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1 1.2地球中的形成与演变(B)(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0分)
(2023·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图为地质时期(局部)全球气温、降水量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裸子植物繁盛时期全球气候特征是( )
A.总体比较湿润 B.总体比较寒冷 C.冷暖干湿交替 D.温暖干旱明显
2.在图示甲时期( )
A.被子开始出现 B.是铁、金等矿藏重要的成矿时期
C.大陆冰川覆盖面积广 D.地壳运动剧烈,联合古陆开始解体
【答案】1.D
2.C
【分析】1.裸子植物繁盛时期是中生代,图示中生代全球平均气温较高,全球平均降水较少,即全球温暖干旱明显。D项正确。
2.图示甲时期是古生代晚期,此时期裸子植物开始出现,被子植物尚未出现,A错误;前寒武纪是铁、金等矿藏重要的成矿时期,B错误;图示该时段气温较低,降水较多,可能大陆冰川覆盖面积广,C正确;古生代晚期形成联合古陆,三叠纪晚期联合古陆开始解体,D错误。C项正确。
【点睛】前寒武纪是铁、金等矿藏重要的成矿时期;古生代早期是海洋无脊椎动物发展的时代,晚古生代是脊椎动物发展的时代,裸子植物开始出现,联合古陆出现。中古生代联合大陆解体,爬行动物盛行裸子植物兴盛,是重要的成煤期。新生代联合古陆最终解题,哺乳动物快速发展。
(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生物的出现和进化只是地球历史的一小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含有三叶虫化石的地层是( )
A.元古代地层 B.古生代地层 C.中生代地层 D.新生代地层
4.和恐龙同时灭绝的生物物种是( )
A.原始鱼类 B.古老的两栖动物 C.海洋中大部分无脊椎动物 D.蕨类植物
【答案】3.B
4.C
【分析】3.三叶虫是古生代的海生无脊椎动物,在古生代末期灭绝,故只有古生代地层中含有三叶虫化石,B正确;三叶虫化石不会出现在元古代地层、中生代地层或新生代地层,ACD错误。故选B。
4.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是地质历史上两次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在中生代末期,恐龙和海洋中50%以上的无脊椎动物种类灭绝了,C正确。原始鱼类、古老的两栖动物以及蕨类植物等在古生代盛行,多在古生代末期灭绝,ABD错误。故选C。
【点睛】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是地质历史上两次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
(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2020年10月,英国古生物学家在蒙古戈壁沙漠中发现一组保存完好的新品种恐龙化石。该恐龙是杂食性动物,生活在6800万年前。下图为其复原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推断该恐龙生活的地质年代最可能是( )
A.古生代志留纪 B.中生代侏罗纪 C.中生代二叠纪 D.新生代第四纪
6.关于该地质年代发生的地质事件,叙述正确的是( )
A.被子植物繁荣 B.95%的生物灭绝
C.金属矿产成矿 D.盘古大陆形成
【答案】5.B
6.D
【分析】5.根据所学及题中恐龙是杂食性动物,生活在6800万年前可知,古生代志留纪主要是鱼形动物和蕨类植物时代,故A项错误;恐龙生活的地质年代主要是中生代时期,故B项正确;二叠纪属于古生代末期,是刚出现爬行动物的时代,故C项错误;新生代第四纪出现人类活动,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故选B。
6.由题可知,该地质年代为中生代,被子植物繁荣是新生代时期,故A项错误;95%的生物灭绝发生在古生代二叠纪,故B项错误;金属矿产成矿在地质年代的不同时期均有成矿现象,故C项错误;中生代三叠纪时期盘古大陆形成,故D项正确。故选D。
【点睛】中生代是显生宙的三个地质时代之一,可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三个纪。中生代最早是由意大利地质学家GiovanniArduino所建立,当时名为第二纪(Secondary),以相对于现代的第三纪。中生代也是板块、气候、生物演化改变极大的时代。在中生代开始时,各大陆连接为一块超大陆-盘古大陆。盘古大陆后来分裂成南北两片,北部大陆进一步分为北美和欧亚大陆,南部大陆分裂为南美、非洲、印度与马达加斯加、澳洲和南极洲,只有澳洲没有和南极洲完全分裂。中生代的气候非常温暖,对动物的演化产生影响。在中生代末期,已见现代类型生物群的雏形。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图为某时期地质年代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植物界 藻菌时代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动物界 脊椎动物 两栖动物 哺乳动物
