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中生物学冀少版七年级上册1.4.2《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1.(2016七上·莆田月考)美丽的工艺品珊瑚属于( )
A.具有优美造型的天然矿物质 B.植物的化石
C.植物 D.腔肠动物分泌的石灰质骨骼
2.(2021七上·肇源期末)下列动物的身体都是辐射对称的一组是( )
A.水蛭、海蜇、海葵 B.水母、涡虫、海葵
C.水母、海蜇、珊瑚虫 D.海蜇、水螅、蚯蚓
3.(2018七上·大庆月考)涡虫的黑色眼点的作用是( )
A.视觉 B.感光 C.捕食 D.防御
4.(2022八上·中山期末)含有以下哪种生物的水域,最有可能使下水活动的人感染日本血吸虫( )
A.三文鱼 B.水蛭 C.钉螺 D.纹沼螺
5.(2021七上·杜尔伯特期末)下列有关扁形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最简单的两侧对称动物
B.大多数种类身体背腹扁平
C.部分种类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
D.寄生种类的感觉器官发达,生殖器官退化
6.(2021七上·防城港期中)“大国疆土,一点也不能少!”美丽的南海诸岛,许多岛礁是由珊瑚虫的分泌物堆积形成的。下列描述属于珊瑚虫显著特征的是( )
A.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 B.身体呈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
C.身体呈圆柱形,有口无肛门 D.身体呈辐射对称,身体分节
7.(2021七上·防城期末)涡虫和水螅这两种动物都具有摄食和排出食物残渣只用一个口的共同特征。但却把它们分类成不同的无脊椎动物。其分类依据是( )
A.身体是背腹扁平还是辐射对称 B.是单细胞还是多细胞
C.身体有无分节 D.体外有无触手
8.(2020七上·防城港期末)猪肉绦虫是比较常见的人体寄生虫,下列不属于预防猪肉绦虫病的措施是( )
A.搞好粪便管理 B.加强猪的检疫和市场管理
C.注意饮食卫生 D.切生肉和熟肉可共用案板
9.(2018七上·大庆月考)刺细胞是腔肠动物特有的攻击和防御利器,该利器在腔肠动物的哪个部位最多( )
A.内胚层 B.外胚层 C.触手 D.体表
10.(2016七上·莆田月考)预防血吸虫病的措施主要是消灭它的传染媒介( )
A.水螅 B.鱼 C.钉螺 D.猪
11.(2018-2019学年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2.1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第1课时) 同步练习)我们食用的“蜇皮”主要是海蜇的( )
A.伞部 B.口腕部
C.整个海蜇 D.伞部的外层细胞
12.(2018-2019学年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2.1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第1课时) 同步练习)下列哪种动物有出芽生殖?( )
A.疟原虫 B.水螅 C.变形虫 D.沙虫
13.(2018-2019学年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2.1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第1课时) 同步练习)某同学用手抓一只海蜇,突然感觉到手有火灼的痛感.这是由海蜇的下列哪一现象引起的( )
A.出芽生殖产生的芽体刺伤
B.消化腔中消化液的腐蚀
C.被海蜇的口咬伤
D.触手刺细胞插入刺丝和分泌毒素
二、综合题
14.(2017八上·七星期中)图为水螅的纵剖面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填出图中序号代表的结构名称:① ③ ④ ⑧ ⑨
(2)水螅依靠【 】 捕食,其上分布着大量的
(3)食物在水螅的 内被消化,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从由【 】 排出体外.水螅属于 动物中的代表动物.
15.(2018七上·北海月考)如图是水螅和涡虫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水螅的身体由[d] 和[e] 两层细胞构成。
(2)水螅特有的捕食和防御利器是 在[ ]触手处分布最多。
(3)与水螅相比,涡虫的身体呈 对称,有明显的背面和腹面之分。
(4)水螅与涡虫在消化方面的共同特点是有 无 。
三、资料分析题
16.(2018-2019学年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2.1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第1课时) 同步练习)下面是有关珊瑚的介绍,请你阅读后回答:珊瑚虫身体微小,口周围长着许多小触手,用来捕获海洋中的微小生物.它们能吸收海水中的矿物质来建造外壳,以保护身体.珊瑚虫大多群居生活,虫体一代代死去,而它们分泌的外壳却年深日久的堆积在一起,慢慢形成了千姿百态的珊瑚,进而形成珊瑚礁.珊瑚虫体内有藻类植物和它共同生活,这些藻类植物靠珊瑚虫排出的废物生活,同时给珊瑚虫提供氧气.藻类植物需要阳光和温暖的环境才能生存,珊瑚堆积得越高,越有利于藻类的生存.大量珊瑚形成的珊瑚礁和珊瑚岛,给鱼类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1)珊瑚是生物吗? ,为什么?
