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2年初中生物学冀少版七年级上册1.4.3《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1.(2021七上·前郭期末)做实验时,区别蚯蚓前端和后端的主要依据是蚯蚓的( )
A.体节 B.尾端 C.体带 D.环带
【答案】D
【知识点】环节动物
【解析】【解答】蚯蚓的外部形态如图:
从图中看出,蚯蚓的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结构构成,这些环状结构是体节。其中有一个宽度最大,颜色较浅而又光滑的环状结构叫环带。前端离环带近约13个体节,后端离环带远,因此区别蚯蚓前端和后端的主要依据是蚯蚓的环带。
故答案为:D。
【分析】蚯蚓的身体呈圆柱形,身体由许多基本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因此,蚯蚓属于环节动物。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靠近前端有一个较大且滑的体节称为环带。用手触摸蚯蚓的体壁,体表有黏液,腹部有刚毛,与运动有关。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白天穴居土壤里,以泥土中的有机物为食.夜间爬出地面.取食地面上的落叶。
2.(2021七上·重庆期末)下列不属于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特点的是( )
A.体表覆盖着一层角质层 B.消化管结构简单
C.生殖器官发达 D.有专门的运动器官
【答案】D
【知识点】线形动物
【解析】【解答】与寄生生活相适应,蛔虫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体表有角质层,运动器官和感觉器官也都退化,生殖器官特别发达,蛔虫的生殖器官也非常发达,每条雌虫每日排卵约24万个;这些寄生虫之所以具有如此发达的生殖器官,产下如此数量的受精卵,目的就是为了增加感染寄主的机会。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
故答案为:D。
【分析】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体表或体外,并从这种生物体上摄取养料来维持生活的现象叫做寄生,营寄生生活的动物都有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寄生类扁形动物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运动器官和感觉器官也都退化,生殖器官特别发达。
3.(2021七上·重庆期末)蚯蚓运动主要依靠的结构是( )
A.身体上的环带 B.肌肉的收缩和刚毛的协调配合
C.身体的各个环形体节 D.身体表面的刚毛
【答案】B
【知识点】环节动物
【解析】【解答】蚯蚓表有刚毛,前进时身体后部的刚毛钉入土内不动,这时环肌收缩,纵肌舒张,身体就向前伸,接着身体前端的刚毛钉入土内不动,这时纵肌收缩、环肌舒张,身体向前缩短而前进,就这样蚯蚓慢慢向前蠕动,因此,蚯蚓运动主要依靠体内的肌肉和刚毛协调配合进行蠕动。
故答案为:B。
【分析】蚯蚓通过纵、环肌的交互舒缩和刚毛的配合完成运动:当蚯蚓前进时,身体后部的刚毛钉入土内不动,这时环肌收缩,纵肌舒张,身体就向前伸,接着身体前端的刚毛钉入土内不动,这时纵肌收缩、环肌舒张,身体向前缩短而前进。
4.(2021七上·哈尔滨期末)蚯蚓在干燥的环境中不久就会死亡的原因是( )
A.神经系统受到损伤 B.不能呼吸,窒息死亡
C.血液循环不通畅 D.离开了穴居生活
【答案】B
【知识点】环节动物
【解析】【解答】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粘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因此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若将蚯蚓放在干燥环境中,体壁干燥、氧气不能溶解,导致蚯蚓不能呼吸,窒息而死。
故答案为:B。
【分析】蚯蚓的呼吸是靠始终湿润的体壁完成的,体壁中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体壁可以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氧气就溶解湿润的体表黏液中,然后再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里。如果把蚯蚓放到玻璃板上蚯蚓的体表会干燥导致蚯蚓无法呼吸。
5.(2021七上·杜尔伯特期末)以下描述不属于环节动物主要特征的是( )
A.身体呈圆筒形
B.体表有角质层
C.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
D.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答案】B
【知识点】环节动物
【解析】【解答】ACD、“身体呈圆筒形”、“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都属于环节动物主要特征,不符合题意;
B、“体表有角质层”是线形动物的特征之一,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6.(2021七上·肇源期中)为了减少粗糙洞穴对蚯蚓身体的摩擦,某同学给蚯蚓的体表涂抹了一层凡士林(该物质不透气),结果蚯蚓将会( )
A.运动变慢 B.运动变快 C.不动 D.死亡
【答案】D
【知识点】环节动物