地质年代 甲 乙
7.甲、乙两个地质年代依次是( )A.古生代中生代 B.元古宙古生代 C.中生代古生代 D.古生代新生代
8.乙的末期( )
A.哺乳动物灭绝 B.恐龙灭绝 C.蕨类植物繁盛 D.人类出现
【答案】7.A
8.B
【分析】7.由图可知,甲时期的主要动物包括海洋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两栖动物等,应为古生代时期,乙时期主要动物为爬行动物,应为中生代,A正确,BCD错误。故选A。
8.中生代末期出现了生物大灭绝事件,中生代被称为恐龙的时代,因此恐龙灭绝,B正确。哺乳动物没有灭绝,蕨类植物繁盛是在古生代时期,人类出现是在新生代,ACD错误。故选B。
【点睛】地质时期生物的演化发展简史大概是:原始的蓝细菌、藻类→埃迪卡拉动物群→小壳动物群→澄江动物群→寒武纪生命爆发,三叶虫等原始节肢动物繁盛→半索动物出现、鱼类出现、腔肠动物繁盛、海洋节肢动物开始衰落、头足类、腕足类出现→泥盆纪植物登陆,之后节肢动物登陆、鱼类登陆→两栖动物及原始爬行动物出现→爬行动物繁盛,海洋中鱼类繁盛,陆地蕨类及原始裸子植物繁盛→恐龙繁盛,菊石繁盛,裸子植物繁盛→恐龙绝灭,爬行动物衰落,菊石绝灭,裸子植物衰落,原始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出现→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繁盛→人类出现。
(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图为生物出现以来,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氧气含量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9.地质历史时期图示出现最早的生物是( )
A.被子植物 B.裸子植物 C.蕨类植物 D.蓝细菌
10.地球上生物出现后大气中的( )
A.氧气含量持续上升 B.二氧化碳含量持续下降
C.氧气含量波动上升 D.二氧化碳含量波动下降
【答案】9.D
10.A
【分析】9.读图可知,地质历史时期图示出现最早的生物是距今35亿年出现的蓝细菌,D正确;被子植物、裸子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出现都是在距今三亿年之内,远没有蓝细菌出现早,ABC错误。故选D。
10.读图可知,图上的实线表示的是氧气,虚线表示的是二氧化碳,可看出地球上生物出现后大气中的氧气含量持续上升,A正确,C错误;二氧化碳含量前期持续上升,后期波动下降,BD错误。故选A。
【点睛】地球的历史:
前寒武纪:包括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 ,时间为距今约40亿年,占地球历史90%,冥古宙时期只有有机质,没有生命;太古宙时期出现蓝藻等原核生物, 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氧气;元古宙时期:蓝藻大爆发,大气成分开始改变 生物演化出真核和多细胞生物 ,此时段,铁、金、镍、铬等矿藏出现, 大气、海洋、陆地慢慢形成。
古生代:距今5.41—2.52亿年,早古生代:海洋无脊椎动物发展,早期海洋无脊椎动物繁盛,后期陆地上开始出现低等植物;晚古生代:脊椎动物发展,两栖动物出现 进化爬行动物,裸子植物出现蕨类植物繁盛,形成煤 。
中生代:距今2.52亿年—6600万年 ,板块剧烈运动,大陆漂移 爬行动物繁盛,“爬行动物的时代” 中后期,开始向鸟类转化,小型哺乳动物出现,裸子植物极度兴盛 ,是重要成煤期,后期物种大灭绝。
新生代:距今6500万年至今,联合大陆解体,海陆格局形成 形成褶皱山系,被子植物繁盛 哺乳动物出现,人类出现 第四纪时期,气候多次冷暖交替。
(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左图中①②③④⑤依次代表地质历史时期的五个地质年代(图中数字代表距今时间。单位:亿年),右图中a、b、c、d代表不同地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喜马拉雅山脉形成的地质年代是( )
A.② B.③ C.④ D.⑤
12.在地球的演化史中恐龙绝迹于( )
A.①末期 B.②末期 C.③末期 D.④末期
13.右图中不同地层形成的地质年代最可能是( )
A.a-② B.b-③ C.c-④ D.d-⑤
【答案】11.D
12.D
13.C
【分析】11.根据时间的划分可判断出各序号所代表的地质年代,①为太古宙、②为元古宙、③为古生代、④为中生代、⑤为新生代。新生代地壳运动剧烈,喜马拉雅山脉等都是这一时期形成的,所以喜马拉雅山脉形成的地质年代是新生代,为⑤,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2.中生代末期发生了物种大灭绝事件,绝大多数物种从地球上消失,包括我们所熟知的恐龙,成为中生代结束的标志,所以在地球的演化史中恐龙绝迹于中生代末期,即④末期,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3.三叶虫是早古生代的动物,a形成的地质年代最可能是③,A错误;b地层位于a地层下面,形成地质年代可能早于③,B错误;裸子植物在中生代空前繁盛,c地层形成的地质年代最可能是④,C正确;大羽羊齿是古生代的陆生植物,d形成的地质年代最可能是③,D错误。故选C。