(2)资料中有四个生物的特征,请你列举出来.
(3)资料中影响藻类生存的生态因素有哪些?
(4)珊瑚虫一般生活在温暖的浅水区,这是为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刺胞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生活在水中,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而珊瑚是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外壳。
故答案为:D
【分析】珊瑚是珊瑚虫群体或骨骼化石。珊瑚虫在生长过程中能吸收海水中的钙和二氧化碳,然后分泌出石灰石,变为自己生存的外壳。
2.【答案】C
【知识点】刺胞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水蛭属于环节动物,海蜇、海葵属于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A不符合题意。
B.涡虫不属于扁形动物,身体左右对称,水母、海葵属于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B不符合题意。
C.水母、海蜇、珊瑚虫都是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C符合题意。
D.蚯蚓属于环节动物,身体左右对称,海蜇、水螅属于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3.【答案】B
【知识点】扁形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涡虫是扁形动物的典型代表,体呈灰色褐色或黄色,腹部生有许多纤毛,当肌肉收缩,纤毛摆动时,就能在水中运动.涡虫运动很有趣,使水出现涡旋状,因此人们给它起涡虫这个名字,涡虫的身体背腹扁平,形状像柳叶,它的身体呈两侧对称,也称左右对称,即经过身体的中轴只有一个切面将身体分为对称的两部分,头部的背面有两个眼点,能够辨别光线强弱,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涡虫生活在淡水溪流中的石块下,以活的或死的蠕虫、小甲壳类及昆虫的幼虫等为食物。涡虫头部的背面有两个眼点,眼点由感光细胞组成,可以感光。
4.【答案】C
【知识点】扁形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血吸虫的虫卵在水中孵化出毛蚴,毛蚴进入钉螺体内发育为尾蚴,尾蚴从钉螺逸出漫游于湖泊、水田等水域,人或动物与有血吸虫尾蚴的水域接触,尾蚴便经皮肤钻入人或动物体内,从而感染血吸虫病,所以人若是进入含有钉螺的水域,很可能感染血吸虫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血吸虫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属于营寄生生活的扁形动物。
5.【答案】D
【知识点】扁形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B.结合分析可知:扁形动物背腹扁平,是最简单的两侧对称动物,大多数种类身体背腹扁平,AB不符合题意。
CD.营寄生生活的扁形动物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运动器官和感觉器官也都退化,生殖器官特别发达,产下巨量的受精卵,目的就是为了增加感染寄主的机会,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口无肛门。
6.【答案】A
【知识点】刺胞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其主要特征是: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7.【答案】A
【知识点】扁形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刺胞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A、水螅属于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涡虫属于扁形动物,身体背腹扁平,呈两侧对称,A符合题意;
B、水螅和涡虫都是多细胞的动物,B不符合题意;
C、水螅和涡虫的身体都不分节,C不符合题意;
D、有无触手不能作为分类依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有: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8.【答案】D
【知识点】扁形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猪肉绦虫等主要通过饮食和饮水感染人体,预防绦虫等寄生虫感染的措施有: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不饮生水,不食不清洁的瓜果;勤剪指甲;不随地大便等。对餐馆及饮食店等,应定期进行卫生标准化检查,切生肉和熟肉的案板要分开,禁止生水制作饮料等,加强粪便管理 搞好环境卫生,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不用生粪便施肥等,使用无害化人粪做肥料等。故答案为:D。
【分析】人是猪肉绦虫的终宿主,也可作为其中间宿主;猪和野猪是主要的中间宿主。 猪肉绦虫的幼虫寄生在猪的体内,寄生的部位为运动较多的肌肉,以股内侧肌多见,人体吃了含有猪肉绦虫幼虫的猪肉后引发猪肉绦虫病,预防措施有:猪肉必须充分煮熟;切生肉、生菜的刀及案板要和切熟肉、熟菜的分开;避免人的粪便污染猪的饲料。