【解析】【解答】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给蚯蚓的体表涂上了一层凡士林油膏后,凡士林不透水,不透气,蚯蚓无法通过体壁获得空气中的氧气,因此,其结果是蚯蚓将会窒息死亡,D符合题意,A、B、C均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蚯蚓的呼吸是靠始终湿润的体壁完成的,体壁中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体壁可以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氧气就溶解湿润的体表黏液中,然后再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里。
7.(2021七上·肇源期末)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的动物是( )
A.珊瑚虫 B.绦虫 C.钩虫 D.涡虫
【答案】C
【知识点】线形动物
【解析】【解答】钩虫的身体细长,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属于线形动物;而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绦虫和涡虫的身体背腹扁平、体壁具有三胚层、无体腔、有口无肛门,属于扁形动物。
故答案为:C。
【分析】线形动物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8.(2019七上·定州期末)蛔虫的各器官中最发达的器官是( )
A.消化器官 B.感觉器官 C.生殖器官 D.运动器官
【答案】C
【知识点】线形动物
【解析】【解答】解: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猪肉绦虫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运动器官和感觉器官也都退化,生殖器官特别发达,猪肉绦虫的每个妊娠节片中含有5万多个受精卵;蛔虫的生殖器官也非常发达,每条雌虫每日排卵约24万个;这些寄生虫之所以具有如此发达的生殖器官,产下如此数量的受精卵,目的就是为了增加感染寄主的机会。故答案为:C。
【分析】线形动物一般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运动器官和感觉器官也都退化,生殖器官特别发达。蛔虫属于线形动物,营寄生生活,据此答题。
9.(2018七上·微山月考)下列有关线形动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身体细长,呈圆柱形
B.有些自由生活,有些营寄生生活
C.有口有肛门
D.体表有鳞片
【答案】D
【知识点】线形动物
【解析】【解答】A、线形动物身体细长,呈圆柱形,A不符合题意;
B、线形动物有的营自由生活,如轮虫;有的寄生,如蛔虫;B不符合题意;
C、线形动物有口和肛门的分化,C不符合题意;
D、体表有鳞片不是线形动物的特征,线形动物体表有角质层,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线形动物门:身体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有原体腔.消化管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
10.(2017七上·石家庄期末)动物的种类多种多样,下列关于动物的特征与分类叙述正确的是( )
A.腔肠动物由三个胚层构成,有口无肛门
B.扁形动物由两个胚层构成,左右对称
C.蛔虫和涡虫属于线形动物,身体细长
D.蚯蚓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大多数体节有协助运动的刚毛
【答案】D
【知识点】环节动物
【解析】【解答】解:A、腔肠动物的身体呈辐射对称,两个胚层构成,有口无肛门,故A错误;
B、扁形动物由三个胚层构成,左右对称,故B错误;
C、蛔虫属于线形动物,身体细长,涡虫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属于扁形动物,故C错误;
D、蚯蚓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大多数体节有协助运动的刚毛,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无体腔,有口无肛门.
线形动物门,体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有原体腔.消化道不弯曲,前端为口,后端为肛门.
环节动物的特征为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
二、判断题
11.(2016·玉林)身体由环状体节构成的蚯蚓属于环节动物,蜈蚣的身体也由体节组成,所以蜈蚣也是环节动物.(判断对错)
【答案】(1)错误
【知识点】环节动物;节肢动物
【解析】【解答】“蜈蚣的身体也由体节组成”,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因此蜈蚣是节肢动物,而不是环节动物.所以题干的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节肢动物的身体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节肢动物包括昆虫纲、多足纲、蛛形纲、甲壳纲.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节肢动物的特征以及常见动物.
