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同步精品练习)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1 1.1地球中的宇宙环境(提高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同步精品练习)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1 1.1地球中的宇宙环境(提高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8-26 16:04:16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1.1地球中的宇宙环境(C)(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中科院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天文台观测到小行星2009ES。这颗小行星被国际天文学界列为对地球具有潜在威胁的近地小行星之一。《郑州日报》发表《小行星又来“骚扰”地球?科学家称重视勿慌张》的文章。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该小行星最可能来自( )
A.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 B.地球和火星轨道之间
C.河外星系 D.土星和木星轨道之间
2.2009ES四周没有气体聚集,其原因可能是2009ES( )
A.温度高 B.自转速度快
C.距太阳较远 D.质量和体积过小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五星连珠,也叫“五星聚”。我国古代用以表示水、金、火、木、土五行星同时出现在天空同一方的现象。这种现象不常发生,所以古人曾唯心的认为它是祥瑞。后人推广到只要五行星各居一宮相连不断就叫做“连珠”。此完成下面小题。
3.“五星连珠”中的五颗行星按照距日远近、质量、体积等特征,属于类地行星的是( )
A.水星、火星、木星 B.水星、金星、火星
C.金星、木星、土星 D.金星、火星、土星
4.“五星连珠”中的五颗行星体积和质量最大的是( )
A.水星 B.火星 C.金星 D.木星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太阳系局部图”,阋神星的公转轨道与地球的公转轨道面倾角为44°,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图中的阋神星( )
A.是一颗卫星 B.属于小行星带
C.公转与八大行星不具有共面性 D.不属于太阳系
6.图中彗星距离太阳较近时,会形成长长的彗尾。彗尾的方向正确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7.根据彗尾方向可以判断( )
A.彗星的公转方向 B.彗星的自转方向
C.彗星距离太阳的远近 D.太阳的方位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影片《流浪地球》讲述了太阳即将毁灭,人类面临绝境,开启“流浪地球”计划的故事。计划中地球将流浪2500年,泊入比邻星附近,成为比邻星的行星。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8.影片中将地球推进至木星轨道附近需要穿越的行星轨道是( )
A.水星轨道 B.金星轨道 C.火星轨道 D.土星轨道
9.地球外围能够形成大气层的主要原因是( )
A.日地距离适中 B.体积与质量适中 C.自转周期适中 D.公转周期适中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太阳辐射能量随波长的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太阳能热水器收集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中的( )
A.甲 B.乙 C.丙 D.红外区
11.下列有关太阳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
B.以长波辐射为主
C.大部分能量能够到达地球
D.波长范围为0.4~0.76微米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图为某日从北极星方向俯瞰太阳系局部天体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该时刻肉眼在( )
A.月球上可见火星悬在星空 B.月球上可见火星嵌在日面
C.火星上可见地球遮住月球 D.火星天空中可以看见月球
13.当天晚上,地球上某地能够观察到的月相及月球和火星位置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2020年7月31日(农历六月十一),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下图)。该系统由30颗卫星组成,是与百姓生活关联最紧密的巨型角杂航天系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北斗系统的组成卫星( )
A.静止不动 B.隶属于地月系 C.不是天体 D.形成天体系统
15.当晚天气晴朗,在夜空中看到的月相是( )
A. B.
C. D.
二、综合题
16.(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太阳系示意图和地球、火星比较表格,完成下列问题。
(1)在A、B、C、D、E、F中,B是________,属于巨行星的是________,地球表面有适宜生命生存的温度,主要得益于适中的________。
(2)人类之所以不断地对火星进行探索是因为火星与地球有一些相似性,从表中可以看出相似性有________。
(3)根据表格简要回答:火星不适于人类生存的原因有哪些?