9.【答案】C
【知识点】刺胞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刺细胞是腔肠动物所特有的一种攻击和防卫性细胞。分布在外胚层细胞中,以口区、触手上最多,每一个刺细胞有一囊状的刺丝囊,囊中有毒液及盘绕的刺丝,刺细胞外侧常有一刺针,能接受刺激,受刺激时刺丝连同毒液能立即射出,使对手麻醉或死亡。
故答案为:C
【分析】刺细胞是一种特化了的上皮肌肉细胞,核位于基部,细胞顶端具一个刺针,伸出体表,其超微结构相似于鞭毛;刺的基部也有基粒。主要分布在口区、触手等部位,在钵水母及珊瑚类除了分布于体表及触手外,消化腔的胃丝、隔膜丝上也有大量的分布以帮助捕食。
10.【答案】C
【知识点】扁形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血吸虫病属于体表传染病,是由病原体通过皮肤浸入人体后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由于钉螺是血吸虫幼虫的主要寄主,当人接触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时就可能感染血吸虫病。
故答案为:C
【分析】了解血吸虫的生活史,据此答题。
血吸虫的发育和繁殖包括成虫、虫卵、毛蚴、尾蚴和童虫五个阶段。血吸虫成虫寄生于人或哺乳动物的肠系膜静脉中,部分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水中孵出毛蚴,后钻入钉螺体,发育成尾蚴。尾蚴遇人或哺乳动物,侵入其皮肤后形成童虫,再移至肠系膜静脉寄生,发育为成虫。
11.【答案】A
【知识点】刺胞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海蜇属于腔肠动物,蜇体呈伞盖状,通体呈半透明,白色、青色或微黄色,海蜇伞径可超过45厘米、最大可达1米,营养价值比较高,含碘量是比较高的,可见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海蜇的结构,了解海蜇的结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海蜇的体形程半球状,上面呈伞状,白色,借以伸缩运动,称为海蜇皮,可食用。
12.【答案】B
【知识点】刺胞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疟原虫、变形虫、沙虫都属于单细胞动物,进行分裂生殖,水螅属于腔肠动物,进行出芽生殖。可见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水螅的生殖方式,熟知:水螅为腔肠动物,为多细胞的低级的动物类群,靠出芽的方式繁殖后代。
13.【答案】D
【知识点】刺胞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海蜇的触手上有大量刺胞,刺胞内含有毒液,其成分主要是类蛋白、多肽和多种有毒的酶类,此外还有强麻醉剂、致痛剂、组胺等.当人体接触海蜇触手时,刺胞可刺入皮肤,引起刺胞皮炎,严重者可致死亡.因此不小心就会被海蜇蜇伤,主要是因为海蜇的触手上分布着很多刺细胞。可见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考查腔肠动物的基本结构特征,为基础题,熟知:海蜇是腔肠动物,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有口无肛门,有刺细胞,刺细胞分布于外胚层,特别是在口区、触手等部位,刺细胞内有一刺丝囊,内有毒液。
14.【答案】(1)外胚层;内胚层;消化腔;触手;口
(2)⑧;触手;刺细胞
(3)消化腔;⑨;口;腔肠
【知识点】刺胞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1)图中①外胚层②中胶层③内胚层④消化腔⑦芽体⑧触手⑨口.(2)⑧触手上面分布有很多刺细胞,可以帮助水螅觅食和防御.(3)食物由⑨口进入④消化腔,在消化腔内消化和吸收;有口无肛门,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然由口排出,水螅属于腔肠动物中的代表动物.
【分析】识图:①-外胚层,②-中胶层,③-内胚层,④-消化腔,⑤-卵巢,⑥-卵细胞,⑦-芽体,⑧-触手,⑨-口。
腔肠动物的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没有细胞结构的中胶层构成,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常见的有海蜇、海葵、水螅、珊瑚虫等。
15.【答案】(1)外胚层;内胚层
(2)刺细胞;a
(3)左右
(4)口;肛门
【知识点】扁形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刺胞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1)从图中可看出,水螅的身体由[d]外胚层和[e]内胚层两层细胞构成。
(2)水螅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是刺细胞,在[a]触手处分布最多。
(3)与水螅相比,涡虫的身体呈左右对称,也叫两侧对称,相比于水螅的辐射对称,两侧对称体型使得动物的运动更准确、迅速,利于捕食和防御。涡虫的身体有了明显的前后、左右和背腹之分。
(4)水螅与涡虫在消化方面的共同特点是:有口无肛门。
【分析】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表有刺细胞,主要分布在触手的周围,可以用来攻击和防御,大多藏有刺丝和毒液.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口无肛门.