12.蚯蚓没有蛇运动得快,主要原因是蚯蚓没有肌肉。 (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环节动物
【解析】【解答】蚯蚓属于环节动物,没有骨骼,蚯蚓的运动就是依靠纵、环肌(肌肉)的交互舒缩及体表的刚毛的配合而完成的,当蚯蚓前进时,身体后部的刚毛固定不动,这时环肌收缩,纵肌舒张,身体就向前伸,接着身体前端的刚毛固定不动,这时纵肌收缩、环肌舒张,身体向前缩短而前进,收缩舒张交替进行,从而使蚯蚓向前蠕动,蛇等动物有发达的运动系统,运动系统由骨和肌肉组成,因此蚯蚓没有蛇运动得快,主要原因是蚯蚓没有骨骼。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蚯蚓运动特点,解题需要知道蚯蚓的运动结构和特点。
13.(2017七上·钦州月考)蛔虫因为有角质层所以能够在人体小肠内生活。(判断对错)
【答案】(1)正
【知识点】线形动物
【解析】【解答】蛔虫是一种寄生在消化道内的蠕虫,由于蛔虫的体表有一层角质层,所以人无法将寄生于体内的蛔虫消化,这层角质层是蛔虫对寄生生活的适应,可以抵御消化液的侵蚀。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体表或体外,并从这种生物体上摄取养料来维持生活的现象叫做寄生,营寄生生活的动物都有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本题属于理解层面,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生活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14.(2016七上·延安期中)大雨后,蚯蚓爬到地面上是由于土壤中缺乏空气。(判断对错)
【答案】(1)正
【知识点】环节动物
【解析】【解答】解: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大雨过后,雨水把土壤缝隙中的氧气排挤出来,土壤中的氧气减少,蚯蚓在土壤中无法呼吸,为了呼吸蚯蚓纷纷钻出地.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蚯蚓的呼吸.解答时可以从蚯蚓的呼吸器官和呼吸特点方面来切入.
15.(2016七上·莆田月考)蛔虫的消化系统发达,有利于吸收人体的营养。(判断对错)
【答案】(1)正
【知识点】线形动物
【解析】【解答】解:蛔虫在人的肠道中吸收人体完全消化的营养物质,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容易使人造成营养不良。
【分析】蛔虫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特点:蛔虫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体表有角质层,运动器官和感觉器官也都退化,生殖器官特别发达。
三、读图理解题
16.下图是蚯蚓的外形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3]是 ,[2]端是蚯蚓的 端。
(2)蚯蚓的身体由许多 构成,这样的动物叫 。
(3)用手触摸蚯蚓的体壁,感觉体表有 感,那是 ,具有辅助 的作用。
【答案】(1)环带;前
(2)体节;环节动物
(3)粗糙感;纲毛;运动
【知识点】环节动物
【解析】【解答】(1)蚯蚓有一粗大的环是3环带,靠近环带的一端2是身体的前端,远离环带的一端1则为后端,读图可知,[3]是环带,[2]端是蚯蚓的前端。
(2)蚯蚓的身体呈长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构成,属于环节动物。
(3)用手触摸蚯蚓的体壁,感觉体表有黏液,具有辅助呼吸的作用。空气中的氧气首先溶解在体表的黏液中,然后渗进体壁,再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中,由循环系统运输到全身各处。
【分析】蚯蚓的身体呈圆柱形,身体由许多基本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因此,蚯蚓属于环节动物.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靠近前端有一个较大且滑的体节称为环带.用手触摸蚯蚓的体壁,体表有黏液,腹部有刚毛,与运动有关.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白天穴居土壤里,以泥土中的有机物为食.夜间爬出地面.取食地面上的落叶.