【点睛】地球的历史:
前寒武纪:包括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 ,时间为距今约40亿年,占地球历史90%,冥古宙时期只有有机质,没有生命;太古宙时期出现蓝藻等原核生物, 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氧气;元古宙时期蓝藻大爆发,大气成分开始改变 生物演化出真核和多细胞生物 ,此时段,铁、金、镍、铬等矿藏出现, 大气、海洋、陆地慢慢形成。
古生代:距今5.41-2.52亿年,早古生代:海洋无脊椎动物发展 早期海洋无脊椎动物繁盛 后期陆地上开始出现低等植物;晚古生代:脊椎动物发展,两栖动物出现 进化爬行动物,裸子植物出现 蕨类植物繁盛,形成煤 。
中生代:距今2.52亿年-6600万年 ,板块剧烈运动,大陆漂移 爬行动物繁盛,“爬行动物的时代” 中后期,开始向鸟类转化 小型哺乳动物出现 裸子植物极度兴盛 ,是重要成煤期,后期物种大灭绝。
新生代:距今6500万年至今,联合大陆解体,海陆格局形成 形成褶皱山系,被子植物繁盛 哺乳动物出现,人类出现 第四纪时期,气候多次冷暖交替。
(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联合古陆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4.联合古陆形成的时间(代)( )
A.全球出现数次冷暖交替 B.是重要的成矿时期
C.生物由海洋发展到陆地 D.裸子植物空前繁盛
15.联合古陆最终解体的时间(代)( )
①开始出现人类②形成现代地势起伏基本面貌③哺乳动物快速发展④是“远古的生物时代”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14.C
15.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地质历史相关知识,属基础知识考查。
14.根据魏格纳大陆漂移学说,各大陆在古生代晚期曾为统一的大陆,即联合古陆,生物由海洋发展到陆地,C项正确;全球出现数次冷暖交替出现在新生代,A项错误;此时是重要的成煤时期,B项错误。中生代时裸子植物空前繁盛,D项错误。故选C。
15.大陆漂移说认为,晚古生代时期全球所有大陆连成一体的超级大陆,中生代以来逐步解体,到新生代,联合古陆最终解体,现代海陆分布格局形成,现代地势起伏的基本面貌形成,被子植物高度繁盛,哺乳动物快速发展,第四纪时出现了人类,①②③正确,远古的生物时代指的是古生代,④错误,A项正确。故选A。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在于识记地质年代表及各地质年代地球环境与生物演变特征。
二、综合题(共0分)
16.(2023·全国·高一课时练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会地带的和政县是远古时代各种古脊椎动物繁衍生息的乐园,孕育了今天弥足珍贵的古脊椎动物化石群。不同化石群埋藏在不同的地层中。据了解,1000万年前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历史及古环境、古气候的重要物质依据和信息源。”看到这个消息,上海某中学地理小组的同学特别感兴趣,他们决定利用暑假前去实地考察研究一番。在地理老师的指导下,他们给这次考察命了名,并做了大量物质上、知识上的准备工作。
(1)考察名称:____与地质年代、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2)考察工具准备:____。
(3)结合相关材料,他们绘制了一幅古生物化石地表分布示意图,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
①按成因分类,该地区的地下岩层多属于____岩;按地质年代,该区域最老的岩层至少形成于____代。
②三叶虫生活时期该地应为____环境,此时期的陆地演变为应为____环境,气候、植被、陆地演变特点为____;恐龙繁盛时期,该地____。
(4)考察结论:根据实地考察及材料分析,他们认为迄今为止青藏高原地区:①地理环境经历了____环境向____环境的演变;②此地区地理环境的变迁根源是____的结果,并由不同化石的相对位置关系可知,地壳经历了____(抬升、下降、水平)运动。
【答案】(1)生物化石
(2)该区岩层等资料、指南针、地质锤、笔、纸
(3) ①沉积 古生 ②海洋形成 联合古陆陆地 气候温暖湿润,植被茂密 联合古陆解体
(4) ①海洋 陆地 ②地壳运动 抬升
【分析】本题主要涉及地质年代与生物演化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落实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等学科核心素养。
(1)
注意材料信息,据了解,1000万年前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历史及古环境、古气候的重要物质依据和信息源。故考察名称为生物化石与地质年代、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2)
