地居民多信仰( )
A. 伊斯兰教 B. 基督教 C. 印度教 D. 佛教
读图,回答下列题目。
从图中可知,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
A. 海拔在200米以下;纬度在20°以下的地区
B. 海拔在200米以上;纬度在20°S-40°S地区
C. 海拔在200米以下;纬度在20°N-40°N地区
D. 海拔在200米以上;纬度在20°以下的地区
从图中可知,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 )
A. 地形和经济 B. 地形和位置 C. 气候和地形 D. 位置和植被
图中由于受海拔影响导致人口稀少的是( )
A. A地 B. B地 C. C地 D. D地
读世界人口总数—人口自然增长率散点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人口数量最多
B. 人口数量最少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
C. 自然增长率低的大洲,人口密度均较小
D. 发达国家数量最多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
读下图,完成题目。
甲图中容易出现经济发展压力大,居民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的国家类型为( )
A. I B. Ⅱ C. Ⅲ D. Ⅳ
关于乙图中图示区域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Ⅳ类国家主要分布在地区,经济水平高
B. 地区属于Ⅳ类国家
C. 地区主要以Ⅱ类国家为主,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D. 地区既属于Ⅱ类国家,也是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之一
位于土耳其东南部的哈兰,有一种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传统民居——黄土塔古建筑群,历史学家称其为“蜂巢屋”,一般由3至4座土塔相连,主要用泥土混合茅草、麦穗等盖成。这可能是地球上最古老的人类民居,连同当地居民独特的生活方式,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风景。结合“蜂巢屋”图,完成下列问题题目。
该建筑群位于( )
A. 东南亚 B. 欧洲西部 C. 南极地区 D. 西亚
该建筑群反映了当地( )
A. 气候干旱 B. 河网密布 C. 地势陡峭 D. 土壤肥沃
从保护和传承角度考虑,未来对该建筑群应该( )
A. 拆除改建高楼 B. 开发旅游产业 C. 申请遗产保护 D. 禁止维修加固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0.0分)
读世界人口发展趋势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在1950年以前,世界人口增长速度相对较 ;1950年以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 ;2000年以来,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开始呈现 趋势。结合以上信息,用两句话归纳目前世界人口的发展特点:
;
。
2018年,印度人口达13.53亿。联合国《2019年世界人口展望》报告称:大约在2027年,印度人口将超过中国人口,成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
(2)人口学家预测印度人口将超过中国,依据的是印度人口自然增长率比中国 (填“高”或“低”) 。
人口数量的增长对印度的有利影响有 ,同时也会带来的不利影响有 。
年龄中位数是将全体人口按照年龄大小的顺序排列后,居于中间位置的那个年龄。据统计,2019年世界人口年龄中位数为29.8岁,预计2050年将高达49.6岁。
(3)试想,2020年你14岁,到2050年,你的年龄为 岁,到那时,世界上有一半以上的人年龄比你大,反映出世界人口 问题日益严重,并由此可能引发 等问题。
(4)当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让机器人逐步学会像人一样思考,也使机器人可以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代替人类工作。你认为是否应当让智能机器人尽可能地代替人类工作 。说说你的观点和理由。
我市某校同学在学习《世界的居民》这一部分知识时,进行了探究性的学习活动。通过上网收集信息、分析资料,逐步加深对世界各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认识。探究的区域如图所示,请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地区居民以 人种为主,B地区居民信仰的宗教主要是 ,D地区居民的通用语言主要是 。
(2)传统民居是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智慧杰作,字母F所在地区对应的民居景观图是 图,这种民居建筑风格是为了适应当地 的自然环境。
(3)探究活动一路走来,同学们见识了各地很多历史文化遗产,如图的历史文化遗产得到了很好的保护,该景观位于图中字母 所在大洲。
(4)人们提倡保护传统民居聚落最主要的原因是 (填序号)。
A.它们是世界重要的文化遗产
B.它们是革命传统教育的理想场所
C.它们外表漂亮、令人赏心悦目,是极好的旅游资源
D.它们是展现古今中外民俗风情的窗口
答案和解析
1~2.【答案】D、D
【解析】 1.
从图中能够看出,六个大洲中只有欧洲人口出生率低于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因此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
2.