四、综合题
17.(2018七上·南宫月考)据图回答
(1)标出各部分名称:① ② ③ ④ ⑤ 。
(2)蛔虫身体呈 ,两端逐渐变 。
(3)蛔虫的身体表面有 的 ,能抵抗 的侵蚀,对自身有 作用。
(4)蛔虫的 十分简单,是一条纵向管道,前段是 ,接着是 和 ,后端有 。
【答案】(1)口;肠;生殖器官;体壁;肛门
(2)长圆柱形;细
(3)透明;角质层;消化液;保护
(4)消化管;口;食管;肠;肛门
【知识点】线形动物
【解析】【解答】(1)图中①口、②肠、③生殖器官、④体壁、⑤肛门。(2)蛔虫身体细长,圆柱形,两端逐渐变细。(3)蛔虫体表有透明的角质层,能抵抗消化液的侵蚀,有保护作用.(4)蛔虫的消化管结构简单,前端有口,接着是食管和肠,后端是肛门。
【分析】了解蛔虫的形态结构及其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据此答题。
蛔虫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1、体表有角质层.可抵抗消化液的侵蚀,与寄生生活相适应;2、蛔虫营养物质主要是寄生动物体内半消化的食物,所以蛔虫的消化道简单;3、蛔虫的生殖器官也非常发达,每条雌虫每日排卵约24万个,增加感染寄主的机会。
18.(2017七上·宁晋期末)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光滑的玻璃还是毛玻璃上)
(1)提出的探究问题是:
(2)提出的假设是:
(3)设计的实验方案是:
(4)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
【答案】(1)蚯蚓在毛玻璃上爬得快吗?
(2)蚯蚓在毛玻璃上爬得快
(3)先把蚯蚓先放在光滑的玻璃上,观察蚯蚓的运动;然后在把蚯蚓放在毛玻璃上,观察其运动.在观察过程中经常用沾水的棉球轻擦蚯蚓的身体,其目的是保持蚯蚓的体表湿润,维持其正常的呼吸.完成后在换另一条蚯蚓重复观察;这样重复观察3次
(4)蚯蚓在粗毛玻璃上爬得快,在光滑的玻璃板上爬的慢
【知识点】环节动物;科学探究的过程
【解析】【解答】解:(1)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光滑的玻璃还是毛玻璃上),提出的问题是蚯蚓在毛玻璃上爬得快吗?(2)假设是对提出问题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根据提出的问题可以假设:蚯蚓在毛玻璃上爬得快(蚯蚓在光滑的玻璃板上爬的慢).(3)实验方案设计是:先把蚯蚓先放在光滑的玻璃上,观察蚯蚓的运动;然后在把蚯蚓放在毛玻璃上,观察其运动.在观察过程中经常用沾水的棉球轻擦蚯蚓的身体,其目的是保持蚯蚓的体表湿润,维持其正常的呼吸.完成后在换另一条蚯蚓重复观察;这样重复观察3次.(4)光滑的玻璃上,刚毛无法固定和支撑身体;在毛玻璃上时,刚毛能固定和支撑身体.因此预测结果是蚯蚓在毛玻璃上爬得快,在光滑的玻璃板上爬的慢.
【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蚯蚓的运动就是依靠纵、环肌的交互舒缩及体表的刚毛的配合而完成的.当蚯蚓前进时,身体后部的刚毛固定不动,这时环肌收缩,纵肌舒张,身体就向前伸,接着身体前端的刚毛固定不动,这时纵肌收缩、环肌舒张,身体向前缩短而前进.蚯蚓是通过身体肌肉的伸缩和刚毛的配合运动的,在粗糙纸面时,刚毛能固定和支撑身体,爬得快;在光滑的玻璃上,刚毛无法固定和支撑身体,爬的慢.因此蚯蚓在粗糙纸面上的运动速度比它在光滑的玻璃板上的运动速度要快.