16.【答案】(1)不是;珊瑚不是珊瑚虫,是珊瑚虫分泌的外壳堆积在一起慢慢形成的
(2)需要营养、需要呼吸、能排出废物、能生长繁殖
(3)温度、光照、水分、空气、珊瑚虫、鱼等
(4)因为珊瑚和藻类共同生活,而藻类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光照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解析】【解答】(1)根据题干中提供的资料,珊瑚虫分泌的外壳年深日久的堆积在一起,就慢慢形成了千姿百态的珊瑚,可见,珊瑚是珊瑚虫的排泄堆积物和栖身地,是和活着的珊瑚虫一起组成的,珊瑚虫才是生物。
(2)资料中描述的生物的特征有:“珊瑚虫捕食海洋中的微小生物、珊瑚虫的废物则可作为藻类的养料“,这表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藻类和它共同生活,并为其提供用于呼吸的氧气”,这表明生物的生活需要呼吸;“珊瑚虫的废物,分泌的外壳,”这表明生物能排出废物;“珊瑚虫大多群居生活,虫体一代代死去,“这表明生物能生长繁殖;因此资料中描述的生物的共同特征有一下几点:生物需要营养、生物需要呼吸、生物能排出废物、生物能生长繁殖。
(3)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所有生物,包括同种生物和不同种的生物,因此影响藻类生存的生态因素是非生物因素有:光照、温度、水、空气和珊瑚虫、鱼等生物因素。
(4)根据题干资料描述,珊瑚和藻类共同生活,而藻类属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光照,因此珊瑚虫一般生活在阳光充足温暖的浅水区,这样的环境也利于藻类植物正常的生长。
故答案为:(1)不是、珊瑚不是珊瑚虫,是珊瑚虫分泌的外壳堆积在一起慢慢形成的,(2)需要营养、需要呼吸、能排出废物、能生长繁殖,(3)温度、光照、水分、空气、珊瑚虫、鱼等,(4)因为珊瑚和藻类共同生活,而藻类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光照。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的特征,解答时可以从生物的特征方面考虑,需要熟记生物的基本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1 / 12022年初中生物学冀少版七年级上册1.4.2《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1.(2016七上·莆田月考)美丽的工艺品珊瑚属于( )
A.具有优美造型的天然矿物质 B.植物的化石
C.植物 D.腔肠动物分泌的石灰质骨骼
【答案】D
【知识点】刺胞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生活在水中,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而珊瑚是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外壳。
故答案为:D
【分析】珊瑚是珊瑚虫群体或骨骼化石。珊瑚虫在生长过程中能吸收海水中的钙和二氧化碳,然后分泌出石灰石,变为自己生存的外壳。
2.(2021七上·肇源期末)下列动物的身体都是辐射对称的一组是( )
A.水蛭、海蜇、海葵 B.水母、涡虫、海葵
C.水母、海蜇、珊瑚虫 D.海蜇、水螅、蚯蚓
【答案】C
【知识点】刺胞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水蛭属于环节动物,海蜇、海葵属于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A不符合题意。
B.涡虫不属于扁形动物,身体左右对称,水母、海葵属于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B不符合题意。
C.水母、海蜇、珊瑚虫都是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C符合题意。
D.蚯蚓属于环节动物,身体左右对称,海蜇、水螅属于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3.(2018七上·大庆月考)涡虫的黑色眼点的作用是( )
A.视觉 B.感光 C.捕食 D.防御
【答案】B
【知识点】扁形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涡虫是扁形动物的典型代表,体呈灰色褐色或黄色,腹部生有许多纤毛,当肌肉收缩,纤毛摆动时,就能在水中运动.涡虫运动很有趣,使水出现涡旋状,因此人们给它起涡虫这个名字,涡虫的身体背腹扁平,形状像柳叶,它的身体呈两侧对称,也称左右对称,即经过身体的中轴只有一个切面将身体分为对称的两部分,头部的背面有两个眼点,能够辨别光线强弱,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涡虫生活在淡水溪流中的石块下,以活的或死的蠕虫、小甲壳类及昆虫的幼虫等为食物。涡虫头部的背面有两个眼点,眼点由感光细胞组成,可以感光。
4.(2022八上·中山期末)含有以下哪种生物的水域,最有可能使下水活动的人感染日本血吸虫( )
A.三文鱼 B.水蛭 C.钉螺 D.纹沼螺
【答案】C