考察工具只要合理即可。不同化石群埋藏在不同的地层中,需要该区域的岩层资料信息,该区域位于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会地带,地质环境复杂,需要携带指南针;作为地质考察,还需要携带地质锤、笔、纸等必需品。
(3)
区域岩层多含有化石,岩层是外力沉积形成,属于沉积岩。区域最老的化石为三叶虫化石,三叶虫生活在早古生代,所以该区域最老的岩层至少形成于古生代。三叶虫生活在海洋里,故地层主要是海洋环境;恐龙生活在陆地上,故主要为陆地环境,且恐龙为大型动物,需要充足的食物,故其生存时期气候温暖湿润,植被茂密,动植物资源丰富。
(4)
结合前面分析可知,该地区三叶虫生活时期该地应为海洋环境,后来恐龙繁盛时期为陆地环境,该地地理环境经历了海洋环境向陆地环境的演变,且三叶虫化石等出露,表明区域地壳经历了抬升运动。
【点睛】
17.(2021·福建·泉州科技中学高一阶段练习)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地理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模式图表示太阳系,曲线①②③④为行星轨道,阴影部分为小行星带,那么曲线①为____的公转轨道,曲线④为____的公转轨道(填行星名称)。按运动特征,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公转运动具有____、____、____的特征。
(2)若用模式图表示太阳大气层的结构,阴影部分表示色球层,那么曲线①②之间为____层,曲线③④之间的太阳大气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____,能够使地球高纬度地区上空产生极光的太阳活动来自____层(填序号)。
(3)若用模式图表示地层结构,阴影部分表示的地层中含有大量的鹦鹉螺化石,该地层的地质年代最有可能是____代,在该地质年代____植物繁盛,形成了茂密的森林。
【答案】(1) 土星 地球 同向性 共面性 近圆性
(2) 日冕 太阳黑子 ①②之间
(3) 古生代 蕨类
【分析】本题以地理模式图为情境,考查太阳系、太阳大气层、地层结构等知识点,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等学科素养。
(1)若模式图表示太阳系,阴影部分为小行星带,根据轨道特征,可推测④为离太阳较近的轨道,①为离太阳较远的轨道,故①为土星,②为木星,③为火星,④为地球;八大行星绕日公转,公转方向均是自西向东,具有同向性;公转轨道面具有共面性;公转轨道形状具有近圆性。
(2)若模式图表示太阳大气层的结构,阴影部分表示色球,则①②之间为太阳大气层外色球层外侧的日冕层,③④之间为太阳大气层色球层内侧的光球层,太阳黑子出现在光球层。来自日冕层向外抛射的大量高能带电粒子,受地球磁场影响,到达极地地区与大气摩擦产生极光。
(3)鹦鹉螺为海生无脊椎动物,生长在古生代,该地质年代蕨类植物繁盛,形成了茂密的森林,是重要的成煤期。
18.(2022·浙江·舟山中学高一阶段练习)能源消费从传统的以化石能源为主,转向以可再生能源为主,是能源利用的必然趋势。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地质时期陆地上生长的茂密植被,是煤炭生成最主要的物质来源。堆积的原始植物遗体,由于地壳运动,被埋入地下,然后经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形成黑色可燃沉积岩就是煤炭。
材料二:中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单位:兆焦/米2.年)。
材料三:光伏电站是利用太阳能电池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系统。光伏发电站设计与建设需综合考虑日照条件、土地和建筑条件、安装和运输条件等因素。
(1)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是地质时期生物固定后积累下来的____;地球上两次重要成煤时期是____,____,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引发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是____。
(2)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____(按波长分),其相对于常规能源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
(3)中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最丰富的地区位于____地形区,该地区太阳辐射能丰富的原因主要是____。
【答案】(1) 太阳能 古生代(后期) 中生代 全球变暖
(2) 可见光 可再生 无污染
(3) 青藏高原 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云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