对照实验只有一个变量,这就是所要探究的问题,其它量皆相同,并且是适宜的.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变量就是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如粗糙的纸板和光滑的玻璃.实验应有对照组和实验组,并且重复实验几次.实验的问题、假设、结论最好一致.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2年初中生物学冀少版七年级上册1.4.3《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1.(2021七上·前郭期末)做实验时,区别蚯蚓前端和后端的主要依据是蚯蚓的( )
A.体节 B.尾端 C.体带 D.环带
2.(2021七上·重庆期末)下列不属于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特点的是( )
A.体表覆盖着一层角质层 B.消化管结构简单
C.生殖器官发达 D.有专门的运动器官
3.(2021七上·重庆期末)蚯蚓运动主要依靠的结构是( )
A.身体上的环带 B.肌肉的收缩和刚毛的协调配合
C.身体的各个环形体节 D.身体表面的刚毛
4.(2021七上·哈尔滨期末)蚯蚓在干燥的环境中不久就会死亡的原因是( )
A.神经系统受到损伤 B.不能呼吸,窒息死亡
C.血液循环不通畅 D.离开了穴居生活
5.(2021七上·杜尔伯特期末)以下描述不属于环节动物主要特征的是( )
A.身体呈圆筒形
B.体表有角质层
C.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
D.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6.(2021七上·肇源期中)为了减少粗糙洞穴对蚯蚓身体的摩擦,某同学给蚯蚓的体表涂抹了一层凡士林(该物质不透气),结果蚯蚓将会( )
A.运动变慢 B.运动变快 C.不动 D.死亡
7.(2021七上·肇源期末)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的动物是( )
A.珊瑚虫 B.绦虫 C.钩虫 D.涡虫
8.(2019七上·定州期末)蛔虫的各器官中最发达的器官是( )
A.消化器官 B.感觉器官 C.生殖器官 D.运动器官
9.(2018七上·微山月考)下列有关线形动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身体细长,呈圆柱形
B.有些自由生活,有些营寄生生活
C.有口有肛门
D.体表有鳞片
10.(2017七上·石家庄期末)动物的种类多种多样,下列关于动物的特征与分类叙述正确的是( )
A.腔肠动物由三个胚层构成,有口无肛门
B.扁形动物由两个胚层构成,左右对称
C.蛔虫和涡虫属于线形动物,身体细长
D.蚯蚓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大多数体节有协助运动的刚毛
二、判断题
11.(2016·玉林)身体由环状体节构成的蚯蚓属于环节动物,蜈蚣的身体也由体节组成,所以蜈蚣也是环节动物.(判断对错)
12.蚯蚓没有蛇运动得快,主要原因是蚯蚓没有肌肉。 ( )
13.(2017七上·钦州月考)蛔虫因为有角质层所以能够在人体小肠内生活。(判断对错)
14.(2016七上·延安期中)大雨后,蚯蚓爬到地面上是由于土壤中缺乏空气。(判断对错)
15.(2016七上·莆田月考)蛔虫的消化系统发达,有利于吸收人体的营养。(判断对错)
三、读图理解题
16.下图是蚯蚓的外形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3]是 ,[2]端是蚯蚓的 端。
(2)蚯蚓的身体由许多 构成,这样的动物叫 。
(3)用手触摸蚯蚓的体壁,感觉体表有 感,那是 ,具有辅助 的作用。
四、综合题
17.(2018七上·南宫月考)据图回答
(1)标出各部分名称:① ② ③ ④ ⑤ 。
(2)蛔虫身体呈 ,两端逐渐变 。
(3)蛔虫的身体表面有 的 ,能抵抗 的侵蚀,对自身有 作用。
(4)蛔虫的 十分简单,是一条纵向管道,前段是 ,接着是 和 ,后端有 。
18.(2017七上·宁晋期末)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光滑的玻璃还是毛玻璃上)
(1)提出的探究问题是:
(2)提出的假设是:
(3)设计的实验方案是:
(4)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环节动物
【解析】【解答】蚯蚓的外部形态如图:
从图中看出,蚯蚓的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结构构成,这些环状结构是体节。其中有一个宽度最大,颜色较浅而又光滑的环状结构叫环带。前端离环带近约13个体节,后端离环带远,因此区别蚯蚓前端和后端的主要依据是蚯蚓的环带。
故答案为:D。
【分析】蚯蚓的身体呈圆柱形,身体由许多基本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因此,蚯蚓属于环节动物。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靠近前端有一个较大且滑的体节称为环带。用手触摸蚯蚓的体壁,体表有黏液,腹部有刚毛,与运动有关。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白天穴居土壤里,以泥土中的有机物为食.夜间爬出地面.取食地面上的落叶。
2.【答案】D
【知识点】线形动物
【解析】【解答】与寄生生活相适应,蛔虫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体表有角质层,运动器官和感觉器官也都退化,生殖器官特别发达,蛔虫的生殖器官也非常发达,每条雌虫每日排卵约24万个;这些寄生虫之所以具有如此发达的生殖器官,产下如此数量的受精卵,目的就是为了增加感染寄主的机会。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
故答案为:D。