【知识点】扁形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血吸虫的虫卵在水中孵化出毛蚴,毛蚴进入钉螺体内发育为尾蚴,尾蚴从钉螺逸出漫游于湖泊、水田等水域,人或动物与有血吸虫尾蚴的水域接触,尾蚴便经皮肤钻入人或动物体内,从而感染血吸虫病,所以人若是进入含有钉螺的水域,很可能感染血吸虫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血吸虫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属于营寄生生活的扁形动物。
5.(2021七上·杜尔伯特期末)下列有关扁形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最简单的两侧对称动物
B.大多数种类身体背腹扁平
C.部分种类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
D.寄生种类的感觉器官发达,生殖器官退化
【答案】D
【知识点】扁形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B.结合分析可知:扁形动物背腹扁平,是最简单的两侧对称动物,大多数种类身体背腹扁平,AB不符合题意。
CD.营寄生生活的扁形动物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运动器官和感觉器官也都退化,生殖器官特别发达,产下巨量的受精卵,目的就是为了增加感染寄主的机会,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口无肛门。
6.(2021七上·防城港期中)“大国疆土,一点也不能少!”美丽的南海诸岛,许多岛礁是由珊瑚虫的分泌物堆积形成的。下列描述属于珊瑚虫显著特征的是( )
A.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 B.身体呈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
C.身体呈圆柱形,有口无肛门 D.身体呈辐射对称,身体分节
【答案】A
【知识点】刺胞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其主要特征是: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7.(2021七上·防城期末)涡虫和水螅这两种动物都具有摄食和排出食物残渣只用一个口的共同特征。但却把它们分类成不同的无脊椎动物。其分类依据是( )
A.身体是背腹扁平还是辐射对称 B.是单细胞还是多细胞
C.身体有无分节 D.体外有无触手
【答案】A
【知识点】扁形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刺胞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A、水螅属于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涡虫属于扁形动物,身体背腹扁平,呈两侧对称,A符合题意;
B、水螅和涡虫都是多细胞的动物,B不符合题意;
C、水螅和涡虫的身体都不分节,C不符合题意;
D、有无触手不能作为分类依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有: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8.(2020七上·防城港期末)猪肉绦虫是比较常见的人体寄生虫,下列不属于预防猪肉绦虫病的措施是( )
A.搞好粪便管理 B.加强猪的检疫和市场管理
C.注意饮食卫生 D.切生肉和熟肉可共用案板
【答案】D
【知识点】扁形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猪肉绦虫等主要通过饮食和饮水感染人体,预防绦虫等寄生虫感染的措施有: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不饮生水,不食不清洁的瓜果;勤剪指甲;不随地大便等。对餐馆及饮食店等,应定期进行卫生标准化检查,切生肉和熟肉的案板要分开,禁止生水制作饮料等,加强粪便管理 搞好环境卫生,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不用生粪便施肥等,使用无害化人粪做肥料等。故答案为:D。
【分析】人是猪肉绦虫的终宿主,也可作为其中间宿主;猪和野猪是主要的中间宿主。 猪肉绦虫的幼虫寄生在猪的体内,寄生的部位为运动较多的肌肉,以股内侧肌多见,人体吃了含有猪肉绦虫幼虫的猪肉后引发猪肉绦虫病,预防措施有:猪肉必须充分煮熟;切生肉、生菜的刀及案板要和切熟肉、熟菜的分开;避免人的粪便污染猪的饲料。
9.(2018七上·大庆月考)刺细胞是腔肠动物特有的攻击和防御利器,该利器在腔肠动物的哪个部位最多( )
A.内胚层 B.外胚层 C.触手 D.体表
【答案】C
【知识点】刺胞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刺细胞是腔肠动物所特有的一种攻击和防卫性细胞。分布在外胚层细胞中,以口区、触手上最多,每一个刺细胞有一囊状的刺丝囊,囊中有毒液及盘绕的刺丝,刺细胞外侧常有一刺针,能接受刺激,受刺激时刺丝连同毒液能立即射出,使对手麻醉或死亡。
故答案为:C
【分析】刺细胞是一种特化了的上皮肌肉细胞,核位于基部,细胞顶端具一个刺针,伸出体表,其超微结构相似于鞭毛;刺的基部也有基粒。主要分布在口区、触手等部位,在钵水母及珊瑚类除了分布于体表及触手外,消化腔的胃丝、隔膜丝上也有大量的分布以帮助捕食。