【分析】该题以中国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和太阳能资源的开发等相关信息为材料,设置了3个小题,涉及了太阳辐射的概念、分布等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培养综合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1)
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是地质时期生物固定后积累下来的,生物的生长主要是在太阳光合作用下不断生长,因此是太阳能的不断积累。地球上两次重要成煤时期是植被繁盛时期,主要在古生代(后期)和中生代两个地质年代。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属于温室气体,因此会引发全球气候变暖问题。
(2)
太阳辐射的电磁波波长范围主要在0.15~4.0微米之间,其中波长在0.4~0.76微米的称为可见光。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可见光部分,约占太阳辐射总量的50%。太阳能相对常规能源具有清洁无污染、可再生等优点。
(3)
中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最丰富的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地形区,主要原因是该地气候干旱,降水少,多晴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青藏高原海拔高,大气更稀薄。
19.(2021·山东省单县第五中学高一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会地带的和政具是远古时代各种古脊椎动物繁衍生息的乐园,保存了今天弥足珍贵的古脊椎动物化石群。上海某中学地理小组的同学特别感兴趣,他们决定利用暑假前去实地考察研究一番,在地理老师的指导下,他们给这次考察命了名,并做了大量物质上、知识上的准备工作。结合相关材料,他们绘制了一幅古生物化石地表分布示意图,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
(1)按地质年代,该区域最老的岩层至少形成于____代。
(2)根据实地考察及材料分析,他们认为迄今为止青藏高原地区:地理环境经历了____环境向____环境的演变。
(3)由不同化石的相对位置关系可知,地壳经历了____(抬升、下降、水平)运动。
【答案】(1)古生
(2) 海洋 陆地
(3)抬升
【分析】本题以古生物化石地表分布示意图为材料,涉及地质年代、海陆变迁、地壳运动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点解决问题的能力。
(1)
该区地表主要的化石有恐龙化石、三叶虫化石、哺乳类化石,这三类化石中,三叶虫化石是区域中最古老的化石;三叶虫主要生活在古生代早期,所以该区域最老的岩层至少应形成于古生代时期。
(2)
三叶虫主要生活在海洋里,故其所在的地层当时应主要为海洋环境,而恐龙主要生活在陆地上,故其所在的地层当时应主要为陆地环境。而该地两类化石同时存在,三叶虫属于古生代时期,恐龙属于中生代时期,故可推断该地的地理环境经历了由海洋环境向陆地环境的演变。
(3)
三叶虫生活时期该地应为海洋环境,后来恐龙繁盛时期应为陆地环境,该地经历了海洋环境向陆地环境的转变,且从图中可以看到三叶虫化石出露,表明该区域地壳经历了抬升运动。
20.(2021·重庆市杨家坪中学高一阶段练习)下图为“甲、乙两地岩层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A~G层中最老的是____,最年轻的是____。
(2)在研究地层中古生物化石结构时发现,越是新近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____(简单/复杂)。
(3)甲地B地层与乙地____地层属于同一时代,理由是____。
【答案】(1) A G
(2)复杂
(3) W 同一时代的地层往往含有相同或相似的化石(B与W化石类型相同)
【分析】本题考查地球的演化历史,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考查的地理核心素养为综合思维。
(1)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水平岩层中,越往下的岩层,岩层的形成时间越早,岩层越老,因此A—G岩层中,A岩层位于最下方,岩层最老,G岩层位于最上方,最年轻。
(2)
根据生物的演化顺序,地球历史时期内,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不断演变的,因此,越是新近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越是老的岩层,其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
(3)
同一年代的岩层,其生物化石相似度比较高,甲地B地层的生物化石与乙地W地层的生物化石相同,因此与甲地B地层同属同一个时代的是乙地的W地层。