【分析】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体表或体外,并从这种生物体上摄取养料来维持生活的现象叫做寄生,营寄生生活的动物都有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寄生类扁形动物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运动器官和感觉器官也都退化,生殖器官特别发达。
3.【答案】B
【知识点】环节动物
【解析】【解答】蚯蚓表有刚毛,前进时身体后部的刚毛钉入土内不动,这时环肌收缩,纵肌舒张,身体就向前伸,接着身体前端的刚毛钉入土内不动,这时纵肌收缩、环肌舒张,身体向前缩短而前进,就这样蚯蚓慢慢向前蠕动,因此,蚯蚓运动主要依靠体内的肌肉和刚毛协调配合进行蠕动。
故答案为:B。
【分析】蚯蚓通过纵、环肌的交互舒缩和刚毛的配合完成运动:当蚯蚓前进时,身体后部的刚毛钉入土内不动,这时环肌收缩,纵肌舒张,身体就向前伸,接着身体前端的刚毛钉入土内不动,这时纵肌收缩、环肌舒张,身体向前缩短而前进。
4.【答案】B
【知识点】环节动物
【解析】【解答】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粘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因此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若将蚯蚓放在干燥环境中,体壁干燥、氧气不能溶解,导致蚯蚓不能呼吸,窒息而死。
故答案为:B。
【分析】蚯蚓的呼吸是靠始终湿润的体壁完成的,体壁中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体壁可以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氧气就溶解湿润的体表黏液中,然后再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里。如果把蚯蚓放到玻璃板上蚯蚓的体表会干燥导致蚯蚓无法呼吸。
5.【答案】B
【知识点】环节动物
【解析】【解答】ACD、“身体呈圆筒形”、“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都属于环节动物主要特征,不符合题意;
B、“体表有角质层”是线形动物的特征之一,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6.【答案】D
【知识点】环节动物
【解析】【解答】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给蚯蚓的体表涂上了一层凡士林油膏后,凡士林不透水,不透气,蚯蚓无法通过体壁获得空气中的氧气,因此,其结果是蚯蚓将会窒息死亡,D符合题意,A、B、C均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蚯蚓的呼吸是靠始终湿润的体壁完成的,体壁中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体壁可以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氧气就溶解湿润的体表黏液中,然后再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里。
7.【答案】C
【知识点】线形动物
【解析】【解答】钩虫的身体细长,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属于线形动物;而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绦虫和涡虫的身体背腹扁平、体壁具有三胚层、无体腔、有口无肛门,属于扁形动物。
故答案为:C。
【分析】线形动物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8.【答案】C
【知识点】线形动物
【解析】【解答】解: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猪肉绦虫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运动器官和感觉器官也都退化,生殖器官特别发达,猪肉绦虫的每个妊娠节片中含有5万多个受精卵;蛔虫的生殖器官也非常发达,每条雌虫每日排卵约24万个;这些寄生虫之所以具有如此发达的生殖器官,产下如此数量的受精卵,目的就是为了增加感染寄主的机会。故答案为:C。
【分析】线形动物一般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运动器官和感觉器官也都退化,生殖器官特别发达。蛔虫属于线形动物,营寄生生活,据此答题。
9.【答案】D
【知识点】线形动物
【解析】【解答】A、线形动物身体细长,呈圆柱形,A不符合题意;
B、线形动物有的营自由生活,如轮虫;有的寄生,如蛔虫;B不符合题意;
C、线形动物有口和肛门的分化,C不符合题意;
D、体表有鳞片不是线形动物的特征,线形动物体表有角质层,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线形动物门:身体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有原体腔.消化管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
10.【答案】D
【知识点】环节动物
【解析】【解答】解:A、腔肠动物的身体呈辐射对称,两个胚层构成,有口无肛门,故A错误;
B、扁形动物由三个胚层构成,左右对称,故B错误;
C、蛔虫属于线形动物,身体细长,涡虫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属于扁形动物,故C错误;
D、蚯蚓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大多数体节有协助运动的刚毛,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无体腔,有口无肛门.