与太阳的平均距离(108KM) 大气成分 自转周期 质量 体积 表面平均温度 赤道面与轨道面之间的交角
地球 1.496 N2、O2 23时56分4秒 1 1 15℃ 23°26′
火星 2.279 CO2 24时37分 0.11 0.15 -23℃ 23°59′
17.(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格尔木市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属高原山地气候,年太阳总辐射量大,年均日照时数为3200~3600小时,年平均降水总量少。下图是格尔木各月日均最高气温和日均最低气温分布图。
材料二:2017年9月6日19时53分,太阳超级大耀斑爆发。下面两图分别为1900—2000年太阳黑子年平均数变化示意图(图1)、太阳及其大气结构示意图(图2)。
(1)根据材料一,阐释格尔木年太阳总辐射量大的原因。
(2)近年来,政府着力推进太阳能光伏发电建设。格尔木拥有大量的国有未利用荒漠化土地,地势平坦开阔。试评价格尔木开发光伏发电的条件。
(3)太阳耀斑发生在太阳大气的____(填图中数码)层,太阳黑子发生在____(填图中数码)层,据图可以判断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约为____年,根据图中最后一次太阳黑子高峰值推断其下一次高峰值出现的时间是____年。
(4)太阳耀斑爆发之后的数天,是观看和拍摄极光的最佳时机,家住山东济南的张先生想去拍摄极光,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帮忙提供几条地理方面的合理化建议。
18.(2020·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太阳的表面常常会出现黑色的斑点——黑子。在风沙蔽日或阳光微弱的时候,我们甚至用肉眼也能看见黑子。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最早有关黑子的记录,在我国的史书《汉书 五行志》中。读“太阳黑子的周期图”,完成下列问题。
(1)黑子发生在太阳大气的________层。发“黑”的原因是________。与黑子活动同步的太阳活动还有________,因此,________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2)一般认为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太阳黑子有的年份多,有的年份少,其变化的周期大约为________年。
19.(2021·全国·高一单元测试)读我国多年平均年日照时数和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我国多年平均年日照时数的分布规律。
(2)分析甲地多年平均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大的原因。
(3)分析乙地多年平均年日照时数和年太阳辐射总量出现低值的主要原因。
20.(2020·河北省唐县第一中学高一阶段练习)下图是“世界年太阳辐射量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1)世界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的规律是____。
(2)世界太阳辐射强度较高的①、②区域,这两个区域的太阳辐射强度均高于赤道地区,其共同原因是____。
(3)C地太阳辐射量值大约是____,它大于B地的原因主要是____。
(4)人们观测得出结论,城市的太阳辐射量往往____(高于或低于)郊区。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1.1地球中的宇宙环境(C)(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中科院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天文台观测到小行星2009ES。这颗小行星被国际天文学界列为对地球具有潜在威胁的近地小行星之一。《郑州日报》发表《小行星又来“骚扰”地球?科学家称重视勿慌张》的文章。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该小行星最可能来自( )
A.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 B.地球和火星轨道之间
C.河外星系 D.土星和木星轨道之间
2.2009ES四周没有气体聚集,其原因可能是2009ES( )
A.温度高 B.自转速度快
C.距太阳较远 D.质量和体积过小
【答案】1.A
2.D
【解析】1.据已有知识可知,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因此材料中的小行星最可能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属于太阳系,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地球上存在大气的原因是体积和质量适中,产生适宜的引力吸引大气包围在地球周围,据此可判断2009ES四周没有气体聚集,其原因是2009ES体积质量太小,引力过小,D正确;温度高、自转速度、距太较远对没有气体聚集影响小,ABC错。故选D。