【点睛】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1 1.2地球中的形成与演变(B)(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0分)
(2023·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图为地质时期(局部)全球气温、降水量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裸子植物繁盛时期全球气候特征是( )
A.总体比较湿润 B.总体比较寒冷 C.冷暖干湿交替 D.温暖干旱明显
2.在图示甲时期( )
A.被子开始出现 B.是铁、金等矿藏重要的成矿时期
C.大陆冰川覆盖面积广 D.地壳运动剧烈,联合古陆开始解体
(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生物的出现和进化只是地球历史的一小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含有三叶虫化石的地层是( )
A.元古代地层 B.古生代地层 C.中生代地层 D.新生代地层
4.和恐龙同时灭绝的生物物种是( )
A.原始鱼类 B.古老的两栖动物 C.海洋中大部分无脊椎动物 D.蕨类植物
(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2020年10月,英国古生物学家在蒙古戈壁沙漠中发现一组保存完好的新品种恐龙化石。该恐龙是杂食性动物,生活在6800万年前。下图为其复原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推断该恐龙生活的地质年代最可能是( )
A.古生代志留纪 B.中生代侏罗纪 C.中生代二叠纪 D.新生代第四纪
6.关于该地质年代发生的地质事件,叙述正确的是( )
A.被子植物繁荣 B.95%的生物灭绝
C.金属矿产成矿 D.盘古大陆形成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图为某时期地质年代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植物界 藻菌时代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动物界 脊椎动物 两栖动物 哺乳动物
地质年代 甲 乙
7.甲、乙两个地质年代依次是( )A.古生代中生代 B.元古宙古生代 C.中生代古生代 D.古生代新生代
8.乙的末期( )
A.哺乳动物灭绝 B.恐龙灭绝 C.蕨类植物繁盛 D.人类出现
(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图为生物出现以来,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氧气含量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9.地质历史时期图示出现最早的生物是( )
A.被子植物 B.裸子植物 C.蕨类植物 D.蓝细菌
10.地球上生物出现后大气中的( )
A.氧气含量持续上升 B.二氧化碳含量持续下降
C.氧气含量波动上升 D.二氧化碳含量波动下降
(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左图中①②③④⑤依次代表地质历史时期的五个地质年代(图中数字代表距今时间。单位:亿年),右图中a、b、c、d代表不同地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喜马拉雅山脉形成的地质年代是( )
A.② B.③ C.④ D.⑤
12.在地球的演化史中恐龙绝迹于( )
A.①末期 B.②末期 C.③末期 D.④末期
13.右图中不同地层形成的地质年代最可能是( )
A.a-② B.b-③ C.c-④ D.d-⑤
(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联合古陆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4.联合古陆形成的时间(代)( )
A.全球出现数次冷暖交替 B.是重要的成矿时期
C.生物由海洋发展到陆地 D.裸子植物空前繁盛
15.联合古陆最终解体的时间(代)( )
①开始出现人类②形成现代地势起伏基本面貌③哺乳动物快速发展④是“远古的生物时代”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二、综合题(共0分)
16.(2023·全国·高一课时练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会地带的和政县是远古时代各种古脊椎动物繁衍生息的乐园,孕育了今天弥足珍贵的古脊椎动物化石群。不同化石群埋藏在不同的地层中。据了解,1000万年前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历史及古环境、古气候的重要物质依据和信息源。”看到这个消息,上海某中学地理小组的同学特别感兴趣,他们决定利用暑假前去实地考察研究一番。在地理老师的指导下,他们给这次考察命了名,并做了大量物质上、知识上的准备工作。
(1)考察名称:____与地质年代、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2)考察工具准备:____。