线形动物门,体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有原体腔.消化道不弯曲,前端为口,后端为肛门.
环节动物的特征为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
11.【答案】(1)错误
【知识点】环节动物;节肢动物
【解析】【解答】“蜈蚣的身体也由体节组成”,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因此蜈蚣是节肢动物,而不是环节动物.所以题干的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节肢动物的身体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节肢动物包括昆虫纲、多足纲、蛛形纲、甲壳纲.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节肢动物的特征以及常见动物.
12.【答案】(1)错误
【知识点】环节动物
【解析】【解答】蚯蚓属于环节动物,没有骨骼,蚯蚓的运动就是依靠纵、环肌(肌肉)的交互舒缩及体表的刚毛的配合而完成的,当蚯蚓前进时,身体后部的刚毛固定不动,这时环肌收缩,纵肌舒张,身体就向前伸,接着身体前端的刚毛固定不动,这时纵肌收缩、环肌舒张,身体向前缩短而前进,收缩舒张交替进行,从而使蚯蚓向前蠕动,蛇等动物有发达的运动系统,运动系统由骨和肌肉组成,因此蚯蚓没有蛇运动得快,主要原因是蚯蚓没有骨骼。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蚯蚓运动特点,解题需要知道蚯蚓的运动结构和特点。
13.【答案】(1)正
【知识点】线形动物
【解析】【解答】蛔虫是一种寄生在消化道内的蠕虫,由于蛔虫的体表有一层角质层,所以人无法将寄生于体内的蛔虫消化,这层角质层是蛔虫对寄生生活的适应,可以抵御消化液的侵蚀。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体表或体外,并从这种生物体上摄取养料来维持生活的现象叫做寄生,营寄生生活的动物都有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本题属于理解层面,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生活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14.【答案】(1)正
【知识点】环节动物
【解析】【解答】解: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大雨过后,雨水把土壤缝隙中的氧气排挤出来,土壤中的氧气减少,蚯蚓在土壤中无法呼吸,为了呼吸蚯蚓纷纷钻出地.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蚯蚓的呼吸.解答时可以从蚯蚓的呼吸器官和呼吸特点方面来切入.
15.【答案】(1)正
【知识点】线形动物
【解析】【解答】解:蛔虫在人的肠道中吸收人体完全消化的营养物质,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容易使人造成营养不良。
【分析】蛔虫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特点:蛔虫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体表有角质层,运动器官和感觉器官也都退化,生殖器官特别发达。
16.【答案】(1)环带;前
(2)体节;环节动物
(3)粗糙感;纲毛;运动
【知识点】环节动物
【解析】【解答】(1)蚯蚓有一粗大的环是3环带,靠近环带的一端2是身体的前端,远离环带的一端1则为后端,读图可知,[3]是环带,[2]端是蚯蚓的前端。
(2)蚯蚓的身体呈长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构成,属于环节动物。
(3)用手触摸蚯蚓的体壁,感觉体表有黏液,具有辅助呼吸的作用。空气中的氧气首先溶解在体表的黏液中,然后渗进体壁,再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中,由循环系统运输到全身各处。
【分析】蚯蚓的身体呈圆柱形,身体由许多基本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因此,蚯蚓属于环节动物.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靠近前端有一个较大且滑的体节称为环带.用手触摸蚯蚓的体壁,体表有黏液,腹部有刚毛,与运动有关.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白天穴居土壤里,以泥土中的有机物为食.夜间爬出地面.取食地面上的落叶.