【点睛】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与地球所处的安全的宇宙环境和自身的有利条件有密切关系。太阳正处于壮年期,状态稳定;行星及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地球与太阳距离适中,公转和自转周期适当,地球表面平均湿度保持在15℃左右,有利于液态水的存在和生命过程发生、发展;地球具有适中的体积和质量,其引力可使大量的气体聚集在地球的周围,形成包围地球的大气层;地球有液态水。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五星连珠,也叫“五星聚”。我国古代用以表示水、金、火、木、土五行星同时出现在天空同一方的现象。这种现象不常发生,所以古人曾唯心的认为它是祥瑞。后人推广到只要五行星各居一宮相连不断就叫做“连珠”。此完成下面小题。
3.“五星连珠”中的五颗行星按照距日远近、质量、体积等特征,属于类地行星的是( )
A.水星、火星、木星 B.水星、金星、火星
C.金星、木星、土星 D.金星、火星、土星
4.“五星连珠”中的五颗行星体积和质量最大的是( )
A.水星 B.火星 C.金星 D.木星
【答案】3.B
4.D
【解析】3.根据所学 ,水星、金星、火星等与地球都是距日较近、质量、体积等特征相近,称为类地行星,B正确,排除ACD。故选B。
4.根据所学 ,木星是太阳系中八大行星中体积和质量都是最大的,D正确,排除ABC。故选D。
【点睛】太阳系八大行星相关排序总结:
1、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及远: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按照体积由大到小顺序: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金星、火星、水星。  
3、按照质量由大到小顺序:木星、土星、海王星、天王星、地球、金星、火星、水星。  
4、按照密度由大到小顺序:地球、水星、金星、火星、海王星、木星、天王星、土星。  
5、按照公转周期由小到大: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太阳系局部图”,阋神星的公转轨道与地球的公转轨道面倾角为44°,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图中的阋神星( )
A.是一颗卫星 B.属于小行星带
C.公转与八大行星不具有共面性 D.不属于太阳系
6.图中彗星距离太阳较近时,会形成长长的彗尾。彗尾的方向正确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7.根据彗尾方向可以判断( )
A.彗星的公转方向 B.彗星的自转方向
C.彗星距离太阳的远近 D.太阳的方位
【答案】5.C
6.A
7.D
【解析】5.图中阋神星围绕太阳公转,应该是一个行星,属于太阳系 ,AD错误。阋神星轨道位于海王星以外,不是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不属于小行星带,B错误。阋神星的公转轨道与地球的公转轨道面倾角为44°,阋神星公转与八大行星不具有共面性,C正确。故选C。
6.在太阳系中,由于受到太阳风的影响,彗尾应背离太阳风,因此彗尾的朝向是背向太阳,彗尾的方向正确的是甲,A正确,BCD错误。故选A。
7.由于受到太阳风的影响,彗尾应背离太阳风,因此彗尾的朝向是背向太阳,根据彗尾方向可以判断太阳的方位,D正确。彗星的公转方向、彗星的自转方向和彗尾方向关系不大,AB错误;彗星距离太阳的远近会影响彗尾的长度,C错误。故选D。
【点睛】在太阳系中,由于受到太阳风的影响,彗尾应背离太阳风,因此彗尾的朝向是背向太阳。彗星距离太阳越近,彗尾越长。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影片《流浪地球》讲述了太阳即将毁灭,人类面临绝境,开启“流浪地球”计划的故事。计划中地球将流浪2500年,泊入比邻星附近,成为比邻星的行星。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8.影片中将地球推进至木星轨道附近需要穿越的行星轨道是( )
A.水星轨道 B.金星轨道 C.火星轨道 D.土星轨道
9.地球外围能够形成大气层的主要原因是( )
A.日地距离适中 B.体积与质量适中 C.自转周期适中 D.公转周期适中
【答案】8.C
9.B
【解析】8.据所学知识可知,距太阳由近到远的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因此将地球推进至木星轨道附近需要穿越的行星轨道是应是火星轨道,故选C。
9.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球外围能够形成大气层的主要原因是体积与质量适中,能够吸引适量的大气,B正确;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适中、公转周期适中都与地球上形成适宜的温度条件有关,与形成大气层的条件无关,ACD错误。故选B。