从图中能够看出,非洲人口的出生率远大于死亡率,人口增长会使得经济发展压力大,居民就业难度大。
3~4.【答案】D、A
【解析】 3.
世界上分布最广的语言是英语。
4.
题干叙述的是黑色人种的体质特征,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5~6.【答案】B、A
【解析】 5.
本题主要考查大洲的分布。依据位置,读图分析可知,该班轮航线连接的大洲是亚洲和非洲。
6.
本题主要考查世界人种和语言的分布。读图可知,甲为中东地区的阿拉伯半岛;中东地区多为阿拉伯国家,被称为“阿拉伯世界”,多讲阿拉伯语,信奉伊斯兰教,主要属于白色人种。
7~9.【答案】C、B、C
【解析】 7.
从图中可知,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纬度在20°N—40°N的中低纬度地区。
8.
由图中可知,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地形和纬度位置,海拔较低的地区人口较稠密;纬度高的地区气温低,纬度低的地区气温高,都不适合人类居住。
9.
图中由于受海拔影响导致人口稀少的地区是C地,该地区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生存条件恶劣,人烟稀少。
10.【答案】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读图获取信息。据图可知 , 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 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 , 亚洲人口总数最多 , 大洋洲最少。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 , 但欧洲人口稠密。欧洲是发达国家数最多的大洲 , 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
11~12.【答案】B、B
【解析】 11.
本题考查世界人口问题。结合图例读图甲,Ⅱ类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人口增长过快,容易出现经济发展压力大,居民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
12.
IV类国家出现负增长,主要分布在欧洲西部地区。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故选B。
13~15.【答案】D、A、C
【解析】 13. 土耳其东南部的哈兰位于西亚地区。
14. 西亚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 , 终年炎热干燥 , “蜂巢屋”适应炎热干燥的环境 , 墙厚窗小 , 减少阳光照射。
15.
土耳其东南部的哈兰位于西亚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蜂巢屋”适应炎热干燥的环境,墙厚窗小,减少阳光照射。从保护和传承角度考虑,未来对该建筑群应该申请遗产保护。
16.【答案】(1)缓慢 加快 减缓 人口增长速度放缓 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数量较大
(2)高 示例:劳动力相对丰富(合理即可) 示例:对环境、资源压力大(合理即可)
(3)44 老龄化 示例:劳动力短缺(合理即可)
(4)示例:是 让智能机器人尽可能地代替人类工作,可以代替艰苦的体力劳动和繁重的脑力劳动,解放人类
【解析】 (1) 据图可知 ,1950 年以前 , 世界人口增长速度相对较慢 ,1950 年以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2000 年以来 , 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开始呈现减缓趋势。 (2)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衡量人口增长快慢的标志 , 人口学家预测印度人口将超过中国 , 依据的是印度人口自然增长率比中国高 ; 人口数量的增长快 , 会使得劳动力相对丰富 , 但也会带来环境的破坏 , 资源的大量消耗。 (3) 到 2050 年需要 30 年 , 故年龄为 44 岁 ; 世界上有一半以上的人年龄比你大 , 反映出世界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 , 并由此可能引发劳动力短缺、社会养老负担重等问题(答案合理即可)。( 4 )答案合理即可。 ( 理由需与观点相对应 , 能解释或说明观点 )
17.【答案】(1)黄色 基督教 阿拉伯语
(2)丙 湿热
(3)C
(4)A
【解析】 (1) 图中 A 地区位于日本 , 该地区居民以黄色人种为主 ;B 地区位于澳大利亚 , 该地区居民信仰的宗教主要是基督教 ;D 地区是位于亚洲西部的阿拉伯半岛 , 该地区居民的通用语言主要是阿拉伯语。 (2) 字母 F 所在地区位于亚洲东南部 , 该地区的传统民居是高脚屋 , 对应的民居景观图是丙图 , 这种民居建筑风格是为了适应当地湿热的自然环境。 (3) 图中的历史文化遗产为狮身人面像 , 该景观位于图中字母 C 所在大洲 , 即非洲。 (4) 人们提倡保护传统民居聚落最主要的原因是传统民居聚落大多是世界重要的文化遗产 , 它们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信息 , 能够反映不同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情况。
第4页,共9页
第3页,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