10.(2016七上·莆田月考)预防血吸虫病的措施主要是消灭它的传染媒介( )
A.水螅 B.鱼 C.钉螺 D.猪
【答案】C
【知识点】扁形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血吸虫病属于体表传染病,是由病原体通过皮肤浸入人体后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由于钉螺是血吸虫幼虫的主要寄主,当人接触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时就可能感染血吸虫病。
故答案为:C
【分析】了解血吸虫的生活史,据此答题。
血吸虫的发育和繁殖包括成虫、虫卵、毛蚴、尾蚴和童虫五个阶段。血吸虫成虫寄生于人或哺乳动物的肠系膜静脉中,部分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水中孵出毛蚴,后钻入钉螺体,发育成尾蚴。尾蚴遇人或哺乳动物,侵入其皮肤后形成童虫,再移至肠系膜静脉寄生,发育为成虫。
11.(2018-2019学年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2.1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第1课时) 同步练习)我们食用的“蜇皮”主要是海蜇的( )
A.伞部 B.口腕部
C.整个海蜇 D.伞部的外层细胞
【答案】A
【知识点】刺胞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海蜇属于腔肠动物,蜇体呈伞盖状,通体呈半透明,白色、青色或微黄色,海蜇伞径可超过45厘米、最大可达1米,营养价值比较高,含碘量是比较高的,可见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海蜇的结构,了解海蜇的结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海蜇的体形程半球状,上面呈伞状,白色,借以伸缩运动,称为海蜇皮,可食用。
12.(2018-2019学年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2.1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第1课时) 同步练习)下列哪种动物有出芽生殖?( )
A.疟原虫 B.水螅 C.变形虫 D.沙虫
【答案】B
【知识点】刺胞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疟原虫、变形虫、沙虫都属于单细胞动物,进行分裂生殖,水螅属于腔肠动物,进行出芽生殖。可见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水螅的生殖方式,熟知:水螅为腔肠动物,为多细胞的低级的动物类群,靠出芽的方式繁殖后代。
13.(2018-2019学年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2.1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第1课时) 同步练习)某同学用手抓一只海蜇,突然感觉到手有火灼的痛感.这是由海蜇的下列哪一现象引起的( )
A.出芽生殖产生的芽体刺伤
B.消化腔中消化液的腐蚀
C.被海蜇的口咬伤
D.触手刺细胞插入刺丝和分泌毒素
【答案】D
【知识点】刺胞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海蜇的触手上有大量刺胞,刺胞内含有毒液,其成分主要是类蛋白、多肽和多种有毒的酶类,此外还有强麻醉剂、致痛剂、组胺等.当人体接触海蜇触手时,刺胞可刺入皮肤,引起刺胞皮炎,严重者可致死亡.因此不小心就会被海蜇蜇伤,主要是因为海蜇的触手上分布着很多刺细胞。可见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考查腔肠动物的基本结构特征,为基础题,熟知:海蜇是腔肠动物,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有口无肛门,有刺细胞,刺细胞分布于外胚层,特别是在口区、触手等部位,刺细胞内有一刺丝囊,内有毒液。
二、综合题
14.(2017八上·七星期中)图为水螅的纵剖面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填出图中序号代表的结构名称:① ③ ④ ⑧ ⑨
(2)水螅依靠【 】 捕食,其上分布着大量的
(3)食物在水螅的 内被消化,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从由【 】 排出体外.水螅属于 动物中的代表动物.
【答案】(1)外胚层;内胚层;消化腔;触手;口
(2)⑧;触手;刺细胞
(3)消化腔;⑨;口;腔肠
【知识点】刺胞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1)图中①外胚层②中胶层③内胚层④消化腔⑦芽体⑧触手⑨口.(2)⑧触手上面分布有很多刺细胞,可以帮助水螅觅食和防御.(3)食物由⑨口进入④消化腔,在消化腔内消化和吸收;有口无肛门,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然由口排出,水螅属于腔肠动物中的代表动物.