【点睛】保障地球上有生命的条件主要有五大方面,我们称为“金锁链条件”,包括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两方面。外部条件有两个,一个是稳定的光照,第二个外部条件是安全的运行环境,即指地球在太阳系内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十分安全,八大行星各行其道,避免了彼此之间的碰撞。保障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地球内部(自身)条件有三个,第一个是适宜的温度范围,地球的平均温度为15℃,处在0℃至100℃之间,这是保障水能够以液态存在的温度条件。地球适宜的温度范围,由于日地距离适中、合适的自转周期、大气层的存在等造成的。第二个内部条件是液态水的存在。第三个内部条件是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这是由于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和漫长的演化造成的。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太阳辐射能量随波长的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太阳能热水器收集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中的( )
A.甲 B.乙 C.丙 D.红外区
11.下列有关太阳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
B.以长波辐射为主
C.大部分能量能够到达地球
D.波长范围为0.4~0.76微米
【答案】10.B
11.A
【解析】10.太阳辐射能量分布在三个光区:甲--紫外光区、乙--可见光区和丙--红外光区。紫外区波长最短,能量分布最少,A错。可见光区波长居中,集中在0.4~0.76μm之间,能量占太阳辐射能的50%左右,所以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可见光区,B对。红外光区波长较长,能量较可见光区少,较紫外光区大,CD错。故选B。
11.太阳辐射是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A正确。太阳温度高,以短波辐射为主,B错误。太阳辐射中的22亿分之一的能量能够到达地球大气上界,经大气的削弱作用,到达地球表面的能量是更少,C错误。太阳辐射波长范围在0.15~4微米,可见光区波长范围为0.4~0.76微米,D错误。故选A。
【点睛】太阳辐射波长范围在0.15~4微米,可分为三部分:紫外区,可见光区,红外区。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图为某日从北极星方向俯瞰太阳系局部天体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该时刻肉眼在( )
A.月球上可见火星悬在星空 B.月球上可见火星嵌在日面
C.火星上可见地球遮住月球 D.火星天空中可以看见月球
13.当天晚上,地球上某地能够观察到的月相及月球和火星位置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12.A
13.D
【分析】12.图示时刻,火星、月球和太阳大致在一条直线上,火星的白昼部分正对月球,因此该时刻肉眼在月球上可见火星悬在星空,A正确;图示时刻,火星、月球和太阳大致在一条直线上,且火星大致位于日、月连线的延长线上,在月球上不可能见到火星嵌在日面,B错误;图中显示,月球大致位于地球与火星之间,不可能在火星上见到地球遮住月球,C错误;图示时刻,火星、月球和太阳大致在一条直线上,月球的黑夜部分正对火星,火星天空中不可以看见月球,D错误。故选A。
13.读图可知,当天晚上,月球的白昼部分大部分正对地球,地球能够观察到的月相应为凸月。材料信息表明,图为某日从北极星方向俯瞰太阳系局部天体位置示意图,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根据地球自转方向来看,月相较圆的一面应朝向东边,火星应在月亮以西。故选D。
【点睛】月相是天文学中对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明部分的称呼。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东向西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月相变化歌:初一新月不可见,只缘身陷日地中,初七初八上弦月,半轮圆月面朝西。满月出在十五六,地球一肩挑日月,二十二三下弦月,月面朝东下半夜。
(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2020年7月31日(农历六月十一),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下图)。该系统由30颗卫星组成,是与百姓生活关联最紧密的巨型角杂航天系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北斗系统的组成卫星( )
A.静止不动 B.隶属于地月系 C.不是天体 D.形成天体系统
15.当晚天气晴朗,在夜空中看到的月相是( )
A. B.
C. D.
【答案】14.B
15.D
【解析】14.北斗系统的组成卫星都是运动的,没有静止的,A选项错误;天体间相互吸引和绕转构成天体系统,“北斗卫星”及月球围绕地球运转,隶属于地月系,B选项正确;天体是指太空中的所有个体,人类发射并在太空中运行的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空间实验室、月球探测器、行星探测器等则被称为人造天体,C选项错误;北斗系统的组成卫星之间不会相互绕转,不构成天体系统, D选项错误。故选B.