17.【答案】(1)口;肠;生殖器官;体壁;肛门
(2)长圆柱形;细
(3)透明;角质层;消化液;保护
(4)消化管;口;食管;肠;肛门
【知识点】线形动物
【解析】【解答】(1)图中①口、②肠、③生殖器官、④体壁、⑤肛门。(2)蛔虫身体细长,圆柱形,两端逐渐变细。(3)蛔虫体表有透明的角质层,能抵抗消化液的侵蚀,有保护作用.(4)蛔虫的消化管结构简单,前端有口,接着是食管和肠,后端是肛门。
【分析】了解蛔虫的形态结构及其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据此答题。
蛔虫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1、体表有角质层.可抵抗消化液的侵蚀,与寄生生活相适应;2、蛔虫营养物质主要是寄生动物体内半消化的食物,所以蛔虫的消化道简单;3、蛔虫的生殖器官也非常发达,每条雌虫每日排卵约24万个,增加感染寄主的机会。
18.【答案】(1)蚯蚓在毛玻璃上爬得快吗?
(2)蚯蚓在毛玻璃上爬得快
(3)先把蚯蚓先放在光滑的玻璃上,观察蚯蚓的运动;然后在把蚯蚓放在毛玻璃上,观察其运动.在观察过程中经常用沾水的棉球轻擦蚯蚓的身体,其目的是保持蚯蚓的体表湿润,维持其正常的呼吸.完成后在换另一条蚯蚓重复观察;这样重复观察3次
(4)蚯蚓在粗毛玻璃上爬得快,在光滑的玻璃板上爬的慢
【知识点】环节动物;科学探究的过程
【解析】【解答】解:(1)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光滑的玻璃还是毛玻璃上),提出的问题是蚯蚓在毛玻璃上爬得快吗?(2)假设是对提出问题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根据提出的问题可以假设:蚯蚓在毛玻璃上爬得快(蚯蚓在光滑的玻璃板上爬的慢).(3)实验方案设计是:先把蚯蚓先放在光滑的玻璃上,观察蚯蚓的运动;然后在把蚯蚓放在毛玻璃上,观察其运动.在观察过程中经常用沾水的棉球轻擦蚯蚓的身体,其目的是保持蚯蚓的体表湿润,维持其正常的呼吸.完成后在换另一条蚯蚓重复观察;这样重复观察3次.(4)光滑的玻璃上,刚毛无法固定和支撑身体;在毛玻璃上时,刚毛能固定和支撑身体.因此预测结果是蚯蚓在毛玻璃上爬得快,在光滑的玻璃板上爬的慢.
【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蚯蚓的运动就是依靠纵、环肌的交互舒缩及体表的刚毛的配合而完成的.当蚯蚓前进时,身体后部的刚毛固定不动,这时环肌收缩,纵肌舒张,身体就向前伸,接着身体前端的刚毛固定不动,这时纵肌收缩、环肌舒张,身体向前缩短而前进.蚯蚓是通过身体肌肉的伸缩和刚毛的配合运动的,在粗糙纸面时,刚毛能固定和支撑身体,爬得快;在光滑的玻璃上,刚毛无法固定和支撑身体,爬的慢.因此蚯蚓在粗糙纸面上的运动速度比它在光滑的玻璃板上的运动速度要快.
对照实验只有一个变量,这就是所要探究的问题,其它量皆相同,并且是适宜的.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变量就是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如粗糙的纸板和光滑的玻璃.实验应有对照组和实验组,并且重复实验几次.实验的问题、假设、结论最好一致.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