【分析】识图:①-外胚层,②-中胶层,③-内胚层,④-消化腔,⑤-卵巢,⑥-卵细胞,⑦-芽体,⑧-触手,⑨-口。
腔肠动物的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没有细胞结构的中胶层构成,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常见的有海蜇、海葵、水螅、珊瑚虫等。
15.(2018七上·北海月考)如图是水螅和涡虫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水螅的身体由[d] 和[e] 两层细胞构成。
(2)水螅特有的捕食和防御利器是 在[ ]触手处分布最多。
(3)与水螅相比,涡虫的身体呈 对称,有明显的背面和腹面之分。
(4)水螅与涡虫在消化方面的共同特点是有 无 。
【答案】(1)外胚层;内胚层
(2)刺细胞;a
(3)左右
(4)口;肛门
【知识点】扁形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刺胞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1)从图中可看出,水螅的身体由[d]外胚层和[e]内胚层两层细胞构成。
(2)水螅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是刺细胞,在[a]触手处分布最多。
(3)与水螅相比,涡虫的身体呈左右对称,也叫两侧对称,相比于水螅的辐射对称,两侧对称体型使得动物的运动更准确、迅速,利于捕食和防御。涡虫的身体有了明显的前后、左右和背腹之分。
(4)水螅与涡虫在消化方面的共同特点是:有口无肛门。
【分析】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表有刺细胞,主要分布在触手的周围,可以用来攻击和防御,大多藏有刺丝和毒液.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口无肛门.
三、资料分析题
16.(2018-2019学年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2.1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第1课时) 同步练习)下面是有关珊瑚的介绍,请你阅读后回答:珊瑚虫身体微小,口周围长着许多小触手,用来捕获海洋中的微小生物.它们能吸收海水中的矿物质来建造外壳,以保护身体.珊瑚虫大多群居生活,虫体一代代死去,而它们分泌的外壳却年深日久的堆积在一起,慢慢形成了千姿百态的珊瑚,进而形成珊瑚礁.珊瑚虫体内有藻类植物和它共同生活,这些藻类植物靠珊瑚虫排出的废物生活,同时给珊瑚虫提供氧气.藻类植物需要阳光和温暖的环境才能生存,珊瑚堆积得越高,越有利于藻类的生存.大量珊瑚形成的珊瑚礁和珊瑚岛,给鱼类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1)珊瑚是生物吗? ,为什么?
(2)资料中有四个生物的特征,请你列举出来.
(3)资料中影响藻类生存的生态因素有哪些?
(4)珊瑚虫一般生活在温暖的浅水区,这是为什么?
【答案】(1)不是;珊瑚不是珊瑚虫,是珊瑚虫分泌的外壳堆积在一起慢慢形成的
(2)需要营养、需要呼吸、能排出废物、能生长繁殖
(3)温度、光照、水分、空气、珊瑚虫、鱼等
(4)因为珊瑚和藻类共同生活,而藻类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光照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解析】【解答】(1)根据题干中提供的资料,珊瑚虫分泌的外壳年深日久的堆积在一起,就慢慢形成了千姿百态的珊瑚,可见,珊瑚是珊瑚虫的排泄堆积物和栖身地,是和活着的珊瑚虫一起组成的,珊瑚虫才是生物。
(2)资料中描述的生物的特征有:“珊瑚虫捕食海洋中的微小生物、珊瑚虫的废物则可作为藻类的养料“,这表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藻类和它共同生活,并为其提供用于呼吸的氧气”,这表明生物的生活需要呼吸;“珊瑚虫的废物,分泌的外壳,”这表明生物能排出废物;“珊瑚虫大多群居生活,虫体一代代死去,“这表明生物能生长繁殖;因此资料中描述的生物的共同特征有一下几点:生物需要营养、生物需要呼吸、生物能排出废物、生物能生长繁殖。
(3)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所有生物,包括同种生物和不同种的生物,因此影响藻类生存的生态因素是非生物因素有:光照、温度、水、空气和珊瑚虫、鱼等生物因素。
(4)根据题干资料描述,珊瑚和藻类共同生活,而藻类属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光照,因此珊瑚虫一般生活在阳光充足温暖的浅水区,这样的环境也利于藻类植物正常的生长。
故答案为:(1)不是、珊瑚不是珊瑚虫,是珊瑚虫分泌的外壳堆积在一起慢慢形成的,(2)需要营养、需要呼吸、能排出废物、能生长繁殖,(3)温度、光照、水分、空气、珊瑚虫、鱼等,(4)因为珊瑚和藻类共同生活,而藻类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光照。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的特征,解答时可以从生物的特征方面考虑,需要熟记生物的基本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