15.农历六月十一的月相是凸月,月球的亮面朝向西方,图A月中的月相是下弦月,是农历二十二、三的月相;图B中的月相是农历初三、四的月相,是蛾眉月;图中C中的月相是凸月,月球的亮面朝东,是农历十七、八的月相,图D中的月相的凸月,月面朝西,与农历十一、二的月相一致。故D选项正确,ABC选项错误。故选D。
【点睛】月相变化歌:初一新月不可见,只缘身陷日地中。初七初八上弦月,半轮圆月面朝西。满月出在十五六,地球一肩挑日月。二十二三下弦月,月面朝东下半夜。
口诀: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
意思是:上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上半月的上半夜,凸面(右侧)朝西,位于西半天空;下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下半月的下半夜,凸面(左侧)朝东,位于东半天空。
二、综合题
16.(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太阳系示意图和地球、火星比较表格,完成下列问题。
(1)在A、B、C、D、E、F中,B是________,属于巨行星的是________,地球表面有适宜生命生存的温度,主要得益于适中的________。
(2)人类之所以不断地对火星进行探索是因为火星与地球有一些相似性,从表中可以看出相似性有________。
(3)根据表格简要回答:火星不适于人类生存的原因有哪些?
与太阳的平均距离(108KM) 大气成分 自转周期 质量 体积 表面平均温度 赤道面与轨道面之间的交角
地球 1.496 N2、O2 23时56分4秒 1 1 15℃ 23°26′
火星 2.279 CO2 24时37分 0.11 0.15 -23℃ 23°59′
【答案】(1) 彗星 E 日地距离
(2)自转周期相近;赤道面与轨道面之间的交角相近
(3)大气成分以二氧化碳为主,不适于呼吸;表面平均温度低(-23℃)
【分析】本大题以太阳系示意图和地球、火星比较表格为材料,涉及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地球和火星的对比,火星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原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综合思维的地理素养。
(1)A是地球、B是哈雷彗星、C是火星、D是水星、E是木星、F是金星,属于巨行星的是E木星,地球表面有适宜生命生存的温度,主要得益于适中的日地距离,日地距离1.5亿公里,使地球表面保持在15℃左右。
(2)人类之所以不断地对火星进行探索是因为火星与地球有一些相似性,从表中可以看出相似性有自转周期相近,在24小时左右;赤道面与轨道面之间的交角相近等,都是23°多。
(3)根据表格分析,火星不适于人类生存的原因有:大气成分地球以氮气和氧气为主,而火星以二氧化碳为主,不适于呼吸;地球有大气存在,表面温度保持在15℃左右,而火星表面平均温度低(-23℃)。
【点睛】
17.(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格尔木市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属高原山地气候,年太阳总辐射量大,年均日照时数为3200~3600小时,年平均降水总量少。下图是格尔木各月日均最高气温和日均最低气温分布图。
材料二:2017年9月6日19时53分,太阳超级大耀斑爆发。下面两图分别为1900—2000年太阳黑子年平均数变化示意图(图1)、太阳及其大气结构示意图(图2)。
(1)根据材料一,阐释格尔木年太阳总辐射量大的原因。
(2)近年来,政府着力推进太阳能光伏发电建设。格尔木拥有大量的国有未利用荒漠化土地,地势平坦开阔。试评价格尔木开发光伏发电的条件。
(3)太阳耀斑发生在太阳大气的____(填图中数码)层,太阳黑子发生在____(填图中数码)层,据图可以判断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约为____年,根据图中最后一次太阳黑子高峰值推断其下一次高峰值出现的时间是____年。
(4)太阳耀斑爆发之后的数天,是观看和拍摄极光的最佳时机,家住山东济南的张先生想去拍摄极光,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帮忙提供几条地理方面的合理化建议。
【答案】(1)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较大;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加之降水少,晴天多,大气透明度高,日照时间长,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直接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强)。
(2)有利条件:地处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荒漠化土地广,且地势平坦开阔,为光伏发电提供了较好的土地资源;政府的政策支持。
不利条件:格尔木资金不足,技术力量薄弱;(交通通达度不高)光伏发电基础设施落后;远离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距离市场遥远;生态环境脆弱,光伏电站建设会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
(3) ② ① 11 2011
(4)地点选择在极圈附近的高纬度地区;选择在夜间进行拍摄;注意保暖。
【分析】本题考查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的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
结合材料一“格尔木市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所处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较大,太阳辐射穿大气层的路径短,受到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的少。太阳高度角较大,太阳辐射在地表集中,单位面积上获得的太阳辐射多,因此太阳辐射量大;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年均日照时数为3200~3600小时,年平均降水总量少”,降水少,晴天多,大气透明度高,日照时间长,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直接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强)。
(2)