(3)结合相关材料,他们绘制了一幅古生物化石地表分布示意图,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
①按成因分类,该地区的地下岩层多属于____岩;按地质年代,该区域最老的岩层至少形成于____代。
②三叶虫生活时期该地应为____环境,此时期的陆地演变为应为____环境,气候、植被、陆地演变特点为____;恐龙繁盛时期,该地____。
(4)考察结论:根据实地考察及材料分析,他们认为迄今为止青藏高原地区:①地理环境经历了____环境向____环境的演变;②此地区地理环境的变迁根源是____的结果,并由不同化石的相对位置关系可知,地壳经历了____(抬升、下降、水平)运动。
17.(2021·福建·泉州科技中学高一阶段练习)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地理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模式图表示太阳系,曲线①②③④为行星轨道,阴影部分为小行星带,那么曲线①为____的公转轨道,曲线④为____的公转轨道(填行星名称)。按运动特征,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公转运动具有____、____、____的特征。
(2)若用模式图表示太阳大气层的结构,阴影部分表示色球层,那么曲线①②之间为____层,曲线③④之间的太阳大气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____,能够使地球高纬度地区上空产生极光的太阳活动来自____层(填序号)。
(3)若用模式图表示地层结构,阴影部分表示的地层中含有大量的鹦鹉螺化石,该地层的地质年代最有可能是____代,在该地质年代____植物繁盛,形成了茂密的森林。
18.(2022·浙江·舟山中学高一阶段练习)能源消费从传统的以化石能源为主,转向以可再生能源为主,是能源利用的必然趋势。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地质时期陆地上生长的茂密植被,是煤炭生成最主要的物质来源。堆积的原始植物遗体,由于地壳运动,被埋入地下,然后经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形成黑色可燃沉积岩就是煤炭。
材料二:中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单位:兆焦/米2.年)。
材料三:光伏电站是利用太阳能电池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系统。光伏发电站设计与建设需综合考虑日照条件、土地和建筑条件、安装和运输条件等因素。
(1)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是地质时期生物固定后积累下来的____;地球上两次重要成煤时期是____,____,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引发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是____。
(2)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____(按波长分),其相对于常规能源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
(3)中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最丰富的地区位于____地形区,该地区太阳辐射能丰富的原因主要是____。
19.(2021·山东省单县第五中学高一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会地带的和政具是远古时代各种古脊椎动物繁衍生息的乐园,保存了今天弥足珍贵的古脊椎动物化石群。上海某中学地理小组的同学特别感兴趣,他们决定利用暑假前去实地考察研究一番,在地理老师的指导下,他们给这次考察命了名,并做了大量物质上、知识上的准备工作。结合相关材料,他们绘制了一幅古生物化石地表分布示意图,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
(1)按地质年代,该区域最老的岩层至少形成于____代。
(2)根据实地考察及材料分析,他们认为迄今为止青藏高原地区:地理环境经历了____环境向____环境的演变。
(3)由不同化石的相对位置关系可知,地壳经历了____(抬升、下降、水平)运动。
20.(2021·重庆市杨家坪中学高一阶段练习)下图为“甲、乙两地岩层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A~G层中最老的是____,最年轻的是____。
(2)在研究地层中古生物化石结构时发现,越是新近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____(简单/复杂)。
(3)甲地B地层与乙地____地层属于同一时代,理由是____。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