评价开发条件一般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去评价。有利条件是格尔木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所以太阳能资源丰富。“格尔木拥有大量的国有未利用荒漠化土地,地势平坦开阔”,格尔木荒漠化土地广,且地势平坦开阔,为光伏发电提供了较好的土地资源;开发光伏发电建设土地成本低,又使荒地得到了开发利用,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光伏发电集热板下,强光照射小,蒸发减少,土地保持较湿润状态,利于小草的生长。太阳能光伏发电,清洁可再生,有利于推进碳减排的计划,因此有政府的政策支持。但是也存在不利条件:格尔木位于青藏高原地区,经济不发达,资金不足,技术力量薄弱;青藏高原地区交通线路少,(交通通达度不高)光伏发电基础设施落后;青藏高原地区经济不发达,人口稀少,能源需求量少。而又远离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距离市场遥远,远距离超高压输电会产生电损。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光伏电站建设会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
(3)
太阳耀斑发生在太阳大气的色球层②层,太阳黑子发生在光球层①;据图可以判断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约为11年;最后一次太阳黑子高峰值出现在2000年,因此下一次高峰值出现的时间是2011年。
(4)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极光现象是一种绚丽多彩的等离子体现象,其发生是由于太阳带电粒子流(太阳风)进入地球磁场,在地球南北两极附近地区的高空,夜间出现的灿烂美丽的光辉的现象,所以观测地点选择在极圈附近的高纬度地区;由于极光的光辉比太阳光暗的多,因此观测时间选择在夜间进行拍摄,两极地区气温低,昼夜温差又大,因此夜晚温度会很低,要注意保暖。
【点睛】
18.(2020·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太阳的表面常常会出现黑色的斑点——黑子。在风沙蔽日或阳光微弱的时候,我们甚至用肉眼也能看见黑子。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最早有关黑子的记录,在我国的史书《汉书 五行志》中。读“太阳黑子的周期图”,完成下列问题。
(1)黑子发生在太阳大气的________层。发“黑”的原因是________。与黑子活动同步的太阳活动还有________,因此,________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2)一般认为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太阳黑子有的年份多,有的年份少,其变化的周期大约为________年。
【答案】 光球 温度比周围地区低,看起来暗淡 耀斑 太阳黑子的大小和多少 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 对地球磁场的影响 11
【分析】本大题以太阳黑子为材料,涉及太阳活动的标志、周期、对地球影响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综合思维等地理学科素养。
【详解】(1)光球层表面常出现一些黑斑点,叫太阳黑子,黑子发生在太阳大气的光球层;发黑的原因是温度比周围低,看起来暗。色球的某些区域有时会突然出现大而亮的斑块,人们称之为耀斑,耀斑与黑子活动同步;太阳黑子的大小和多少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当太阳黑子和耀斑增多时,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大气层,会引起大气层扰动,使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出现短暂的中断;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会扰乱地球磁场 ,使地球突然出现“磁暴”现象,导致罗盘指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如果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并与那里的稀薄大气相互碰撞,还会出现美丽的极光;近几十年的研究还表明,地球上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如地震、水旱灾害等。
(3)图中从1900年到2010年的110年期间,太阳黑子共出现10次高峰期,可算出太阳活动活动周期为11年。
【点睛】
19.(2021·全国·高一单元测试)读我国多年平均年日照时数和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我国多年平均年日照时数的分布规律。
(2)分析甲地多年平均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大的原因。
(3)分析乙地多年平均年日照时数和年太阳辐射总量出现低值的主要原因。
【答案】(1)总体由东南向西北递增。
(2)①纬度较低,太阳高度大;②地势较高,空气稀薄,水汽、云量、尘埃少,大气透明度高,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③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3)①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水汽含量多;②阴天、雾天较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
【分析】本题以我国多年平均年日照时数和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为背景,考查我国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等高中地理主干知识,总体难度偏大,重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详解】(1) 读图可知,我国多年平均年日照时数的分布规律,总体由东南向西北递增。
(2) 读图可知,甲地位于藏北高原,其多年平均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大的原因:①纬度较低,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②地势较高,空气稀薄,大气密度小,水汽、云量、尘埃少,大气透明度高,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③海拔高,海洋水汽到达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
(3) 读图可知,乙地位于四川盆地,其多年平均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大的原因为:盆地地形,地形封闭,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水汽含量多;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润,阴天、雾天较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在于抓住两个关键点,一个是青藏高原地区,一个是四川盆地地区,两者纬度接近,但是太阳辐射差异较大,因此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除纬度因素外,天气气候,海拔高度等因素对太阳辐射也有较大影响。
20.(2020·河北省唐县第一中学高一阶段练习)下图是“世界年太阳辐射量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1)世界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的规律是____。
(2)世界太阳辐射强度较高的①、②区域,这两个区域的太阳辐射强度均高于赤道地区,其共同原因是____。
(3)C地太阳辐射量值大约是____,它大于B地的原因主要是____。
(4)人们观测得出结论,城市的太阳辐射量往往____(高于或低于)郊区。
【答案】 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 160~180(或者大于160) 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 低于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太阳辐射的分布和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详解】(1)根据图中信息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阳辐射量的多少主要由太阳高度角和天气状况影响,而一般情况下从低纬度到高纬度太阳高度角递减,太阳辐射总量也就呈现递减规律。
(2)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地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大气稀薄,多晴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②地位于撒哈拉沙漠,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削弱少。故两地太阳辐射强度均高于赤道附近的原因是多晴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
(3)本题主要考查对等值线的判读,结合图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C地等值线外围数值为160,两条相邻等值线差为20,结合周围等值线变化规律可知应为递增,则C中心应大于160,而小于160+20=180,故C地太阳辐射量值应为160-180;对比B地和C地,容易看出C地纬度低于B地,而太阳辐射总量分布的一般规律是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的,故C地太阳辐射量大于B地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低。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城市相对于郊区而言,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大气中多凝结核,容易形成“雨岛效应”,削弱大气辐射,且城市大气污染较严重,空气质量差,也会削弱太阳辐射,故城市太阳辐射量低于郊区。
【点睛】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1)纬度位置:纬度低则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短,被大气削弱得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多;反之,则少。这是太阳辐射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的主要原因。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为椭圆形,太阳位于两个焦点中的一个焦点上。因此,日地距离时刻在变化。每年1月2日至5日经过近日点,7月3日至4日经过远日点。地球上接受到的太阳辐射的强弱与日地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称为太阳高度角,它有日变化和年变化。太阳高度角大,则太阳辐射强。
(2)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由于云层少且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阴雨的天气,由于云层厚且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弱。如赤道地区被赤道低压带控制,多对流雨,而副热带地区被副高控制,多晴朗天气,所以赤道地区的太阳辐射要弱于副热带地区。
(3)海拔高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反之,则弱。如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主要就是这个原因。如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主要就是这个原因。
(4)日照长短:日照时间长,获得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短,获得太阳辐射弱。如我国夏季南北普遍高温,温差不大,是因为纬度越高的地区,白昼时间长,弥补了因太阳高度角低损失的能量。白昼长度指从日出到日落之间的时间长度。赤道上四季白昼长度均为12小时,赤道以外昼长四季有变化,23.5°纬度的春、秋分日昼长12小时,夏至和冬至日昼长分别为14小时51分和9小时09分,到纬度66°33′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南北半球的冬夏季节时间正好相反。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